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甜酒之乡大竹和大竹东柳醪糟 *** 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甜酒之乡大竹以及大竹东柳醪糟 *** 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四川大竹特产
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苕、胡豆、豌豆、洋芋、高粱、黄豆、油菜、花生、芝麻、烟叶、甘蔗、茶叶、蘑菇、生猪、牛、羊、鸡、鸭、鹅、鱼等;主要土特产有二郎竹席、东柳醪糟、“仁”字豆腐干、草串豆腐干、“奔月牌”分割肉和“保健快餐 *** 粥”系列产品。
被称为"中国草"的苎麻,是大竹县支柱产业之一。大竹自商周时种麻,迄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道光《大竹县志》记载"麻稻为首"和唐朝诗人杜甫《夔州十绝句》"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反映大竹的苎麻生产、流通盛况。建国以来,尤其是 ***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竹县把苎麻生产作为地方支柱产业来抓,使苎麻生产得到迅猛发展,苎麻产量、面积跃居全国产麻县之首,常年苎麻产量占全省40%左右,全国10%左右,成为全国苎麻生产基地县。八十年代中后期,苎麻生产进入鼎盛时期,苎麻种植更高年份(1987年)面积达22万亩,产量2万吨,产值2.05亿元,全县人均收入236元,主产麻区人平收入上千元;麻农总收入更高年份(1986年)达到1.3亿元,真正成为大竹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进入九十年代后,全国苎麻市场疲软,县委、县 *** 引导麻农重推苎麻品改,淘劣扩优,苎麻单纤维支数达到1800-2300支,苎麻面积保持在15万亩左右,面积、产量仍位列全国之冠。在抓苎麻生产的同时,大竹县充分运用苎麻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了苎麻纺织工业,苎麻加工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四川省苎麻纺织基地。全县苎麻加工企业现有23家,固定资产3亿多元,就业职工上万人,拥有长纺2.3万锭、短纺1.2万锭、织布机700台,年耗原麻可达2万吨。主要麻纺产品有精干麻、麻条、落麻、麻纱和麻棉混纺布等,先后有38个产品获部、省优质产品,其产品因系纯天然织物,具有档次高、挺括、透气 *** 能好等特点而倍受外商欢迎,远销日本、韩国及欧美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基本形成原麻种植生产、购销贩运,麻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格局,已初具苎麻产业化经营形式。目前,大竹县正抓住中国加入WTO进程加快,纺织行业复苏的机遇,一手抓优质苎麻基地建设,一手抓麻纺产品深度开发,把大竹建设成为全国优质苎麻商品基地县和苎麻纺织品集散中心。
醪糟,又名甜酒。是用优质糯米蒸熟降温后,加曲 *** 混匀发酵而成。风味独特,醇香清甜,有补气活血,滋阴补肾,生津止渴的功效和食用简便的特点。其中,距大竹县城3公里的东柳醪糟以其味道鲜美,造艺精良成为醪糟之佳品,特中之优酿。早在清代光绪年间,就名扬遐迩,享誉川内外。凡路经大竹者,无不亲临品尝,以祭口齿,清润胃肠。五十年代中期,东柳几家 *** 醪糟店联合组成东柳醪糟合作小组,扩大生产销售,仍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1979年,东柳供销合作社兴办醪糟厂,以后又与粮食部门联合经营,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年产15万市斤糯米醪糟供应市场。1983年该产品获四川省供销合作社 *** 优质产品殊荣。1984年经达县地区标准计量管理局、地区供销合作社批准制定发布了"东柳醪糟企业标准"。同时,载入《中国土特名产辞典》扬名国内外。随着东柳醪糟知名度的提高,市场份额的扩大,全县先后建起了大竹食品罐头厂、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继承和改进传统配方,采取现代化生产工艺,生产易拉罐、玻瓶装醪糟罐头,年生产能力达6000吨,以包装精美、携带方便,倍受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在原有"东汉牌"原汁型醪糟产品的基础上,开发了保健型醪糟、饮料型醪糟、"东汉牌"娘娘酿、女儿春和"东汉牌"元宵粉,形成了4个品种20多种规格的系列产品4400多吨的生产能力,产品远销北京、上海、西宁、山西、南京、天津、广州、内蒙、 *** 等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产品先后荣获 *** 优质产品称号、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巴蜀食品节金奖、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第26届 *** 会中国体育 *** 团标志产品。1995年送展首都人民 *** 举办的华夏文化促进会成立五周年暨文化养生 *** 会成立大会,被大会指定为专用食品,参会 *** 食用后,纷纷赞誉,胥光义、魏传统、杨成武、程思远、马文瑞、 *** 、王照华、张岫、 *** 、廖汉生、铁木尔、达瓦买提、邵华、赵子岳等原国家 *** 、老一辈 *** 家、社会知名人士签名留念。魏传统挥毫题词:"东汉醪糟誉贯古今",原 *** *** 到公司视察题词"醪糟极品,食品精华"。1998年被四川省技术监督局评为群众喜爱商品,被四川省 *** 评为四川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999年被四川省人民 *** 授予四川省名牌产品。
