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到孔雀之乡?盈江到下关要多久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7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盈江到孔雀之乡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盈江到下关要多久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傣族孔雀舞的传承意义
  2. 昆明到茫市咋个走近点
  3. 云南德宏称为什么之乡

一、傣族孔雀舞的传承意义

傣族孔雀舞的传承意义,相信大家都应该有看过孔雀舞的,孔雀舞十分的优美,同时它也是有着特殊的传承寓意的呢,我为大家整理好了傣族孔雀舞的传承意义的相关资料。

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它不只在重要热闹的民族节庆中单独表演,也常常融合在集体舞嘎光中。孔雀舞具有维系民族团结的意义,其 *** *** 使它成为傣族最有文化认同感的舞蹈。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傣族孔雀舞经 *** 批准列入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孔雀舞是傣族 *** *** 的舞蹈。由于历代民间艺术人的精心创造,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流派的孔雀舞。傣族的许多村寨都有擅长于跳孔雀舞的人。

孔雀作舞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孔雀舞的内容,多为表现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晒翅、展翘、抖翘、亮翅、点水、蹬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感情内在含蓄、舞蹈语汇丰富,舞姿富于雕塑 *** ,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的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有三道弯舞姿造形,手形及手的动作也较多,同一个舞姿和步伐,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就有不同的美感和意境。

后经过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提炼、加工、搬上文艺舞台,使孔雀舞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多次在国内国际的演出中获奖。著名舞蹈家刀美兰、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傣乡是也雀的故乡,人们把孔雀视为幸 *** 祥,美好和爱情的象征。人人都诊视孔雀,爱护孔雀,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也雀的动人故事。孔雀那美丽的羽衣,优美的舞姿,高雅的体态,成了民间艺人学习和摹仿的对象,孔誉舞成为傣家各类活动不可缺少的表演 *** 舞蹈。

女 *** 的温柔、美丽,更使孔雀舞增加了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孔雀舞的内容,还增加了下山、森林漫步、追逐嬉戏、拖翅、亮翅、点水、飞翔等内容。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的颤动,身体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独特的三道弯舞姿造型。孔雀舞还十分讲究手的动作,以手形象征孔雀头颈,变化多姿,生动传神,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傣语叫“戛洛涌”、“烦洛涌”或“戛楠洛”。这是傣族最为喜闻乐见的舞蹈,流传于傣族聚居地。富饶美丽的'傣乡,素有“孔雀之乡”的美称,过去每当晨曦微明或夕阳斜照时,常见姿态旖旎[yǐ nǐ]的孔雀翩翩起舞,因此,孔雀在傣族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每逢佳节,傣族民众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佛经故事等编成的孔雀舞及表现孔雀习 *** 的舞蹈。如根据神话故事《魔 *** 与孔雀》而编演的孔雀舞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舞蹈表现了魔 *** 欲霸占孔雀为妻,人面鸟身的孔雀,奋力抖动自己美丽的羽毛,那绚丽、灿烂的光芒使魔 *** 兄弟双目失明,孔雀取得了胜利。

傣语叫“戛光”或“烦光”(傣语称鼓为“光”,跳舞为“戛”)。“戛光”是傣族地区流行最广的男子舞蹈。每当栽秧后和丰收时节,就跳起象脚鼓舞以示欢庆。象脚鼓不仅是一种民间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其他舞蹈的主要乐器。傣族人民娱乐时,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只有在象脚鼓的伴奏下,舞蹈才能跳得有声有色、酣畅尽兴。

“戛伴光”就是大家围着鼓转圈跳舞的意思,它是傣族民众最普及最盛行的集体舞,它不限地点时间,几十人几百人均可围成圆圈按顺时针方向起舞,节日时通宵达旦欢舞不息。

盈江到孔雀之乡?盈江到下关要多久-第1张图片-

舞蹈朴实热情,特点突出,妇女膝部的颤动较均匀,多顺手顺脚的舞动。一般以“蹉步”、“起伏步”、“点步”、“ *** 步”等步伐为主。手的动作较简单,一般以自然手式在胸前交替向下绕腕或从腋下向上掏手。

