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花果之乡 *** 的一些知识点,和中国无花果之乡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 *** 记中的花果山到底是哪儿的
1、《 *** 记》中的花果山的原型究竟在哪里,争议颇多。我认为花果山的原型在洛阳,就是唐代大诗人李贺的家乡———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的花果山。
2、花果山位于九朝古都洛阳以西90公里的宜阳县穆册关,海拔更高峰1831.8米。花果山
3、原名女几山,《山海经·中山经》中说:“女几之山,洛水出焉,东注于江,晋张轨隐于宜阳女几山,即此。”花果山之名,最早出现在北宋《太平寰宇记》:“寿安县(即今宜阳县)岳顶山在县西南,又西为花果山。”因此,宜阳花果山之名早于《 *** 记》600多年,决不是为了攀附《 *** 记》而杜撰的。我在这里说花果山的原型在洛阳主要基于以下几条证据:
4、一、花果山的西南山腰十八罗汉峰下有一座花山庙,始建于中唐时期,共186间,五进,分别供奉 *** 师徒四人和白马,庙内墙壁上有彩绘大型壁画《大唐圣僧西域取经记》,寺内有玉皇殿、 *** 殿、西佛殿、五祖殿、白云殿等,这些在《宜阳县志》有清楚记载。可惜的是在20世纪四十年代,为了剿灭盘踞在里面的土匪,古庙被焚。不过在庙宇的遗址上发掘到清代乾隆十五年(1705年)三月重修西佛殿的碑刻,上面的记载说:“斯山也,《 *** 记》所称齐天孙佛成圣处也,故其庙在焉。”同年九月,另有重修西佛殿碑记载:“宜邑西南百里许有花果山,即女几山也。昔有神女遗几,故名之。后因山多奇花异果,又名之曰花果山。”这两块碑至今保存完好,它交代了花果山名称的演变和由来,而且明确指出此处就是《 *** 记》“齐天孙佛成圣处”。
5、二、《 *** 记》的主角 *** 的原型玄奘是洛阳人,他的出生地偃师县缑氏乡距花果山不远,两者相距100多公里,而且玄奘少年出家的净土寺离花果山也不远,玄奘西域取经回国后,之一次受唐太宗召见也是在洛阳,见驾完毕就到洛阳白马寺讲经。这些对于以历史真实故事为原型的《 *** 记》创作,不会没有影响。
6、三、特别令人惊奇的是当地的习俗一直供奉西佛,这个西佛可不是西天佛主 *** ,而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前面的碑文叫“重修西佛殿”就点明了这一点,在花果山方圆百里的地方,老百姓家家供奉西佛,民间有时口语中也称“孙佛”,好多村庄有“孙佛祠”,甚至居民的家中在 *** 灵牌之上,常祀有“齐天大圣尊神之位”,民间说“斯神能祈福禳灾,有祷即应”,这种习俗究竟源于何时,没人能说清,问当地人,他们只是说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7、四、从山势地貌上来看,这里也极似《 *** 记》里的花果山,在主峰周围有一山体,几乎全是石头,从北面看,其形状非常像一卧猴的猴头,另有一山峰叫 *** 师徒峰,距花山庙东南三公里,四大奇峰突出,按 *** 、悟空、八戒、 *** 秩序排列,从侧面看也酷似 *** 师徒四人,实在是神奇之至。在花山庙以北400米处,有一巨石突兀于危岩之上,因状似 *** ,当地人叫它 *** 石,在云雾缭绕之时,这块 *** 石就像身披袈裟的玄奘,正穿越云海去西天取经。花果山素来以山奇、石怪、林茂、水秀、雾美、洞幽著称,山上共有水帘洞6处,最有名的是花山庙东北危崖上的一个,洞高2米,宽3米,深不可测,洞内四壁光滑。另据史 *** 载,洞上原有泉水,从洞口飞泻而下,五光十色,状如珠帘,周围奇花异果也极为丰富,颇具“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味道。花果山周围的很多地名也与《 *** 记》中的地名相同,如水帘洞、西佛殿、龙王洞、 *** 师徒峰、高老庄、柿树沟等。
8、五、花果山自古就是天下名山。唐代大诗人韩愈、白居易、李贺、刘禹锡,宋代的邵雍、司马光等均有诗词吟诵此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大才子、大画家唐寅专门慕名来拜此山,并留下4幅描绘花果山风景的山水画《山路松声》、《抱琴归去》、《春游女几山》、《茅屋风清》,每幅画都配诗一首,这4幅画原藏 *** 故宫博物院,上海美术出版社1987年出版《唐寅画集》将这4幅画选入。和唐伯虎处于同一时期的吴承恩应该对这座名山很了解。
9、宋代大理学家邵雍为花果山写有一诗:“西南有高山,山在杳冥间。神仙不可见,满目空云烟。 *** 女几祠,门临洛水边。但问霓裳曲,世人有或传。”这种人间仙境般花果山不正是《 *** 记》里花果山的原型吗?
