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之乡简介(楹联的来历)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5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楹联之乡简介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楹联之乡简介的知识,包括楹联的来历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简介三坊七巷的楹联文化
  2. 清朝大臣、楹联名家彭元瑞简介,著有《万寿衢歌》等诗词
  3. 楹联之乡什么意思

一、简介三坊七巷的楹联文化

1、    作为福州名满天下的文化名片之一,三坊七巷历来都是外地游客趋之若鹜之地,就像铜锣古巷之于北京, *** 巷之于西安。这里钟灵毓秀,人才济济,让这条古街在 *** 上熠熠生辉。很难说是古街造就了一方才俊,还是这些英才成就了古街的赫赫声名。游客大多走马观花,少有人认认真真地去了解脚踏着的这一方土地和这一块石砖背后的故事,而那些镌刻在石柱石碑上,被充当背景板的那一幅幅妙趣横生,充满文化底蕴的对联更是少有人问津。南后街牌坊高大状阔,是这条古街的标志 *** 建筑,刻在花岗岩上的白底鎏金题字,配上雕花墙裙,古韵古香。

2、    前前后后共有四幅楹联。面朝杨桥路这面,中间一对是由郭道鉴撰联、省书协 *** 陈奋武书写(字体为行草)的:“仁里拂春风,且看锦肆绵延,琼楼轮奂。广衢萦古韵,共赏书香浓郁,雅乐悠扬”。这副对联是说整条街都是店铺,附近高楼壮美。旁边一对是柯云翰书写(字体为行草)的:“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该楹联取材自清朝末年举人王国瑞诗中句子。这位广州诗人所描述的是南后街作为福州古籍书店的集中地,许多古书铺 *** 书籍和历代名人字画,。用琉璃厂类比南后街,表现二者都是当地和外地名流学者经常光顾留连的地方。长期的文化润泽、积淀,让这条古街的书香一直能够绵延到现在。牌坊的反面还有当今知名学者、书法家陈章汉、赵玉林、郭道鉴、柯云瀚等联手创作的另外两副楹联:“文事重名区,记曾笔走他州,书藏旧肆。人情欢盛世,看又灯迎元夜,塔展中秋”。描绘了这里人才辈出,文人乐于分享书籍,后两句则是点出当地元宵中秋的民风民俗,雅俗兼具。“城开闽越,源溯昙山,听浩歌一路。凤翥江南,龙腾海左,驰俊彩九州。”这两句则用三坊七巷所处地理位置作对,表现其环境面貌的优越 *** 。

3、    郎官坊牌坊是门牌样式,上书“课学秋灯,书声喧里巷。温诗春酒,豪语动枌榆。”从画面声音两个维度作对,举例春秋两季巷中不同的场景。末句中的“枌榆”原指故乡,这里可理解为,学子们的这种豪气,足以令乡里的父老震动。透过对联,彷佛可以看见学子们寒窗苦读,饮酒斗诗,可以听见琅琅书声,挥斥方遒。

4、    塔巷石牌坊门柱上刻林山撰、傅永强书的(字体为篆书):“六子登科,理学融天地。双梅探屋,修文烛古今。”这里用典,分别指陈氏享誉全国的“六子科甲”以及清代翰林、林星章的旧居“二梅书屋”。“理学”与“修文”对仗,指做学问、修文学。“烛”作照亮解释。

5、    黄巷石牌坊上书卢为峰撰、蒋平畴书的(字体为行书):“科甲蝉联,海峤人文罗福地。声名鹊起,榕垣才望奋清时。”联中“科甲蝉联”指连年科举高中,“海峤”指海边多山,代指福建。“榕垣”释为福州城,“清时”意指当代。

6、   安民巷石该牌坊有抱鼓石,中匾刻坊名。门柱上有翁绳馨撰、余险峰书的 9言(字体为行草):“驿馆驻车,枕戈同卫国。省垣揽辔,张榜且安民。”下联引用了黄巢路过此地时,约束兵马、张榜安民的典故。这里的“辔”,是指驾驭 *** 的嚼子和缰绳,揽是拉的意思。

7、  宫巷石牌坊该牌坊有亭盖,抱鼓石,中匾刻坊名。柱上有丘幼宣撰、吴乃光书的 12言(字体为行书):“紫极祀三清,仙家日月超凡俗。吴兴遗甲第,船政风云耀简编。”前一句,“紫极”指巷中的紫极宫,“三清”代指道教。后一句,“吴兴”是沈葆桢的故乡,“简编”是历史的意思。清代福州著名官员沈葆桢曾世居于此。

