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耳成语?耳的成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4

大家好,过耳成语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耳的成语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过耳成语和耳的成语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秋风过耳是成语吗
  2. 面红过耳的意思
  3. 带耳的成语有哪些
  4. 第四个字是耳的成语有哪些
  5. 什么风过耳的成语

一、秋风过耳是成语吗

秋风过耳意思是指秋风从耳边吹过,比喻某件事情很快就被忘记了,没有留下任何印象。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齐物论》中,原文是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意思是说,风吹过万物时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自己发出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发声者。

秋风过耳这个成语现在经常用来形容某件事情很快就被忘记了,没有留下任何印象。例如,在描述一个人对某件事情的态度时,可以说:他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就像是秋风过耳,很快就忘记了。或者在描述一个人对某个人的印象时,可以说:我和他只是匆匆见过一面,他对我来说就像是秋风过耳,没有留下任何印象。

秋风过耳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些话语或者建议没有被重视或者采纳。例如,在描述一个人对别人的建议的态度时,可以说:他对别人的建议就像是秋风过耳,根本没有认真考虑。

1、他曾经向我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我当时没有认真对待,就像是秋风过耳一样,很快就忘记了。

2、我和他只是匆匆见过一面,他对我来说就像是秋风过耳,没有留下任何印象。

3、他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就像是秋风过耳,很快就忘记了,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4、当我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时,他只是轻轻地笑了笑,仿佛我的话就像是秋风过耳一样,没有引起他的任何兴趣。

5、我曾经听过一场讲座,但是演讲者的内容对我来说就像是秋风过耳,完全没有留下任何印象。

6、他曾经向我抱怨过这件事情,但是我当时没有认真倾听,就像是秋风过耳一样,很快就忘记了。

7、我和他已经多年未见,他对我来说就像是秋风过耳,我已经忘记了他的长相和声音。

8、当我向他提出这个建议时,他只是点了点头,仿佛我的话就像是秋风过耳一样,没有引起他的任何反应。

9、他曾经向我倾诉过自己的心事,但是我当时没有认真理解,就像是秋风过耳一样,很快就忘记了。

10、 *** 只是短暂的相遇,她对我来说就像是秋风过耳,没有留下任何印象,但我却一直记得她的微笑。

二、面红过耳的意思

1、成语解释:形容因激动、窘迫、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2、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眼观鼻、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

3、成语用法:作状语、定语;用于激动、发怒

4、近义词:面红耳热 面红耳赤 

5、成语例句:老舍《四世同堂》:“而他的嘴又没有分寸,时时弄得长顺面红过耳。”

三、带耳的成语有哪些

1、搔耳捶胸:搔:抓挠。搔耳朵,捶胸膛。形容后悔、烦恼的样子

2、眩目震耳:眩:眼花,迷乱;眩目:耀眼。形容色彩繁多使人眼花,声音巨大震耳欲聋

3、娱心悦耳: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4、拭目倾耳:拭目:擦了眼睛看;倾耳:侧过耳朵听。形容仔细看听

5、垂首帖耳:垂:低下;帖:同“贴”,顺从,服帖。形容非常驯服恭顺的样子

6、附耳低语: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7、附耳密谈: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8、乱人耳目:乱:扰乱。指故意去迷惑人

9、过耳秋风:刮过耳边的秋风。比喻没有任何意义的身外之物

10、许由洗耳:许由:远古时代人名。许由洗自己的耳朵,指不想当官

11、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形容人机智灵活,...