二、《 *** 记》中孙悟空的故乡——洛阳花果山
的故事而闻名的地方,说起来,个个还都很有故事(二)
《 *** 记》的影响力不用我多说,大家都会有同感,这里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河南省境内的三个因 *** 记的故事而闻名的地方。之一部分,我介绍了因拍《 *** 记》电视连续剧而火起来的遂平县嵖岈山,第二个,我来介绍一下,位于洛阳近郊,宜阳县境内的花果山,宜阳花果山位于唐三 *** 天取经的道路旁,属于一座历史名山,又许多曾经住在古都洛阳的达官贵族与文人雅士在这里留下传世佳作,这里被认为是“ *** 记”故事的发源地,现在花果山所在的乡镇名都改成了“花果山”,足见其对 *** 记文化的执着。
洛阳市宜阳“花果山”是传说“ *** 记”中孙悟空的故乡,宜阳花果山的许多地方据说就是当年吴承恩笔下《 *** 记》中所描绘的地方。提起这个话题,许多人都会有争议,其实,许多故事往往就是在这些广泛的争议中被广为人知的。
宜阳东距九朝古都洛阳25公里,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生于宜阳三乡,留下诗作241首。灵山寺是释源祖庭―洛阳白马寺的姊妹寺。始建于隋朝的福昌阁气势雄伟壮观。龙潭寺金代风格的殿宇标志着其久远的文化。位于花果山的花果山庙始建于唐代,整个寺庙曾有一百八十六间,分别供奉三藏法师、孙悟空、猪八戒、沙河尚以及白龙马。花果山村民习俗也一直供奉西佛,这里所说的西佛便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据考证,《 *** 记》中的许多故事在《 *** 记》成书之前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时期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代有《 *** 记平话》话本。吴承恩创作完成《 *** 记》时,比花果山得名晚了500余年。
此外,宜阳地处汉唐两大古都交通要道,历史上三次西行取经——汉明帝永平取经、北魏孝明帝神龟取经、唐玄奘贞观取经,均发自洛阳并返至洛阳,宜阳为其必经之地。
下面,请随我去听一听那尘封已久的遥远故事。
河南宜阳花果山为地质公园,位于宜阳县西部的熊耳山北麓,洛河南岸,一座以花岗岩地质地貌和水体景观为主、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集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综合 *** 地质公园,其中花岗岩地貌是公园的主体地貌景观。
宜阳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西高东低,南山北岭,山清水秀。由中山、低山、丘陵、盆地、河谷、川地等组成多姿多彩的地形地貌,可概括为“南岭北丘西南山、洛水一线中间穿、三山六丘一分田”。全县更高峰为西南部中山区的花果山主峰,海拔为1831.8m;更低点为东南部盆地,海拔为157.2m,相对高差为1674.6m。
花果山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南缘,这里既有形成于25亿年前太古宙时期形成的变质片麻岩,也有形成于距今16亿年前后元古宙时期形成的熊耳群火山岩,还有古生代时期的滨海与浅海环境下,形成了巨厚的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以及河湖环境下形成的砂岩与泥岩等碎屑岩沉积和煤层。
但是,构成花果山主体的花岗岩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时期。白垩纪时期区内构造活动强烈,宜洛断陷盆地开始形成,花山花岗岩体在这个时期沿深大断裂上升侵入当时的地表附近,这些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公园中部和南部,为花岗岩的景观主体,岩 *** 为二长花岗岩和石英二长岩,另有少量花岗斑岩脉零星分布。
