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里下河(鱼米之乡水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鱼米之乡里下河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鱼米之乡里下河以及鱼米之乡水乡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是指哪个城市
  2. 长江中下游被称为鱼米之乡主要有哪些有利的自然因素
  3. 里下河地区的形成历史

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是指哪个城市

一般指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嘉兴市。

苏州唯亭镇草鞋山出土了六 *** 前的纺织品实物残片;吴江梅堰又出土了四 *** 前的大批纺轮和骨针,以及带有丝绞纹和蚕纹的陶,这都说明了苏州古代先辈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纺丝的技术。苏州在上古时期属九州中的扬州,夏禹时就有丝织品土贡“织贝”一类的彩色锦帛。

苏州丝绸已发展成为“瞻军足国”的重要物资。南北朝时,有日本使者求吴织、缝织女工归,《日本书纪》亦有相应的史实记载。

苏州丝绸博物馆,是中国之一所丝绸专业博物馆。 *** 10月苏州丝绸博物馆在明代著名画家唐寅祠故址举行开馆典礼,并展览了基本陈列,1991年9月20日新馆竣工。

苏州丝绸博物馆是一座清新典雅、动静结合的博物馆:也是一座集收藏、陈列、科研、教育、 *** 、生产、购物、餐饮和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博物馆。

杭州有“丝绸之府”之称,并建有中国丝绸博物馆。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旧时清河坊鳞次栉 *** 绸庄更见证了丝绸经济的繁荣。

杭州丝绸,历史悠久,质地轻软,色彩绮丽,品种繁多,有绸、缎、绫、绢等十几类品种,最著名的品牌有喜得宝、万事利、凯地等。杭州市余杭区是国家确定的“丝绸织造基地”,杭州已连续举办四届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全国丝绸信息中心也坐落在杭州。

所有这些充分证明了杭州具有发展丝绸产业的独到优势。项目为“中国纺织面料—丝绸产品流行趋势”,杭州作为发布地最能体现行业的 *** *** 。

嘉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

嘉兴有4700余年的丝绸文化历史,被誉为古代的“丝绸之府”,当代的“中国绸都”,丝绸历史源远流长。嘉欣丝绸园内集栽桑、养蚕、缫丝、织造、印染、服装于一体,您可以了解到从蚕茧到丝绸服装的全过程,传统的产业链,现代化的生产过程,极具观赏魅力。

1、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

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2、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后,而形成。

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平原边缘白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微微掀升,经流水冲切,成为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继续下降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更大地区。同时该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等。

二、长江中下游被称为鱼米之乡主要有哪些有利的自然因素

1、长江中下游被称为鱼米之乡主要的有利的自然因素:

2、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

3、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更大地区。同时该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等。

4、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主要是黄棕壤或黄褐土,南缘为红壤,平地大部为水稻土。红壤生物富集作用十分旺盛,自然植被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可达70~80克/千克,但受土壤侵蚀、耕作方式影响较大。黄棕壤有机质含量也比较高,但经过耕垦明显下降。紫色土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通常林草地>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形成良好结构,增强土壤颗粒的粘结力,提高蓄水保土能力。该地区的红壤、黄壤、黄棕壤与石灰土一般质地粘重,透水 *** 差,地表径流量大,若植被消失、土壤结构 *** ,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三、里下河地区的形成历史

由于里运河简称里河,串场河俗称下河,里下河平原介于这两条河道之间,故得名于此。里下河平原地势极为低平,而且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形态,状如锅底,地面高程从周围海拔4.5米,逐渐下降到海拔只有1米左右(射阳河),并且大致从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

全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湖荡相连,人工水网稠密,曾是全省淡水沼泽湿地最集中分布的区域,现有湿地以湖泊湿地、少量沼泽湿地,及围垦利用湖泊、沼泽后形成的人工养殖场、沟渠湿地为主,是全省重要的农业种植和养殖区。本区湿地生态功能主要体现为调蓄水量和引水排水、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 *** 等,对湿地的开发利用主要以围垦、水产养殖、渔业捕捞等为主。

