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长寿之乡寿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长寿的特产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用一句古诗来描写寿县
王安石《寿阳城晚眺》诗:“楚山重叠矗淮氵贲,堪与王维立画勋。白鸟一行天在水,绿芜千障野平云。”张文潜《题寿阳楼二绝》有句:“渺渺长淮去不休,行人独上寿阳楼”;“长淮不 *** 悠悠,楼下行人淮上楼”。苏轼《寿阳岸下》,诗去:“街东街西翠幄成,池南池北绿栈生,幽人独来带残酒,偶听黄鹂之一声。”
二、长寿县民间传说
1、重庆的长寿县,其名字的由来充满了传奇色彩。据广泛流传的故事,明代洪武年间,一位状元郎在担任宰相的职务时,有一次下基层考察,途经双龙场(也有人说是新市乡附近的河石井),不巧遭遇大雨,他在当地一家酒店避雨时,注意到酒店对面的一户人家正在举行盛大的庆典,热闹非凡。他询问详情,得知是一位老翁庆祝祖父的百岁寿辰,而这位寿翁还有个四十多岁的儿子和一个活泼的孙子前来贺寿,这一幕让宰相深感惊奇。
2、宰相好奇地询问寿翁,得知其祖父已经一百五十岁,这让他更加震惊。在得知这位客人并非普通人,而是当朝宰相,更是皇帝的老师后,寿翁的家人和村民们对宰相肃然起敬。宰相在察访中,发现乐温县(即现在的长寿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景优美,人民勤劳且民风淳朴,尤其是百岁老人众多,展现出浓厚的长寿氛围。
3、深受感动的宰相将这次经历上报给皇帝,建议将乐温县更名为长寿县,以纪念这里的长寿文化。这个动人的传说流传至今,成为了长寿县独特的历史印记,每逢提起,人们都会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关于长寿与敬老的故事。
4、刘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岁次己卯,北魏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与东晋改朝换代的刘宋 *** 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史称南北朝时期。在南朝宋、齐、梁时,竟陵郡属郢州管辖,州治设于夏口城(今湖北武昌)。南朝刘宋泰始六年(470年)岁次庚戌,分竟陵、云杜地立苌寿县(今湖北钟祥),为竟陵郡治,自东汉省郢县以来,至此复立县。苌寿县辖境相当于今钟祥的东部和南部。南齐建元初(480年左右),竟陵郡治所从苌寿县移至竟陵县(今天门市),苌寿为其属县。南朝梁 *** 元年(550年)岁次庚午,北魏部将杨忠进兵江汉,梁元帝求和,盟之曰:魏以石城为封,梁以安陆为界。杨忠引兵而还,至此苌寿(今湖北钟祥)改属北朝西魏。北朝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岁次辛未,西魏行使管辖,改苌寿县为长寿县,并在此设立郢州,县为州治自此开始。北周武帝时又置石城郡于长寿,出现了州、郡、县同城为治的局面。
三、寿地名寿县
1、寿县,坐落在中国皖中腹地的淮河中游南岸,占地面积2986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124万,由32个乡镇组成。东接合肥市,北邻淮南市,与阜阳市隔河相望,交通便利,四条二级以上公路——合阜、六寿、寿蔡、寿霍穿境而过,乡村间道路相连,通讯设施发达,地理位置具有显著优势。
2、历史悠久的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1986年被 *** 认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县内文物古迹众多,被誉为“地下博物馆”,承载着丰富的楚文化,是豆腐的起源地,而著名的淝水之战遗址更是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这里涌现过诸如楚国名相孙叔敖、清末状元孙家鼐、爱国名将方振武以及 *** 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等杰出人物,他们与寿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3、寿县的文化遗产丰富,以楚文化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乡土文化。正阳肘阁、寿州锣鼓等传统艺术广受欢迎。古建筑遗产如唐代报恩寺、宋嘉定古城墙等古迹保存完好,名人古墓如蔡候墓、楚王墓等分布广泛,古遗址如古郢都、安丰城等见证了历史变迁。此外,寿县还有众多名胜,如春申坊、时公祠等,总计160多处古迹,其中唐、宋、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古墓葬、遗址众多。
4、寿县的自然资源丰富,拥有 *** 带、温暖半湿润气候,盛产八公山豆腐、酥梨等特色农产品,矿产如石灰石、钾长石等丰富。 *** *** 以来,寿县人民在 *** 的领导下,经济发展迅速,民生改善显著,先后获得诸多荣誉,包括“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5、寿文化是中国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古典文献中有极其精辟的论述。经过几 *** 的发展,寿文化更加完善。我国各族人民养成了丰富多彩的祝寿习俗,如,六十岁称为初寿,八十岁称为中寿、百岁则称为高寿。又如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称为米寿、九十九则称为白寿。福禄寿三星中有老寿星,成语里有寿比南山,日常用语中有健康长寿,传说中,最长寿的人有彭祖,祝寿用品中有寿面、寿糕、寿桃、寿联等。丧葬文化里有寿穴、寿木、寿衣等。 *** *** 后,人民生活及生活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涌现出了众多的百岁老寿星和长寿之乡。
