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的成语 泛指周围各地的成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5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的成语这个问题,泛指周围各地的成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比喻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并从中学习的成语有哪些
  2. 表示地方的词语四字成语
  3. 形容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的成语有哪些
  4. 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是什么成语
  5. 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的四字成语

一、比喻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并从中学习的成语有哪些

1、【傍观必审】:傍观:在旁边观察。在一旁观察,必定明晰、清楚。

2、【拨草瞻风】:比喻善于观察事物。

3、【察今知古】: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总是循着时间的先后逐渐演变而成的。观察它的现在,可以推知它的本来面目。

4、【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5、【察颜观色】:观察别人的脸色,以揣摩其心意。

6、【沉机观变】:沉:深藏;机:机智。深藏机智,观察变化。形容头脑里办法多,有随机应变的才能。

7、【沉几观变】:沉:沉着;几:事物变化前的前兆。冷静观察事物,随机应变。

8、【达 *** 观】:达人:心胸豁达的人;大观:全面彻底的观察。指胸怀宽阔的人看得远,想得开。

9、【大处着眼】:从大的方面观察、思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10、【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大的目标去观察,从小的地方去动手。比喻既要从全局和长远的观点出发去考虑问题,也要在具体事情上一件件地做好。

11、【洞察一切】: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12、【洞见底蕴】:洞见:清楚地看到;底蕴:内情,事情的具体内容。透彻地观察到事物的详细内情。

13、【洞见症结】:洞见:清楚地看到;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问题的关键。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形容观察锐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14、【洞如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同“洞若观火”。

15、【洞若观火】: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16、【洞悉底蕴】:洞悉:清楚地知道;底蕴:内情,事情的具体内容。透彻地观察到事物的详细内情。同“洞见底蕴”。

17、【洞悉无遗】:洞:深入,透彻;洞悉:知道。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18、【洞隐烛微】:形容目光犀利,观察事物深刻透彻。

19、【洞中肯綮】:观察敏锐,言论能掌握问题的关键处。

20、【独出手眼】:手眼:手段和眼力。指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高超独特,不同凡响。

21、【睹貌献飧】:貌:脸色;飧:晚餐。观察脸色,献上晚餐。形容眼光敏锐,举止适合。

22、【凡夫肉眼】:比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见识。

23、【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24、【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25、【公听并观】: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26、【观变沉机】:沉:深藏;机:机智。深藏机智,观察变化。形容头脑里办法多,有随机应变的才能。

27、【观风察俗】:指观察国风民俗。

28、【观今宜鉴古】:宜:应该;鉴:镜子。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29、【观貌察色】:观察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

30、【观望不前】: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31、【观形察色】:观察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同“观貌察色”。

32、【管窥蠡测】: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从竹 *** 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33、【管蠡窥测】:窥:从小孔中看物。从竹 *** 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片面,见识短浅。

34、【贯微动密】:贯、洞:贯通,通达;微、密:事物最微小、最细密之处。能看到事物的最小最隐密之处。形容对事物观察认识得非常透彻深入。

35、【监貌辨色】:监:通“鉴”,照,察;貌:容色,外表;辨:辨别,明察;色:脸色。通过观察脸色来辨别对方的心思。形容为人机灵。

36、【鉴影度形】: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37、【静观默察】:不动声色,仔细观察。

38、【开心明目】:开心:使心窍开通;明目:使眼睛明亮。指通过读书或做事开通心窍,扩大视野,提高观察力。

39、【看风行船】:看:观察。比喻做事随机应变。

40、【看风行事】:看:观察,估量。比喻做事灵活机动。

41、【窥间伺隙】:窥:暗中观察;伺:守候,等待机会。暗中观察,准备伺机采取行动。

42、【窥伺间隙】:窥:暗中观察;伺:守候,等待机会。暗中观察,准备伺机采取行动。

43、【窥闲伺隙】:窥:暗中观察;伺:守候,等待机会。暗中观察,准备伺机采取行动。

44、【冷眼静看】:形容从旁冷静而仔细地观察。

45、【蠡酌管窥】:用瓢量海水,从竹 *** 看天。比喻见识浅薄,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

46、【目营心匠】:仔细观察测量,巧妙构思设计。

47、【目治手营】:亲眼观察,亲手试验。

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的成语 泛指周围各地的成语-第1张图片-

48、【牝牡骊黄】:骊:黑色。原意是观察事物要注重本质,不在乎外表怎样,后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49、【善观风色,善择时机】:风色:指不断发生变化的客观情况。善于观察和掌握不断变化着的各种情况,善于选择有利时机。

50、【审时定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同“审时度势”。

51、【审时度势】: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52、【省方观民】:省:察看。观察各地民情风俗。

53、【省方观俗】:省:察看。观察各地民情风俗。

54、【省俗观风】:省:察看。观察各地民情风俗。

55、【识二五而不知十】: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56、【随风倒柳】:随着风向摇摆的柳枝。形容没有主见。也指观察事势,相机应对。

