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被称为龙灯之乡不是,灯笼之乡是哪个地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遂宁为什么被称为观音故里之乡
1、遂宁曾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迷人的灵 *** 山水和发达的农 *** 贸而成为川中 *** 、经济和文化中心,尤以纺织食品工业闻名,素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观音故里”、“西部水都”之称。1985年2月,经 *** 批准,设立省辖遂宁市,现辖船山、安居两区和射洪、蓬溪、大英三县。中国最古老的观音传说和观音道场却始于四川遂宁市,这应该算作西部开发中,中国西部的抽象文化遗产的重大发现。
2、从 *** 南传的角度出发,多本观音传写的西域妙庄王三公主妙善修行成观音的传说就落脚到遂宁现有的白雀寺、三凤寺、庄王城等古迹或古名遗址上。我们经过考证和分析,认为这是由月氏族在汉朝被匈奴所破,大月氏南迁到印度,小月氏西迁到甘(肃)青(海)川一带,在大月氏 *** 印度后将 *** 通过小月氏经甘肃青海沿岷江和岷江支流涪江南传入四川形成的传说。小月氏的后代,生活在涪江上游,遂宁在涪江中游,妙庄王当时属于西域的一个国王,实际是部落首领,沿涪江南迁而入遂宁同汉族融合留下了妙善公主成观音的美丽故事。
3、中国 *** 的四大道场,多数有人格神的传说,如安徽九华山 *** 王菩萨王道场,就说他的原身是唐代僧人金乔觉的 *** 。金乔觉在唐开元年间从新罗国渡海来中国,入九华山 *** ,贞元十年(794)无疾而终,被认为是 *** 王菩萨转世。山西五台山罗睺寺西配殿内有牛抢女恶像,据传是 *** 菩萨化身。峨眉山的万年寺,晋代始建.就名 *** 寺,应与寺僧传说有关,只无史迹可考,但明代有“敕赐峨山”“ *** 愿王之宝”铜印给万年寺。南海普陀山的观音道场,也有人格神的传说,它来自比慧萼早100年的四川遂宁市广德寺的克幽禅师。
4、遂宁广德寺始建于汉,兴盛于唐,由克幽禅师开山阐教,后克幽于唐贞元三年(787)圆寂。宋安岳县知事赵嗣业作《克幽禅师记》称其肉身塔使“五色圆光现谷中,人以为观音化身。”北宋谢瑾在《遂州广利禅寺善济塔记》中也说:克幽肉身塔“遭会昌毁灭,塔圮成池,白莲化生,……山谷之间,光相环绕……观音圣像仿佛其中,相国琅琊公掘寻灵迹,得钩锁骨如紫金,此皆观音大士化身,复为建塔,立殿其侧。川县僚属,僧道士女,无贵贱老幼,倾心崇敬。”成为中国最古老的观音道场。
5、清寺僧源 *** 在现存广德寺的《西来玉佛》碑中称:“本寺历朝敕建,为观音大士道场,四众归崇、功德壮龙天敬仰,六和僧集。”
6、更具权威 *** 、史据 *** 的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正月,敕赐广德寺寺名为“广利禅寺”,并“敕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一颗,现存寺内。比峨眉山受赐 *** 铜印早600年。
7、民间对观音的朝山进香活动就更为火热,形成了遂宁市历史上经济活动、文化活动、民俗 *** 活动的传统节日。《广德潮音》1993年第2期上有一篇文章写道:“祖父赐海是村里每年朝峨眉山的会首,……母亲罗永明虽是文盲、农村妇女……最崇拜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士。她知道不少观音的传说。如说:‘观音菩萨三姐妹,同锅吃饭各修行,大姐修到灵泉寺,二姐修到广德寺,只有三姐修得远,修到南海普陀山’(按:此民谣似儿歌,三岁孩子都会唱,也有末句为‘只有三姐不会修,修到南海普陀山’之说)……遂宁观音是‘二月十九子时生,六月十九得道行,九月十九把莲台登’。