四、长寿的长寿条件
健康长寿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钟祥市80岁以上的老人过万人,其中,百岁以上老人达48位,被称为全国的“长寿之乡”。该市居民何以如此长寿?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几分疑惑,我们前往实地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该市“长寿之乡”的称号源自两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监测中心公布长寿之乡的标准是: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至少达到3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普查统计数据显示,钟祥市拥有46位百岁老人,居全国“长寿之乡”第三位。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该市又跃居全国六大长寿之乡的第二位:该市人均寿命为75.88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8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9.88岁,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高11.88岁,已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截至2003年8月,全市105万人口中,8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0627名,90岁以上人口766人,100岁以上老人48人,其中男 *** 4人,女 *** 44人。该市居民何以长寿?通过调查,其主要经验和启示有以下五条: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内部构造中,地壳的组成物质有九十多种天然元素,最主要的是氧、硅、铁、钙、钠、钾、镁等八种元素,且地壳与 *** 血液中的六十多种元素对比分析发现,除原生质中的主要成分碳、氢、氦和 *** 中的主要成分外, *** 中的元素含量惊人的相似,表明这些元素对 *** 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钟祥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共六类27种,占全国已探明矿产的1/7,其中磷矿石储量居全国第二位,而磷矿区域及其辐射圈又刚好是高龄人群密集的地方,据2000年人口普查,其中磷矿镇15-50岁的人口占同龄段的4.53%,而9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市同龄段的6.35%。
钟祥水资源丰富。总量为5000亿立方米,人均5.6万立方米,不仅高于全国人均2780立方米的占有量,也高于世界人均12900立方米的占有量;地下水资源年可开采量为16.5亿立方米。该市水资源不仅量多,而且水质好,主要水系汉江钟祥段及三座大型水库和六座中型水库的水质都在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以上,有的接近一级标准;1/3的乡镇有富含锶、铝、钾等多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市内90岁以上和百岁以上老人分布比较集中的洋梓、长寿、郢中、胡集、柴湖、丰乐等乡镇大部分在汉江及其水质较好的支流岸边,其中洋梓镇的主要饮水源--温峡水库,接近1类标准,所以这里长寿老人最多,据人口普查统计,该镇人口总数占全市的5.8%,80-- *** 岁人口占全市同龄段的7.75%,90--99岁人口占同龄段人口的9.19%,100岁以上的老人达7人。
钟祥大气质量好。由于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合理,该市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控制在5000吨以内,更高未突破1万吨;降水的PH值一直处在7.0--7.2之内;自然降尘量低于10吨/月.平方公里,加上每年 *** --121个降水日对空气的清洗,使空气处于清洁状态,城区及乡镇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均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
钟祥阳光充足。太阳辐射年均平均值为112.3 *** 千卡/平方厘米,是全省高值中心之一;全年日照时数在1931--2114小时之内,日照率为45--48%,是邻近各县的高值中心;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年降水量878--1097毫米之间,不仅有利于人类生存,而且有利于整个生态 *** 共生,如森林覆盖率35.7%,有记载的生物资源总数达1650种,其中动物155种,植物类1384种,天敌资源111种,许多植物可加工成保健食品。