8、  衣锦坊的水榭戏台曾经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欢笑和泪水,它曾经演绎了多少历史故事、再现了多少人的一生。门外的对联成为了它过往的生命的生动、全面而又深入的高度概括:“天涯海角平方地可走 *** 河山,古往今来顷刻间演遍千秋世事”。过去的时候,在这一方小小的戏台上,演员在举手投足间,在深情唱腔中,借助着乐器的演奏,把故事一一呈现,将广阔天地里、漫漫时光中发生的故事都集中在这方圆之地,演绎得淋漓尽致。

9、  早在 2006年,楹联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代,楹联几乎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国学家南怀瑾就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不少清代文学史学者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国师苑外的对联书有“坊载儒风巷载春,州涵福气街涵古。”这些年代悠久的建筑赋予这些楹联历史的底蕴,同样的这些文采斐然的方块汉字组合又增添了建筑的文化内涵。三坊七巷坐拥“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名,依附着这些街巷而生的楹联不但是华丽的装饰,也是这条古街文化精神的印证。

二、清朝大臣、楹联名家彭元瑞简介,著有《万寿衢歌》等诗词

1、彭元端

彭元瑞与其父廷训、弟元、子翼蒙,一家三代四人皆为翰林。成就较大者为元瑞。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继授编修。乾隆帝手谕嘉奖他为“异想逸材”,历任礼、工、户、兵、吏五部尚书,及《续 *** 》馆、《四库全书》馆、《清会典》馆总裁。嘉庆四年(1799)充《高宗实录》总裁。在朝有“智囊”之称,朝廷礼仪、 *** 等重大著作多由他裁定。

2、彭元瑞与其父廷训、弟元、子翼蒙,一家三代四人皆为翰林。成就较大者为元瑞。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继授编修。乾隆帝手谕嘉奖他为“异想逸材”,历任礼、工、户、兵、吏五部尚书,及《续 *** 》馆、《四库全书》馆、《清会典》馆总裁。嘉庆四年(1799)充《高宗实录》总裁。在朝有“智囊”之称,朝廷礼仪、 *** 等重大著作多由他裁定。

3、彭元瑞博学多识,精于古代器物、书画的鉴定,先后编成《秘殿珠林》、《石渠宝及》、《西清古鉴》、《宁寿鉴古》、《天禄琳琅术目》等图籍、目录。他的诗文有《恩余堂辑稿》、《经进稿》、《宋四六话》、《知圣道斋读书跋》等。乾隆帝六十、七十、八十寿诞时,他分别献上诗词《万福集成赞》、《古稀颂》和《万寿衢歌》三百首,受到皇帝嘉奖。

4、乾隆帝有“对联天子”之称,彭元瑞亦精于对联。一次,乾隆宴见词臣时曾出半联:“冰冷酒,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彭元瑞即席对曰:“ *** 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顷刻间四座倾服。

5、彭元瑞卒于官,赠太子太保,谥文勤。

6、清目录学家、藏书家。字掌仍,一字辑五,号芸楣,别署身云居士。江西南昌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侍讲,擢詹事府少詹事,值南书房,迁侍郎,历工、户、兵、吏诸部,擢工部尚书。乾隆五十五年(1790)上《八庚全韵诗》,加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谥文勤。以文学被知遇,目录学功底极厚。根据内廷藏书及书画、鼎彝,辑《秘殿珠琳》、《石渠宝籍》、《西清古鉴》、《宁寿鉴古》、《天禄琳琅》诸书,他出力较多。乾隆中主编《天禄琳琅书目》及续编,互见别出,各有源流。前编书目10卷,400部;后编20卷,663部,各收书12 258册。曾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与纪昀称为“南北两才子”。收藏图书颇丰,自称“借抄范氏‘天一阁’、吴氏‘小山堂’、马氏‘丛书楼’、鲍氏‘知不足斋’,虽未能略备,然颇费心力,它日当结庐数楹其中,与乡人士共读之。”所藏之书皆手校手跋,收藏有宋元本众多,藏于“知圣道斋”中。所抄书有140余种,数千卷,版心有“知圣道斋抄校书籍”字样。有《知圣道斋书目》4卷,著录图书千余种,刻入《玉简斋丛书》中。作《知圣道斋读书跋尾》2卷,辑录其读书跋文113篇。辑刻有《钧台遗书》5种。藏书印有“南昌彭氏”、“知圣道斋藏书”、“遇者善读”、“岁乡村夫”、“知圣道斋抄校书籍”、“彭之椿”等。晚年家贫,藏书归于朱学勤“结一庐”。著有《经进稿》、《恩余堂稿》等。

7、昀渚疲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

8、 *** 花,百人头,千人头,万人头。

9、人爵贵,天爵更贵,解组学 *** 反哺;

10、帝星升、臣星先殒,骑箕为龙驭前驱。

11、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斓辉彩服;

12、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方缥缈奏丹墀。

13、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14、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15、*彭元瑞、纪昀题避暑山庄万壑松风殿

16、包罗海岳之才,久矣韩文能立制;

