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板栗之乡简介?板栗原产地在哪里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绍兴板栗之乡简介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绍兴板栗之乡简介以及板栗原产地在哪里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繁昌县简介
  2. 诸暨市简介及详细资料
  3. 斯宅村简介

一、繁昌县简介

繁昌是一座立县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又是一座充满生机活力、富有现代气息的新兴城市。地处皖南北部、长江南岸,隶属芜湖市,现辖6镇101个村(居)委会,人口32万,面积604平方公里。

繁昌历史悠久。240万年前,亚欧 *** 的古人类就是在这里和曙光之一次相拥。 *** 时期,这里就有人群聚居繁衍,并创造了灿烂的缪墩文化。西汉武帝元封二年(—109)立春谷县,三国时期东吴将军周瑜曾任春谷长。公元318年,晋元帝司马睿率其子民千里南迁,定居于此,这片沃土始得大规模开发,并有了一个颇具魅力的名字——繁昌,沿用至今。历代著名诗人王维、李白、梅尧臣等都曾行迹于此,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和动人的传说。境内出土的春秋早期青铜器、楚铜贝范及宋代瓷窑器等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繁昌窑遗址、皖南土墩墓群、人字洞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9年4月,解放大军挥师南下,繁昌作为渡江之一船 *** 处,载入了中国 *** 的光辉史册。

繁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处皖南北部,其北临长江,南望九华,东接长江 *** ,西通中部腹地,素有“皖南门户”之称。浩浩长江,由西向东,穿山越岭,奔腾而来,在这里形成一条宽阔平稳可行驶万吨级船只的“黄金水道”。沪铜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宛如两条巨大的动脉,将繁昌同富饶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大内陆腹地连接起来。由繁昌前往南京禄口、合肥骆岗机场也非常方便,车程不到一个半小时。

繁昌资源丰富。604平方公里锦绣山川蕴藏着丰厚的各类资源,尤以矿产资源为最,储藏着燃料、金属、化工、冶金辅助材料等7大类33种矿产。繁昌属北 *** 带温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千姿百态的地形,暖湿适宜的气候,使这里生活、生长着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驰名中外的“长江三鲜”(鲥鱼、刀鱼、螃蟹)即产于此。

*** *** 以来,繁昌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优势,始终坚持“以工强县、以农安县、以商富县”的发展方向,县域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对外 *** 日趋活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目前,全县已形成以水泥建材、纺织服装、冶金机械、船舶制造等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以蔬菜、水产、油菜、棉花为主产的优势农业板块,以房地产开发、现代物流、旅游、保险、金融、中介为重点的服务业体系,以繁昌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孙村服装工业园、荻港建材工业园等为支撑的特色园区。县域综合实力位居安徽省前列。200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1亿元,同比增长18.1%;完成财政收入6.41?不含基金7800万),增长28.2%,比“九五”期末增长2.4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蹲?2亿元,增长70%;在岗职工年均工资20441元,增长30.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亿元,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4514元,增长16.9%。

“十五”期间,繁昌先后跻身于“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教育‘两基’达标县”、“全国计划生育 *** 先进集体”、“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安徽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安徽省文明县城创建先进县”等行列。

“十一五”时期,繁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 *** 统领全局,以更快更好地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生活为根本出发点。强工业、优农业、兴三产,加快工业化进程,建立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化科教兴县,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东向发展战略,强化 *** 引资。力争到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亿元,年均增长16%;财政收入18亿元,年均增长22.9%;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亿元,年均增长20%;在岗职工工资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0%。力争把繁昌建设成为经济更具实力,发展更具活力,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的工业强县,奋力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

繁昌县录属安徽省芜湖市,现辖六镇(繁阳、荻港、孙村、平铺、新港、峨山)。全县面积604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

【繁阳镇】县城所在地,辖城北、城东、城南、新建、龙亭、云路、繁阳、西苑、新化、马坝、横山11个居委会和范马、铁门、阳冲、城西、华阳、铁塔、戴店、三元、枣园、新合、横山、横东、西街、库山、大阳、茶山、马厂、缸窑18个村委会,行政区划面积128.9平方公里,人口10.2万。

【荻港镇】位于县城西部,辖德远、中街、南桥、桃街四个居委会和桃冲、鹊江、杨湾、杨山、庆大、新河、渡江、笔架、赭圻、潘冲10个村委会,行政区划面积87.75平方公里,人口4.3万。

【孙村镇】位于县城西南部,辖桥西、黄浒2个居委会和长寺、长垅、犁山、九连、梅冲、水口、枫墩、金岭、龙华、义兴、感定、 *** 、 *** 、顺风、大冲、中分、八分、张塘、代亭、汪冲、赤沙21个村委会,行政区划面积153.52平方公里,人口5.8万。

【新港镇】位于县城西北部,辖2个街道居委会和新东、荷圩、克里、克山、义合、矶山、泥埠、草山、裕民、白象10个村委会,行政区划面积77.1平方公里,人口5.25万。

