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绍兴腐乳之乡,以及绍兴豆腐乳的 *** *** 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绍兴有什么有名的特产
1、绍兴特产最有名的当然是黄酒,这里我想说的却是臭豆腐、霉干菜和茴香豆。
2、真是奇怪,闻上去这么臭的东西,竟会有人爱吃?在绍兴,随便哪一个街头,都可以见到卖这种臭豆腐的摊子。一辆三轮车,一个小煤炉,一口油锅,几个装着臭豆腐的盘子,一小堆瓶瓶的佐料。臭豆腐切好大少适合的小方块,放得齐齐整整,要时就麻利地挑起几块投进油锅里,炸成金 *** ,就用油篱捞起来,用根竹签串起来。一、二块钱就能买到一串,一串三到五块不等,现买现炸现吃,新鲜喷香微热。据爱吃的人说,这臭豆腐闻起来臭,但吃起来可香了,初尝者开始嫌其臭,但往往一尝就爱其味了。
3、我爱吃榴莲,榴莲也有一股怪味,不吃的人说是臭,爱吃的人说是香,和臭豆腐差不多,按常理,我应是爱吃臭豆腐的,但我怎么也喜欢不起来。我家不远是一个小市场,从早到晚,都有好几个小贩在炸臭豆腐卖,可能他们的做法很不地道,只臭不香。一股难闻的臭味混杂着浓洌、刺鼻的油烟味,闻之若呕,每次经过,都得掩鼻而行。到了绍兴,处处都是卖臭豆腐的摊子,幸好没有那种难闻的臭味(臭,但不是难闻那种)和刺鼻的油烟味,倒不是太讨厌。见得多了,又知道绍兴的臭豆腐有名,而自己从没吃过,真不知是什么味道,好不好吃,到了绍兴不尝它一尝,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咬咬牙,也买了一串尝尝。猪八戒 *** 心果,食而不知其味,是因为太馋,到现在我都想不起这臭豆腐是啥味道,似乎是有点香,毕竟是油炸的。后来才知道,街边的臭豆腐还不算地道的,地道且好吃的是三味或吴记的臭豆腐,几块臭豆腐就卖十块钱。假若还有机会到绍兴,我很想再尝一尝,尝一尝正宗的绍兴臭豆腐,没准真的会喜欢。
4、我开始以为是叫梅干菜,见了文字才知道是叫霉干菜。臭豆腐是发酵过的,这霉干菜难道也发过霉么?绍兴人还真“ *** ”(霉)呀!望文生义其实要不得,这霉干菜只是腌制的,并不发霉,可能是乌黑发亮,看上去像是发霉变黑吧。霉干菜也叫乌干菜,这名字倒真的是名符其实,也不会让人误会。可别少看这乌黑不显眼的乌干菜,绍兴三乌是自古有名,名为三乌文化。三乌是:乌干菜、乌毯帽、乌篷船。你看衣食住行行全包了,更难得是这三乌又不是什么难得之物,极平常普通,不论是大富人家,还是小户小家,家家都能拥有,真是好。水乡、桥乡、兰乡、书法乡、名士乡,再加这包括了衣食住行的三乌文化,绍兴这个好地方真是个令人向往的乌托邦。
5、听说“霉干菜扣肉”是绍兴的特色菜肴,堪称一绝,于是找了家别致的小饭馆,专门要了一盘。菜一端上来,先有浓香扑鼻,再看黑菜白肉的搭配,不但颜色好看,真个是秀色可餐,令人垂涎;一尝更为之绝倒。猪肉肥而不腻,清甘好吃这还是其次,让人叫绝的是这腌制的乌干菜,不咸反而带点甜味,吸收了猪肉的味道,更是甜中带甘,甘里透鲜,好吃得不了得。我们家乡也有腌菜,要么是咸的咸菜,要么是酸的酸菜,没有像乌干菜是甘甜的。我不清楚甘甜是乌干菜的 *** ,还是厨师的巧手做出的美味,不论是哪一种,这道“霉干菜扣肉”确实是不同凡响。对于乌干菜的甘甜,第二天我又有更深的印象。住的酒店包早餐,一碗粥,一只鸡蛋,二个小馒头,一碟小腌菜。腌菜乌黑发亮,长短大小象茶叶,吃起来很甘甜,很爽口,用这个送粥,真是让人回味。我怀疑这就是乌干菜。怪不得绍兴的人会说:乌干菜,白米饭,神仙看见也落凡。
