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通渭县是书法之乡吗,以及通渭县李法宗书法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永新被称为”书法之乡“吗
江西永新获得了2014-2016年度“中 *** 间文化艺术之乡”,再一次成为“中 *** 间艺术之乡-书法之乡”,这是该县第四次荣获“中国书法之乡”称号。江西省共有13个县(市)入选,分别是九江市瑞昌市剪纸之乡、吉安市永新县书法之乡、宜春市上高县农民摄影之乡、上饶市婺源县工艺雕刻之乡、南昌市青山湖区灯彩之乡、吉安市吉安县灯彩之乡、赣州市安远县采茶戏之乡、赣州市兴国县山歌之乡、九江市修水县书法之乡、赣州市于都县唢呐之乡、上饶市广丰县书画之乡、抚州市黎川县油画之乡、吉安市永丰县农民画之乡。
据了解,永新文风鼎盛, *** 时期,永新书法家刘郁文有江西三支半笔之一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书协会员尹承志的书法枯润相宜,疏密有致,名重一时。更有国画 *** 刘勃舒,以擅长画马名扬海内外。现全县有全国书协会员8名,江西省书协会员46名,吉安市书协会员120余名、书法人才2000余名,为全国前茅。
永新县地处赣西边陲,位于井冈山下,古称吴头楚尾。东临泰和,西接湘境,南通井冈,北走庐陵。于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建县,距今1807年。县名源自《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全县总面积2195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场,人口50.7万。禾水河宛如一条玉带横贯全境,秋山为境内更高峰,海拔1391.3米。这里,自古物阜民淳,名人荟萃。自唐兴乡贡制举至清代,有史记载者,进士197人,举人603人。入仕后,身居相位者2人、尚书者2人。中国之一位女音乐家唐代许和子、北宋名相刘沆、明代布衣哲学家颜钧、明末清初文学家贺贻孙等名人皆出自这里。永新人自古重名节,敢牺牲,忠义三千、八砖千古等故事荡气回肠,传颂至今。
作为井冈山 *** 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赣 *** 根据地的中心,永新留下了 *** 、 *** 、 *** 、 *** 等老一辈 *** *** 家的光辉足迹,孕育了 *** 患难妻子 *** 三兄妹,走出了王恩茂、张国华、王道邦、旷伏兆等41位 *** 国开国将军,铸造了“三湾改编”与“龙源口大捷”的不朽功绩。在井冈山 *** 斗争时期, *** 曾这样评价永新:“我看永新一县,比看 *** 还重要”,“用大力经营永新”。一代文豪郭沫若参观永新时,感慨挥毫赋诗:“长征逾万参加者,烈士八千磊落才。”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言万古诗。永新森林覆盖率近70%,为中国绿色名县,分布着三湾国家森林公园、碧波崖、南华山、黄竹岭、红枫湖、高士山、阿育塔、观音阁、武功坛、南塔等名山胜水、名胜古迹。旖旎的自然风光让解缙、欧阳修、徐霞客、颜真卿、黄庭坚、文天祥、杨 *** 等文人墨客留连忘返,并留下“宛宛禾川绿绕城”、“义山禾山在处在”等壮美诗文。
二、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人口密度大吗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介于东经104°57′~105°38′、北纬34°55′~35°29′之间,海拔为2521~1410米,平均海拔1970.5米。东南、南分别与秦安、甘谷县接壤,西南、西分别与武山、陇西县相邻,西北、北、东北分别与 *** 区、会宁和静宁县毗邻,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连结兰州、白银、平凉、天水等地的重要枢纽。
全县共辖6镇12乡、332个行政村、3个社区、2440个村民小组。
全县东西长约78公里,南北宽约 *** 公里,总面积2912.97平方公里。全县居民总户数10 *** 1户、总人口46.73万人,其中农业户数86852户、农业人口42.68万人。
通渭县历史悠久,开发较早,距今已有四、五 *** 。西周为羌戎地区,秦属陇西郡,汉初始置平襄县,属天水郡。宋置通渭县,元属巩昌路,明清属巩昌府。建国后1949年8月至1955年,属天水专区;于1956年划归定西专区所辖至今。