这些顺口溜,她倒背如流,既然观音不是外国神,仅仅是离老家蓬溪县天福乡只有40公里的邻县神仙,那么,到遂宁灵泉、广德两大名山朝拜观音,一睹菩萨真容,就是人生大快事了”。“使我毕生难忘的是1940年的春天,32岁的母亲,经过熬更赶夜纺线织布,积蓄了微薄的朝山经费之后,约集了一群拜佛婆婆,带着9岁的我,前往遂宁朝山,路上绝不吃荤,因为吃荤必然杀牲,有违 *** 教义;谈话不能涉及男女关系,因为这是对观音的不敬。为了防御 *** 势力的袭击,她随时暗诵着:‘金刚经,出门头顶 *** 。八大金刚前引路,四大天王两边分。邪魔妖怪若到此,一刀斩断化灰尘。’有观音壮胆,还有三台县景福院的善男信女,组成了大约300余人的朝山队伍,扛着朝山进香的大旗,敲锣打鼓,十分热闹壮观;西充县等地的佛 *** 也成群结队,敲着独具地方特色的锣鼓声:‘请狂,请狂,请请狂……’由于一路都是朝山进香的人,并无一个 *** 来捣乱。”
8、这种口头承传的历史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明席书撰《广利寺记》言:“克幽塔在观音殿后,殿塑观音,即克幽化像。”“其徒僧会净本……主领三百余山”(《广德寺志》自编版)。据释义观《广德寺历史沿革》记:“广德寺自唐迄今,千余年来,几经兴替,均由僧侣募化扩修,结好于 *** 邻邦,明清以来, *** 旺盛,每年春季,香会期间,全国各地,海外侨胞、友邦,前来礼佛进香者络绎不绝,每日不下万人。盛况为全川寺庙之冠。”遂宁县城有句口头禅:“生意做了二月香会节,关上门也可以吃一年。”
9、举办香会时的内容,县内外商业团体,都参加朝会。有用灯泡扎亮龙,丝绸扎彩龙,还高扎亭台,人称“平台”装扮各种剧目。少年穿丝绸古装,骑高头大马,名为“摆马”,还有技术高超的高跷表演,晚上各种花灯、彩龙,绚丽辉煌,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白天黑夜在通衢街道,观者如织,直达寺前。有时还举行雕塑展览,龙灯、狮灯的舞蹈艺术和武术擂台赛也盛况空前。
10、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艺术,吹、打、弹、唱、拉都在香会中比赛,真是“百花齐放”。书法绘画艺术的交流,灵泉、广德的壁画和许多名人高手书写的匾额都引人注目。
二、杨店龙灯的舞龙习俗
1、【正月十二主要是龙灯开光和上土地庙的日子】
2、正月十二这天有人把新龙头和新龙尾从纸扎铺里拿出来,与龙身连接在一起,再摆上贡品, *** 上香蜡,请来道士,准备开光。开光时,所有头人全部跪在龙灯面前,道士与其助手敲大锣大鼓念经,念的都是当年头人的名单以及为此次玩灯捐款的人数等等。念时,也时不时有人送来长长的 *** 着吉祥和如意的红布条儿搭在龙头上,称为“搭红”。念完后用点燃的黄表纸或蜡烛在龙眼处顿一下(“点睛”)并将蒙在新龙头眼睛上的有色纸撕去,然后再用蜡烛或黄表纸绕整个龙身一圈,表示龙灯已“显灵”,可以玩了。最后燃放鞭炮、 *** ,七八箱 *** 伴随叫声钻入天空,好不热闹。这就是“开光”的全过程。开光大致需要花上一个半小时左右。开光是首次舞龙之前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可以说是“无开光不玩灯”。开光结束后僵马脚并上土地庙,白天的活动就宣告结束。有马脚的湾(或街)到了晚上就可以僵马脚,一直僵到晚上十一点钟甚至更晚。正月十二这一天因为有些地方的龙灯还未开光(西街、北街等地方的龙灯在正月十三开光),所以龙灯都不 *** (各玩各的)。(图:张家湾龙灯开光)道士敬礼
3、助手念 *** (出灯钱人员名单)
4、【正月十三主要是上(大)庙的日子,也是人最多的时候】
5、东天符庙:镇南及街上的龙灯正月十三朝拜东天符庙(去往侯庙)