6、不是绍兴的人,也知道茴香豆。 *** 先生创作的孔乙已实在精彩,让人在记住了孔乙已穿着长衫,站在咸享酒店里喝黄酒,满嘴“多乎哉?不多也!”,还得意茴字有四种写法的种种迂腐状,同时也记住了下酒的茴香豆。自此,这种不显眼的豆子,因为 *** 先生的小说,为人们所熟知。茴香豆是用罗汉豆(也叫蚕豆)加五香煮熟,晒干而成;青 *** ,皮皱,肉硬,味香,耐嚼,最宜做下酒物。
7、那天踏出 *** 故居,见对面有家小店,就进去要了一碗黄酒,一碟茴香豆,挑了个临窗的位置,一口酒,几颗茴香豆,满脑子是孔已的朦胧身影。酒好,豆却不喜欢,很硬,老像是咬不烂,嚼不完,嚼不了几颗,就让人牙齿发软(我牙不好);又吃不出什么豆味来,只有一点点的茴香的香味,越吃心里越懊恼,早知这样“难”吃,不如要盘盐煮花生还好;店里还有臭豆腐,但我更不想吃。后来想想,茴香豆虽然太硬,的确是下酒的佳物,小小一蝶就可以消遣一个下午;味道颇为清甘,百吃而不厌,且有余香,确实不错。但我更想尝一尝新鲜的罗汉豆。在《社戏》这篇小说里,“我”和小伙伴们晚上看戏回途中,到地里摘罗汉豆煮来吃的情节,太吸引人了,那豆的滋味也一定是鲜甘无比,令人难忘。可惜新鲜的青蚕豆不易吃到,只能在茴香豆里,细细品味新鲜罗汉豆的鲜味了。
8、茴香豆除了用来下酒,在绍兴还有一种风俗,外人一般不知道。凡是家有白事,都会用茴香豆待客,如果去世的是长寿之人,大家更会抢着吃,视之为“长寿豆”,吃了也能长寿。所以凡是长寿的老人去世,家人总会给亲人、邻居送茴香豆,还带些回单位,请同事一起分享。这种风俗是何时形成,我不知道,但我喜欢这种充满温情的风俗。
二、臭豆腐之乡在哪
一:简介: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县举子王致和赴京 *** 落第,又无盘缠返乡。王家原以做豆腐湖口,王致和亦懂此手艺,于是留京以磨豆腐谋生。一日,遇到豆腐滞销,积存不少,王生怕豆腐变坏,血本无归,便将豆腐切成小块,配以盐香料,置于坛中,并封其口,以为这样便可造出腐乳来。谁知过了一些日子坛口打开,腐乳做不出来,豆腐臭气熏天。王生试尝之,其味鲜美。遂将此臭豆腐试销,竟也获得顾客好评,臭豆腐从此流传开去。到了清末,臭豆腐已是大行其道,连慈喜太后也嗜吃此物。二:臭豆腐的种类:臭豆腐有很多种类,而且它们之间又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追寻它的原场地是无意义的!长沙火宫殿的臭干子则是湖南小吃中名气最响的。臭干子其实就是油炸臭豆腐,因为它特有的味道,只能得到少数人的偏爱。长沙坡子街的火宫殿,过去是一座祭祀火神祝融的庙宇(楚人有崇尚火的习俗),距今有四百年的历史。后几经战乱,几度修葺,最终成了贩夫走卒汇聚之地,经营起湖南各色小吃,有点像老北京的东安市场。随着岁月变迁,如今这里的一条街上,涵盖了湖南的各种菜式、小吃,成为长沙之行不可不到的去处。火宫殿的臭干子选用上等黄豆做成豆腐,然后把豆腐浸入放有冬笋、香菇、曲酒、浏阳豆豉的卤水中浸透,表面会生出白毛,颜色变灰,初闻臭气扑鼻,用油锅慢慢炸,直到颜色变黑,表面膨胀以后,就可以捞上来,浓香 *** ,浇上蒜汁、辣椒、香油,即成芳香松脆、外焦里嫩的臭豆腐。京派风味的自然是响当当的王致和臭豆腐。不过,北京的臭豆腐与南方的臭豆腐干完全是两种食物。北京的臭豆腐是一种腐乳,配着馒头、大饼吃的,佐餐妙不可言,但绝对下不得油锅。