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成语故事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成语中的历史人物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
1、【典故】:淮阴的屠夫中有一个年轻的,他侮辱韩信,说道:“你的个子比我高大,又喜欢带剑,但内心是不是很懦弱啊。”而且又靠他们的人多势众,侮辱他说:“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注视他一会,俯 *** 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市上的人都讥笑他,以为韩信真的胆子很小。
2、之后,韩信找到刘邦,把张良给他的推荐信呈上去,最后当上了大将军;而如果韩信当初 *** 那个小混混, *** 偿命,韩信也不会当上大将军,更不会帮助刘邦攻打项羽,统一天下。
3、【启示】:大丈夫能忍天下之不能忍,故能为天下之不能为之事。
4、释义: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5、【典故】: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 *** ,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 *** ,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也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
6、一次夫差带领全国大部分兵力,去赴会,要求勾践也带兵助威,勾践见时机已到,假装赴会,领3000精兵,拿下吴国主城,杀了吴国太子,又擒了夫差,夫差悔当初未听伍子胥言,留下了勾践,死前,他只求,不要伤害吴国百姓。
二、成语故事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怎么写(例文)
1、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中的瑰宝.对于成语,我们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我们在阅读和习作中经常遇到成语;说陌生,是因为我们对成语中蕴含的知识知之甚少,或者干脆并不了解.在这次综合 *** 习中,我们小组决定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进行研究,初步了解成语中蕴含的古代名人故事和著名历史事件,培养学习成语的兴趣,加深对成语的了解.
2、1,通过 *** ,辞典和书籍等渠道,搜集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3、3,通过调查搜集和整理,从中发现什么,思考今后应当怎样做.
4、禹是鲧的儿子.尧命鲧治水,鲧的治水 *** 不对头,积土阻水,结果失败.新帝舜命禹继续治水.禹经过整整十三年,终于 *** 了洪水.
5、重耳对晋献公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居三舍.
6、《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左思传》
7、左思用十年,写成《三都赋》,深获好评,由于当时没有印刷术,人们争相抄写,致使洛阳纸张 *** 上涨.
8、《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9、这个成语来源于《艺林伐山》,伯乐《相马经》有"隆颡蚨日,蹄如累曲"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
10、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
11、这个成语来源于《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增,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旗,丹甲,朱羽之增,望之如火.
12、意思是像火一样红,像茅草的白花一样白,形容军容的盛大.现在常用来比喻气势旺盛..
13、曹 *** 带兵,众人都渴了, *** 说:前方有梅林,可以解渴.众人听后,迅速前进.
14、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15、小偷偷钟,怕众人听见钟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16、荆轲为燕太子刺秦王,用献燕国督亢的地图为名,先把 *** 卷在图里.秦王展开地图,最后露出 *** .
17、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 *** 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8、李广带兵,真诚和善,众人拥戴,所向无敌.
19、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20、《资治通鉴·唐则 *** 后天授二年》
21、来俊臣审问周兴,先向周兴请教如何使人认罪,周兴献计,来俊臣用此计对付周兴.
22、"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3、宋代画家文同(字与可)擅画竹,诗人晁补之说: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24、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
25、晋献公欲攻打虢国,借道虞国,向虞国国君献上礼物,虞国国君不听臣子唇亡齿寒的劝告,答应借道,结果后来虢国灭亡后,被晋献公灭.
26、祖逖听到鸡叫,就起来练剑,准备随时报效国家.
27、赵高牵来一头鹿,非说是马.借以排除异己.
28、义纵任定襄太守时,治安非常混乱,义纵一天就处死四百犯人,致使定襄人不寒而栗.
29、班固评论霍光功过,说他不学无术.
30、孟尝君被秦国所拘,靠着手下门客装狗钻洞偷来狐裘献给秦王妃子,说服秦王答应放行,又有门客装鸡叫打开城门,这才逃回了齐国.
31、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32、刘琨睡觉,常枕着兵器入睡,等待天亮,立志杀敌报国.