57、【体察民情】:体察:考查,观察。考察民间生活生产情况。

58、【望表知里】: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本质。

59、【望影揣情】:指观察事物的表象即能测知其实质。

60、【析微察异】:指仔细观察、辨别。

61、【相机而动】: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

62、【相机而行】:相机:观察当时情况。看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决定自己的行动。

63、【相机而言】:观察适当时机而说话。

*** 、【相机观变】:等待时机,观察变化。

65、【相机行事】:相:察看;机:机会。观察时机,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66、【相时度力】:相:察看。观察时机,估算力量。

67、【相时而动】:观察时机,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行动。

68、【虚一而静】:指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69、【眼观六路】:眼睛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

70、【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71、【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72、【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73、【仰观俯察】:仰:抬起头;俯:低下头,弯下腰。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74、【以蠡测海】:蠡:贝壳做的瓢。用贝壳来量海。比喻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75、【以蠡挹海】:蠡:贝壳做的瓢。用瓢来量海。比喻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76、【杖策窥园】:杖策:拄杖。扶着拐杖,也要去园中看看。指不读死书,而是要观察、了解社会。

77、【知人善察】:善于识别观察人才。

78、【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79、【走马看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80、【拼音】: chá yán guān sè

81、【解释】: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82、【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83、【举例造句】:宝钗见此景况,察言观色,早知觉了七八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84、【近义词】:察颜观色、鉴貌辨色

85、【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观察与揣度对方

86、【英文】: check what one says against what he does

二、表示地方的词语四字成语

1.表示地方大的四字词语

一望无际、一望无边、无边无际、无穷无尽、不着边际

一望无际、一望无边、无边无际、无穷无尽、不着边际

一、一望无际 [ yī wàng wú jì ]

【解释】: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出自】:明·吴承恩《 *** 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二、一望无边 [ yī wàng wú biān ]

【解释】: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地域十分辽阔。

【出自】: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在鄱阳湖旁边的一座大山上,太阳刚刚出来,把一望无边的湖水照得金光闪闪。”

三、无边无际 [ wú biān wú jì ]

【解释】: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自】: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四、无穷无尽 [ wú qióng wú jìn ]

【解释】: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出自】: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译文】:这一刻,真个是肠断魂销!他止不住要把满怀离痛别恨向天地倾诉,遍天地间也装不下这无穷无尽的愁恨相思意

五、不着边际 [ bù zhuó biān jì ]

【解释】: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出自】:明·施耐庵《 *** 全传》第十九回:“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一遭。”

【译文】:何涛的思想:在这里挨不着边儿,怎么能办得到!我需要自己去一次。

[释义]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语出]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用法]用来形容范围广。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补语。

[辨析]~和“五湖四海”;都有“全国各地”的意思。但~是陈述 *** 的;偏重指四周有限的地方;“五湖四海”是比喻 *** 的;偏重指世界各地。二者有时不能通用。

[例句] *** 节的晚上;首都~的群众涌向 *** 广场;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三、形容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的成语有哪些

1、四面八方、天南海北、天南地北、五洲四海、五湖四海。

2、白话释义: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人们从~来到北京。

3、出处:《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忽遇四面八方怎么生?”

4、翻译:忽然遇上周围各地各个方面的事,该怎么处理呢?

5、白话释义: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亦形容(谈话)漫无边际。

6、出处:《熔炉》:“他素来最能关心战士,天南海北,不管怎样调皮捣蛋的人,一经他教育改造,都能脱胎换骨。”

7、白话释义: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各在一方。

8、出处:《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要时间月缺花飞。”

9、译文:距离遥远得就像天南地北,霎时间月份过去了,落花也飞走了。

10、出处:《魔 *** 的笛音》:“五洲四海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眼光和兴趣,注视着中国未来的发展。”

11、白话释义: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

12、出处:《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13、译文:把斗笠当成船帆,扇叶当成小船。可以遨游世界各地。

四、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是什么成语

1、[释义]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2、[语出]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3、[用法]用来形容范围广。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补语。

4、[辨析]~和“五湖四海”;都有“全国各地”的意思。但~是陈述 *** 的;偏重指四周有限的地方;“五湖四海”是比喻 *** 的;偏重指世界各地。二者有时不能通用。

5、[例句] *** 节的晚上;首都~的群众涌向 *** 广场;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五、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的四字成语

1、[释义]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2、[语出]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3、[用法]用来形容范围广。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补语。

4、[辨析]~和“五湖四海”;都有“全国各地”的意思。但~是陈述 *** 的;偏重指四周有限的地方;“五湖四海”是比喻 *** 的;偏重指世界各地。二者有时不能通用。

5、[例句] *** 节的晚上;首都~的群众涌向 *** 广场;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成语 周围 各地 泛指 各个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