相传康熙八年,安徽仙源县举子王致和进京赶考。春闱落第,又无盘缠反乡,困居在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的“安徽会馆”内。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家传的做豆腐的手艺让他勉强维持了生计。时值夏季,豆腐作得多了,卖不出去,就会发霉变质。他冥思苦想,忽然想起家乡用豆腐作腐乳的 *** 。于是将剩下的豆腐切成小块,一层层地码在坛子里,用盐腌起来。谁知,到了秋风送爽,王举人这时才想起那坛腌制的豆腐,急忙打开坛盖,一股臭气迎面而来。豆腐已变成了青灰色,一尝,却味道独特,“臭”中有奇香。送给邻居品尝,众人称赞不已。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王致和的臭豆腐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王举人考场失意,屡试不中,臭豆腐的生意却日渐兴隆,干脆弃学经商,开了“王致和南酱园”。至清朝末年,臭豆腐已列为御膳小菜之一,得到西太后的喜爱。因臭豆腐的名称听起来不雅,于是皇上赐名叫“青方”。这臭豆腐一经“上用”,顿时身价百倍,生意也跟着蒸蒸日上,于是王致和的臭豆腐就成了京城小吃一绝。湖北的臭豆腐是黑色的,臭气四溢,臭气冲天,沾上独特的泡椒调味料非常地够味。安徽臭豆腐——俗名“大呆臭”,为王致和于清康熙年间创制,康熙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特地御笔亲书“青方:二字赐王致和,从此名声大振。与浙江绍兴的臭千张、安徽淮南的臭香干呈鼎足三分之势,享誉海内外。徽州大呆臭,表面为灰、兰、黑综合色,内里洁白如玉,闻着臭、吃则异香,独具一番风味,而由于大呆臭的 *** 工艺很复杂,所以这道风味小吃,恐怕只有来黄山的游客才能吃到了。大呆臭在黄山市内很多小吃摊点上均可吃到。浙江的臭豆腐是 *** 的,这“三味臭豆腐”可不是说它有三种味道变化,而是因为它的原产地在浙江绍兴,也就是 *** 三味书屋附近特产的原汁原叶的小吃臭豆腐。浙江的臭豆腐,听着挺新鲜,看着也挺特别的。看起来又白又嫩又细又软。闻起来,虽然也有一股淡淡的臭味,但一点也不刺鼻。炸好的豆腐表皮金黄,敷着一层密密的细孔,似乎是裹了一层鸡蛋才炸出来的。配上外面刷的一层鲜艳夺目的甜辣剁椒酱。江苏臭豆腐——提到绍兴的吃食,好像总是离不开臭的霉的腌的,和清冽明净的鉴湖水,超凡脱俗的西施美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绍兴人,对于这一点,我总是以 *** 徐文长为榜样,解释为吃的是臭豆腐霉豆腐,出来的却是锦心绣口的好文章。臭豆腐是绍兴美食的必修课,但对大多数外地人来说也是最难过的关,它是用苋菜梗汁浸制的,有蒸的也有炸的,炸的比较多见,因为吃起来方便,蒸的就有更多的家常的味道,细品品其实鲜味无穷。爱吃的是闻臭而动,不爱吃的是避之惟恐不及。个中高手吃起来是不用加任何调料,要的就是原汁原味的“臭”。现在杭州也有臭豆腐,偶尔也可以解解相思,不过总觉得不如绍兴小弄堂里的够味,笑眯眯的老人守着暖烘烘的炉子,窄窄的巷子里是年长日久的安宁的味道。江西臭豆腐——景德镇三闾庙的臭豆腐是中国传统的豆腐菜肴,也是典型的民间菜。各地都有风味特色。然而,然而在江西景德镇,人们说起臭豆腐,一般都会想起三闾庙的臭豆腐。