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南部的连绵地带,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年平均气温7.7℃,降水量300~600mm,无霜期120~170天,日照时数2100~2430小时。是全省18个干旱县、41个国扶县之一。
境内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是花岗岩、汉白玉、硅铁矿、高岭土、硫铁矿、地热温泉和煤等。花岗岩分布仅露地储量在6亿立方米以上,高岭土可开采储量187万吨,硅铁矿总储量300万立方米。地热资源3处,距县城8公里处的地热温泉闻名省内外,日泛水量在6000吨以上,地表水温53.9°C,富含铁、碘、氟、钙、钾、锶、氡等19种化学元素,属国内少见的复合型富质高热矿泉,“浴可医治百病,饮可提神美容”,可洗愈皮肤病、胃肠道疾病、风湿病等17种疾病,为陇中著名的疗养胜地,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通渭县文化底蕴深厚。通渭群众酷爱书画,习字作画蔚然成风,全县10万余户几乎家家悬挂、收藏字画,书画收藏总量150万件以上,现有画廊260多家,从事书画习作创作的人员3350人,有县以上协会的创作骨干349人,其中有国家、省级书法(美术)协会会员32人,从事书画装裱和经销的人员达2000多人,年书画交易额1000万元以上。1993年曾被国家 *** 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通渭县以书画之乡闻名,县文化馆魏岳嵩、刘铎、何钰等的作品多次在省上和全国各种大型展览上展出受到好评。魏岳嵩的《梅兰菊竹》条屏1984年由甘肃人民出生社出版发行,楷书扇面1987年在《书法》 *** 发表。刘铎的行草在中国、日本等国书法爱好者参加的《纪念 *** 诞辰120周年书画展览》中入选,并在杜康杯全国大奖中获佳奖。全县还多有书画收藏爱好者,米芾、郑板桥、于佑任等历代名家的作品都有收藏,当代舒同、启功等书法家的作品也散见于民间。
通渭体育事业成绩骄人,先后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田径之乡”和“全国体育先进县”,常河、鸡川镇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鸡川、寺子、常河、碧玉、榜罗、什川、义岗、马营和原青堡等乡镇先后被评为全省体育先进乡镇。
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有小麦、莜麦、扁豆、速效豆、谷子、糜子、玉米、洋芋、荞麦等17个种类。经济作物有胡麻、蔬菜、瓜果、 *** 材、花卉等上百个种类。
城市工业主要有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建材业。年产量更大的有粉丝、味精、淀粉、地毯、水泥、毛衣裤等二十多种产品。其中“飞天牌”粉丝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银奖,“温泉牌”味精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银奖,为部级优质产品,两项均被列为甘肃省名牌产品;仿古地毯获全国优质进出口产品银奖;牦牛绒衫获’95武汉纺织年会纺织类“维尔佳”杯二等奖。境内有西兰、华双、马陇等3条国家干线公里,有17条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县城距省会兰州180公里,横穿全县的310国道已经建成。邮电通讯发展迅速。县城已开通程控国内直拨 *** ,马营等16个乡镇实现了农话自动化。电力供应比较充分裕,有110千伏输变电线路1条,35千伏输变电站5个。实现了村村通电。
平均海拔1970.5米,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具有典型的 *** *** 季风气候特征,属陇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年平均气温7.7°C,极端更低温-20.7°C。总人口 42.85万人,总土地面积290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5.3万亩,其中粮田133.26万亩,经济作物24.52万亩,人口密度156.33人/平方公里.
