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铁幕演说时间这个问题,铁幕演说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丘吉尔铁幕演说
1、 1945年5月8日, *** 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致电 *** ,表示希望能在战胜 *** 暴君之后,“共同走在胜利和平的阳光大道上”。
2、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称,当时西方和苏联之间存在着一种“广泛的亲善气氛”。但是,就在这种“亲善气氛”中,丘吉尔在5月12日致电美国总统 *** ,表示他“对于欧洲局势感到十分忧虑”。他说, *** “对雅尔塔决定作了曲解,他们对波兰的态度,他们在巴尔干半岛各国,除希腊以外,占有压倒的势力……再配合上他们在其他许多国家里所施展的***伎俩,尤其是他们能够在广大地区里长时间维持着庞大的军事实力。……他们将在前沿地区拉下一道铁幕。”
3、将近10个月之后,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市发表了演说。其中有一段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的话:“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 *** 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4、富尔敦演说公开而明确地发出了冷战的信号,表明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把苏联看成是更大的威胁。 *** 在3月13日的一次谈话中进行了回击,他说丘吉尔“是要在盟国中散播 *** 的 *** ”,“是号召同苏联进行战争”。
5、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对美国 *** 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拥有更大的力量,也就是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
6、放眼四顾,你不但觉得已经尽了应尽的责任,也感到忧虑,恐怕以后的成就未必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平。对你我两国来说,现在都有一个机会在这里,一个明确的、光彩夺目的机会。如果拒绝、忽视、或糟蹋这个机会,我们将受到后世长期的责备。……
7、当美国的军事人员在立场严重的局势时,他们习惯于在他们的指令的头上写上‘全面战略概念’字样。这种做法是明智的,因为它能使思想明朗化。那么,什么是我们为今天所应题写的全面战略概念呢?它不应该低于在一切地方的所有男女的所有家庭的安全和幸福以及 *** 和进步。……
8、为了使这些无数的家庭得到安全,必须保护他们,使他们不受两个可怕的掠夺者——战争和 *** ——的侵犯。……
9、……为了防止战争这一主要目的,已经建立了一个世界组织。……我们必须使这一切得到肯定:它的工作是有成果的,它是一种现实而不是一种假象,它是一种行动力量而不仅只是语言的空谈,它是一种真正的和平之宫而不仅只是纷纷扰扰争吵的场所……
10、然而,我有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要提出来。宫廷和地方行政长官没有县吏和皂吏就不能办事。因此,必须马上着手给 *** 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在这个问题上,只能一步一步来,但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着手做。我建议,应邀请每一个大国和其它成员国派出一定数量的空军中队,为这个世界 *** 组织服役。这些中队将由本国训练和筹备,但在各国轮流驻扎。他们身着本国的军服,佩戴不同的徽章。不能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国家作战,但在其它方面将受这世界 *** 组织的指挥。这个办法可以小规模地实行起来,让它随着我们信心的增长而扩大。之一次世界大战后我曾希望做到这一步,相信现在会立即办到。
11、不过,如果把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现在所共同掌握的制造 *** 的秘密知识和经验托付给这个仍处于婴儿时代的世界 *** 组织,马氏错误的和轻率的。如果任凭这种秘密知识在这依然 *** 动和不团结的世界上自然发展,那是罪恶的发狂。……
12、现在我讲到威胁着茅舍家庭和普通老百姓的第二个危险,即 *** 。我们不能无视 *** ,就是美国和大英帝国的个别公民到处都能享受的 *** ,在相当多的国家里是不存在的,其中一些是十分强大的国家。在这些国家里,各种包罗万象的 *** ***对老百姓强加控制,达到了压倒和违背一切 *** 原则的程度。或是一些 *** ,或是组织严密的寡头集团,他们通过一个享有特权的 *** 和一支 *** *** 队伍,毫无节制地行使着国家的大权。在这多难的岁月,我们的责任不是同 *** 去干预那些我们不曾 *** 的国家的内部事务。但是,我们绝不能放弃以大无畏的声调宣扬 *** 的伟大原则和基本 *** 。这些英语世界的共同遗产,继大***、 *** 法案、人身保 *** 、陪审团审讯制、以及英国习惯法之后,它们又在美国 *** 宣言中得到举世闻名的表现。
13、到此为止,我们显然是完全一致的。现在,当仍然奉行这个实现我们全面战略概念的 *** 的时候,我要讲一讲此行要谈的关键问题。没有我所称之为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一样的联合,有效地防止战争和继续发展世界组织都是办不到的。这种联合就是以英联邦与帝国为一方和以 *** 合众国为另一方建立特殊的关系。现在不是泛泛空谈的时候,我要明确地谈谈。
