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最快的阅读是什么成语这个问题,更好的记忆打一成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最快的速度是什么填成语
1.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2.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3.大步流核迹星:形容行走迅速,如同星流星划过夜空。
4.奔逸绝尘:形容奔跑得极快,扬起的尘土远远落在后面。
5.鹰拿雁捉:比喻动作敏捷,像鹰捉雁一样。
6.日行千里:形容速度极快,如同每天行走一千里。
7.日月如梭潮鸣电掣: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如同梭子一样迅速。
8.潮鸣电挚:形容声音响亮,如同潮水声和电闪雷鸣。
9.多快好省:形容做事既快又好,还省力。
10.枚速马工:形容速度快,工作细致。
11.目下十行:形容阅读速度极快,一目十行。
12.蹑影追风:形容追赶速度极快,如同踩着影子追风。
13.势若脱兔:形容行动迅速,势不可挡,如同脱缰的兔子。
14.说时迟,那时快:形容事情发生得很快,说话的工夫事情已经完成。
15.望尘追迹:形容紧紧追赶,不放弃任何机会。
16.五行并下:形容行动迅速,如同五行相生一样自然。
17.五行并燃槐下:形容事物发展迅速,如同五行相生并在槐树下般迅速。
18.逐电追风:形容追赶速度极快,如同追着电闪和风跑。
19.追风掣电:形容速度极快,如同追风捕电。
20.追风蹑景:形容行走迅速,如同追风一样。
21.追风逐电:形容速度极快,如同追风捕电。
22.追风逐日:形容不断追求,如同追风逐日。
23.大快人心:形容事情令人非常痛快。
24.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形容说话算数,行动迅速。
25.快步流星:形容行走迅速,如同流星一样。
26.快犊破车:形容速度极快,如同快牛冲破车辆。
27.快刀斩乱丝:形容做事果断,解决问题迅速。
28.快刀斩麻:形容做事果断,解决问题迅速。
29.快马加鞭:形容加速前进,如同快马加上鞭子。
30.快人快事:形容人 *** 格直爽,做事痛快。
31.快人快 *** :形容人 *** 格直爽, *** 格开朗。
32.快人快语:形容人直率,说话痛快。
33.空谈快皮氏友意:形容只说不做,空谈无益。
34.快心满意:形容心情舒畅,满意愉快。
35.快心满志:形容心满意足,志向高昂。
36.快心遂意:形容心愿得以实现,心情愉快。
37.快意当前:形容当前事情令人愉快。
38.口直心快:形容人说话直率,内心坦诚。
39.能言快说:形容口才好,说话流畅。
40.拍手称快:形容事情结局令人满意,感到高兴。
41.亲痛仇快:形容对亲人的痛苦感到痛心,对仇敌的快意感到愤怒。
42.软裘快马:形容生活富裕,行动迅速。
43.人心大快:形容众人心中都非常愉快。
44.热心快肠:形容人心地善良, *** 格直爽。
45.舌尖口快:形容人说话尖酸刻薄,口齿伶俐。
46.手疾眼快:形容反应快,动作敏捷。
47.胜任愉快:形容工作能力强,心情愉快。
48.说时迟,那时快:形容事情发生得很快,说话的工夫事情已经完成。
49.遂心快意:形容心愿得以实现,心情愉快。
50.痛快淋漓:形容事情结局令人满意,感到非常痛快。
二、最快的阅读打一个成语
最快的阅读打一个成语,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复杂的事件或者含义能蕴含在四个字的成语里面。懂得运用成语的人会显得很有文化底蕴,也能使表达更加精确和易懂。本人我将讲解最快的阅读打一个成语。
一目十行,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mù shí háng,意思是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延伸出聪明伶俐,善于总结。出自《梁书·简文帝纪》,《杂记六言五首》。
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三儿子萧纲聪明过人,六岁时就能写文章,而且语句流畅,辞采华美。 *** 称赞他说:“我这个儿子快赶上七步成诗的曹植啦!“
萧纲非常喜欢读书,而且看得极快,一眼可以看完十行文字。别人需要逐字逐句细嚼慢咽地消化时,他却能够通篇扫一眼就抓住要害。随着年龄的增长,萧纲读的书越来越多,阅读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读书的速度惊人,能够"十行俱下"。萧纲读遍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学识十分渊博。他尤其喜欢诗辞歌赋,下笔就能写出一篇,而且写得很精彩。他办事也很干练,十几岁就能 *** 处理事务。后来萧纲继承了王位,做了梁简文帝。
中国古典名著在《三国演义》第60回关于速读的描写就生动地反映了古代速读高手张松典故:“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写道:杨修向张松吹嘘曹 *** 的才华,命人从箱子里拿出曹 *** 的《孟德新书》,称是曹 *** 仿孙子13篇而作。张松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后大笑说:“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 *** 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杨修不信。张松立刻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背诵一遍,竟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说:“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曹 *** 得知后便命令扯碎其书烧掉。后人有诗称赞张松说:“古怪形容异,清高体貌疏。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胆量魁西蜀,文章贯太虚。百家并诸子,一览更无余。”其貌不扬的张松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的速读本领已经让恃才放旷的杨修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可足见其厉害。