12、耳熏目染: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

13、耳闻不如眼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14、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15、耳目之欲:欲: *** 。指耳听眼看,满足于享乐的 ***

16、耳目心腹:耳目:指 *** 消息的人。指辅佐帝王的重臣陆如。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17、耳目喉舌:喉舌:代言人。比喻作为搜集、了解情况和宣传政策的工具

18、耳鸣目眩:眩:眩晕。两耳作响,两眼眩晕

19、耳聋眼瞎:指因突然遭到强烈 *** 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20、耳聋眼花: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21、耳不忍闻: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22、耳不离腮:两种关系十分接近、亲密

23、耳旁风:同“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渗悉滑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24、当耳旁风: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25、遮人耳目:玩弄手法,掩盖 *** 。

26、搔头抓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27、轰雷贯耳: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

28、耳闻目见: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29、耳目众多: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 *** 的人很多。

30、闭目塞耳: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31、忠言逆耳:诚恳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逆:不顺。

32、抓耳挠腮:又抓耳朵又搔腮帮子。形容高兴焦急等的样子。(挠、抓:搔)

33、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 *** 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

34、震耳欲聋: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

35、以耳代目: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36、 *** 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37、掩人耳目:掩:遮盖。堵住人家耳朵;遮着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骗人。

38、掩耳盗铃: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 *** 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39、洗耳恭听: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

40、如雷贯耳: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41、搔头摸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42、如风过耳: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比喻漠不关心,不相关涉。

过耳成语?耳的成语-第1张图片-

43、倾耳而听: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44、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45、逆耳之言: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四、第四个字是耳的成语有哪些

1、在汉语成语中,以“耳”作为第四字的词语,不仅数量丰富,而且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如雷贯耳”形容名声很大,如同雷声穿过耳朵一样;“隔墙有耳”提醒人们说话要谨慎,因为墙那边可能有人在听;“俯首帖耳”常用来形容顺从的样子,如同小动物贴着主人的耳朵听指令;“不绝于耳”形容声音连续不断,如同潺潺流水,让人难以忽视。

2、“肥头大耳”则用来形容人长相肥胖,尤其是脸部;“交头接耳”形容小声说话,窃窃私语;“秋风过耳”比喻事物如秋风一般,虽有存在,但很快消失,不会留下痕迹;“如风过耳”则形容话语或事物如同微风掠过耳边,轻易被忽略。这些成语中,“不堪入耳”形容声音让人感到不适,难以忍受;“忠言逆耳”则指的是虽然逆耳,但却是正确的忠告;“如豆塞耳”形容耳朵被堵住,听不见外面的声音;“言犹在耳”形容话语犹在耳边回响,难以忘怀。

3、此外,“搔首弄耳”形容人不 *** 的样子,如同用手抓挠耳朵般;“长目飞耳”则形容人特别机警,如同长了长眼和飞耳一般,能够察觉到任何异常;“赖有此耳”表示依靠某人的耳朵获取信息;“盗铃掩耳”形容自欺欺人,认为遮住自己的耳朵就能阻止别人听到 *** ,比喻自欺欺人的行为。

4、这些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它们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让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五、什么风过耳的成语

什么风过耳的成语有:飘风过耳、秋风过耳。

1、飘风过耳,汉语成语,拼音是piāo fēng guòěr,意思是比喻对某件事情漠不关心或不当一回事。出自《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 *** 》。成语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 *** 》:“任你说得舌敝唇穿,也只当做飘风过耳。”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听到后不放在心上的话。同“耳旁风”。

2、秋风过耳,汉语成语,拼音是qiū fēng guòěr,意思是像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自己无关,毫不在意。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成语用法:作宾语;指人不在意。示例:那一个不指皇天各般说咒,恰似秋风过耳早休休。

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谚语、歇后语、引语和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从某些方面看来,也有相似之处。譬如专名和科学术语都是固定词组;谚语、歇后语、引语不仅是固定词组或句子,而且意味也有些与成语相似。

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比较简练,形式跟绝大多数的成语一样,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之类,但是这些都不是成语。把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等的区别搞清楚,这就有助于断定什么是成语,什么不是成语。

简单地就这方面作些说明。成语则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七零八落“这个成语,既可以用来形容开败了的花朵,又可以用来形容被打败的 *** ,也可以用来形容稀疏零散的人群。又如“津津有味”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任何一个人对于某些事物特别感觉有兴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秋风过耳、百度百科-飘风过耳、百度百科-成语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成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