【平铺镇】位于县城东北部,辖1个街道居委会和五华、寒塘、平铺、新牌、龙岗、马仁、新林、茶冲、山河、新塘、郭仁、蔡铺、官塘13个村委会,行政区划面积 *** .6平方公里,人口3.2万。

【峨山镇】位于县城东部,辖象形、湾店、童坝、凤形、沈弄、千军、东岛、柏树8个村委会,行政区划面积76.6平方公里,人口2.5万。

西汉武帝元封二年(—109)建春谷县,属丹阳郡。三国吴永安年间(258~2 *** )地属故彰郡。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属宣城郡。

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司马睿即位建康(今南京),其襄城郡繁昌县(故址繁阳亭在今河南临颖县西北30里)之民因避战祸,从帝渡江,流聚春谷,遂于春谷地侨置襄城郡繁昌县,是时春谷、繁昌两县并立。成帝咸和四年(329)侨置淮南郡,领春谷、繁昌等县。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改春谷为阳谷。晋安帝义熙九年(413)省阳谷入芜湖县,又省芜湖入襄垣县。自是春谷废,唯繁昌存。

南朝宋邦武大明六年(462),淮南郡并入宣城郡,繁昌县属宣城郡,明帝太始三年(467)复属淮南郡。梁武帝天监元年(502),以阳谷地置南陵郡,治赭圻(故城址在今荻港镇)。

隋开皇九年(5 *** ),罢南陵郡置南陵县,废繁昌等县更置当涂县,是时繁昌县阙,南陵县治赭圻,属宣州。

唐武后长安四年(704),移南陵县治于青阳域(即今南陵县城),属宣城郡。

南唐升元年间(937~943),割南陵五乡,复置繁昌县(治属在县西北延载乡,今新港办事处),属江宁府。

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繁昌县属宣州。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属江南东路太平州。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属江南东路太平州。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改太平州为太平路。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明兵渡江,首取江浙行省江东道太平路,升为太平府。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定太平府直隶京师。成祖永乐 *** (1420),改京师为南京,称南直隶太平府,繁昌属之。英宗天顺元年(1457),繁昌县知县王旬,因县治濒大江之冲,据南畿上游,往来供递钜剧,邑小莫支,民滋消耗,建议朝廷改迁,邑人中丞吴琛赞之,始迁县治于金峨上乡(即今繁昌县城),以延载乡故城为旧县镇。

清顺治二年(1 *** 5),康熙六年(1667),繁昌县先后隶属江南布政使司、安徽布政使司太平府。

*** 初,繁昌属芜湖道。 *** 16年(1 *** 7),属第二行政 *** 区, *** 21年(1932)属第九 *** 区, *** 29年(1940)属第六行政 *** 区。

中华人民 *** 国建立后,属安徽省皖南人民行政公署芜当专区,1950年上半年转辖于池州专区,1952年划归芜湖专区,1981年上半年属宣城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7月改属芜湖市。

【兽类】境内有鹿、獐、、獾(有猪獾、狗獾)、麂、野猪、穿山甲(又称鲮鲤)、杨子鳄、白鳍豚、江豚( *** )、狐、竹狗(豹狗)、果子狸、刺猬、白石、松鼠、兔、山猫(也称狸猫、豹猫)、黄鼬(俗称黄鼠狼)、褐家鼠、田鼠、蝙蝠等出没,水獭(俗称水獭猫)罕见,狼少见,梅花鹿、野山羊基本绝迹,虎,1952年后至今未见,金钱豹,1977年后至今未见。

【禽类】候 *** 雁、天鹅、燕子、凫(一名野鸭,有绿翅、花脸、绿头野鸭之分)、寒鸭(俗称雪老鸭)。非候 *** :雉(俗称 *** )、鸽、画眉、雀(有云雀、山麻雀、家麻雀之分)、喜鹊、山和尚、鸲鹆(也称八哥)、白头翁、斑鸠(鹁鸪)、大 *** (也称布谷)、竹鸡、苦鸭、啄木鸟、翠鸟(俗称绿翠)、鸫鸡、鹭、鸬鹚(俗称鱼老鹰、鱼老鸭)、乌鸦、鹌鹑、猫头鹰、老鹰、白鹇、白颈长尾雉等。旧志记载有 *** 、山凰,今未见。

【鱼类】已记录的有62类,隶属11目,20科,主要有:鲚(刀鱼)、鲥鱼、河豚、青鱼、草鱼、鲢、鳙(胖头鱼)园尾斗鱼、沙鱼、刺鳅、青鳟、黄条、吻虾虎、黄鳝、胭脂鱼、鲤、鲫、鳜鱼、泥鳅、麦穗鱼、中华鲟等。旧志载,隐静山(五华山)碧霄峰下涌珠泉出金鬣鱼,今无。