观音豆腐干,又名"仁"字豆腐干。主产大竹观音乡,有百多年历史。因装压豆腐箱版上刻有36个"仁"字,制成的每大张(一市尺见方、重二两五钱)豆腐干上的36个小块中均显一个"仁"字,故称"仁"字豆腐干。视之,皮面光洁润滑细腻,呈金 *** ;闻之,甘香味浓,芳香四溢,引人食欲;食之,甘甜可口,越嚼越香,回味悠长。同时,具有绵实特点,每张折成三折,可承受约25公斤重的拉力。由于质量长久不衰,声名远播,产品除畅销邻近各县外,还远销重庆、成都、广州等地。随着社会需求量的不断扩大,1982年,大竹县城关区粮站粮油加工厂建起了"观音阁"牌豆腐干机械化专业生产线,年产量60万袋。由于采取真空包装,延长了贮藏时间,且便于携带,成为馈赠亲友之佳品,受到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二、大竹大竹特产
东柳醪糟,亦称川地之甜酒,深受川人喜爱,尤以大竹东柳之酿最为精湛,饮之鲜美无比。东柳经营此业之两大知名店铺为“醪大王糟”及“醪糟 *** ”,自清末以来,其名声已传遍四方。东柳桥位于汉渝、川鄂公路交汇处,横跨东柳河,距离竹城仅三公里。东柳河源自铜锣山,汇聚溪涧及矿泉,水质甘甜,造就了东柳醪糟的独特风味。此酒不加糖却甘甜如蜜,有滋阴补肾、生津止渴之效。无论经过大竹的行人,无一不亲临品尝,以此清润胃肠。东柳醪糟以瓦罐封装,贴附标记,成为受欢迎的赠礼,随行远,誉满全国。
大竹县的另一个特产是被称为"中国草"的苎麻。大竹县自商周时期开始种植苎麻,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道光《大竹县志》中记载“麻稻为首”,唐朝诗人杜甫的《夔州十绝句》中的“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描绘了大竹苎麻的生产与流通盛况。自建国以来,尤其是 ***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竹县将苎麻生产作为地方支柱产业重点发展,苎麻产量、面积在全国产麻县中居于首位,常年产量占全省的40%左右,全国的10%左右,成为全国苎麻生产基地县。
大竹县位于四川东部,达州南部,东邻梁平、垫江,南接邻水,西界广安、渠县,北连达县,现辖50个乡(镇)、577个村。面积20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3.14万亩;全县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 万人。
三、大竹特产 大竹有什么特产
大竹醪糟东柳醪糟醪糟,又名甜酒。是用优质糯米蒸熟降温后,加曲 *** 混匀发酵而成。风味独特,醇香清甜,有补气活血,滋阴补肾,生津止渴的功效和食用简便的特点。其中,距大竹县城3公里的东柳醪糟以其味道鲜美,造艺精良成为醪糟之佳品,特中之优酿。早在清代光绪年间,就名扬遐迩,享誉川内外。凡路经大竹者,无不亲临品尝,以祭口齿,清润胃肠。观音豆腐干观音豆腐干,又名"仁"字豆腐干。主产大竹观音乡,有百多年历史。因装压豆腐箱版上刻有36个"仁"字,制成的每大张(一市尺见方、重二两五钱)豆腐干上的36个小块中均显一个"仁"字,故称"仁"字豆腐干。视之,皮面光洁润滑细腻,呈金 *** ;闻之,甘香味浓,芳香四溢,引人食欲;食之,甘甜可口,越嚼越香,回味悠长。同时,具有绵实特点,每张折成三折,可承受约25公斤重的拉力。由于质量长久不衰,声名远播,产品除畅销邻近各县外,还远销重庆、成都、广州等地。随着社会需求量的不断扩大,1982年,大竹县城关区粮站粮油加工厂建起了"观音阁"牌豆腐干机械化专业生产线,年产量60万袋。由于采取真空包装,延长了贮藏时间,且便于携带,成为馈赠亲友之佳品,受到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竹叶虾俗称“凉虾”,这是大竹的一种民间小吃。自古以来,时值夏季,大竹的老百姓都有喝凉虾解暑的习惯。竹叶虾是以大米原料熬制而成,加入少许绿菜汁调色,使之身显翠绿,形似小虾,又如竹叶,故称作竹叶虾。因其 *** 流程简单易学,大多由家庭作坊生产经营。食之清凉甘甜,虾身绵实,如配少许枸杞,称为红果虾;如配 *** ,称为 *** 虾;如配少量醪糟,称为醉酒虾。配料不同,其风味也不同。现在,根据老百姓的需要,竹叶虾已不再只是消暑的夏季小吃了,一年四季,都可在大竹品尝到这种风味独特的小吃。芝麻薄脆饼大竹县国营食品厂生产的芝麻薄脆饼,是清朝宫廷内名膳师雷桦柏首创名点。 *** 时期,雷氏兄弟为继承传统名产,成立“松柏斋商号”专门生产,销售芝麻薄脆饼和粮果糕点,生意兴隆。1956年公私合营后,并入国营食品厂,薄脆饼,以面粉、饴糖、白砂糖、植物油、芝麻为主要原料,再以生产芝麻薄脆饼的独特工艺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相结合而制成,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风味更加独特,饼形更为美观。食之,有松、脆、香、甜之感,不刺肉,不回潮,无异味,乃旅游携带和馈礼之佳品。1985年被评为四川省商业厅 *** 同行业地方名特产品
文章分享结束,甜酒之乡大竹和大竹东柳醪糟 *** 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