傣语叫“光邦”、“光两”、“光双腊”、“光宏”、“光勐央”等,流传于傣族聚居地区,是傣族最古老的一种鼓舞。此种鼓一头大、一头小,两面均蒙有皮。小双面鼓长一尺半左右,可横挂在身上,舞时右手用手掌敲鼓,左手用竹片击鼓,动作起伏大,常用深蹲等舞姿,三道弯造型较突出。大双面鼓身筐米,直径六十七公分。需要两人用竹杆扛起来,舞者双手抡槌,做云手转身,吸腿、跪蹲等动作打鼓。有的鼓则放在地上打,鼓声铿锵有力。众人围成圈,手持鲜花或手巾载歌载舞,同戛伴光舞的表演形式相似。

自娱 *** 的节目有“嘎光”、“象脚鼓舞”、“耶拉晖”和“喊半光”等,其中更具 *** *** 的是“嘎光”和“象脚鼓舞”。“嘎光”系傣语,“嘎”为跳或舞,“光”泛指鼓,也有集拢、堆积的意思。“嘎光”可译为“围着鼓跳舞”,也可译为“跳鼓舞”。西双版纳称为“凡光”,有很多地方又叫“跳摆”、“宁摆”等。此舞是傣族最古老的舞蹈,流行在20多个县市,是在年节喜庆时,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场地,都可以跳的自娱 *** 舞蹈。嘎光以象脚鼓、镲等民族打击乐为伴奏;但有的地方,敲鼓、镲的 *** 参加舞蹈,并且带领众人围圈而舞。

过去跳时,众舞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各自发挥,只求热烈欢快。现已发展了很多统一动作和套路,动作与套路的名称各地也不尽相同,并且已派生出一些舞蹈节目。如青年人跳的“新嘎光”就有30多套,还有两名中老年妇女抬大铓跳的“嘎铓央”以及老年男子跳的“嘎温”(软舞)等等。象脚鼓舞是自娱 *** 兼表演 *** 的男 *** 舞蹈。象脚鼓是根据鼓的形状而取的名称,傣族一般统称“嘎光”,但对长、中、小三种象脚鼓又各有名称。这种舞蹈以击象脚鼓舞蹈为主,用铓、镲伴奏,也可鼓、镲对舞。长象脚鼓的鼓身长为一米八至二米,傣语称“嘎光绕”,各地均有,但以瑞丽县的更具 *** *** 。长象脚鼓多用于伴奏,可以打出丰富多变的鼓点,并有一些鼓语,如“约笔洛,约笔洛,约必约哩哩”(意为“好好抬,好好抬,翅膀好好抬”);

也可边击边独舞,在展现击鼓技艺的同时,以长鼓尾的大幅度地转动摆动形成优美的舞姿。中象脚鼓舞的鼓身长约一米多,这种舞蹈流行整个傣族地区,尤以德宏地区的潞西、盈江、梁河等县和保山、临沧等地更具 *** *** 。中象脚鼓舞在镕宏傣语称为“嘎光”,也有称为“嘎光武杰”或“嘎光黑拉”的。跳时一般是背鼓顺圆圈而舞,可二人对舞,也可与击镲者对舞。在德宏芒市,过去有赛鼓的活动,以击鼓声的长短、音色的优劣、鼓尾甩动幅度的大小、舞姿是否好看等为评比标准,胜者在鼓上挂银牌。小象脚鼓舞的鼓身长约六十厘米左右