【树木】常见的树木有:马尾松、杉、法国梧桐、侧柏(扁柏)、桧柏(刺柏)、檀树(有黄、青两种)、洋槐、樟、梧桐(俗称青桐)、枫杨、枫香、白杨、乌桕、柳栋、麻栋、小叶栋、桷栎、化香、茅栗、板栗、柞树、棕榈、皂荚、苦槠、冬青、檫木、 *** 、黄荆、枸骨(也称鸟不宿、枸橘子)、山楂、栲木、椿(香椿)、樗(臭椿)、榆、银杏(白果)、女贞、木荷、野柿、桑、黄连、栀子、紫薇、腊梅、乌榕、喜树、水杉、枸树(也称谷树)、水桦、算盘球、 *** 、勺樟、盐肤木等。此外,马仁山有百亩左右楠木林,极为罕见,荻港板子矶有500年以上古树银杏1棵。

【竹类】竹以栽培为主,主要种类有:毛竹、桂竹、紫竹、水竹、澹竹、老竹、木竹、慈竹、苦竹、 *** 、雷竹等,其中毛竹面积更大。

【 *** 用植物】县内 *** 用植物计约166科,788种,其中大宗 *** 材有:丹皮、明 *** 参、紫 *** 参、仙鹤草、芦根、益母草、藕节、墨旱莲、香附、渍竹叶、半边莲、紫地花丁、银花、茵陈、败浆草、地榆、芜花、旋复花、何首乌、白芍、覆盆子、徐长卿、夏枯草、白茅根、玉竹、鸡内金(动物科)等。

名贵 *** 材有:枯梗、半夏、太子参、金蝉花、辛夷、麦冬、灵芝、石耳、贝母等。

引种 *** 材有:杜仲、厚朴、贝母、红花、玄胡、白木、生地、板兰根、大黄、山茱萸等。

【经济植物】主要有水稻、油菜、棉花、小麦、玉米、大麦、红薯(山芋)、洋芋、花生、甘蔗、雷竹、蔬菜、瓜果、茶叶、食用菌类等。

蔬菜类主要有:结球白菜、普通白菜、结球甘蓝、芥菜、花椰菜、春白菜、苤蓝、菜苔、菊花心、萝卜、胡萝卜、芜菁、茄子、西红柿、辣椒、黄瓜、南瓜、冬瓜、丝瓜、瓠瓜、笋瓜、苦瓜、菜瓜、地瓜、四季豆、豇豆、扁豆、毛豆、豌豆、蚕豆、刀豆、绿豆、韭菜、大葱、蒜苗、洋葱、马铃薯、生姜、芋艿、菠菜、芹菜、苋菜、莴苣、茼蒿、芫荽、藕、菱角、荸荠、茭白、菱角菜、鸡头菜、金针、竹笋、香椿、稆蒿、荠菜等。

瓜果类主要有:西瓜、香瓜、枣、苹果、梨、桃、桔、李、柿、杏、葡萄、核桃、樱桃、草莓、板栗、石榴等,其中繁昌长枣个大、皮薄、核小,其制成的“金丝蜜枣”,名列全国“八大名枣”之一,为清时贡品。

繁昌地势西南高面东北低,地貌类型多样,山、圩、洲、滩兼有,丘陵、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和东南部,一般在400米以下;北部和东部为平原,海拔7—30米。

境内主要山岭有:寨山、红花尖、马仁山、五华山、浮山,分布在县境西北部。

寨山:曾名覆釜山。位于县城西北11公里,地处荻港和新港地界,呈东西走向。主峰高程477.2米(1956年黄海高程系,下同),为县内更高点。

红花尖:一名红花山。位于县城西偏北7公里,地处繁阳、孙村地界,主峰高程450米,与长垅山构成东西走向山脉。

马仁山:位于县城南偏14公里,地处孙村与南陵县地界。山脊线呈“W”型曲折,与朝山头一脉相承,主峰高程316.1米。

五华山:曾名隐静山。位于县城东南8公里,地处平铺、峨山毗连地带。山脊线南北走向,与尖山、诸侯岭一脉相承,主峰高程279.5米。

浮山:曾名隐玉山,位于县城东北7.5公里,地处峨山、峨桥毗连地带,为一侵入构造孤山,三面圩区环绕,唯南向一线余脉和千军岭相连,主峰高程431.6米。

境内平原按其特征分为圩区平原和少量河谷平原。圩区平原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地势低平,水网密布,一般标高6—10米,是我县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分布在县境漳河 *** 及北部横山河和西部黄浒河流域。河谷平原,俗称“冲田”,面积约39平方公里,一般高程8—30米,包括孙村赤沙河流域龙塘湾至九连圩一带、水口山至九连圩一带以及荻港古家冲、繁阳长形冲、范冲、峨山毛塘等地。