臭豆腐有二种,一种是豆干,闻起来象臭豆腐乳,吃起来却鲜香,经得起长时间慢慢细嚼、品味。另外,还有一种,人称盐水臭豆腐,市面上也有卖。那是布包方豆腐块。当天卖不完,上笼蒸过,然后放凉,浸在一种用冬天留下的雪水特制的盐水里。也有的浸在腌制雪里蕻的咸菜汁里。用不了多长时间,豆腐染上了一层灰绿色,上了味才捞上来,用凉开水洗过后食用。市面上卖的三闾庙臭豆腐,要讲究用鲜荷叶盛托盖住,放在篮子里叫卖。买回来食用、下茶、下酒、下粥、下饭、零食、做菜,无所不可。这不同于江苏徐州八义集的臭豆腐,要用煎饼、大葱卷着食用;也不同于湖南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要用热油炸过,中间捅一个洞放上辣酱油来食用;更不同于贵州毕节臭豆腐,要用木炭火将臭豆腐烤脆,佐以花椒末及细盐来食用。三闾庙臭豆腐的 *** 很考究,不仅豆腐干是精制而成的,卤水配料也特别讲究。需要用青矾、鸡汤、鲜荷叶、粗盐、熟芝麻等原料。而湖南长沙臭豆腐的卤水配料,系采用豆豉、纯碱、青矾、香菇、冬笋、盐、茅台酒等制成。上海臭豆腐干的卤水配料,系采用老金花菜、老竹笋头、野苋菜杆、生姜、胡椒、花椒等制成。湖南益阳的臭豆腐干的卤水配料最特别,要用腌菜水、鲜鱼虾发酵,再放入冬笋、香菇和白酒制成。景德镇三闾庙臭豆腐始于什么年间,没有记载。我国的臭豆腐始于汉代,普及于宋代,到明代各种精致的豆制品已逐渐增多。从三闾庙小街清一色的明代建筑和 *** 豆腐的多半是安徽九华山青阳县人来推测,三闾庙臭豆腐有可能始于明末,至迟也是在清末,距今也有一百来年的历史。在三闾庙不大长的“明街”上,开有好几家豆腐店。景德镇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的人几乎都知道三闾庙臭豆腐的盛名,上了岁数的长者还能数说抗金名将岳飞,于一一三三年住在三闾庙,以食臭豆腐为更大爱好,并题词的千古佳话。据此推断,当年三闾庙豆腐买卖何等红火。贵州臭豆腐——贵州人臭豆腐不是油炸而是水煮,真是千奇百怪。云南臭豆腐——呈贡臭豆腐是云南民间颇为盛行的一种名特豆制品,以昆明市呈贡县所产品质更佳,且历史悠久。呈贡臭豆腐相传始于清康熙年间,最早是由该县七步场村的王忠发明的。康熙帝品尝后,对其美味甚是赞赏,列为"御膳坊"小菜之一,并赐名为"青方臭豆腐"。呈贡臭豆腐以优质黄豆为原料。 *** 工艺较为复杂,黄豆经过筛选、脱壳、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成型、划块、发酵等十道工序。呈贡臭豆腐质地软滑,散发异香。先人赞誉云:"味之有余美,玉食勿与传"。它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较好的 *** 用价值。古医 *** 载,臭豆腐可以寒中益气,和脾胃,消胀痛,清热散血,下大肠浊气。常食者,能增强体质,健美肌肤。臭豆腐食法较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蒸吃,即将臭豆腐用水漂净,置入碗内,配以食油(更好 *** 、鸭油)、食盐、辣椒面,放在锅里蒸熟,食之美味可口,鲜嫩无比。一种是烧吃,即将臭豆腐切成小方块,摆在涂油的铁帘上,用栗炭火慢慢烤烧,来回翻动,直至两面呈金 *** 。另用一只小碗,放入甜酱油或咸酱油,以及卤腐汁、椒麻油、蒜泥、辣椒面兑面佐料,再放上芫荽末或薄荷末,蘸着吃;或蘸上食盐,味精、花椒面、胡椒面、辣子面混成的干粉后,亦可食之。一般都是边烧边吃。