14、兄弟般的联合不仅要求我们两个庞大的、有血缘关系的社会 *** 之间存在着日益增长的友谊和相互谅解,而且要求双方军事顾问继续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共同研究潜在的危险。 *** 的异同,训练的教材,以及在军事院校互换军官和学员的问题。它还应包括联合使用两国在世界各地掌握的所有海空基地,使现有的设施继续用于共同安全的目的。……
15、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 *** 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 *** 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如果还有止境的话。对于英勇的 *** 人民和我的战时伙伴 *** 元帅,我十分钦佩和尊敬。在英国——我毫不怀疑,在这里也是一样——人们对 *** 各族人民怀有同情和善意,决心经受种种分歧和挫折,建立起持久的友谊。
16、现在,如果苏联***试图单独行动,在他们的地区建立一个 *** 的德国,就将给英美两国占领区制造严重的困难,授予了战败的德国人以在苏联和西方 *** 国家之间拍卖抬价的权力。这些都是事实。不论我们从中得到什么结论,这肯定不是我们进行武装斗争所要建立的解放的洲,也不是一个具有永久和平必要条件的欧洲。
17、在横跨欧洲的铁幕前面,还有其它令人焦虑的因素。意大利***由于不得不支持***训练的铁托元帅对亚得里亚海顶端的前意大利 *** 的要求,受到严重的牵制。尽管如此,意大利还是前途未卜。再一点,欧洲的复兴,如无一个强大的法国,这是不可思议的。在我的全部公职生活中,我总是为使法国强大而工作着。甚至在最黑暗的日子里,我也不曾对它的命运丧失信心。现在也不会丧失信心。
18、不过,在远离 *** 边界、遍布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里,***第五纵队已经建立。它绝对服从来自 *** 中心的指令,完全协调地工作着。除了在英联邦和美国——那里的 *** 运动还在婴儿时代——***,即第五纵队到处构成对 *** 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
19、这是任何人在取得胜利的次日都应该记诵的一些黯淡的事实。这一胜利是通过在战斗中以及在 *** 和 *** 的事业中结成情谊深厚的战友关系取得的。如果我们不趁还来得及的时候正视这些事实,那就太不明智了。
20、……我不相信苏俄希望战争。他们所希望的是得到战争的果实,以及他们的权力和主义的无限扩张。因此,趁今天还为时未晚,我们在这里要考虑的是永久制止战争和尽速在一切国家为 *** 和 *** 创造条件的问题。
21、对于困难和危险视而不见,不能解决问题;袖手旁观,也不解决问题;采取绥靖政策,也无济于事。现在需要的是作出解决问题的安排。拖得越久,就越困难,对我们的危险也就越大。大战期间,我对我们 *** 朋友和盟友的观察所得的印象使我坚信,他们所钦佩的莫过于实力,而他们最瞧不起的是军事上的虚弱。由于这个缘故,势力均衡的旧理论不适用了。如果可以避免的话,我们再也经不起在只留有狭小余地的情况下进行工作,从而提供了进行较量的 *** 。假使西方 *** 国家团结一致,严守 *** ***的原则,那么,它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力将是巨大的,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不过,假使它们四分五裂,在自己执行职责时手软,假使让这紧要关头的几年白白混过去,那么,我们大家确实都要在浩劫中被毁灭了。
22、上一次,我曾目睹大战来临,对自己本国同胞和全世界大声疾呼,但是人们都听不进。近至1933年,甚至1935年,或许还能把德国从后来落到它头上的可怕命运中拯救出来,使我们大家都免遭 *** 强加于人类的苦难。
23、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使地球上这么多广大地区沦为 *** 的这次大战,更容易同及时的行动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而德国本来可以至今是一个强大、繁荣、受尊敬的国家。但是,谁也听不进。于是所有我们这些国家,一个接一个都被卷入可怕的漩涡中了。
24、我们肯定地必须不让那种事重演。这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在现时,即一九四六年,在 *** 普遍权威之下,就所有问题同 *** 达成良好的谅解;并且通过这个世界 *** 组织,在讲英语的世界及其一切联系地区的全力支持下,使上述良好的谅解在许多和平的年份中维持下去。
25、请不要把不列颠帝国和联邦的坚持的能力加以低估。……如果在美国的人口之外,再加上英语联邦的人口,再加上这种合作关系所涉及的在空中、海上、科学和工业各方面的合作,那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靠不住的力量均衡,致使野心家和冒险家情不自禁。……倘若英国所有道义上、物质上的力量和信念,都同你们的力量和信念兄弟般的联合在一起,那末,就将不仅为我们、为我们的时代,而且也将为所有的人,为未来的世纪,带来一个广阔的前程,这是明确无疑的
二、铁幕演说标志着什么
1、铁幕演说标志着美苏两个大国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标志着两大阵营的冷战拉开大幕。
2、铁幕演说指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应邀访问美国的时候在 *** 总统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因为在演说中提到了“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 *** 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所有被人们称之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时间为1946年3月5日。
三、铁幕演说演说者是谁