境内主要河流和地表水系有:长江、漳河、峨溪河、泊口河、黄浒河、龙窝湖、苏伍滩和中塘。

长江:自西南向北斜贯县西、北边界,境内流程近30公里,水面宽1至2.5公里,最窄处800米(荻港凤凰矶)。

漳河:源于南陵县绿岭荷花塘和戴家汇的水涟洞,流经我县平铺镇肇埠后,环绕县境东部,于鲁港入长江,境内流程近20公里,河宽30至105米,其支流有峨溪河和泊口河。

峨溪河:源于繁阳范冲,流经县城南门桥(古称上峨桥)于峨桥(古称下峨桥,现属三山区)并入漳河,全程约23公里,河宽5至60米,属季节 *** 河流。

泊口河:源于平铺镇荷花岭,自南向北,与龟山附近湖洼融成一片,至峨桥泊口阐泄入漳河,流程近9公里,河宽5至20米。

黄浒河:源于南陵县韭菜崖和铜陵县水龙山,为我县西南与铜陵县毗邻界河,经孙村赤沙滩,沿孙村、荻港西注长江,境内流程约27公里,河宽15至34米,属季节 *** 河流。

龙窝湖:为长江弯道形成的牛扼湖,地处三山区境内(现归我县管辖),面积近10平方公里,水面近万亩。龙窝湖属富营养型湖泊,天然饵料丰富。湖中鱼类资源众多,是我县更大的水产 *** 。

苏伍滩和中塘:位于平铺镇境内,原为相连水域,面积近2平方公里。清道光六年《繁昌县志》称:“首受繁南两县诸山之水,长阔无际,水涨时一望如湖”,现仅存中塘水面约0.5平方公里。

繁昌位于北 *** 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南缘,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3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244.1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68.3小时,年均无霜期231天。

繁昌县位于皖南北部,长江南岸,介于北纬30度37分至31度17分,东经117度58分至118度22分之间,面积615平方公里。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县域西南向东 *** 流不息,峨溪河由南向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版图近似弯月,镶嵌在美丽的长江之畔。

繁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地质勘探境内拥有金属、非金属、燃料、化工、冶金辅助材料等七大类34种矿产品。其中,金属矿产有铁、锌、铜、金、银等;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沸石、瓷土、膨润土、花岗岩、大理石、紫墨玉、砖瓦粘土等;燃料有煤、泥煤、天然气;化工原料有硫、硫铁矿、石膏、重晶石等。

金属矿产中铁矿石储量最多,保有储量约4000余万吨,并且含铁品位高,有害元素低,伴有自熔或半自熔矿物。主要矿床有长龙山铁矿床、白马山铁矿床、顺风山铁矿床、小阳冲铁矿床、铁山坡积铁矿床。县内已形成上规模的开采企业有荻港杨山铁矿集团公司、孙村磁墩头铁矿公司、芦南大元旦铁矿、俞冲铁矿等。此外还有国有马钢桃冲铁矿、国有铜陵顺风山铁矿等。其次是锌矿,矿石量7.55万吨,金属量0.67万吨,分布在峨山乡随山、繁阳镇阳冲等地。第三为铜矿,储量约4000吨。

非金属矿产中以石灰石储量最丰富,地质储量17亿吨,含氧化钙50-55%,全县年产350万吨以上;沸石矿地质储量约1.5亿吨,沸石矿物一般含量40-60%;膨润土几千万吨以上;花岗岩分布面积15平方公里,约10亿立方米;紫墨玉分布在荻港、孙村等地;紫砂陶土分布在平铺、峨山等地;高岭土(瓷土)储量相当丰富,而且质地优良,泽白似玉,结构细腻,是制造瓷器的上等原料,畅销江浙。

燃料主要是煤的储量较为丰富,据现有资料统计约1500万吨左右;泥煤储量约6000万吨;还有天然气估计储量约4500万立方米。

化工原料主要为硫、硫铁矿,现探明的储量为1000万吨。

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4.84亿元,扣除 *** 因素,比上年增长18.3%。其中,之一产业增加值5.00亿元,同比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25.30亿元,增长26.3%;第三产业增加值14.55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为11.1:56.4:32.5的水平。

从各产业对GDP的贡献来看,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7%、75.7%和18.6%,其中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 *** .2%;分别拉动GDP增长1、13.9和3.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GDP增长11.7个百分点,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发展良好。

县委、县 *** 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经济,通过调整政策、增加投入、改善环境、优化服务,提高农业的市场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6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以产业化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农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面发展。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365公顷,比上年减少684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2707公顷,比上年减少41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230公顷,比上年减少315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598公顷,比上年减小196公顷。实现农业总产值8.61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养殖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7.9%上升到29.6%,种植业的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平稳推进。

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7.48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10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7.47亿元,比上年增长35.0%。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1.3%,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2006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3.12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1.3%。年末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8家。

