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烤酒之乡简介的问题,以及和烤酒和酿酒的区别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力所拉祜族乡乡镇简介
力所拉祜族乡,云南省的一个乡镇,位于北纬22°35′至22°43′,东经99°21′至99°33′之间。东邻勐梭镇,南接翁嘎科乡,北连西盟镇、莫窝乡,西南以河为界与 *** 相望。这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高谷深,百分之百的山区环境,乡 *** 驻地是力所寨。全乡辖5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55个村民小组,农村人口10234人。
力所拉祜族乡居住着拉祜族、佤族、汉族、傈僳族等多民族。2007年,总户数2972户,人口1152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6.86%,农业人口占96.67%。拉祜族是更大民族,5579人,占总人口的48.40%,佤族5587人,占总人口的48.46%。2006年末,全乡总人口11034人,总户数3073户,其中拉祜族5458人,占总人口的50%,佤族5251人,占总人口的47%。
力所拉祜族乡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如传统舞蹈芦笙舞、乐器芦笙、三弦等,以及诗歌中的“陀普科”(谜语)。传统节日有火把节、新米节、春节等。人们 *** 小乘 *** ,新年时,小辈会给长辈送去自烤酒、糍粑,长辈则用红线祝福他们新的一年健康、平安、幸福。
在人口卫生方面,力所乡设有中心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拥有医生、乡 *** 生,提供医疗服务,推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同时,力所拉祜族乡有计生服务站,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强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乡计划生育率达到9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2‰。
在资源方面,力所拉祜族乡有耕地总面积34709亩,林地151447亩,水面面积6133亩。此外,还有锡矿等资源。力所自烤、啊佤水酒和鸡肉稀饭等是当地特色美食。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全乡的拉祜族群众会相聚到商烟街祭拜传说中的玉石马。
力所拉祜族乡是西盟唯一的拉祜族乡。东邻勐梭镇,南接翁嘎科乡,北连西盟镇、莫窝乡西南以河为界和 *** 相望。位于西盟县境西部,距县城48公里。
二、基诺族简介
1、基诺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民族乡,少部分散居在景洪县的动旺、动养、橄榄坝、大渡岗和动腊县的象明、动仑等地。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基诺”是民族自称,过去汉语多音译为“攸乐”,意为“跟在舅舅后边”,加以引伸即为“尊崇舅舅的民族”。
2、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无文字,过去多靠刻竹木记事。基诺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尊奉诸葛孔明。主要以农为生,旱稻、棉花、玉米是他们的传统农作物。种茶历史悠久,有著名的普洱茶。