6、镇北及街上的龙灯正月十五朝拜东天符庙(准备转乡)侯家大庙:正月十三镇南、镇北及街上的龙灯一同朝拜侯家大庙※镇南、镇北的龙灯正月十三和正月十五轮流朝拜东天符庙,每年朝拜一次。杨店街上的龙灯正月十三和正月十五都要朝拜东天符庙,每年两次(不算入夜间朝拜)。
7、西街南夏家砦、冯刘畈龙灯“祭庙”
8、正月十三上午十点左右,夏家砦的两条龙灯就会带着本湾附近冯刘畈的龙灯来到西街的南部“祭庙”。西街南部原来是一处稻场,夏家砦在此建了一座祠堂,后来被毁,但夏家砦及冯刘畈的龙灯每年正月十三上午都要来此“祭庙”一次:首先狮子喝彩,喝完彩后,三条龙灯(夏家砦两条,冯刘畈一条)就马上舞龙。北边一条,南边两条相对着舞龙,彼此换位置(这边过去,那边过来)玩三回合。然后还会去北街菜市场内舞龙,北街菜市场那里以前也有夏家砦的庙。因此杨店舞龙还是跟历史扯得上半点关系的。夏家砦和冯刘畈的龙灯是更先踏入杨店街上打头阵的湾里的龙灯,他们的到来就预示着其他湾里的龙灯的陆续到来。(图:夏家砦、冯刘畈龙灯西街南舞龙)北街西天符庙遗址舞龙
9、在北街乌龙不远处设有两座香案,设香案的地方曾有一座西天符庙,后来“ *** ”时期惨遭毁灭,但每年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镇区内的龙灯都会到此处“祭庙”。依照旧俗,所有龙灯都要按照“西街-北街-公路”的路线转两三圈后再回到西街以“西街-正街-中店-东街”(这四条街都是东西向)的路线来到东天符庙。上东天符庙
10、正月十三和正月十五上午十点半左右,镇区内的龙灯都会齐拜东天符庙。一般镇南的龙灯正月十三首先朝拜东天符庙,镇北的龙灯由于要等待镇南及街上的龙灯(上侯家大庙),所以在正月十五朝拜。
11、在杨店镇区本来有两座天符庙——东天符庙和西天符庙。西天符庙原来建在北街官塘(古代做官的人为自己所挖的池塘,已填平)东侧,但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 ”期间建加工厂时被毁;东天符庙即现在依然矗立在东街村头黄孝公路(桃花驿大道)边上的天符庙。
12、东天符庙内供奉着多位佛道两教菩萨,其中有大家所熟知的济公 *** ,送子观音,财神爷,“ *** 四大菩萨”里的三位菩萨: *** 菩萨、观音菩萨和 *** 菩萨,“武圣”关公,土地公和土地婆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天符菩萨”,天符庙便因“天符菩萨”而得名。传说天符菩萨是天上文曲星转世,于明朝末年降生在孝感涂巷(现属孝昌县)一个农民家,长大学成后来到杨店当私塾先生教书。学堂就设在西庙旧址,后又设在东庙处。有一天晚上,先生作了一个梦,梦中玉皇大帝对他说:“这个地方(杨店)人心太坏,我将派人在附近的锁口井里投 *** *** ,把他们全部毒死,以示惩罚!”先生醒来时吓出一身冷汗,他找不出解救百姓的办法,但又不敢叫老百姓不吃井水,担心泄露天机会遭到更严厉的惩罚。无奈之下,只得连夜给几个得意门生留下短笺:“为救百姓,我先去了,尔等珍重!”赶在天亮之前舍身投井。有四个 *** 看到留言,忙赶去救先生,也都掉到井里被淹死。第二天清早,老百姓前来打水,看见井里死人了,都不敢吃井水,老百姓就这样得救了。后来玉帝看见这里的人依然活着,但心眼变好了许多,就派天神下来查访。天神将调查情况向玉帝如实禀报,玉帝听后大为感动,为了嘉奖先生的德行,将其封为“金容大帝”,并封那四个为抢救先生落井而死的 *** 为天神。同时为让下界都知道 *** 之事,就在先生教学的两个地方降下五彩祥符,人们都能从“天降符瑞”中看到两行文字:“敬重天符,永保太平”。人们知道了原委,就称金容大帝为“天符菩萨”,并在他教过书的两个地方分建东、西两座天符庙。把天符菩萨塑成坐像,供在中间;四个小天神塑成站像,站立两边,常年供奉祭祀,以感谢天符菩萨及四个小天神的救命之恩。