投资规模平稳增长。2006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8亿元,比上年增长62.8%。在投资总额中,城镇投资23.35亿元,增长95.3%;农村投资4.93亿元,下降0.4%。从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21.54亿元,增长73.5%;第三产业投资7.96亿元,增长39.4%。从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73.8%,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74.7%;交通运输业、水利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及社会保障和福利业投资分别增长 *** .9%、39.0%和291.5%。

房地产开发稳中有升。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1.30亿元,比上年增长2.7%。房屋施工面积23.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7%,竣工面积5.07万平方米,下降54.4%。商品房销售额14739万元,增长72.9%。

计划总投资50亿元的芜湖海螺水泥项目,有3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建成投产,当年完成投资10.9亿元。新增水泥熟料生产能力450万吨。

消费市场稳中趋旺。2006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 *** 和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8.69亿元,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1亿元,增长1.7%。分地区看,县级消费品零售额7.49亿元,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9%、21.6%。

利用外资水平稳步提升。2006年,全县共引进内资项目126个,其中投资超亿元的5个,实际利用内资25.87亿元,增长12.6%;实际利用外资5478万美元,增长45.8%,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419万美元。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6年全县进出口总额达16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3%,其 *** 口1604万美元,同比增长27.1%。

繁昌经济开发区经省 *** 批准按省级开发区筹建,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编制了综合工业园7.5平方公里的控制 *** 详规,投资1.2亿元实施了2平方公里的“五通一平”工作。孙村轻纺服装工业园完成基础建设投资2497万元,配套功能不断增强。荻港新型建材工业园规划正在编制。开发区当年引进项目70个,引进资金12.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9.4亿元。

旅游业高速发展。2006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6. ***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3.9%,其中,接待海外游客0.04万人,比上年增长73.4%; 2家旅行社国内组团1.61万人次,增长106.1%。全年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1.40亿元,增长28.2%。马仁奇峰跻身4 *** 旅游景区行列。年末星级酒店1个,客房总数208间。

二、诸暨市简介及详细资料

历史沿革

诸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秦 *** 二十五年,设诸暨县,属会稽郡。远在 *** 时期,境内的次坞、东白湖、陈宅、璜山和浣东等地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越王曾先后在境内的埤中、大部、勾乘等地建都,诸暨是于越文化的发祥地。

诸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秦 *** 二十五年,设诸暨县,属会稽郡。远在 *** 时期,境内的次坞、东白湖、陈宅、璜山和浣东等地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越王曾先后在境内的埤中、大部、勾乘等地建都,诸暨是于越文化的发祥地。

*** 9月26日,经 *** 批准,撤销诸暨县,设立诸暨市。

*** *** 给暨阳大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农村之一步经济 *** 的成功,到“四个轮子”一起转,到工业立市,到抓块状经济升级、抓大企业大集团培植,到创新创业、富民惠民、建设和谐新诸暨,处处彰显诸暨市(县)委***与时俱进、科学施政的轨迹。三十年的 *** *** ,诸暨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城乡面貌沧桑巨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一个日新月异的杭州湾新兴中等城市展示在历史的版图上。

截至2019年6月,诸暨市辖5个街道,17个镇和1个乡:暨阳街道、浣东街道、陶朱街道、大唐街道、暨南街道;应店街镇、次坞镇、店口镇、姚江镇、山下湖镇、枫桥镇、赵家镇、马剑镇、五泄镇、牌头镇、同山镇、安华镇、璜山镇、陈宅镇、浬浦镇、岭北镇、东白湖镇;东和乡。

诸暨位于浙江省中部,与绍兴、杭州萧山区,嵊州,义乌、东阳,浦江等7个县市区接壤,总面积2318平方公里(全省第8位),辖28个镇乡(街道),106万人口(全省第7位)。诸暨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2.9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56.4%,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诸暨成功创建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环保 *** 的考核验收。诸暨交通便利,浙赣铁路、杭金公路和杭金衢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诸暨地形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 9月撤县设市。诸暨历来俊贤咸集,人才辈出,古代有西施、王冕、杨维桢、陈洪绶、良价等名人,现代有俞秀松、张秋人、宣侠父等***早期 *** 家,当代有赵忠尧、金善宝、毛汉礼等著名科学家。

诸暨民营经济发达,块状特色明显,共有 *** 登记注册的个体 *** 企业10万余家,形成了15大重点块状产业,其中五金管业、袜业、织布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2019年实现生产总值1312.36亿元,增长7.5%;财政总收入142.03亿元,增长3.1%;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7600元、39400元,增长8.0%和9.4%。居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14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16位,全面小康指数排名居全国县级市第12位。入选“福布斯中国 *** 更佳商业城市”,被评为“长三角更具投资价值县市”,成为“中国香榧之都”。

诸暨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珍珠之乡”、“中国袜业之乡”、“中国无公害茶叶之乡”、“中国名品衬衫之”、“中 *** 间艺术之乡”、“中国艺术之”和“浙江省建筑之都”。诸暨2013福布斯中国最富十大县级市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钱塘江流域中段,介于东经119°53′~120°32′,北纬29°21′~29°59′之间。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界义乌--金华,区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24个镇乡,常住人口在150万左右。