三、腐乳是哪里的特产
问题一:腐乳是哪三个城市特产腐乳,又称豆腐乳、霉豆腐等,它是1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豆制品,是我国独有的发酵制品之1。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豆腐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早在公元5世纪,北魏时期(公元386⑸34年)的古书上就有“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之说。明朝我国就大量加工腐乳。而今腐乳已成长为具现代化工艺的发酵食品。
江浙一带,如绍兴、宁波、上海、南京等地的腐乳以细腻柔绵、口味鲜美、微甜著称;而四川大邑县的唐场豆腐乳川味浓郁,以麻辣、香酥、细嫩无渣见长;另外四川成都、遂宁、眉山等地所产的白菜豆腐乳也很有特色,每块腐乳用白菜叶包裹,味道鲜辣适口;河南柘城的酥制腐乳则更是醇香浓厚,美味可口。
茶油腐乳是腐乳的一种,属红腐乳一类,产地集中在湖南永州、广西桂林等地,茶油腐乳以大豆为主料,以辣椒、食盐为辅料,加入茶油浸泡,加天然香辛料腌制而成,颜色鲜艳、味美可口、香浓细嫩。茶油腐乳质地细软清香馥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进食欲,延年益寿,同时茶油中含有油酸及亚油酸等对 *** 有益的物质。因此,茶油腐乳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问题二:腐乳是我国哪里的特产好像不是地方特产,全国各地都有,只是风味儿不尽相同,如此而已。
问题三:腐乳是什么家乡的特产腐乳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生产,著名的有广东、广西、浙江、江苏等地,
问题四:豆腐乳干是哪里的特产苏州特产啊
问题五:什么地方特产腐乳更好吃广东 *** 腐乳很有名
问题六:腐乳是用什么做的豆腐乳(Soycheese)又称腐乳,是我国著名的特产发酵食品之一,已有上 *** 的生产历史。各地都有不同特色的产品,是一种滋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食品,主要以大豆为愿料,经过浸泡、磨浆、制坯、培菌、腌胚、配料、装坛发酵精制而成。一、腐乳的发酵类型根据生产工艺,腐乳发酵类型有四种:①腌制腐乳②毛霉腐乳③根霉腐乳④细菌腐乳。 1、腌制腐乳:豆腐坯加水煮沸后,加盐腌制,装坛加入辅料,发酵成腐乳。这种加工法的特点:豆腐坯不经发酵(无前期发酵)直接装坛,进行后发酵,依靠辅料中带入的微生物而成熟。其缺点是蛋白酶不足,后期发酵时间长,氨基酸含量低,色香味欠佳,如四唐场腐乳,湖南兹利无霉腐乳。 2、毛霉腐乳:以豆腐坯培养毛霉,称前期发酵,使白色菌丝长满豆腐坯表面,形成坚韧皮膜,积累蛋白酶,为腌制装坛后期发酵创造条件。毛霉生长要求温度较低,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6℃左右,一般只能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条件下生产毛霉腐乳。