花岗岩地貌是花果山省级地质公园的主体地貌景观。这些花岗岩颜色呈灰白或浅肉红色、质地坚硬,又由于原生节理和构造节理特别发育,沿节理裂隙的差异风化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峡谷,众多造型奇特的象形山和象形石。
水帘洞是 *** 记中花果山的标志,宜阳花果山也有水帘洞,洞下有一水潭。
花果山的水景,各有丰姿,不仅有涓涓溪流,悬练飞瀑,碧水深潭,而且水帘洞,妩媚婀娜,可谓“花山明珠”位于花山庙的水帘洞,洞深6米,长约15米,高2.5米,洞口不足一米,被一巨石掩闭,石中一缝正对洞口,可一人通行。四壁光滑,可乘40余人,洞上有一溪水,经洞口飞流而下,状如珠帘,五光十色,洞外沟谷纵横,树木纷披,芳草葱翠,景色秀丽。
花果山以花岗岩构成其主体,花岗岩经风化后常常形成许多奇峰异岭。花果山的一座座山峰不仅是一处处大自然的 *** 斧神工,而且还演绎出一幅幅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花果山有名峰七十二座,女几峰、师徒峰、十八罗汉峰、麦穗峰,峰峰有典,石石有名,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女几峰为花果山主峰,海拔1831.8m,三峰并立,是由三组相近的花岗岩陡崖面斜列而形成的岭脊状山峰。在民间传说中这是一座女仙聚居之山,有关 *** 记的许多神话故事就从这座山下演绎开来。
岳顶山古称泰山,海拔1 *** 3米,是花果山次高峰,位于景区东北部,为花岗岩形成的山峰,峰奇景秀,登岳顶为景区内的主要旅游线路之一。岳顶四周森林茂密,在 *** 上空看日出,别有番情趣。凌晨登岳顶峰,可见曙光初露,朝霞夺目,万山重峦,无数奇峰,云蒸霞尉,云雾缭绕,时隐时现,变化万千。
麦穗山,海拔约1400m,孤峰独耸,为一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塔峰地貌,远看宛若成熟的麦穗,故名麦穗山,象征着丰收的美好愿望。
花果山花山村的北边,从女几峰向西延伸有一条北西向的山脊,其中的一条叫斑鸠岭。由花岗岩形成的斑鸠岭,因 *** 中节理与裂隙的切割,经风化后形成了许多外貌呈混圆形的蛋状体石块,似人拟物,其中有一组酷似 *** 师徒取经的天然雕像,景色奇妙,令人赞绝。
花果山西佛庙四周,奇峰林立,排列如拱,合抱似椅,把花果山庙宇围在中间。其中大的山峰有18座,因山峰大多形似罗汉,故又名“十八罗汉峰”。
花岗岩奇石景观,因形似高大威武的金刚而得名。
花山庙北400m处,在危崖险石陡坡中,有一突起孤立巨石形如唐憎,故名 *** 石。他身披袈裟,面向西天,身负西天取经重任,心怀普救众生之情。从另一角度看,其头部为一 *** 的飞来石,栩栩如生,庄重慈样,游人多在此摄影留念。
花果山中部,海拔1400m处,有一突立的巨大石猴,高约10m,面西背东屹立在平坦的山梁上。在它对面距离10m的地方,有一群石猴排列整齐,成为方阵。犹如孙悟空在征战前,召集众猴开会,布置军机要事。天工巧布,景色奇特,游人到此,无不联想起《 *** 记》中,斗战胜佛孙悟空,一身正气,敢斗 *** 的故事。
说起花果山的年龄,我们要理解两个数字,一是形成花果山的 *** 的年龄,二是花果山地貌景观形成的年龄。形成花果山的 *** 为花岗岩,属岩浆侵入岩,它形成于距今大约1.32亿年前,由地下深处的岩浆,在距地表大约 10km左右处冷凝结晶而成,地学上称之为“花山岩体”。花果山的地貌景观形成的时间要晚的多。在距今大约2300万年前后,我国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伴随着这次造山运动,花果山所在的秦岭与熊耳山也开始诞生并长高成山。今天所见到的各种美丽景观都是260万年以来,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进一步精雕细琢形成的。因此,各种景观的形成年龄也就200多万年,或者更小。
女几峰为花果山的主峰,海拔约1831.8m,由三条斜列的山峰构成,在民间传说中这里是一座女仙聚居之山。女几峰的形成,缘于 *** 中三组明显的裂隙,地学上称这种没有位移的裂隙为节理。这三组节理,一组近于水平,另两组近于垂直,三组节理将 *** 切割成不同的块体,在山体遭受风化剥蚀的过程中,这些块体沿垂直节理面容易发生崩塌,不均匀的崩塌作用形成了错落有致的脊状山峰。