13、东天符庙始建于明末,距今已经400年了。此庙建后经过多次维修:1790年(清道光8年)扩建过一次;1935年( *** 24年)全面修理一次。两次修葺,庙门前檐的壁画、两侧的六棱柱,上面堆塑的立体魁星点斗,双龙抱柱的神龛等,都穷形尽相,栩栩如生。后东天符庙遭日寇 *** 。1945年, *** 战争胜利,由各乡亲资助,此庙再次得到修复,并把天符菩萨从侯家大庙迎回。“ *** ”期间,由于失修,屡遭倾圮。19 *** 年,因 *** 雨成灾,东天符庙除庙门外,几乎全部夷为平地。经多方努力,东天符庙又于1994年9月25日破土动工,1995年元月按原址、原向、原规模 *** 修复。
14、原杨店高中老师、《桃花诗刊》原主编杨复初先生曾经撰联:
15、天有九重,处高听卑,在世间惩恶扬善;
16、符凭一道,敬神役 *** ,为人类祛病消灾。
17、金光万道,容态百端,佑一方安康,威灵早显桃花驿;
18、大德千秋,帝乡八表,消九土祸祟,庇泽长绵杨店街。
19、东天符庙隶属于东街,由东街管辖。正月十三当镇南、街上的龙灯上庙时,东街的龙灯在东天符庙北面为龙群送行;正月十五镇北、街上的龙灯上庙时,东街的龙灯则又在东天符庙东面为龙群送行(龙群往北走,去往侯家大庙;龙群往东走,开始“转乡”),这就跟之前所说的客人在主人家作客,主人需要到门外接(或送)远来的客人一致。等龙群远走后,东街的龙灯才最后在东天符庙前舞龙,然后加入到去往侯家大庙或“转乡”的龙群中。
20、东天符庙由于地处于黄孝公路(桃花驿大道),道路狭窄, *** 特别多,很多外地来杨店看灯的人都【误以为】东天符庙的龙灯最多,其实不然。下文要介绍的侯家大庙才是真真正正的“龙山人海”,侯家大庙的龙灯才是最多的!(镇南、镇北及街上的龙灯全都要去侯家大庙 *** 轮流舞龙)。
21、东天符庙除了每年正月十二到正月十六“月半”舞龙期间 *** 外,在农历八月朝拜武汉黄陂木兰山的时候也会 *** 以迎接香客前来。
22、正月十三上午当镇南、街上的龙灯朝拜完东天符庙后紧接着去四公里外的侯家大庙(在镇北侯庙村乃武砦)朝拜进香。侯家大庙虽小,但却有着“总庙”之美称,里面供奉着新中国开国领袖 *** 和众神仙的画像。正月十三镇区内所有的龙灯都要来此朝拜。侯家大庙路途遥远,要过农田、跨草地、走小路,宛如第二次“长征”。当朝拜完天符庙后的龙群正赶往侯家大庙的路上时,镇北的龙灯也要早早的出面“接灯”(镇北的龙灯在正月十五上午朝拜天符庙,十三不来),以迎接 *** “远游”而来的长龙队。当然,“接灯”后镇北的龙灯也一样会加入到龙群的队伍中来。就这样,浩浩荡荡的二十多条的龙灯队(镇区龙灯全部到齐)及近十万不辞路途遥远的“游客”们直奔侯家大庙而来。龙群到侯家大庙要经过镇北的村落依次是解家林、刘家岗、垱子杨家湾和张家畈。龙群在到达张家畈之前的公路上会 *** 。
23、来到侯家大庙(简称“侯庙”),所有龙灯先等候“狮子”的到来,等“狮子”在庙门口喝完彩就开始轮流舞龙。侯家大庙与东天符庙不同,侯家大庙场地很大,可容纳数百万人,所以可以分为东西两个区域舞龙:西侧舞龙区域有垱子杨家湾、满堂畈、龚家港和张家畈这些离侯家大庙较近村湾的四条龙灯;东侧舞龙区域则有离侯家大庙较远村湾的龙灯(不包括楚江院的龙灯)。其中东侧舞龙区域离侯家大庙最近,西侧舞龙区域离侯家大庙最远,这就像是主人家把重要的位子让给你们远到的客人一样。在侯家大庙舞龙,可谓玩灯的最 *** ,镇区内所有的龙灯轮番舞动,翻江倒海;旌旗招展、锣鼓喧天;树上屋顶上人山人海,鞭炮的硝烟弥漫在上空,锣鼓声、鞭炮声如煮粥似的爆响。不仅有龙舞,还有采莲船。侯家大庙每年正月十三只来一次。在侯家大庙舞龙后,返程时也要在附近湾里的稻场上继续舞龙,直到下午三四点钟结束。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龙灯在每一个湾里舞龙的时候,需要围绕这个湾转两个大圈,所以转来转去发现还在起点上,这很正常,这两个大圈 *** 着这个湾的龙灯“接灯”和“送灯”。接灯时转一个大圈,送灯时也要转一个大圈。相传龙灯队伍直线离开就是开了一条河,龙 *** 就冲走了;绕一个圈便是一个潭,龙 *** 就深藏其中。(图:村湾稻场舞龙)楚江院龙灯及“娃娃高跷”