流行于景洪、勐海、勐腊等县,西双版纳傣语为“凡光托”。因鼓小轻便,可灵活舞动,因此这种舞蹈以竞技为主,一般是双人对舞,四人或集体也可。舞时有击鼓追斗、退让躲避、踢腿斗脚等动作,以能把对方头上的“包头”摘下为胜。喊半光是傣族古老的歌舞形式,流行于德宏地区的芒市、盈江、瑞丽等县。“喊半光”为德宏傣语,“喊”意为“唱”或是“歌”,“半”意为“跟着我”或“围绕着”,“光”即“鼓”;直译为“跟鼓唱的歌”。跳时人数不限,动作随意。耶拉晖是流行于西双版纳地区的自娱 *** 歌舞,过去只在泼水节时由男 *** 跳,现已成为男女老少皆可参加的集体歌舞形式。这种歌舞动作简单,舞时可 *** 发挥;但曲调固定,只要有人即兴填词并带头唱,众人即可合唱。由于在唱句的尾声时齐呼“耶拉辉,水一,水一。”所以这种歌舞就叫做“耶拉晖”了。

表演 *** 舞蹈有“孔雀舞”、“大象舞”、“鱼舞”、“蝴蝶舞”、“篾帽舞”……等。更具 *** *** 的是孔雀舞。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更具特点的表演 *** 舞蹈,在德宏地区、西双版纳地区及景谷、孟连、耿马等县都有流传。孔雀舞,在德宏傣语为“嘎洛永”,在西双版纳傣语为“凡糯永”。

“嘎”和“凡”都是跳或舞之意;“洛永”和“糯永”都是“孔雀”之意。表演时,舞者头载宝塔形金冠及 *** ,身背孔雀架子道具,以象脚鼓、镲等乐器伴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及歌舞剧的表演。各地孔雀舞的跳法都不一样,以表演者各自不同的技艺特长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独舞更具 *** *** 的是瑞丽县的艺人,他们以模拟孔雀走路、飞跑、吃水、抖翅、飞翔、开屏等动作,形成丰富的舞步;

瑞丽县半职业艺人较多,如瑞板、贺费、 *** 、约相、旺拉等人,他们在表演上各有创新,以各自的流派风格而闻名全省。双人孔雀舞也称“凡南诺”,更具 *** *** 的双人孔雀舞流传在景洪县。“南”意为“高贵的女 *** ”,“诺”意为“雀”或“鸟”;“凡南诺”可译为“雀公主舞”,此舞主要表现雌雄两只孔雀的飞翔、相对而舞的情景。潞西县芒市的孔雀舞,原是表演“孔雀与魔 *** ”的三人舞,后演变为独舞,以孔雀道具做得大而精美华丽,开合自如,吸引着广大观众。景谷县的孔雀舞属歌舞剧表演,边舞边唱,舞蹈步伐较简单,以走步和碎步为主,表演的是佛经故事“召贺罕打孔雀”。

傣族祭祀 *** 的舞蹈只在民族杂居区流传着几个。元阳县的傣族村寨流传的“祭祀鼓舞”是在祭祖活动时,以鼓为伴奏,师娘在祭台上边唱边舞,群众在台下 *** 舞动,动作较简单。石屏县的傣族居住地有“跳龙舞”),是在祭龙树的活动中进行。舞时男巫手持带环的铁圈,女巫手持着羊皮单面鼓,由他们带头起舞,村民们合着节奏参与舞蹈。时而全体围成圈,时而二人对跳,没有固定形式和队形,舞者随心所欲地变换位置,只求情绪高昂,庄重热烈。舞蹈动作简单,步幅小,双膝随步伐做小幅度的韧 *** 颤动,双手上绕半圆,在左右腰侧打鼓与摇环。

新平县还有送葬时跳的“狮子舞”,跳时用唢呐和锣鼓伴奏;有一些套路,如围棺而舞、棺前开路等。该舞的表演风格和音乐与汉族、彝族差不多,有吸收汉、彝族舞蹈音乐的明显痕迹。有些祭祀舞蹈如过去曾流传于德宏地区的“跳柳神”和曾流行于江城县的“贝马舞”,现已无人再跳。明代《百夷传》中描述的“父母亡,不用僧道,祭则妇人祝于 *** 前,诸亲戚邻人,各持酒物于丧家,聚少年数百人,饮酒作乐,歌舞达旦,谓之娱 *** ;妇人群聚,击碓杆为戏,数日后而葬。

