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的四字成语(带派字的成语寓意好的)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5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派的四字成语这个问题,带派字的成语寓意好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派开头四字成语
  2. 派怎么组四字成语
  3. 派更好的四字成语
  4. 派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一、派开头四字成语

1、第三个字是“派”的成语:(共1则) [z]枝源派本

2、“派”字结尾的成语:(共2则) [l]拉帮结派[t]同源异派

3、『释义』指寻根究源,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

4、『出处』宋·叶滴《题陈寿老论孟纪蒙》天台陈耆卿生晚而又独学,奚遽笔之书?然观其简峻捷疾,会心切己,则非熟于其统要者不能入也;总括凝聚,枝源派本,则非博于其伦类者不能推也。”

二、派怎么组四字成语

1.派字派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没有派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含派字成语只有10个:1、 *** 人物yīng pài rén wù【解释】采取好战态度并且拥护直接强硬行动的人.比喻立场强硬,行动直接,且好战、勇猛.2、程朱学派 *** 学的主要派别.首创者为北宋程颢、程颐,集大成者为南宋朱熹.他们提倡 *** 理,认为理为宇宙之本原,人 *** 为理的体现.主张为学之道在“穷天理,去 *** ”,其 *** 为“居敬穷理”,既作“敬”的修养功夫,又穷天下万物之理以致知.因为他们的学说基本一致,后人称之为程朱学派,也称程朱理学.由于封建 *** 阶级的大力提倡,该学派曾长期保持思想上的 *** 地位.3、源殊派异yuán shū pài yì【解释】水的源头与支流不相同.比喻各学派的来历和特征互不相同,各有自己的一套4、异派同源yì pài tóng yuán【解释】源:来源.不同流派来自同一本源5、拉帮结派lā bāng jié pài【解释】拉:拉拢;结:组织.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6、枝源派本zhī yuán pài běn【解释】指寻根究源,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7、耍两面派shuǎ liǎng miàn pài【解释】耍两面手法,表里不一,指对斗争双方都采取敷衍的行为8、一派胡言yī pài hú yán【解释】指不切实际的言语9、风派人物fēng pài rén wù【解释】指善于迅速改变自己立场或观点的人10、同源异派tóng yuán yì pai【解释】指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同“同源异流”.。

没有派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含派字成语只有10个:1、 *** 人物yīng pài rén wù【解释】采取好战态度并且拥护直接强硬行动的人.比喻立场强硬,行动直接,且好战、勇猛.2、程朱学派 *** 学的主要派别.首创者为北宋程颢、程颐,集大成者为南宋朱熹.他们提倡 *** 理,认为理为宇宙之本原,人 *** 为理的体现.主张为学之道在“穷天理,去 *** ”,其 *** 为“居敬穷理”,既作“敬”的修养功夫,又穷天下万物之理以致知.因为他们的学说基本一致,后人称之为程朱学派,也称程朱理学.由于封建 *** 阶级的大力提倡,该学派曾长期保持思想上的 *** 地位.3、源殊派异yuán shū pài yì【解释】水的源头与支流不相同.比喻各学派的来历和特征互不相同,各有自己的一套4、异派同源yì pài tóng yuán【解释】源:来源.不同流派来自同一本源5、拉帮结派lā bāng jié pài【解释】拉:拉拢;结:组织.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6、枝源派本zhī yuán pài běn【解释】指寻根究源,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7、耍两面派shuǎ liǎng miàn pài【解释】耍两面手法,表里不一,指对斗争双方都采取敷衍的行为8、一派胡言yī pài hú yán【解释】指不切实际的言语9、风派人物fēng pài rén wù【解释】指善于迅速改变自己立场或观点的人10、同源异派tóng yuán yì pai【解释】指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同“同源异流”.。

【解释】拉:拉拢;结:组织。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

【出处】《人民日报》1983.2.20:“对于少数人在 *** 中 *** 、怠工、失职 *** ;乘机制造思想混乱,拉帮结派,进行非法组织活动……就要严肃处理。”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例句】王朔《我是 *** 爸》:“欺负比你弱的同学和女同学,在班里拉帮结派,煽风点火,挑动同学间的对立同学与老师的对立。”

“牌”字怎么组四字成语有:拆牌道字、黄牌警告、提牌执戟、贞节牌坊、挂印悬牌、金字招牌、行香 *** 、十二金牌

【解释】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同“拆白道字”。

【出处】明·吴承恩《 *** 记》第九回:“行令猜拳频递盏,拆牌道字漫传钟。”

【拼音】 huáng pái jǐng gào

【解释】指 *** 比赛中裁判员对有较严重犯规行为的运动员出示黄牌以示警告,也借指对人的提醒、警告。

【解释】牌、戟:官府门前所用榜牌和作仪仗用的门戟。指在 *** 手下当差。形容身份、才能低下。

【出处】元·无名氏《衣锦还乡》之一折:“他是个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执戟小人哉。”