全境处于浙东南、浙西北丘陵山区两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由东部会稽山低山丘陵、西部龙门山低山丘陵、中部浦 *** 河谷盆地和北部河网平原组成。四周群山环抱,地势由南向北渐次倾斜,形成北向开口通道式断陷盆地。境内东、西部为低山丘陵,富有林木、矿藏。东部会稽山脉,主峰东白山太白尖海拔1194.6米,为境内更高峰;西部龙门山脉,主峰三界尖海拔1015.2米,为境西部更高峰。中部为河谷盆地,多沃土良田,北部为河网平原,水资源充沛。浦 *** 纵贯南北,境内干流长67.6公里,东西8条支流呈叶脉形展开。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10.7亿元,同比增长10.1%;财政总收入 *** .6亿元,增长15.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6亿元,增长15%;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1.1亿元,增长2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2亿元,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107元,增长11.9%和12%。

2014年,生产总值980.48亿元,财政总收入109.54亿元,综合实力位居浙江省十强。

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27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亿元。

实施“五个十大”项目龙头示范工程,举办百只工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新上千万元产业项目600个,引进总部经济和回归经济项目77个,完成*** *** 投资136.1亿元、工业 *** 投资235.2亿元、商贸服务业投资110.8亿元、农业投资10.9亿元。统筹安排9亿元政策资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聚区一期项目落地、二期启动建设,店口解放湖高新园区框架拉开,牌头环保产业园成为省首个环保产业示范园区。新兴产业投资、产值分别占工业的37.3%和27.2%,成为省首批工业强市建设试点县市。商贸城、影视城、大学城等“六城”同建,西施故里文化游、五泄山水游等“六游”同推,城市夜经济、电子商务逐渐兴起,服务业比重提高到38.3%。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业“两区”建设成效显著,新增设施农业2.3万亩。建筑业产值超1200亿元,房地产业稳步发展。有序实施熔铸、电镀、砖瓦行业专项整治,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覆核检查。推进品牌大市和质量强市建设,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八连冠。

编制大城市规划和城东新城发展规划,顺利平稳完成城东新城80万平方米房屋征收,市民公园开园,人防档案馆建成使用,诸暨大剧院、规划科技馆和一批企业总部大楼稳步推进。城西新城配套进一步完善,汽车城初具规模,公交西站建成运行,新亭埠码头启动建设。旧城改造进展顺利,绢纺厂区完成 *** ,路网建设、街景立面改造、“一江两岸”亮化有序实施。新增公共停车位7088个,拆除违法建设5万平方米,“五乱”整治取得初步成效。“智慧安居”逐步实施,被列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新人民医院、新浣纱国中和城东、城西幼稚园建成启用,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诸暨 *** 学院呈现整体形象。城市三环线东南段启动建设、西北段抓紧报批,03省道东复线主线基本贯通。永宁湖工程完成 *** 动迁。第二污水处理厂和一批环保工程加快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和甬绍金衢成品油管道建成投用。店口小城市、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东白湖、香榧森林公园美丽乡村景观区基本建成,城乡统筹步伐进一步加快。

全年财政民生支出42.2亿元,增长20.4%,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5.7%。自来水进村入户三年行动计画、保障房建设、村村建邮站等十方面便民惠民实事 *** 完成。成功举办第五届西施文化节、第八届珍珠节、第八届市运会和第六届全民健身节。“我们的文化”系列活动深受欢迎,“我们的价值观”等文明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全面启用数位电视。平稳实施“阳光招生” *** 、公立医院 *** 和基本 *** 物 *** 。完成新农合与社保并轨,引进高层次人才245名。认捐第三期慈善冠名基金14.6亿元,落实殡葬惠民政策。开展食品 *** 品大整治,成为省级 *** 品安全示范市。实施打防控综合治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积极化解 *** 矛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市境地处浙中内陆,属 *** 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较多,光照充足,年温差大于同纬度邻县,小气候差距显著,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地气候特征。气温年平均为16.3℃,常年平均降水量约1373.6毫米,降水日年均约158.3天,相对湿度约82%,日照年均约1887.6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5%。

境内土壤有88个土种,以丘陵山地红壤和河谷平原水稻土为主。

境内植被属浙皖山区青冈苦储林培栽植被区、天目山古田丘陵山地植被片。

境内矿藏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有30余个。金、银、铅、锌、铜、 *** 、钼、萤石、大理石等,多分布于南部,石煤、石灰石、锰、磷、钾等多分布于西北部,高岭土、石墨、地开石、白云石、黄沙等分布境内各处。有石煤、石灰石矿带各6条,黄金矿带3条,为浙江省有色金属及建材矿产主要产地。