24、正月十三这一天,自称为“杨家将后人”并且有着杨店镇“高跷之乡”美称的楚江院的龙灯及本湾最有 *** *** 的高跷队也会去朝拜东天符庙及侯家大庙。由于楚江院的高跷皆为十多岁左右的少年所踩,故楚江院的高跷又称“娃娃高跷”。一般情况下,楚江院的高跷队在前,龙灯殿后,中间保持一定距离且各有各的舞龙乐队。楚江院是杨姓村湾(全湾人都姓杨),也是杨店镇区内唯一有着“高跷”的湾。楚江院的龙灯和“娃娃高跷”每年正月十三只来一次,所以要看高跷的一定要早早安排好时间。楚江院除了每年元宵舞龙和娃娃高跷外,也会举办多场楚剧演出。【正月十四主要是龙灯给家家户户拜年的日子,俗称“搜旮旯”(sōu gái luò)】
25、镇区内的龙灯在这一天都不 *** ,也就是说各玩各的。湾里的龙灯休息,晚上才有马脚串门给各家各户拜年;而杨店五条街上的龙灯则会玩一整天。街上的龙灯在这一天上午半 *** 要给商家、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拜年,下午半天才给家家户户拜年。除了街上的龙灯给各家各户拜年外,下午或者夜间也会有湾里的龙灯到街上“串门”拜年。龙灯拜年前都要把香案摆在大门前,燃放爆竹请来龙灯,且不许在龙灯所到之处晾晒衣物(“搜旮旯”意即龙灯给每一家每一户拜年,绝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26、【正月十五主要是龙灯转乡的日子】
27、正月十五镇北的龙灯就要到镇南的村落舞龙,是为“转乡”,也称“下乡”。
28、由于正月十三镇北的龙灯为了等待镇南及街上的龙灯,所以没去东天符庙,正月十五镇北的龙灯才和街上的龙灯一起上东天符庙,然后开始“转乡”。正月十五龙灯“转乡”要去的地方依次是夏家砦、冯刘畈、张家湾、周家楼、王家砦、刘家砦,当然这几个湾的龙灯也要跟着一起到下一个湾去舞龙。由于受到时间的 *** ,到了王家砦时龙灯就要分道扬镳,镇南的龙灯返回到湾里去,而镇北的龙灯及街上的龙灯则继续到刘家砦舞龙,龙灯到了刘家砦,“转乡”才算作正式结束,街上的龙灯回各街,镇北的龙灯回镇北。一般情况下转乡结束时间大约是下午三四点钟左右。如果正月十四龙灯给家家户户拜年的时候还有几家没有拜完,则可以在正月十五转乡结束后继续拜年。
29、正月十五龙灯转乡其实是一种礼节,因为正月十三上侯家大庙的时候镇南、街上的龙灯都去过镇北的一些村落舞龙,所以正月十五就反过来,镇北、街上的龙灯就到镇南的一些村落舞龙,正所谓“礼尚往来”也!有来有往正是杨店镇区内舞龙对于“以礼相待”的重要体现。(图:正月十五龙灯转乡之一站——夏家砦)
30、午夜十一点半就准备“灿灯”,也称“龙 *** ”。灿灯就是由头人把龙头的眼睛、舌头及龙嘴里的龙珠扯下来抛入火中烧掉(保留整条龙灯,来年还要重新轧制的)。灿灯时围绕在大火堆周围的人们都要纷纷作揖并跪在大火堆旁,祈福神龙顺利 *** 并且祝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燃放鞭炮、 *** ,本来安静的夜晚变得格外热闹,如同除夕夜一般,夜晚也瞬间变成了白昼。灿灯后有老者“喊彩”祝福。灿灯喻示着一年一度长达三天(或四天或五天)的“月半”完美落幕。万事有例外,个别地方如东街、夏家砦正月十六还要玩一天或者半天,正月十六所玩的龙灯就称作“阴久”(方言音译)龙灯,正所谓“十五的月亮十六的圆,十五的龙灯十六的缺”。正月十六跟正月十二一样,龙灯也是不 *** 各玩各的。“阴久龙灯”在此不作讲解。(图:正街紫灿灯)看点一:正街龙灯开光