山门— *** 记群雕—听泉—将军碑林—野桥三潭—水帘洞—崩塌岩块—面壁石—二道练—三道练—张轨隐居处—一线天—神 *** 石—通天梯—书册崖—岳顶,山门—野桥三潭为乘车旅游线路,水帘洞—书册崖—岳顶为步道旅游线路。
龙潭—玉女潭—石栈道—白龙潭—饮马潭—玉璧瀑—银堤瀑—观音瀑—观音壁—巨斑角闪黑云石英二长岩—双叠飞瀑。
5、宜阳花果山与《 *** 记》的历史渊源
宜阳花果山被许多人认定为《 *** 记》中描述之花果山。花果山之名,始见于北宋《太平寰宇记》。这部宋代的地理总志成书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 *** 记》故事先是在民间流传,南宋时期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代有《 *** 记平话》话本。吴承恩创作完成《 *** 记》时,比花果山得名晚了500余年。
花果山及周围有多处山崖、村庄、景点和《 *** 记》中描述的地名相同或相近。比如:水帘洞、铁板桥、高老庄、南天门等。
*** 记诞生之后,以花果山为中心的伊、洛、汝、颖等中原地区产生了广泛的齐天大圣 *** ,并在花果山十八罗汉峰下修建了花山庙,被四方信众奉为“大圣道场”。
花果山有玉皇庙、祖师庙、云盖寺、花山庙等寺庙道观十余处。其中花山庙是集佛道于一处的建筑群,其不同之处在于庙内供奉的神明有齐天大圣,这在国内所有寺庙中大概也是绝无仅有的。每年农历三月三庙会,附近三县百里的善男信女皆集于此,香火旺盛。花山庙内有两通石碑:一通为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 *** 年)所立的《重修十二 *** 殿碑记》,碑云:“花果山水帘洞,孙佛成圣之名山也”;另一通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所立的《建修齐天大圣木暖阁序》,碑载:“盖花果名山,中州福地,实齐天大圣之所从出也。神通显于上古,归真源自唐代,驱邪卫正,至今犹显赫耳。四方士女感其灵应,每岁朝拜。”至今花山庙村的村民,家家都供奉齐天大圣神位。
花山庙内有两通石碑:一通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 *** 年)所立的《重修十二 *** 殿碑记》,碑云:“花果山水帘洞,孙佛成圣之名山也”;另一通清道光八年(1828年)所立的《建修齐天大圣木暖阁序》,碑载:“盖花果名山,中州福地,实齐天大圣之所从出也。神通显于上古,归真源自唐代,驱邪卫正,至今犹显赫耳。四方士女感其灵应,每岁朝拜。”至今花山庙村的村民,家家都供齐天大圣神位。
2011年,花果山所在的穆册乡更名为花果山乡,至此,花果山真正地走进了的宜阳。
6、不需要较真的孙悟空“户籍”问题
“首先应该弄清《 *** 记》的来龙去脉”。这部优秀的古典神话小说,公认的是吴承恩在采集丰富的取经故事和神猴故事基础上的二度创作。《 *** 记》主要写 *** 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高僧玄奘前往天竺(今印度)取经,17年后回国口述所见,和他的门徒们共同编写了大唐西域记,书中记述了玄奘西行天竺亲历一百余国的山川、域邑、物产、习俗,是一部写实 *** 的地理专著。
后来,他的门徒为了神话玄奘,又编写了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在描绘 *** 艰难西行的同时,穿 *** 了一些传说。玄奘取经历尽艰险的传奇经历,异国他乡鲜为人知的山川风情,为人们提供了展开想象的广阔空间。到了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一书又把取经故事和大量的神话传说串连起来,书中开始出现猴行者的形象,这个猴子原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化身为白衣秀士,保护 *** 取经。猴行者神通广大,武艺 *** ,一路奋勇 *** 妖魔 *** 怪,使取经事业 *** 。这部书已具备了《 *** 记》的雏形。
把小说《 *** 记》的作者定为吴承恩。从 *** 故事产生与流传的过程看来,吴氏之前900多年已有了 *** 故事,已有了 *** 、孙悟空等人物,已有了花果山、水帘洞等地名。因此,那种以作者的生活地来界定何处花果山为正宗花果山的做法是毫无意义的。