在诸暨市西30公里群山之中。所谓“泄”,就是瀑布之意。瀑从五泄山巅的崇崖峻壁间飞流而下,折为五级,总称“五泄溪”。五泄风景区位于诸暨市郊西北约20公里处,素有“小雁荡”之称。离杭州仅80公里,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泄有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五泄湖,四季如春的桃源,飞瀑撼人的东源和幽雅深邃的西源等四大景区。五泄,即为五个瀑布,这边的人称瀑布为泄。

西施故里旅游区依浣纱江逶迤排开,绵延数里,蔚为壮观。中国历代名媛馆、范蠡祠、民俗馆、郑氏宗祠、购物一条街等等在此次第而列,而沉鱼落雁、东施效颦等典故,也将在景区内找到实物,可供游客体验;休闲茶楼、品牌咖啡、特色小食等正在纷纷入驻,游艇等项目也在引进当中。

西施故里旅游区是绍兴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目标以西施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将本区域建设成为一处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游览设施健全、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时代活力的风景游览胜地。

西施殿在诸暨市城南苎萝山下,浣纱江畔。为纪念越女西施而建。西施、姓施、名夷光,自幼承母亲浣纱之业,所以,又称浣纱女。西施献于吴王,吴王从此沉湎于酒色,越国却上下一心,励精图治。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打败吴国,后人为纪念这位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绝代佳人,苎萝山下修建了西施殿。明代,西施殿已具相当规模。现在的西施殿于1990年重建,占地5000平方米,由门楼、西施殿、古越台、郑旦亭、碑廊、红粉池、沉鱼池、先贤阁等景点组成。

范蠡祠主要以范蠡军事 *** 才能和商业才能及生平业绩为主要展示内容、以其它相关人文故事为衬托。全部建筑由范蠡祠及财神庙、魁星阁、三星庙(暂用名)等相关建筑组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正殿内塑高3.5米范蠡全身铜像一座,铜像背后墙面用木条仿竹简形式,再现《史记》中记载范蠡故事的精彩篇章,所有立柱均镶嵌楹联。殿外左右两侧建长廊两条,陈列与范蠡生平业绩相关的诗碑,并以彩绘壁画等形式,生动介绍范蠡卓越的军事、 *** 和经商才能。其它辅建筑依相应位置而建,错落有致,相关塑像如:比干、赵公明、关公及福、禄、寿三星均以民间传说的形象为依据,或坐或立,神态各异。范蠡祠共有塑像8座,除范蠡全身铜像外,其余均采取民间传统的贴金彩绘相结合的形式。

东白湖生态旅游区由东白湖、东白山、西岩瀑布、斯氏古民建筑群等景点组成,山水秀美,风光旖旎,尤以斯氏古民建筑群闻名于世,建于清嘉庆年间,整个建筑群以14个单体建筑组成,更大达1 *** 0平方米,至今保存完好。以建筑恢宏,构思巧妙,三雕(木雕、石雕、砖雕)精湛而闻名,是 *** 批准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斗岩风景区为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自然风光以奇峰险岩、怪石幽洞、茂林清泉著称,有斗岩大佛、千佛山、金井龙潭、白云禅院、西黄岩等景点。

汤江岩景区是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点,是中国青少户外拓展运动基地,景区三面青山一面湖,由汤江岩、虎洞山、灵屏寺、五指山、安华湖等主要景点构成,有着“岩高百丈,奇险历落,无山不崖、无崖不石,无石不洞,无洞***”的美妙。

夏秋之际更佳。此时气候温和湿润,境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诸暨的餐厅美食都和西施搭上点边,有西施团圆饼、西施豆腐、西施舌、西施故里鲜虾饼等等。西施团圆饼诸暨五泄江畔的乡村中,多少年来一直流传着一种很有特色的美味点心——西施团圆饼。它以纯正精细的面粉或荞麦粉作皮子,用山地土产香脆萝卜、青葱、香椒与鲜猪肉拌和为馅,手工包制而成的一种扁圆饼子。以文火煎烤而食,其味爽而不腻,辣而不重,又香又鲜,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绍兴板栗之乡简介?板栗原产地在哪里-第1张图片-

诸暨的特产有板栗、香榧、珍珠、茶叶、银杏。专业市场有华东国际珠宝城(诸暨珍珠市场),位于诸暨市山下湖镇中心。此外,诸暨市大唐镇是驰名中外的中国袜业之乡。

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40公里,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300公里,且均有高速公路直达。

诸暨汽车站有通往上海、绍兴、杭州等地的长途车,诸暨与绍兴汽车西站每隔15分钟对开一班中巴,其中直达快客票价19元。诸暨与杭州汽车东站之间每天有快客对开。

一,57里旅游专线车经火车站往返于西施故里与五泄,距离18公里,15分钟一班,6.5元/人。

二、58路旅游专线往返于火车站与牌头镇,途径斗岩,15分钟一班,6元/人。

三、1路、113路车经火车站通达西施故里。

四、市区的士起步价:8元/3公里。

诸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秦 *** 二十五年,设诸暨县,属会稽郡。远在 *** 时期,境内的次坞、东白湖、陈宅、璜山和浣东等地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越王曾先后在境内的埤中、大部、勾乘等地建都,诸暨是于越文化的发祥地。