31、说明:正街两条龙灯相继“开光”并“僵狮子”,然后上土地庙。除正街外,正街后面的中店、东街以及附近的夏家砦的龙灯(共8条)都会在不同时间开光,不过这一天各玩各的,都不在 *** 。看点二:东街“僵”马脚
32、时间:上午10:00左右、夜间19:00左右
33、说明:东街一直是杨店镇区僵马脚最热闹的一条街,每年正月十二都会僵马脚,有时候一连僵下七八个马脚。东街的两条龙灯是相对着的,马脚也会从这边的龙灯跑向那边的龙灯,东奔西跑,好不热闹。除了正月十二白天僵马脚外,夜间马脚也会去“拜访”隶属于东街的大庙——东天符庙。看点一:西街龙灯开光
34、说明:西街前面的之一条龙灯来到西街后面的第二条龙灯一起“开光”并“僵马脚”,然后上土地庙。看点二:夏家砦、冯刘畈龙灯西街南舞龙
35、地点:西街南部官塘(古代做官的人自己挖的池塘)旁边
36、说明:打头阵的夏家砦及冯刘畈共三条龙灯到西街南部“祭庙”,“狮子”喝彩。看点三:楚江院龙灯、娃娃高跷访问杨店五条街
37、说明:楚江院的龙灯及高跷给杨店五条街上的杨姓人家拜年(楚江院为杨姓村湾)。看点一:杨店村七龙拜年
38、时间:上午9:00左右—中午11:30左右
39、地点:杨店桃花驿大道(从杨店汽车站一直到杨店镇人民 *** )
40、说明:杨店村(西街、正街、北街、王家砦)一共7条龙灯一起去公共场所(学校、医院等)拜年。看点二:刘家岗龙灯拜年及“狮子狗”喝彩
41、地点:北街、北街出口处的公路上(桃花驿大道)
42、说明:正月十四夜间刘家岗的龙灯及本湾所独有的两只“狮子狗”会向街上刘姓人家拜年。刘家岗的马脚也会在北街西天符庙遗址(设有两处香案)转马。看点一:夏家砦“僵狮子”及“接灯”
43、说明:当龙群去上东天符庙的时候,可先去夏家砦。由于“转乡”的缘故,夏家砦的龙灯当天不去东天符庙,而直接在本湾“接灯”。这样就可以目睹夏家砦“僵狮子”以及“接灯”的整个过程。看点二:西街龙灯灿灯
44、说明:正月十五凌晨主要是龙灯灿灯的时间。推荐到西街看灿灯,原因有二:之一是西街每年都是两条龙灯一起灿灯,其他的街上龙灯多是单独灿灯;第二是西街灿灯之前保留了传统的“龙灯跨火”项目,即灿灯之前在高坡下点燃两堆稻草,待火烧大了后两条龙灯迅速从高坡上冲下往大火上跨过去再灿灯。“跨火”是西街灿灯前所独有的传统项目。看点:东街、夏家砦舞龙灯
45、说明:正月十六只有几个地方玩灯,比如东街、夏家砦在这天还要玩。东街的龙灯一般玩到下午一两点灿灯。而夏家砦则要到凌晨才灿灯,从正月十二到正月十六,玩了整整五天,算是最长的了。同样这一天各玩各的。
三、舞龙灯节是那一天呀
1、元宵节:元宵传统游艺活动--舞龙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灯节,上元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
2、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3、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 ***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4、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
5、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
6、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 *** 如织,男女相遇,易于产生爱情。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
好了,关于被称为龙灯之乡不是和灯笼之乡是哪个地方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