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是成语吗?日上三竿下一句怎么接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3

大家好,日上三竿是成语吗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日上三竿下一句怎么接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日上三竿是成语吗和日上三竿下一句怎么接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日上三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2. 成语,日上三竿,是什么意思
  3. 日上三竿的成语解释
  4. 成语什么日上
  5. 日上三竿像似的成语有吗
  6. 日上什么成语

一、日上三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1、注音一式ㄖˋㄕㄤˋㄙㄢㄍㄢ汉语拼音 rì shàng sān gān出处《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释义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例句及~,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明‧吴承恩《 *** 记》第十回)

二、成语,日上三竿,是什么意思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日上三竿具体是指“辰”至“巳”时(7-9点到9-11点),肯定不到“午”时(11- *** )。但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表明具体为“辰”还是“巳”时。很多人知道具体时间,却不知道为什么!理由如下:1:唐·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露水已经消失了。2: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明·吴承恩《 *** 记》第十回)这里可以从皇帝上朝的时间来推断“日上三竿”具体为哪个时段。古代皇帝上朝时间为卯时(5-7点)古代天子讲究"勤政",所谓"夙兴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旧时官衙卯时开始办公,吏役按时到官府里报到,听候点检,称为应卯。所以日上三竿的具体时间可以推断为:“辰”至“巳”时(7-9点到9-11点),肯定不到“午”时(11- *** )。

三、日上三竿的成语解释

日上三竿的成语解释是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了。形容时间不早了。

日上三竿,汉语成语,拼音是rì shàng sān gān,意思是指的是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出自:《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

日上三竿是辰至巳时,指7到11点左右,日上三竿是汉语成语,意思是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了,形容时间不早了。日上三竿,是从太阳升起的那一时刻算起的。一竿两个时辰,一个时辰一般是两个小时。

因为太阳每天的升起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从三点钟算起,3-5点之一个时辰,5-7点第二个时辰,7-9点是第三个时辰。古人之所以将日上三竿作为一个时间节点,主要原因是这个时间点是农村吃之一餐饭的时候。

唐代以前,农村一日两餐,没有早餐而只有午餐、晚餐。每天,农民日出而作甚至日未出就开始工作,到日上三竿时收工回家准备午饭。

成语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与文化底蕴。它们简单有趣,通常四个字就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这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他们探索成语背后的故事。

成语一般都能引经据典,所以里面会涉及到大量的历史故事。孩子在学习成语时,会先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语文考验的是孩子对文字驾驭的能力,而作文是检验这项能力的标准。如何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四、成语什么日上

1、蒸蒸日上蒸蒸:一升、兴盛的样子。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

2、竿头日上〖解释〗竿头:竹竿尖头;上:上升。比喻学业进步很快。

3、骎骎日上骎骎: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比喻事业尽展的很快。

4、日上三竿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5、白日上升〖解释〗犹言白日 *** 。道教谓人 *** 得道后,白昼飞 *** 界成仙。

五、日上三竿像似的成语有吗

与(日上三竿)相似的成语有4个——日已三竿、日出三竿、红日三竿、日高三丈。

1、日上三竿rì shàng sān gān

【解释】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

【例句】及~,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明·吴承恩《 *** 记》第十回)

【英译】the sun is three poles high(its late in the morning)

【解释】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同“日上三竿”。

【出处】明·王錂《春芜记·探遗》:“你看日已三竿,且到佛殿前探望一回何如?”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太阳升得很高

【解释】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

【用法】作定语、宾语;指时间不早了

【例句】~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唐·刘禹锡《竹枝词》)

【解释】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出处】《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

【正音】竿;不能读作“ɡǎn”。

5、日高三丈rì gāo sān zhàng

【解释】犹日上三竿。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可恶可恶!”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太阳升得很高

【例句】金和尚他们一伙五六十个火柴厂工人到了老板周仲伟住宅附近的时候,已经~。◎茅盾《子夜》十六

【英译】The sun is high in the he *** ens.

六、日上什么成语

1、日上三竿指的是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解释】: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

2、(╭•́ω•̀)╭满意的话请采纳呦!

3、释义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4、出处《晋书·乐广传》:“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5、示例晚生得蒙老先生指教,如拨云见日,感激不尽。(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

6、 [释义]蒸蒸: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7、 [语出]清·李宝嘉《 *** 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排程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8、 [用法]多指事业;形势等一天天向上发展;有时也指声誉、威望等日益提高。一般作谓语、定语。

9、 [辨析]~和“欣欣向荣”;都可形容事业兴旺发达。但“欣欣向荣”多偏重在“繁荣”、“昌盛”;~偏重在“向上”;表明事物发展、上升及提高。

10、①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生气勃勃;~。

11、②一个晴空 *** 的傍晚;曹老登上枇杷山;放眼四望;长江嘉陵江银白如带;山城灯火灿烂;一派~的景象。

12、 [释义]〖解释〗犹言白日 *** 。道教谓人 *** 得道后,白昼飞 *** 界成仙。

13、 [语出]〖出处〗唐·贾岛《赠丘先生》诗:“常言吃 *** 全胜饭, *** 松边采茯神。不遣髭须一茎白,拟为白日上升人。”

14、白日上升 [bái rì shàng shēng]

15、犹言白日 *** 。道教谓人 *** 得道后,白昼飞 *** 界成仙。

16、〖出处〗唐·贾岛《赠丘先生》诗:“常言吃 *** 全胜饭, *** 松边采茯神。不遣髭须一茎白,拟为白日上升人。”

17、升堂拜母母以子贵贵贱高下下笔有神神闲气定定于一尊尊无二上上蒸下报报冰公事事在必行行之有效效死输忠忠肝义胆胆小如鼠鼠臂虮肝肝胆相照照萤映雪雪窗萤火火烛银花花甲之年年华垂暮暮夜无知知法犯法法力无边

18、日上三竿 [rì shàng sān gān]

19、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20、《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

21、【拼音】:rì shàng sān gān

日上三竿是成语吗?日上三竿下一句怎么接-第1张图片-

22、【解释】: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23、【出处】:宋·杨亿《劝石集贤饮》诗:“日上三竿宿雾披,章台走马帽檐欹.”

24、【示例】:及~,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明·吴承恩《 *** 记》第十回)

25、 [释义]蒸蒸: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26、 [语出]清·李宝嘉《 *** 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排程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27、 [用法]多指事业;形势等一天天向上发展;有时也指声誉、威望等日益提高。一般作谓语、定语。

28、 [辨析]~和“欣欣向荣”;都可形容事业兴旺发达。但“欣欣向荣”多偏重在“繁荣”、“昌盛”;~偏重在“向上”;表明事物发展、上升及提高。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日上三竿 成语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