*** 记的故事说不完,《 *** 记》中主人公孙悟空的“户籍”问题也一直争论不休, *** 记的原型地也绝非一地一景,也不需大家机械地对号入座。全民旅游的今天,有得玩,又好玩,大家愿意玩,玩得有韵味才是王道。
三、坐拥“大圣故里”花果山,连云港“ *** 牌”为何打不过淮安
2020年9月13日,江苏连云港花果山初秋景色。视觉中国资料
刚刚过去的这个 *** 假期,江苏淮安的 *** 乐园接待了10万多人次的游客,成为了华东地区 *** 出游的十大热门景区之一。这家号称国内首个 *** 主题的综合 *** 乐园,虽刚开园三个月,俨然已成为淮安发展文旅产业的“重磅利器”。
《 *** 记》作为中国史上最强IP,从电视剧、 *** 到各种游戏,可谓长盛不衰。有相关组织预计, *** 记未来十年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将超过10000亿。
江苏连云港,作为《 *** 记》故事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原型地,在巧打“ *** 记牌”以及利用 *** 记IP上,却一直显得不温不火,甚至,被省内的兄弟城市淮安“抢了风头”。
近些年,连云港花果山的旅游收入、游客人数并不突出,在江苏省内也难以获得靠前的名次。花果山的状态处于“知名却不火爆”的局面,也缺乏一个“出圈”的契机。作为连云港更具符号色彩和辨识度的文旅资源,如何打好“ *** ”这张牌,依然是这座老牌旅游城市需要认真考虑的议题。
在《 *** 记》中,孙悟空自封美猴王,家住花果山。小说原著中对花果山是这样描述的,“海外有 *** 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经多位专家考证,在国内一众花果山中,只有位于江苏连云港市南云台山中麓的花果山符合“东胜神洲,国近大海”这一描述,且花果山自古就有“东海之一胜境”和“海内四大灵山之一”的美誉。
如今,花果山景区也是国内5 *** 景区。可以说,“大圣故里”可谓连云港发展旅游业的天然更大IP。
然而,相较于花果山文化历史底蕴深厚,连云港在 *** IP资源的探索上,一直显得不温不火,路径模糊。
比如,提起杭州会想到西湖,提起苏州会想到园林,但是提起连云港,似乎并不一定能立即想起花果山,连云港与花果山没有达到“亲密无间”的关系。
甚至,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直言,“奔着孙大圣来,可是花果山的 *** 记的元素并不丰富。”这种“心理落差”在 *** 上不经意的传播开来,久而久之,让花果山陷入了“虽然全国闻名但实际是区域 *** 景点”的尴尬处境。
澎湃新闻注意到,江苏省主要是古镇水乡、古典园林、都城遗址等纤巧柔美精致的风光,连云港及花果山的依山傍海、山水景色与江苏省整体文旅风格有所区别,本属于稀有资源,但花果山并没有成为江苏标杆 *** 的旅游地标,连云港在发展旅游业上也并没有挤进省内之一梯队。
从今年 *** 黄金周的旅游成绩单来看,连云港市接待旅游人次412万,南京803万,苏州788万,无锡615万。连云港和江苏省内其他知名的旅游城市差距仍然较大。
当然,连云港也一直尝试挖掘 *** 文化产业,不过确是动作频频,但似乎收效甚微。比如在2011年,连云港便提出投资40亿建设 *** 记文化主题公园,却引来了 *** 热议。
当时有评论认为,连云港斥资40亿元打造 *** 记主题公园,显然是将一些地方官员的“GDP冲动”和“政绩焦虑”推向登峰造极。最终,这一主题公园也“不了了之”。
在节庆打造上,1997年开始,连云港就开始举办“花果山金秋登山节”。2001年,连云港又开始举办“ *** 记文化节”,并延续至今。不过因其宣传策略偏平化的特点,使其知名度仅限于本地和周边城市,远未达到淮安“盱眙龙虾节”的品牌名气。
此外,连云港在整体的对外包装宣传上,主要集中在港口、制 *** 、亚欧 *** 桥等几大要素,花果山并没有以“绝对主角”的身份出现,这或者也是造成连云港并没有针对 *** 文化形成一股“覆盖式”的文化延展。
淮安欲成为 *** 文化的“新代言人”
与坐拥一座实打实的花果山的连云港市相比,江苏淮安拥有的 *** 资源并不占优。唯一能将淮安与 *** 记资源扯上关系的是,《 *** 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淮安人。