【拼音】 zhēn jié pái fāng

【解释】古时用来表彰女 *** 从一而终的门楼。指坚贞不二的标志。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为儿子挣座贞节牌坊,还有点意思,没有儿子,没有希望。”

【解释】悬:挂。高挂官印、告牌(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担任官职。

【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

【解释】旧时店铺为显示资金雄厚而用金箔贴字的招牌。现比喻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比喻名誉好。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珏斋郆只出使了一次 *** ,办结了甲申金玉均一案,又曾同威毅伯和日本伊滕博文定了出兵 *** 彼此知会的条约,总算一帆风顺,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还高高挂着。”

【拼音】 xíng xiāng guà pái

【解释】学政到省后例行的仪式。行香:到孔丘庙烧香。 *** :出牌公告 *** 地点、日期等。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次日,行香 *** 。先考了两场生员。”

【解释】金牌: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用金字牌,由内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紧急的命令。

【出处】《宋史·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没有“一派()机”的成语,含“一派”的成语只有一个——一派胡言。

【出处】清·无垢道人《 *** 全传》第12回:“这 *** 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例句】欧阳山《三家巷》:“ *** 和 *** 那些大官们叫的什么联饿、联共、扶助农工,全是一派胡言。”

三、派更好的四字成语

1.派字开头成语大全

没有派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含派字成语只有10个:

没有派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含派字成语只有10个:

【解释】采取好战态度并且拥护直接强硬行动的人.比喻立场强硬,行动直接,且好战、勇猛.

*** 学的主要派别.首创者为北宋程颢、程颐,集大成者为南宋朱熹.他们提倡 *** 理,认为理为宇宙之本原,人 *** 为理的体现.主张为学之道在“穷天理,去 *** ”,其 *** 为“居敬穷理”,既作“敬”的修养功夫,又穷天下万物之理以致知.因为他们的学说基本一致,后人称之为程朱学派,也称程朱理学.由于封建 *** 阶级的大力提倡,该学派曾长期保持思想上的 *** 地位.

【解释】水的源头与支流不相同.比喻各学派的来历和特征互不相同,各有自己的一套

【解释】源:来源.不同流派来自同一本源

【解释】拉:拉拢;结:组织.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

【解释】指寻根究源,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

【解释】耍两面手法,表里不一,指对斗争双方都采取敷衍的行为

【解释】指善于迅速改变自己立场或观点的人

【解释】指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同“同源异流”.

【解释】拉:拉拢;结:组织。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

【出处】《人民日报》1983.2.20:“对于少数人在 *** 中 *** 、怠工、失职 *** ;乘机制造思想混乱,拉帮结派,进行非法组织活动……就要严肃处理。”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例句】王朔《我是 *** 爸》:“欺负比你弱的同学和女同学,在班里拉帮结派,煽风点火,挑动同学间的对立同学与老师的对立。”

1--【琴心相挑】:以琴声传达心意,表示爱情。

2--【秋菊春兰】:秋天的菊花,春天的兰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3--【酸甜苦辣】: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境遇。

4--【痛快淋漓】:淋漓:心情舒畅。形容非常痛快。

5--【天生 *** 】: *** :特殊的人物,多指 *** 。指容貌艳丽的女子。

6--【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7--【意懒心慵】:懒、慵:怠倦,消沉。心情怠倦消沉。

亦作“意慵心懒”。8--【开怀痛饮】: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

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9--【一代 *** 】:指创立风尚、为当时景仰的人物。

10--【心宽意适】:指心情开朗,意兴闲适自得。11--【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宁:宁愿;莫:不。

宁愿做太平年代的狗,也不愿做战乱年代的人。形容人们遭逢乱世的痛苦心情。

12--【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13--【 *** 】:指英雄人物往往因迷恋女色而失去斗志,身败名裂。14--【兔园册子】:本是唐五代时私塾教授学童的课本。

因其内容肤浅,故常受一般士大夫的轻视。后指读书不多的人奉为秘本的浅陋书籍。

15--【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16--【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17--【凿壁悬梁】:凿:打孔,挖洞;悬:吊挂。形容刻苦读书。

18--【心焦如火】: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19--【书呆子】: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20--【襟怀洒落】:襟怀:胸怀;洒落:洒脱。

心情坦率,光明正大。21--【疾首痛心】:①伤心到时极点。

②痛恨到极点。22--【心神不宁】:定: *** 。

形容心情不平静。23--【甜甜蜜蜜】:指人内心感到幸福、愉快、舒适。

24--【痛心刻骨】:伤心悲痛已刻入到了骨髓内。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25--【魁垒之士】:魁垒:光明磊落;士:旧时指读书人。为人正直,胸怀坦荡的人。