里下河平原的历史不超过7000年,当时江苏 *** 江以北的海岸线呈向西凹入的弧形,现今的里下河平原还是介于沿淮河与沿长江两个冲积平原之间的一个大海湾。由于淮河、长江不断挟带泥沙人海,在波浪、湖汐和沿岸流作用下,在此堆积成沙堤,形成与外海隔开的潟湖,大约3000年前,潟湖在江淮诸多支流注人的影响下,水质逐渐淡化成为淡水湖。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中原争霸,利用江淮间的众多湖泊,开挖了沟通江淮的邗沟,以通粮道。此后这里逐渐得到开发,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但到了宋金对峙时期的1128年,听任黄河南徒,夺淮入海, *** 了淮河下游的水道 *** ,里下河地区从此成了灾害频发的地区。京杭大运河作为漕运要道,一方面带来交通之便,不过历代 *** 为了保证漕运通畅,在遇到大水时,常常不惜打开里运河东堤的“归海五坝”,分泄洪水,把里下河地区变为滞洪区,致使该地区水灾不断,人民经常蒙受巨大灾难。

1931年夏秋之际,整个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江淮并涨,运河河堤溃决,整个里下河平原 *** 一片,300多万民众流离失所,77000多人死亡,140万人逃荒外流(特别是上海),淹没耕地1330万亩, *** 房屋213万间。

在 *** 战争期间,由于日军难以进入里下河平原的水网地区,1939年3月,当清江浦(淮安) *** 军攻占后,江苏省 *** 就迁往里下河腹地的兴化。此后 *** 武装 *** 也进入里下河地区。

1950年代,在里下河地区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开辟苏北灌溉总渠入海水道,整修了洪泽湖、运河大堤和海堤,通海四港,此后灾害得到有效控制。下河为串场河俗称。串场河初为唐代修筑海堤时形成的复堆河,是盐文化的摇篮。从宋 *** 始,沿新修捍海堤(世称范公堤)一线有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白驹、刘庄十大盐场,因复堆河将这十大盐场串联起来,所以称串场河。

串场河以东台海道口为界,分南北两段,由海安(原东台紫石乡)向北流经富安、安丰、梁垛至何垛场,为南串场河;由海道口向北流经丁溪、草堰、白驹、刘庄、伍佑、新兴、庙湾,为北串场河。今天串场河全长170公里。在明末清初,曾有一个诗人吴嘉纪,他的诗记述了里下河时代和历史的苦痛。

京沪高速公路、宁盐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江宜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淮江公路(S237)、兴泰公路

正在或即将建设的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工程(将在“十二五”期间对其进行扩容改造。)宁盐高速公路(正规划中)阜兴泰高速公路(有关部门和单位正抓紧做好该项目工可 *** 后期的相关工作,力争2013年早日开工建设。)浦仪高速公路(还是宁盐高速公路的先导段。)扬天高速公路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呈十字形贯穿,里下河平原水网密布,水运历来在交通体系中占吕四港风貌(15张)有重要地位,很多城市历史上均是依托水运优势得以发展繁荣。

海洋港口 1.东台港(在建)2.阜宁港3.大丰港等

长江港口 1.南通港2.泰州港3.扬州港

内陆港口 1.高邮港2.川东港 3.串龙港 4.兴化港 5.川水港 6.宝应港 7.傍排港等

至2013年今已经建成的跨江大桥:

江阴长江大桥(1999年通车,连接泰州靖江和无锡江阴)

润扬长江大桥(2005年通车,连接扬州和镇江)

泰州长江大桥(2012年通车,连接泰州和镇江、常州)

苏通大桥(2008年通车连接南通和苏州)

鱼米之乡里下河(鱼米之乡水乡)-第1张图片-

五峰山长江大桥(连接扬州和镇江)

沪通铁路长江大桥(连接南通和苏州、上海)

OK,关于鱼米之乡里下河和鱼米之乡水乡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鱼米之乡 里下河 水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