传统工艺利用空气中的毛霉菌,自然接种,需培养10―15天左右(适合家庭作坊式生产)。也可培养纯种毛霉菌,人工接种,15―20℃下培养2―3天即可。 3、根霉型腐乳:采用耐高温的根霉菌,经纯菌培养,人工接种,在夏季高温季节也能生产腐乳,但根霉菌丝稀蔬,浅灰色,蛋白酶和肽酶活 *** 低,生产的腐乳,其形状、色泽、风味及理化质量都不如毛霉腐乳。结合以上各种优缺点,经过实验,采用混合菌种酿制豆腐乳,不但可以增加其风味。还可以减少辅料中的白酒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毛霉和华根霉的比例为7:3更好。二、菌种培养 *** 1、试管斜面接种培养基:饴糖15g蛋白胨1.5g琼脂2g水100mlPH6也可以采用马铃薯培养基:将马铃薯洗耳恭听净、去皮、称取20g切成小薄片,加水煮沸15―20分钟,纱布过滤,去渣取滤汁,加水补充至100ml,加入琼脂2g,煮溶后加入葡萄糖2g拌匀,分装试管(装量为试管的1/5)塞上棉塞,包扎后灭菌,摆成斜面,接种毛霉(或根霉)15―20℃(根霉28―30℃)培养3天左右,即为试管菌种。 2、三角瓶菌种培养基:麸皮100g蛋白胨1g水100ml,将蛋白胨溶于水中,然后与麸皮拌匀,装入三角瓶中,500ml三角瓶装50g培养料,塞上棉塞,灭菌后趁热摇散, *** 后接入试管菌种一小块,25―28℃培养,2―3天后长满菌丝有大量孢子备用。【用到的设备:高压灭菌锅垣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灭菌条件:采用高压灭菌锅,0.1Mpa灭菌45-60分钟】三、腐乳酿制工艺豆腐坯 *** →前期发酵→后期发酵→装坛(或装瓶)→成品豆腐坯的 *** :制好豆腐坯是提高腐乳质量的基础,豆腐坯 *** 与普通作豆腐相同,只是点卤要稍老一些,压榨的时间长一些,豆腐坯含水量低一些。豆腐坯的 *** 分为:浸豆、磨浆、滤渣、点浆、蹲脑、压榨成形、切块等工序。(一)大豆的浸泡:泡豆水温、时间、水质三者都会影响泡豆质量。泡豆水温要在25℃以下,温度过高,使泡豆水容易变酸,对提取大豆蛋白不利,夏季气温高,要多次换水,降低温度。(二)压榨和切块:蹲脑以后豆腐花下沉,黄浆水澄清。压榨到豆腐坯含水量在65―70%为宜,厚薄均匀,压榨成型后切成(4×4×1.6M)的小块。前期发酵:前期发酵是发霉过程,即豆腐坯培养毛霉或根霉的过程,发酵的结果是使豆腐坯长满菌丝,形成柔软、细密而坚韧的皮膜并积累了大量的蛋白酶,以便在后期发酵中将蛋白质慢慢水解,除了选用优良菌种外,还要掌握毛霉的生长规律,控制好培养温度、湿度及时间等条件。(一)接种:将已划块的豆腐坯放入蒸笼格或木框竹底盘,......>>
食品,用小块的豆腐做坯,经过发酵、腌制而成。也叫腐乳、酱豆腐。
桂林豆腐乳是白腐乳的 *** ,远在宋代,桂林的豆腐乳已很出名。桂林豆腐乳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是传统特产“桂林三宝”之一。桂林豆腐乳制做工艺细腻严谨,从磨浆、过滤到定型、压干、霉化都有一套零乱选材也很讲究。制出豆腐乳块小,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味道鲜美奇香,营养丰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人们常用的食品,同时又是享饪的佐料。