26--【揉眵抹泪】:眵:眼屎,此指眼睛。擦着眼泪, *** 眼睛。

形容落泪伤心的样子。27--【鸦窝里出凤凰】:乌鸦的窝里生出了凤凰。

比喻贫苦人家培养出了才化的人物。28--【唾壶击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四字成语及解释100个29--【惟有读书高】:只有读书以求进取,才是高尚的途径。30--【感物伤怀】:感:感动;伤怀:伤心。

因见到某种事物而感动伤心。31--【一世龙门】: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

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32--【宵旰攻苦】:宵:夜;旰:天已晚。

早起晚睡,刻苦读书学习。33--【书生气】:书生:读书人。

常用来形容看问题简单、幼稚,对实际问题缺乏了解。34--【汗下如流】:汗水像小溪一样往下淌。

形容极其羞愧的心情。也形容汗水出得特别多。

35--【囊萤照雪】: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36--【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37--【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38--【恍然自失】:自失:好像自己失去了什么。形容猛然醒悟后的迷惘惜恋的的心情。

39--【孜孜汲汲】: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40--【 *** 无云】: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

形容天气晴朗。41--【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

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42--【心寒齿冷】:张口叹气的时间长了,牙齿会感到寒冷。

形容对于挫伤感情或伤心的事的感叹。43--【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44--【纳士招贤】: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

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45--【死不甘心】:就是死了也不甘心情愿或满足。46--【废书而叹】:废:放下。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发出感叹。形容读书时对其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47--【须眉毕现】:现:显现,显露。形容作品中人物的刻画传神而逼真。

48--【士农 *** 】: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49--【凄风寒雨】:形容天气恶劣,或比喻境况的凄凉悲惨。

同“凄风苦雨”。50--【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

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51--【心焦如焚】: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

形容心情焦灼难忍。52--【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

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53--【福由心造】:心地好,能行善,就能得到幸福。

54--【一现昙华】:比喻事物或人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华,同“花”。

55--【饮冰茹檗】:茹:吃;檗:俗称黄柏,味苦。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

比喻处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生活清苦。

56--【抱璞泣血】:比喻怀才不遇上,伤心悲痛。57--【云迷雾锁】: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四字成语及解释100个58--【一代***主】。

吉星高照 [ jí xīng gāo zhào ]

【解释】: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

【出自】: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 *** 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示例】:此后,~,他在 *** 上将有飞黄腾达的日子。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陈残云《热带惊涛录》:“突然发现他右臂上刺着一个淡蓝色的八角星,那是他在 *** 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之意,可是那家伙认为是‘ *** 分子’的标志,立刻被扣住。”

红鸾照命吉祥如意大吉大利洪福齐天吉人天相三生有幸

巴三览四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版版六十四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不三不四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子。

差三错四颠倒错乱。形容差错很多或虚假不实。

倒三颠四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低三下四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 *** 质卑贱低下。

颠三倒四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丢三落四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放之四海而皆准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 *** 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烽火四起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九洲四海九洲:指中国;四海:古人认为,中国九州之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此指中国以外的地方。指中国及四周以外的地。

拉三扯四指谈话或议论牵扯无关的人或事。

没有“一派()机”的成语,含“一派”的成语只有一个——一派胡言。

【出处】清·无垢道人《 *** 全传》第12回:“这 *** 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例句】欧阳山《三家巷》:“ *** 和 *** 那些大官们叫的什么联饿、联共、扶助农工,全是一派胡言。”

1.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 *** 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3.不可救 ***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 *** !”“不可救 *** ”:病重到不能用 *** 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4.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

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 *** 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

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5.一衣带水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

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派的四字成语(带派字的成语寓意好的)-第1张图片-

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 伯牙乘船游览。

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

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7.一字之师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更具有 *** *** 。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 *** 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

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秋有两个 *** ,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 *** 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

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

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结果,虽然两个 *** 同是一个名师传授,。

四、派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没有“派”开头的成语,只有在其他位置的成语。

[成语解释]拉:拉拢;结:组织。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

[典故出处]《人民日报》1983.2.20:“对于少数人在 *** 中 *** 、怠工、失职 *** ;乘机制造思想混乱,拉帮结派,进行非法组织活动……就要严肃处理。”

[成语解释]指善于迅速改变自己立场或观点的人

[典故出处]张洁《沉重的翅膀》:“他们又知不知道他是个见风使舵的风派人物?”

[典故出处]清·无垢道人《 *** 全传》第12回:“这 *** 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成语解释]耍两面手法,表里不一,指对斗争双方都采取敷衍的行为

[典故出处] *** 《的序言和按语》:“ *** 分子怎样耍两面派手法呢?”

[成语解释]采取好战态度并且拥护直接强硬行动的人。比喻立场强硬,行动直接,且好战、勇猛

[典故出处]陆天明《省委 *** 》:“贡开宸力排众议,已经任命 *** 人物马扬为大山子的之一把手。”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派的四字成语和带派字的成语寓意好的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四字 成语 寓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