3、基诺是本民族的自称,过去史籍文献记载中汉译为“攸乐”。基诺族人全部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一座大山上,根据其生活习惯、节日习俗、服饰装饰、族源和历史沿革等各方面的情况,于1979年经过民族识别,由 *** 批准公布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是我国认定的第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关于基诺族的来源,没有文字记载。基诺族人尊奉诸葛亮,传说是诸葛亮南征部队的一部分人,是从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北方迁来的,经过世代的繁衍发展,到新中国成立时还尚未形成一个定型的阶级社会,基本上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基诺族人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彻底改变了刀耕火种、刻竹记事、以物易物和祭 *** 治病的落后面貌。如今,基诺族
4、基诺族约有一万一千九百多人,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县的基诺。没有本民族语言,也无方言区别,没有文字。刻木,刻竹或数苞榖粒记事,记数,信奉万物有灵,尊奉诸葛孔明,对祖先的崇拜占有重要地位。
5、基诺族人的歌舞活动常通宵达旦,尤其在节日婚丧和盖新房时,歌声悠扬,连绵不断。基诺人的歌同养育他们的西双版纳一样美丽动人。从高高的基诺山,传来了悠扬的歌谣,仿佛讲述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6、基诺族待客真诚,在民间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习俗,即捕获到猎物之后,凡是见到捕获者的人,生时都可分一份,熟时都可去吃,直到吃完为止。饮酒也是如此,只要客人不放杯,主人一定要奉陪到底。
7、在民间一直保留以酒代罚之习,凡违反了村规寨法或做错了事的人,一般要罚其10碗酒,重者要罚当事人两头猪、百余斤大米和几十斤酒,请全村老少共餐一顿。
8、过去基诺族有过成年礼之俗。孩子过成年礼时,要膘牛,牛肉用芭蕉叶包好,分送给寨子里的各家各户,以示庆贺。
9、基诺族过去 *** 万物有灵原始 *** ,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过年或祭祀时,家家都要宰杀畜禽置酒备肉,以传统的剽牛活动最为隆重。届时由几个小伙子持刀先砍牛脚,而后割下牛 *** 一块肉祭祀,余下的牛肉大家分食,与此同时还要用牛瘦肉、皮、血、苦胆、蒜、辣子、酸笋、槟榔、绿叶、酒做一种名为“克勒刹”的凉菜,与3只鸟和飞鼠干巴等组成礼物,送给邻近村寨的寨王家,并顺颂赞美之词。剽牛后各家的家长都要到长老(家族长)家祭祖过年,长老要设宴款待,按规定入席。
10、祭祀活动还有烧地祭、尝新节和吃谷魂,每次祭祀一般都要杀猪、宰狗。 *** 祭要按猎获物的大小、凶猛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祭视的规模也根据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所有猎物必须在祭祀后才能食用。
11、基诺族的婚姻,基本上是文系家长制下的一夫一妻制,但又保持了许多对偶婚甚至群婚的某些特点,其中许多习俗尚需具体研究。男女十五六岁后要举行成年礼仪式,经过一番严肃和令人惊异的复杂过程后始得换上成年人的衣服,上衣绣上月亮形花徽,挎包——“通帕”上也绣有花徽,从此才具有公社成员的资格,也才取得谈恋爱的权利,此后他们必须在公房内过夜。因为每年举行成年礼的青年男女年龄相当,其上下一两年间举行成年札的青年便自然构成一个恋爱班级,但即使如此,年龄相当的班级间的婚姻也有一个自然过程。结婚之前的恋爱,通常有“巴漂”、“巴宝”、“巴里”三个阶段。“巴漂”是秘密的谈情约会阶段,“巴宝”是爱情由秘密转入公开的阶段,“巴里”是 *** 的阶段。只要 *** 之后双方的感情热烈和睦,男子一早起来即为女家扫地背水,并向世人表示二人要结为夫妻,此后即请 *** 或舅舅向女方父母求婚,通常女方父母必然答应,接着就约定婚期。因为婚姻是 *** 的,经过了爱情的三个阶段,所以婚后离异者并不多。
12、基诺族的姑娘对小伙子有意后,她就会送小伙子一朵美丽的鲜花,如果小伙子也爱这位姑娘,受到鲜花后,他就可以向这位姑娘提亲男女青年结婚时。结婚时男女双方都要杀猪请客,新娘进家后,公公要赏一只鸡腿。
13、基诺族男女皆喜欢戴大耳环,耳环眼较大。他们认为耳环眼的大小,是一个人勤劳与否的象征,所以从小就穿耳环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扩大。如果一个人的耳环眼小,则会被人认为是胆小、懒惰。基诺族男子穿宽裤,无领对襟白色外衣。女子挽发高髻,头戴三角形尖帽,身背 *** 布袋,在白背心上刺有各 *** 案,外着无领长袖外衣,下穿黑色红边的合缝裙子。基诺族喜欢穿自织的带有蓝、红、黑色纹土布,富有民族特色。