淮安的吴承恩故居系4 *** 景区,是目前国内唯一综合展示 *** 记文化和纪念吴承恩的场所。其地处淮安城西北部,背靠里运河,是游客来淮安旅游打卡的景点之一。
不过,在全国各地级市中,靠“名人故居”当杠杆,撬动本地文旅开发,并没有多少特别成功的案例。
面对全国诸多欲借力 *** IP的竞争对手,淮安采取了“曲线救国”的路径,通过一系列主动“链接” *** 文化等手法,转劣势为优势,成为挖掘 *** IP价值的“新代言人”。
真正让淮安的 *** 知名度迎来 *** 的,是一部国产3D动漫 *** 。2015年, *** 《 *** 记之大圣归来》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以近十亿的票房成为当年国产片黑马之后,销售至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淮安 *** 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好是该 *** 的出品方之一。
借助《 *** 记之大圣归来》在全球的火爆人气和良好口碑,淮安的 *** 文化也得到了一次推广,让更多的人因为 *** 文化而知晓这个昔日的运河文化名城。
当然,淮安在 *** IP的抓取上,还很擅长“共情力”的造势。在2019年央视中秋晚会上,上映3000多次的86版《 *** 记》电视剧师徒四人扮演者,上演了寻根淮安、“回家一聚”的情景,更是引来了一波旅游热潮,让 *** 文化与淮安紧紧相连。
今年,淮安因为 *** 乐园再次进入大众视线。 *** 乐园总面积约6.6万平方米,总投资30.84亿元。以 *** 师徒取经为基本线索,采用角色扮演、驻场表演、实景模拟、大中型游乐项目等方式,将花果山、高老庄、雷音寺等老场景用新技术 *** 度呈现。
澎湃新闻了解到,国内许多《 *** 记》以及乐园粉丝对 *** 乐园抱有高度期待,不少人幻想其能“PK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国外经典主题乐园,以打造中国本土的崭新IP主题乐园。
《 *** 记》IP拥有强大的吸金能力,国内很多城市都在“抢”、“借”《 *** 记》的IP。这也使得连云港依靠花果山很难实现 *** “一家独大”。
其实,湖北随州与《 *** 记》的联系远比不上连云港的花果山,但是随州善用 *** IP,成立了随州 *** 神话世界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主要采取发展 *** 记旅游线路的战略。其旅游项目包括位于随县温泉村的 *** 记公园、豫鄂交界桐柏山的 *** 记漂流两大旅游景区。其中 *** 记公园涵盖了女儿国温泉、 *** 怪街、火焰山石林、蟠桃园、大闹天宫等。
除了将温泉资源与 *** 文化结合,开发女儿国温泉外,湖北随州还通过现代技术开发腾云驾雾、大闹天宫、红孩儿游乐场等十几个 *** 记文化体验场所,提升其 *** 文化旅游体验。
河南遂平县则率先申报了“中国 *** 文化之乡”,从 *** 文化的互动 *** 入手,在城市布局 *** 元素,比如举办大型的《 *** 记》民俗表演、 *** 人物模仿秀大赛等。
从景区旅游来看,“ *** ”旅游的兴起从1986版《 *** 记》电视剧热播起步,张家界、黄果树瀑布等知名的旅游景点因与86版《 *** 记》电视剧都有紧密的联系。
在比如河南遂平县,其境内的嵖岈山,又名石猴仙山。著名高僧玄奘早期在嵖岈山一带颂经修行,其大 *** 道全、三 *** 道一是嵖岈山人。这使嵖岈山与 *** 文化联系也算紧密,加上86版《 *** 记》电视剧在此取景,进一步强化了嵖岈山与“ *** ”的联系。
湖南省张家界景区是86版《 *** 记》“三打白骨精”剧集的取景地,并开辟了 *** 旅游路线,张家界逐渐成为 *** 影视“专业地”,也成了全国的热门景区。
相比之下,怀抱着大圣故里和花果山这一“金娃娃”的连云港,能否 *** “叫好不叫座”、“打不好手中的 *** 牌”等尴尬局面,从而带动整个城市文旅产业的“后发先至”,外界颇为关注。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