桂林豆腐乳有辣椒豆腐乳、五香豆腐乳两大类。做乳猪、扣肉、狗肉、红烧肉、白切鸡等,均宜用腐乳作配料,香味四溢。用以凉拌豆腐、皮蛋、椿芽、小笋等,更是风味别具,回味无穷。 1937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手工艺产品展览会上,桂林腐乳因其形、色、香、味超群出众而受到特别推崇,并从而畅销国内外。1983年,有被评为全国优质食品。白腐乳蜚声海外,受到港澳、东南亚及日本人的欢迎。
(1)浸泡:泡豆的目的是使大豆能充分吸水膨胀。浸泡时间长短要根据气温高低的具体情况决定,一般冬季气温低于15时约泡8~16小时,春秋季气温在15~25℃时约泡3~8小时;夏季气温高于30℃时约仅需2~5小时左右。泡豆程度的感官检查标准是掰开豆粒;两片子叶内侧呈平板状,但泡豆水表面不出现泡沫。泡豆水用量约为大豆容量的4倍左右。
(2)磨浆:将浸泡适度的大豆,连同适量的三浆水均匀送入磨孔,磨成细腻的乳白色的连渣豆浆。在此过程中使大豆的细胞组织 *** ,大豆蛋白质得以充分溶出。
(3)滤浆:将磨出的连渣浆及时送入滤浆机(或离心机)中,将豆浆与豆渣分离,并反复用温水套淋三次以上。一般100公斤大豆约可滤出5~6°Bé的豆浆1000~1200公斤。(测定浓度时要先经静置20分钟以上,使浆中豆渣沉淀)。
(4)煮浆:滤出的豆浆要迅速升温至沸(100℃),如在煮沸时有大量泡沫上涌,可使用消泡油或食用消泡剂消泡。生浆煮沸要注意上下均匀,不得有夹心浆。涌泡油不宜用量过大,以能消泡为度。
(5)点浆:点浆是关系到豆腐乳出品率高低的关键工序这一,点浆时要注意正确控制4个环节:①点浆温度80±2℃;②pH5.5~6.5;③凝结剂浓度(如用盐卤,一般要12~15°Bé);④点浆时间不宜太快,凝结剂要缓缓加入,做到细水长流,通常每桶熟浆点浆时间约需3~5分钟,黄浆水应澄清不浑浊。
(6)养花:豆浆中蛋白质凝固有一定的时间要求,并保持一定的反应温度,因此养花时更好加盖保温,并在点浆后静置5~10分钟。点浆较嫩时,养花时间相对应延长一些。
(7)压榨:豆花上箱动作要快,并根据花的老嫩程度,均匀 *** 作。上完后徐徐加压,划块更好待坯冷后再划,以免块形收缩,划口当致密细腻,无气孔。
(8)制坯过程要注意工具清洁,防止积垢产酸,造成“逃浆”。出现“逃浆”现象时,可试以低浓度的纯碱溶液调节pH至6.0。再加热按要求重新点浆。如发现豆浆pH高于7.0时,可以用酸黄浆中和,调加pH值,至达蛋白质的等电点。
(1)菌种准备:将已充分生长的毛霉麸曲用已经消毒的刀子切成2.0×2.0×2.0厘米的小块,低温干燥磨细备用。
(2)接种:在腐乳坯移入“木框竹底盘”的笼格前后,分次均匀洒加麸曲菌种,用量约为原料大豆重量的1~2%。接种温度不宜过高,一般允在40~45℃(也可培养霉菌液后用喷雾接种),然后将坯均匀侧立于笼格竹块上。
(3)培养:腐乳坯接种后,将笼格移入培菌室,呈立柱状堆叠,保持室温25℃左右。约20小时后,菌丝繁殖,笼温升至30~33℃,要进行翻笼,并上下互换......>>
问题八:腐乳是 *** 的特产,那么哪种品牌的腐乳比较好吃?我觉得 *** 广合腐乳比较好吃,符合大众的口味,希望能帮助你找到适合你口味的腐乳!
问题九:豆腐皮是哪里的特产?河北张家口怀安县柴沟堡镇,是这的特产,还有熏肉,一窝丝烙饼,都是这的特产。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