据说梁代的简文帝就是“读书十行俱下”的。但是清代的阮元却赞成“十目一行”。阮元编印过不少书,常常请一个叫严杰的人帮他校对,阮元写了一首诗送给他:“严子精校雠,馆 *** 最长,校经校文选,十目始一行。”校雠就是校对;“馆”是借住的意思,严杰当时是住在阮元家里的。校对时最要紧的是细心,如果片面求快,有些错字就容易忽略过去了。
1、你读书虽然一目十行,不过我看你是食而不知其味。
2、他趁着开车前的一个钟头,把这一本小说一目十行地浏览了一遍。
3、他看书一目十行,而且过目不忘。
4、我们读书不能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要反复读,才能真正领会。
5、他看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书虽看了很多,但收获很小。
6、有些文稿,我可以一目十行,但有些则是需要字字精读。
7、这电视字幕闪得这么快,除非我能一目十行,否则怎能看得清楚?
8、黛玉笑道:只许你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么?
9、你看四大名著的时候一目十行,随便浏览的话无异于囫囵吞枣,是没有效果的。
10、这不是那种可以“一目十行”的书,这篇书评也不是。
11、总编辑好像有一目十行的能力似的,一下子就把稿子看完了。
12、别以为他可以一目十行,他只是先把公事作一个粗略的分类罢了,并未细看。
13、听说学过速读的人,看书可以一目十行。
14、速读就是在训练一目十行的能力,可以让你很快就看完一本书。
15、读书要有收获,千万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17、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绝非神话,唯亲身体验才能理解中奥妙,望各位读者都能运用本书精髓,轻松学单字。
18、一目十行地看完,他的脑子就像腾云驾雾一般、
19、那汗王不明所以,将书信接过后轻轻展开,便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
20、刘飞一目十行的看完,眉头已经蹙成了川字,这些猛料对他的.打击太大了,徐娇娇种种 *** 行为,实在令人作呕,王海卖主求财,更是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21、红玉的聪明像是得自传说中一样,一目十行,闻一知十,过目不忘,这几个成语就是为她准备的。
22、而小曹现在虽然能够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23、 *** 不置可否的又问了一句,显然对 *** 漫不经心的一目十行有些不相信。
24、所以现在的他基本上都能一目十行,并且都能做到过目不忘的效果。
25、你看书能一目十行吗?水:有的书看起来,何止一目十行,甚至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尾了。
26、抖开信纸一目十行的快速看着,居然是陈嫣的恳求信,这个往日里高高在上,正眼都没瞧自己一眼的资产阶级大 *** ,居然也有低声下气恳求自己放过她 *** 和。
27、他随便寻一处位置坐下后,就拿出经济管理学的书本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翻书的“刷刷”。
28、阅读的时候通常一目十行,为的是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的大意。
29、虽说不能一目十行,但做到一目五行六行还是可以的,并且能过目不忘;昨日做一道题要十分钟,今天就能至少减短三四分钟。
30、陈默打开文档,一目十行,高速阅读起来,文档后面的部分都是详细的相关资料,可供读者随时调阅,如果只需要大概掌握全部内容,只需阅读前面的几千字即可。
三、最快的阅读四字成语是什么
1.最快的阅读是什么成语
读音
一目十行( yī mù shí háng)
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四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举笔即便成文。
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 *** 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解题过程:最快的阅读一定是一眼看很多行,相应成语就是一目十行。
成语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成语出处:宋刘克庄《杂记六言诗》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成语解释:连一根汗毛也不肯***。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成语解释:原指赌徒拿千金当作一注投掷;借以形容挥霍无度。
成语出处:唐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成语拼音:yī luò qiān zhàng
成语解释: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成语出处: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成语拼音:yī shī zú chéng qiān gǔ hèn
成语解释: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 *** ,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 *** 回:“这件事本来是我错在前头,此刻悔也来不及了。古人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