春秋时,越国先后建都于境内埠中、大部、色乘等地,诸暨是于越文化的发祥地。吴越之争中,越王勾践曾以境内勾乘山为休养生息、图谋复国之所。

秦 *** 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县,属会稽郡,历代未废,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县(市)之一,是中国于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西汉时,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东汉建武初,复原名。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分部分地入丰安、汉宁二县。三国吴时,改汉宁为吴宁。

西晋属会稽郡。东晋属会稽国。南朝复属会稽郡。

隋文帝开皇中,属吴州。九年(公元5 *** ),吴宁县废,原诸暨地复归诸暨。大业中,仍属会稽郡。

。唐时,属会稽郡及越州。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划诸暨、会稽部分地置永兴县。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复分诸暨县之吴宁故地入东阳县。光启三年(公元887年),诸暨改称暨阳。五代属吴越国越州东府。吴越王天宝三年(公元910年),复名诸暨。宋初,属两浙东路越州。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属绍兴府。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分东北10乡置义安县,治今枫桥。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废义安,其地复入诸暨。元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绍兴路。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为诸暨州。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改名诸全州。二十六年,降州为县,仍复旧名。明、清时,均属绍兴府。

*** 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直属浙江省。 *** 3年省下设道,诸暨属会稽道。16年废道,直属浙江省。 *** 24年9月至37年4月,属浙江省第三行政 *** 区;37年4月至38年,属浙江省第二行政 *** 区。

1949年5月6日诸暨解放,至6月22日,诸暨属***萧绍诸杭临时 *** 会管辖。6月13日~11月16日,归第十专署管辖。其后,诸暨属绍兴专区。1952年1月,绍兴专区撤销,直属浙江省。1953年2月,划归金华专区。1957年9月,划归宁波专区。19 *** 年9月,复属绍兴专区。1968年5月,属绍兴地区。1983年7月起,属绍兴市。 *** 9月,经 *** 批准,撤销诸暨县,设立诸暨市,由绍兴市代管。

诸暨人才辈出,古有雄才大略的允常、勾践,绝代佳人西施、郑旦, *** 曹洞宗鼻祖良价,梅竹宗师王冕,文坛奇才杨维桢,画苑巨擘陈洪绶;今有赵忠尧、金善宝、斯行健等一批科技英才。诸暨文物古迹众多,到目前为止,共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6处,其中省级以上保护单位4处,新建的诸暨博物馆的记忆体文物,为诸暨悠久历史的缩影。

三、斯宅村简介

斯宅古村落,位于浙江省诸暨市东白湖镇,被青山绿水环抱,环境优美。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使得众多古迹得以完好保存,值得一游。斯宅村的标志 *** 建筑之一是斯盛居,又称“千柱屋”,由斯元儒巨富于1753年至1882年间建造,其名字源于门额上的“于斯为盛”,寓意斯氏家族的兴盛。这座住宅占地6850平方米,以主轴线为中心,分为八个四合院,每个院落间有天井相连,建筑布局独特。

除了千柱屋,还有下新屋、 *** 公别墅等古建筑群,展示了斯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精美建筑的建设源于斯宅祖先的传统,他们出外谋生,致富后带回家乡,将财富转化为坚实的石砖与木质结构,传承了古代文明。

斯宅古村落的设计体现了平等原则,每个家庭的住所都位于相对平等的位置。最里面的房子是用于丧事的,显示出对所有村民的尊重。教育在这里被高度重视,"笔锋书屋"的存在见证着斯宅的学术传统,孕育了许多学者和教授。

经济方面,斯宅乡拥有209家工业企业,如斯奥藤业有限公司,专门生产藤制家具,深受消费者喜爱。农业以毛竹、木材、茶叶、蚕茧和粮食为主,石笕和笔峰春名茶享有盛誉,曾多次获奖。此外,斯宅还是板栗的重要产地,供应全国各地的种苗。

在基础设施方面,斯宅村设有中学、完小,教育条件优良。村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自来水普及,大部分地区有有线电视和 *** ,医疗设施也日益完善。 *** 门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斯宅村位于诸暨市东南部,东部接嵊州市,东南毗东阳市,属典型的山区,距市区中心26公里。2001年,总面积106.28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30个自然村,有5159户,15840人。全年工农业总产值2269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9057万元,其中之一产业2963万元,第二产业3032万元,第三产业3062万元,财政收入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2元。斯宅乡先后获得浙江省“板栗之乡”、绍兴市“名茶之乡”等殊荣。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绍兴板栗之乡简介和板栗原产地在哪里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绍兴 板栗 原产地 哪里 简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