”祭祀舞蹈场面,现也只在新平县的傣族居住区还可见到、在吊丧的第二天,必须请吹鼓班子为死者跳舞(即跳狮子舞);妇女结伙与男人打闹。说明明朝时存在的丧葬活动中的舞蹈至今仍有存在,只不过简化了。傣族另有一类武术 *** 舞蹈,产生的年代也很久远。傣族经历过封建领主制社会。傣族成年男 *** ,平时是农奴,战时是士兵,必须学会一些舞弄刀、枪、棍、拳的技能和套路,以备用于 *** 和参加战争。今天的傣族男子也继承了这个传统,以此表现自己的勇敢与机敏。但如今他们习练的刀枪棍拳,已融进了向其他民族学习的套路

如拳就有本地拳、外地拳、缅拳、泰国拳等不同风格流派,表演时还用鼓等进行伴奏,发展成为舞蹈化的武术了。傣族人自己解释,“傣”有两种含义、一是英雄勤劳的意思;一是酷爱 *** 的人,含有和平的意思。傣族也自称为“鲁傣鲁喃”的,意为“傣家的儿子,水的儿子”。

傣族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他们滨水而居,爱水、祈水,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傣族的神话里,造物主英叭原来就是天空中的水气;而人则是用水伴和泥土捏塑而成;傣族的祖先诞生于水塘。在有关“泼水节”的各种传说中,尽管人物不同,但他们用水来 *** 火,用水来洗净血污,用水来祈福等内容是相同的。傣族人民勤劳勇敢,温柔善良,这是大 *** 认的;“水一样的民族”是对傣族 *** 格的又一描述

他们礼貌温和,外柔内刚,智慧聪明又幽默谈谐的 *** 格像水一样,有时似涓涓的细流,温柔而细腻;有时像大江的洪流,迅涌而澎拜。傣族的舞蹈也充分反映了这种丰富多彩的民族 *** 格。傣族舞蹈的动作虽大多阿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既有潇洒轻盈的“篾帽舞”,也有灵活、骄健、敏捷,且充满阳刚之气的象脚鼓舞、刀舞、拳舞等。在孔雀舞的表演中,时而节奏缓慢单一,动作舒展,感情内在含蓄,时而节奏快速多变,动作灵活跳跃,感情狂放而豪爽。傣族舞蹈那以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的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特点,以及刚柔相济、动静配合等特有的表演风格,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二、昆明到茫市咋个走近点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70米,左转

3)沿吉安街行驶50米,右转进入和谐路

4)沿和谐路行驶750米,左转进入春融街

5)沿春融街行驶1.4公里,右转进入春融西路

6)沿春融西路行驶1.0公里,朝石龙路西/兴呈路/昆玉高速方向,左转进入石龙路

7)沿石龙路行驶460米,朝主城区/G8511方向,左转

9)沿匝道行驶8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昆磨高速

10)沿昆磨高速行驶3.6公里,朝G56S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杜家营特大桥

11)沿杜家营特大桥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南绕城高速

12)沿南绕城高速行驶19.2公里,朝安宁/海口/G320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47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3.沿杭瑞高速行驶602.1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5.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内驾车方案

1)沿杭瑞高速行驶1.6公里,右转进入沪瑞线

2)沿沪瑞线行驶54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G320

3)沿G320行驶190米,在第2个出口,左转进入芒市大街

4)沿芒市大街行驶1.7公里,左转进入阔时路

5)沿阔时路行驶540米,直行进入阔时路

6)沿阔时路行驶50米,在第1个出口,右转进入团结大街

7)沿团结大街行驶590米,左后方转弯进入胞波路

8)沿胞波路行驶220米,右转进入勇罕街

9)沿勇罕街行驶9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会,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 *** 的门户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 *** 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之一。昆明市为山原地貌。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岩地貌,溶岩盆地有石林坝子。属北 *** 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78天,气候宜人。