17、绘画乾坤之手,惜哉尧典未终篇。

18、上联说,什么事物能打动我的心呢?是二月盛开的杏花和八月飘香的桂子。按科举时代每年二月举行会试,称春闱,八月举行乡试,称秋闱,及格者金榜题名,称为”折桂“。这是封建士子极为光荣的事,所以说”动人“。下联说,有谁督促我呢?是三更荧荧的灯火照我苦读,五更喔喔的鸡声催我起床。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五更,指天将明时.联语用问答法,前半问,后半答,反映了封建科举时代知识分子为了追求功名勤奋苦读的普遍心态。

三、楹联之乡什么意思

1、北京大观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西街,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的综合 *** 旅游区,被列为国家AA *** 旅游景区,兴建于1984年。

2、北京大观园主要景点由潇湘馆、沁芳桥、栊翠庵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是一座再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景观的仿古园林,被誉为楹 *** 观园。

3、楹联之乡指的是一个地方以楹联文化著称和发展的地区。

4、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由对联和横批组成的,常常用于门楣、墙壁等地方,以表达美好祝愿和寓意。

5、楹联之乡之所以被称为如此,是因为这个地方在楹联文化的传承、创作和推广方面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优势。

6、楹联之乡通常会有许多楹联艺术家、书法家和文化爱好者 *** 于此,他们在楹联创作和传承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楹联之乡简介(楹联的来历)-第1张图片-

7、这些地方会举办楹联展览、比赛和培训活动,吸引着来自各地的人们前来学习、交流和欣赏楹联艺术。

8、楹联之乡也会有许多著名的楹联作品和楹联文化景点,成为文化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9、因此,楹联之乡是一个对楹联文化有着深远影响和重要地位的地方。

10、楹联之乡是指一个地方在楹联文化方 *** 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并且在当地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的地区。

11、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悬挂或张贴在门、柱、壁、廊等处的对偶语句,通常由两句组成,具有独特的文学、艺术和哲学价值。楹联之乡通常具有悠久的楹联文化传统,有许多著名的楹联作家和作品,并且在当地的建筑、园林、景区等地都可以看到精美的楹联作品。

12、被评为楹联之乡的地区通常会注重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举办各种楹联文化活动,如楹联展览、楹联比赛、楹联讲座等,以促进当地楹联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13、中国广东观音山景区对联是观音山上观山水,修罗道中修道行。广东东莞观音山景区之“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活动影响巨大,对对联文化的普及作用广泛而深刻,本 *** 是一位对联爱好者,有幸得以参与,所对的下联中比较中意的一句是“修罗道中修道行”。

14、双御碑位于趵突泉池右邻,集历史、文化、文明、艺术、传说等颇多渊源于一身。

15、双御碑正面是清朝康熙皇帝手书的“激湍”二字,背面为乾隆皇帝的《再题趵突泉作》诗:“济南城南古观里,别开仙境非尘市。致我青跸两度临,却为突泉三窦美。喷珠屑玉水澜翻,孕鲁育齐相鼎峙。汇为圆池才数亩,放泺达江从此始。朱栏匼匝接穹楼,祀者何仙锺吕子。曲廊蜿蜒壁勒字,题咏谁能分姓氏。过桥书室恰三楹,研净瓯香铺左纸。拈咏名泉亦已多,氿兹实可称观止。曾闻地灵古所云,屯膏殄享恐非理。拟唤天龙醒痴眠,今宵一洒功德水。”百十余字,泉水之名称、方位、特色、 *** 状及个人感悟、赞颂、自谦、祈福跃然入目。其中的“喷珠屑玉水澜翻,孕鲁育齐相鼎峙”一句曾被作为楹联用于趵突泉景区南大门的立柱上。

16、尽管岁月的河流吞噬诸多过往,而面对一座碑刻,所有的永恒却在一刹间被悉数收藏。

17、据民间传说,双御碑因一场梦境幻化而来。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帝御驾南巡时,曾到趵突泉畔驻跸游览。趵突泉水的甘甜清冽和蔚为壮观令其赞赏不已,特御封为“天下之一泉”。

18、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乾隆再游趵突泉,陶醉在美景中无法自拔,渐入梦境。恍惚中他来到一个去处,像是紫禁城,又似雍王府,还像趵突泉畔。诧异间,忽觉有人拦住去路,抬眼一看,却是圣祖康熙。康熙面沉似水,眉头紧锁,目带嗔意地逼视乾隆……乾隆一惊,瞬时醒来。回想方才,颇觉有异:为何梦遇圣祖嗔怒?细细揣度,忽然想起前日山东曾有折报,济南自去冬以来滴雨未下,大旱成灾,民众苦不堪言。于是,乾隆立刻召见随臣及地方官员,下令即刻在此亲为黎民祈雨,并当众挥毫作《再题趵突泉作》诗,以代祈雨文告。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楹联 来历 简介 联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