通渭县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发现有温家坪 *** 遗址和战国时代秦长城遗址,历史上有东汉末年的著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明代工部尚书赵荣、开封知府王瓒、清代“陇右真儒”李南晖、四川按察使牛树梅等文化名人。通渭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途经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之一,县内建有榜罗红军长征纪念馆、义岗红军烈士陵园、红军长征纪念碑等 *** 纪念建筑,红军长征榜罗会议遗址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100个景点之一,“通渭小曲”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通渭群众酷爱书画,习字作画蔚然成风,全县10万余户几乎家家悬挂、收藏字画,书画收藏总量150万件以上,现有画廊260多家,从事书画习作创作的人员3350人,有县以上协会的创作骨干660人,其中有国家、省级书法(美术)协会会员45人,1993年曾被国家 *** 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57所,其中完全中学5所,职业学校4所,进修学校1所,初级中学19所,九年制学校19所,小学295所,幼儿园12所,校舍面积达339418万平方米,拥有教职工5378人,在校 *** 10868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02%,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5.1%。
2021年4月,通渭县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通渭县位列第41名。
2020年6月,通渭县列入第二批 *** 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一方面军)、长征片区(红四方面军))。
2019年3月,通渭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8年9月,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通渭县在列。
三、通渭秦嘉徐淑公园作文(写景)
【五年级作文】介绍我的家乡我的家乡位于甘肃省通渭县,这里有历史悠久的旅游景点和丰富的文化知识,被誉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我县有着光荣的 *** 传统和历史名镇——邦洛镇。邦洛镇的纪念馆留下了红军2.5万英里长征的足迹。 *** 说,红军长征经过通渭时, *** 在邦洛镇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决定了 *** 红军北上的决定,对 *** 的胜利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当晚, *** 红军进驻通渭, *** 在文庙街小学热情朗诵了著名的“七律长征”。这首诗已成为人类历史上一部壮丽的史诗。 2021年7月9日,是值得我们高兴的日子,之一辆和谐号缓缓驶入我的家乡,使我的家乡彻底告别了不通火车的历史,迈入高铁时代。缩短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从此让我的家乡不再遥远,从此有很多的游客来通渭旅游观光,让这片红色的土地在飞驰中熠熠生辉。在我的家乡,有句俗话说“家里没有书画,通渭 *** 没有”。住在这里的人把中堂挂起来。他们从小就热爱书法和绘画,练习书法和绘画,收藏书法和绘画成为一种潮流。即使家里的人不认识一个大字,他们也必须在中堂挂书法和绘画。他们总是用文化气息装饰自己的家。这里的人们从小就认真练习写作,学习祖先的优良传统。这个曾经以贫穷和干旱闻名的大县,现在以“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和“书墨之乡”而闻名。我的家乡有一座美丽的公园叫“秦嘉徐淑公园”现在已是通渭县的一道传奇的风景。家乡的人们崇尚耕读,重视教育和文化,东汉时期就有了秦嘉徐淑夫妻诗人,我们为了纪念夫妻诗人,就修建了“秦嘉徐淑公园”。有很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当你来到我的家乡,你会知道有一个地方叫“龙山神泉”——通渭温泉。“洗澡可以治愈各种疾病,饮酒可以提神养颜。”如果你不去温泉,就像不去北京的 *** 广场或西安的兵马俑。我家乡的“龙山神泉”位于通渭县五英里外的一个温泉镇。泉水四季温暖,冬季御寒,夏季降温,可治疗多种疾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来去去体验“龙山神泉”。经历过之后,他们赞美它。它真的名不虚传。现在很多游客在这里休养和护理,我家乡的温泉水是一种罕见的 *** 复合优质矿泉水。我的家乡还有很多美食,更好吃的就是通渭荞圈了,荞圈是由荞麦磨成面粉后,和胡麻油炸制而成,素有百吃不厌,百吃不腻的口味而远近驰名。来我的家乡旅游的,走亲戚的,送给亲人的礼物,就是自家的荞圈。以及各种荞面美食:荞面棒棒,懒疙瘩。亲爱的读者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们兴奋吗?行动胜于心灵。快来我的家乡。好客的通渭人欢迎您。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