33、司马炎灭蜀后,夺取魏国 *** ,欲攻打东吴,部分人不主张打,杜预上书说:现在趁士气高涨,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攻下吴国不会费多大力气.大军在杜预率领下,不久就攻下了吴国.
34、公元前207年,项羽的 *** 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渡漳河后,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35、刘邦把项羽围困垓下.项羽夜里听见四面汉军唱起楚地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心情沮丧.虞姬自刎,项羽英雄末路,带残兵逃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36、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37、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刘备三次诚心拜访,终于打动诸葛亮,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38、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39、公孙子都把颍考叔一箭 *** ,手段卑劣.
40、用卑劣.阴险的手段在暗地里伤害他人.
41、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
42、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
43、比喻在行家或高明的人面前卖弄本事.自不量力.
44、丑女东施效仿 *** 西施,因西施常常皱着眉头,东施也无病 *** ,装作心痛,反被人嘲笑.
45、欲学别人之长,反而越增自身之短.
46、《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47、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48、燕昭王继位后,尊郭隗为老师,许多人纷纷来到燕国,为燕昭王效力.燕昭王都委以重任,关心备至.他与百姓同时安乐,共度苦难二 *** ,终于治理好燕国.
49、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雠者所快."
50、《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俾而后卑也.'"《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51、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52、《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53、杨子的邻居家跑丢了一只羊.邻人立刻率领亲戚朋友们去追寻,没有找到.邻人告诉杨子"岔路之中又有岔路,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去找,所以就回来了."
54、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55、《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56、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57、庞葱以"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劝喻魏惠王的故事.
58、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59、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60、成语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其中既有历史名人故事,也有重要的历史事件,还记录着古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有的成语赞扬了古人的高风亮节,如"过门不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三顾茅庐";有的则讽刺了人的愚蠢和卑劣,如"东施效颦","班门弄斧","指鹿为马","暗箭伤人";有的赞扬了立志成才,如"枕戈待旦","闻鸡起舞","投笔从戎";有的反映了人的胆小和怯懦,如"草木皆兵";有的隐 *** 生活的道理,如"歧路亡羊","唇亡齿寒","三人成虎";还有的成语对世人提出劝戒,如"唇亡齿寒","百闻不如一见"等等.还有的成语反映了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指鹿为马","图穷匕见";有的则记录了历史上的战争,如"破釜沉舟","四面楚歌";还有古人生活中的逸闻趣事,如"洛阳纸贵","望梅止渴",等等.成语集中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它是中国语言艺术的博物馆.
61、我们在平时读书时应该多积累成语,养成查辞典的习惯.通过查阅辞典,也可以上网搜索,不但弄懂成语的意思,还可以了解成语的出处,了解成语中所包 *** 的历史名人故事和历史事件.这样不但积累了成语,也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知识,还能让我们从中受到很多的教益,一举多得.成语积累多了,还会丰富我们的语言,使我们的习作锦上添花.
62、心动不如行动.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三、成语故事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怎么写
在我们身边,常常听到很多名人的名字。相信大家也看过不少成语故事书。上次我们刚写完了自己姓氏名人的研究报告。这次我们就要继续探索“"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多些了解我我们身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吧!
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项羽刮目相看——吕蒙
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诸葛亮一鼓作气——曹刿
投笔从戎——班超负荆请罪——廉颇
完璧归赵——蔺相如凿壁借光——匡衡
指鹿为马——赵高纸上谈兵——赵括
精忠报国——岳飞闻鸡起舞——祖逖
入木三分——王羲之卧薪尝胆——勾践
乐不思蜀——刘禅图穷匕见——荆轲
胯下之辱——韩信煮豆燃萁——曹植
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有一年夏天,曹 *** 率领部队去 *** 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 *** 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 *** 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 *** 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2、《望梅止渴》此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曹 *** 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引诱自己或他人。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成语故事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和成语中的历史人物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