14、基诺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大米为日常主食,杂以玉米、瓜豆等。基诺族食用大米很讲究,要吃好米,新米,陈仓米多用来喂养家畜或做烤酒。玉米则侧重于吃青。早餐通常把糯米饭用手捏成团吃,午餐多把米饭用芭蕉叶包好带到地里随时加盐和辣椒食用。晚餐除主食米饭外,还备有一些菜肴,家庭饲养的畜禽只在婚丧礼祭时才能宰杀。
15、平时肉类来源多依靠 *** 。每年5--9月是基诺山的雨季,此间的菜蔬几乎全靠上山采集,经常食用的有山 *** 、水芹菜、竹笋、鱼腥草及各种菌类。其中以竹笋最为常见。丰富的野味和山菜加上本地特有的野花椒、麻根、香茅草、酸木粉,使基诺族能在不同的季节里烹制出许多具有热带山野风味的民族菜肴。
16、基诺族普遍喜好饮酒,民间有不可一日无酒的说法。所饮用的酒大都是自家用大米或玉米酿制,在酿制过程中,通常要加一些锁梅叶等植物,酒呈浅绿色,并带有一种植物的自然香味,据说有健脾强身的功效。
17、基诺山是一个著名的产茶区,驰名中外的普饵茶是当地的特产,民间多喜喝老叶茶,喝茶时一般都将老叶揉炒后放入茶罐加水煮至汤浓方饮。在毛俄、茄玛等寨的部分基诺族妇女中,有食一种当地特有的胶泥的习惯,有的老年妇女已食土成癖,一日不食就有不适,研究表明:这种胶泥中含有少量 *** 必需的铜、铁、钙、锌等元素。
18、典型食品主要有:芭蕉肉、全肉条等。还有竹筒烧麂排,油煎扫把虫。
19、基诺族民居为干栏式木结构房屋,木构架、木板墙、茅草屋顶,一般为上下两层,楼下一层无墙壁,用于堆放农具和柴火杂物,楼上一层是居住的正房。基诺族还保留着同姓合居的习俗,在一个父系大家庭的“大房子”内,有一个氏族总火塘,每个小家庭又有一个小火塘,有的“大房子”内居住着几十甚至上百个小家庭,反映了父系大家庭的残余,引起了有关专家的注目。
20、基诺族许多禁忌,如:煮麂子头时须在妇女睡觉后进行,产妇不能吃用铜、铁锅鱼的饭;祭过寨神的食物,必须在村、社长门前煮食;祭山神的食物一定要在野外煮食,不准拿进寨;在民间有食鸡肉可以治病之说。婴儿满月,其父要闭门烤一只小鸡独食,当天 *** 不准讲话,认为这样可为小儿消灾免祸。
21、基诺族普遍 *** 原始 *** ,崇拜自然,崇拜祖先,相信万物有灵。过年或祭祀时,家家都要宰杀畜禽置酒备肉,以传统的剽牛活动最为隆重。祭祀活动还有烧地祭、尝新节和吃谷魂,每次祭祀一般都要杀猪、宰狗。 *** 祭要按猎获物的大小、凶猛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祭祀的规模也根据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所有猎物必须在祭祀后才能食用。
22、太阳鼓是基诺族最神圣的祭器和乐器,每个村寨一般有两面,即公鼓和母鼓。基诺族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村寨的象征,认为它能保佑全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平时将其供放在卓巴和卓生(地位仅次于卓巴的另一长老)家里,任何人均不得随意触摸、敲击。只有卓巴宣布过年时和过年跳大鼓舞时,以及某些特定的场合才能敲击。
三、怒族节日简介 怒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时间为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底至正月,节期15天。每到腊月末,家家都要清扫庭院,除净火塘中的余灰,并用松枝装饰门面,地上及炊具餐具、各种器皿铺上一层绿松毛(松树叶),象征去旧迎新。除夕之夜,家家要吃团圆饭。初一凌晨,年轻的小伙子要抢先去井里打吉祥水,并给长辈拜年请安,长辈要拿出酒、油茶、麻花等进行招待。烧好的之一顿饭要先给牛和狗分出一份面饼和肉汤,因牛不吃荤,主人要用手掰开牛的 *** 灌进去。过年期间,杀猪宰羊,要相互送礼,邀乡里亲朋好友,共同聚餐,酒菜丰盛,情趣盎然。
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节日这天一早,怒族群众穿上盛装,带上早已准备好的祭品和野餐,手捧一束束鲜花,前往村寨附近的溶洞去祭祀,朝拜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仙女”——阿茸,并举行聚餐和各种娱乐活动。人们边吃边喝、边唱边跳,整个山谷都沉浸在古朴而隆重的节日气氛中。(农历网 *** nongli *** )