钟祥土壤环境质量好。钟祥总面积居全省县市第四,人均耕地居全省之一,土壤种类齐全,包括水稻土、潮土、黄棕壤、石灰岩土、紫色土五个土类,12个亚类,186个土种;土质好,耕地中,一、二级地占95%,荒地中95%以上能种草种树;土壤质地好、酸碱度适中,为多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也为人们提供了多种营养条件。钟祥市在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段精辟的谚语,即“自然平衡宇宙行,生态平衡万物兴,心理平衡心舒畅,身体平衡无疾病”。这正是人类长寿的至理名言。钟祥市古称长寿县,自古就是长寿之乡。西汉时称郢县,东汉时称石城县,南北朝南朝时称苌寿县,明朝嘉靖十年改为钟祥县。顾名思义,长寿者多才称长寿县。据《宋书州郡志》记载,南宋明帝泰始年间人口统计表明,苌寿县的长寿老人占县内总人口的1/4。
这种敬老与长寿的遗风,一直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温峡水库的村民卢克定因赡养三位孤寡老人被授予“国家敬老金榜奖”。农村评比“十星农户”中,有一颗星就是“尊老爱幼星”,凡不孝敬老人的电视台予以曝光。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多年来,钟祥市委、市 *** *** 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逐步完善了国家、社会、家庭三结合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对百岁老人实施“五个一”的“惠老工程”值得称道:凡百岁老人由 *** 每月发100元的营养费;每 *** 查一次身体;百岁时 *** 百岁寿宴;免费送一台彩电;市镇领导每年登门慰问一次。同时,钟祥市崇尚长幼有序、祖孙同堂的风尚和习俗,形成了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良好家风。据调查,48位百岁以上老人中,只有2人独居(靠侄儿侄女供养),2人住福利院,其余44人分别与子女、养子女、孙子女共同生活,多数四世同堂,其中5户五世同堂。“生命在于运动”。48位百岁以上老 *** 都生活在农村,年轻时都从事农田耕作和体力劳动,即使年老体迈,仍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轻微的农活。如洋梓镇蒋滩村六组102岁的陈秀英老人整天不停干活,早上天一亮就起床,先将屋里屋外打扫干净,然后为退休后开河沙场的儿媳做早餐,闲下来就侍弄菜园子、喂鸡,或者把捡到的柴禾整齐堆好,晚上协助儿媳做饭,中午从不午休,隔三岔五就要走1-2公里路程到集市上买些日用品或探望76岁的女儿,而且从不拄拐杖。南湖农场公议集大队103岁的王道英老人,至今眼不花、耳不聋,喂猪、烧饭、洗衣服、轻微农活样样都干。她说:“我们农村有句俗话,人越做越英雄,越玩越狗熊。我劳动了一辈子,习惯了,歇下来就浑身不舒服,心里就像缺少什么。”这些百岁老人用一生的勤劳印证了健康格言:“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常运动,百病不碰”。
另外,中外生物学、医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寿命长短,遗传因素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通过对全市百岁老人普查,发现80%的百岁老人都有家庭长寿史。原胡集丽阳寿星张德亮,107岁,老伴高传英103岁。张德亮的祖父是百岁寿星,父母活到80多岁,二弟、三弟都已90多岁。张的三个子女,也都年过70岁,个个身强体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钟祥已形成众多长寿家庭群。这些生命体的优化组合,是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
中国老年学学会2011年11月7日公布,2011年7月1日,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健在百岁老人已达到48 *** 1人。在谈到中国十大寿星长寿共 *** 规律时,专家指出:一是心态平和、凡事顺其自然;二是粗茶淡饭、生活俭朴;三是勤劳好动,终身劳作;四是子女孝顺,家庭和睦;五是居住地环境、水质和气候特殊;六是有遗传因素,家族长寿。日本新闻报道,安静的生活居住环境是日本长寿的秘诀。他们在商店、机场、饭店等这些人群集中的场所没有喧闹声,而在中国,稍有交通堵塞的现象驾驶员就拼命的按喇叭,大声谩骂,为自己和他人造成了浮躁喧哗的不利环境。
日本不仅是位居世界之一的长寿大国,而且全国人民健康情况也比我国好。据国外调查发现:日本平均寿命达81.98岁,而中国医学最发达的城市北京平均寿命仅75.85岁,明显低于日本,而且老年健康状况也不如日本,我国仅高血压造成脑卒中而致残的人数就达260万。
日本人不仅长寿,而且十分注重提高生活质量。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其中一点就是我们现在最缺少的——安静。
关于长寿之乡寿县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