芒市,傣语为“黎明之城”,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中华人民 *** 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州的 *** 、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典型的以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边境县市。芒市与 *** 毗邻,国境线长68.23公里,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的重要门户之一。总面积2987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总人口38万。市 *** 驻勐焕街道。

芒市是云南西边的窗口以及中缅文化交流的窗口和中缅经济效益的门户。是通往瑞丽、陇川、盈江、梁河,直到 *** 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及边境口岸。芒市民族风情浓郁,景色秀丽,被国内外誉为“孔雀之乡”、“黎明之城”,是历代皇宫贡米“遮放米”的故乡。

三、云南德宏称为什么之乡

云南德宏称之为孔雀之乡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与 *** 毗邻。全州辖瑞丽、畹町两市和潞西、陇川、盈江、梁河四县,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503.8公里,总人口96.6万,其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52%。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是德宏州独有民族。德宏,傣语意为怒江下游的地方。以其秀丽迷人的南 *** 带自然风光、丰富的物产资源、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被誉为"孔雀之乡"、"动植物王国"、民族歌舞之乡"。德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大西南通往东南亚,南亚及世界各国的重要通道和门户。两千多年前开辟的"西南丝绸之路",自四川至云南大里、保山、腾冲,经由德宏的梁河、盈江出境,历史上曾对我国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中缅两国边民之间的友好交往,由来已久。清乾隆年间曾在德宏境内指定了货物集散地点,清末又将芒允开为通商口岸,一时商贾云集,贸易甚为兴旺。 *** 战争时期修建的滇缅公路经过芒市,最后从畹町到 *** ,当时的国际援助就是通过这条公路进入中国 *** 。中国远征军由这条公路进入 *** 、印度。瑞丽、畹町市等边境地区的居民自古以来就有垮境通婚、贸易的传统,他们与 *** 边民同饮一江水,建立了深厚的"胞波"情谊。瑞丽市和畹町市现为我国的国家级口岸。德宏州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南 *** 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无霜期长,年温差较小,日温差大。州内大部分地区气温年差较小,终年温暖,主要坝区年平均气温为18.3°C--20°C。德宏州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传统文化与节日活动丰富多彩,边境旅游贸易繁荣,是一个发展前途十分广阔的旅游胜地。历史古迹有瑞丽 *** 文化遗址、明代"平麓城"遗址、"召武定古城"遗址、姐勒"果占壁"王城遗址、英里古德昂人村落遗址、陇川王子村 *** 文化遗址,盈江明代八关的神户、万仞、巨石、铜壁等四遗址,近代马嘉里事件旧址,梁河南甸土司衙门,古"西南丝绸之路"遗址等。德宏的自然景观有瑞丽自然风光,大等罕傣族村寨天然公园、金碧辉煌的姐勒金塔;有芒市法帕温泉、勐戛三仙洞、 *** 寺、五云寺、庄贺相寺、树包塔,民族文化宫、 *** *** 记念亭、周恩不 *** 与 *** *** 亲手种植的友谊缅桂树等;有盈江虎跳石奇观、独树成林占地12亩的"榕树王"、大盈江风光、允燕山缅塔群建筑;有陇川的景坎玉免塔、明户撒皇阁寺及畹町的森林公园、瑞丽三达山、盈江铜壁关等自然保护区。德宏州各民族风俗民情各异,从民居建筑、歌舞、风味饮食、节日活动、风俗习惯到服饰,起居及婚丧嫁娶等都有不同的习俗。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阿昌族的凳窝罗节、傈僳族的润时节等,万人欢舞,气氛热烈,令远方的来客沉浸在欢乐的喜庆中流边忘返。边境旅游贸易窗口有著名的畹町桥,瑞丽姐告"中缅互市街",屯洪、弄岛古渡口风光,"一寨两国"的陇川边境拉允傣寨及潞西、畹町、瑞丽、陇川、盈江等县市的边境贸易互市及"中缅一日游"活动等,可让你切身感受异国情调,领略异国风光。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盈江 下关 多久 雀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