关于鲜花节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怒家山寨有一个勤劳、聪明而又美丽的姑娘阿茸,她不辞艰辛,劈开了高黎贡山,引来了泉水,使常年干旱、荒芜的怒家山寨得到了浇灌,使两岸的 *** 变成了沃土,荒山变成了绿野,可是她却被可恶的头人烧死在高黎贡山的山洞里。这一天是农历三月十五日,时值阳春三月,怒江两岸鲜花怒放,怒族人民为了纪念阿茸,便将这一天定为鲜花节,以此来纪念他们崇敬、热爱的阿茸。”
居住在云南省兰坪县菟峨区的怒族(自称“若柔”人)为祭祀树林而过的节日。节期一般在树木枝叶茂盛的六、七月间举行。祭礼时要阖族参加,并排除其他民族的成员。他们集中到山上一片被视为“神林”的树林前,由巫师主持,杀黑羊祭祀,求神保护森林,免除各种虫灾、火灾等危害,使林木长得树 *** 粗。祭毕,就地烹羊同享。
怒族最热闹的节日。吉佳姆。怒语译意,是过年之意。节期在每年秋收之后,一般要过15天。节日里,村村寨寨烤酒杀猪,歌舞通宵达旦。在节日期间,又以杀年猪后的头一天为节日最欢乐的一天。这一天,姑娘们打扮一新,身着绣有花边的衣裙,佩戴站用珊瑚、玛瑙、贝壳、银币串成的胸饰。小伙子们也全身新装,手持琵琶,曲调不断反复,曲意不断增加。人们伴随琴声翩翩起舞。屋里的老人们也趁酒兴大唱《酒歌》,祝福后代幸福成长。
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人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在这一天要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是兰坪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新米节在每年稻谷成熟时举行。各家各户从熟地里割下一些稻谷,舂成米,并杀一只鸡,做一顿新米饭,先将鸡肉和米饭给狗吃然后全家再吃新米饭。
贺新房是在木楞房还没有开设门户时举行。主要是先杀鸡,请巫师祭新房然后在木楞房一壁砍开一个洞。同时,村里人带酒肉前来祝贺,饮酒歌舞,通宵达旦。
(时间:每年农历二月八日)主要活动:跳锅庄舞,结彩绕村庄以示吉祥,藏传佛事活动,驱 *** 祭天保平安等。地点:贡山扎那桶
客房中间置一火塘,火塘上有铁三脚架或锅庄石,用于煮饭、烤火等,也是全家保护神的居所。火塘的上方为神位,逢年过节要在这里摆放祭品供神灵享用。火塘左边为家中老人的座位。到了怒族人家,不得用脚踩火塘中的铁三脚架或锅庄石,更不能从火塘上跨过。火塘上方的神位不能坐人,也不得从这里经过。主人家里间的卧室外人不得进入。
1、老人的东西不得随意乱动,不能从老人面前走过,不直呼老人的名字。在老人面前讲话声音要柔和,不跷二郎腿,不开粗俗的玩笑。怒族崇高男女平等,不歧视妇女,提倡男嫁女方,不受家族和女方歧视。家庭与邻里和睦相处,遇事一般请本村有威望的长老明断是非,不提倡打架斗殴。
2、未婚男子不能与青年妇女在较远的地方行走,或久坐一处。主人的卧室不允许外人进入。贵客来访,要请客人吃石片烤饼和暇拉。妇女不能参加 *** 活动,妇女不能犁田。已婚妇女未经丈夫充许不准参加社交活动。不能砍伐神树,也不能在神树及祭神的 *** 下大 *** 。小孩不能浪费粮食,不能躺着吃喝。不能随便出入家族的坟地。不能蹬踩、跨越三角,也不能任意搬弄三角。
怒族妇女 *** 后要受到重点保护,如不能爬山、不能过江河、不能进仙人洞;不能看形态丑陋的东西;不能到老人的位置前去;不能去神秘的地方;妇女生孩子,男人不能在场;产后一个月不能用凉水洗脸;妇女不能跨越 *** 、 *** 及背板,不能参与杀猪、杀鸡,不能参与家族的重大祭祀活动。妇女坐月子期间,外人不能进入产妇家门。
按照怒族的礼节,到怒族人家做客应带些烟、酒之类作礼物。客人不接受同心酒是对怒族同胞的不礼貌,将失去怒族同胞的信任。火塘上方的神位不能坐人,也不得从这里经过。忌讳别人踩踏自己的影子。儿童要禁食熊、虎、豺肉,禁食鸡爪、鸡血,妇女在40岁前不吃心肺。
贡山怒族严禁族内婚,外甥有优先娶舅父女子的权利。 *** 教传入后,怒族中信教群众之婚姻则受教会 *** ,规定 *** 不许与非 *** 成婚, *** 婚姻须经神甫许可,婚礼由神甫主持,并在教堂举行,不宴宾客。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