1、说到铁幕演说其实还算是比较出名的一件事情了,但是就我们现在的人来说的话还是比较的陌生的,因为这次事件是发生在很早以前的,话说那个时候是丘吉尔时期了,也就是苏美冷战时期了,最近美国又在搞什么事情,所以铁幕演说很多人想了解一下,那么铁幕演说到底是谁说的呢?它的发表者到底是谁?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2、铁幕演说演说者其实就是前英国首相丘吉尔,1946年3月在美国富尔顿发表丘吉尔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3、五十年后再评丘吉尔:理想领袖与悲剧英雄
4、整整50年了。1965年1月24日,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温斯顿·丘吉尔告别了尘世中的伟大。
5、丘吉尔获得了一个国葬来证明自己的伟大,这也是一个多世纪以来英国 *** 首次为平民举行国葬。30万人哭泣着列队走过他的灵柩,6000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其中包括6位国家君主和15位国家首脑。
6、丘吉尔的身上充满着矛盾与悖论。
7、他为大英帝国打赢了生死攸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却也见证甚至亲手主持了大英帝国的漫长葬礼。在丘吉尔1965年去世之时,大英帝国已经丧失了几乎所有重要的殖民地。对于丘吉尔这样一个经典意义上的 *** 者而言,一生犹如梦幻泡影。
8、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940年5月从辞职的张伯伦手上接过了组建战时内阁的重任,用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带着英国挺过了战争最艰难的时刻,却在1945年德国投降之后不久,便经历了一次 *** 惨败,黯然下台。对于英国人民的始乱终弃,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引用古希腊哲人普鲁塔克的名言说: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强大民族的标志。
9、他一生以顽固的 *** 立场而著称,曾将十月 *** 后的布尔什维克称为残暴的大猩猩。但就是这位大不列颠最出名的 *** 斗士,却在苏德战争爆发后的当天,之一时间站出来发表演说为苏联鼓与呼,强调任何一个同 *** 主义作斗争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而后也的确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但又是这位苏联忠贞不渝的朋友,在二战刚结束几个月之后,便针对苏联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10、好吧,这就是丘吉尔。一个充满争议的悖论者,一个有着数张面孔的伟大人物。
11、无论丘吉尔是谁,他首先是一个 *** 家。从他1900年当选议员步入政坛算起,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 *** 生涯长达60年,其间数次穿梭于内阁,在1940年和1951年两任首相。
12、不过,丘吉尔作为 *** 家的所有伟大与荣耀,都是来自二战中的国家领袖,他拯救了濒临战败的英国,而战争则成就了他的伟大。
13、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自动忽略那个1900-1940年期间的 *** 家丘吉尔,虽然他当选了无数次议员,做了无数个头衔的内阁大臣(内政、海军、军需、殖民事务、陆军、财政),但最恰当的评语可能还是平庸。
14、请原谅,我竟然遗漏了丘吉尔在二战前的一大闪光点——预言家。在二战前那个绥靖主义盛行的年代,丘吉尔几乎是英国政坛唯一始终大声疾呼警惕 *** 、反对裁军的异议分子。
15、很不幸的是,战前的英国完全沉迷于首相张伯伦的浪漫和平主义之中,一次次屈服于 *** 的战争讹诈。当1938年9月张伯伦和 *** 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得意洋洋地高喊着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回国时,丘吉尔却在议会公开宣称一切都结束了,不要以为这就是结局,这仅仅是算账的开始。
16、自然,一年后二战爆发完全证明了丘吉尔的预见。但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当时的英国在 *** 崛起之初就听从了丘吉尔的盛世危言,及时阻止了 *** 的野心和实力膨胀,那么二战很可能就会打不起来,如丘吉尔所说,从来没有一场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巨大的悖论在于,如果二战没有爆发,对于英国和全世界固然是幸之大幸,但丘吉尔就会丧失了可能是成就他伟大的唯一机会。或者这么说,英国历史上至多会多一位有先见之明的 *** 预言家丘吉尔,而世界历史上会少了一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2002年BBC一次著名的票选结果)。而预言家么,预测对了又能怎样,不过是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之流。
17、谈论大 *** 家丘吉尔,必须回到二战。在我看来,丘吉尔在战争中的 *** 贡献主要有三点。
18、先说之一点,在战争的逆境中,丘吉尔显示出了近似非理 *** 的胜利信心和不屈的战斗意志。
19、丘吉尔是在1940年5月10日傍晚成为英国首相的。尽管丘吉尔对此表现得和官迷一样兴奋,但实际上他从前任张伯伦手上接手的是一个面临 *** 的烂摊子,从空中、陆地到海洋,大英帝国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连续挫败。上任后仅仅一周,德军就突破了法国的战争图腾马其诺防线,法国战败已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风险。
20、上任后,丘吉尔很快就在下院发表了那次著名的演说,大大振奋了沉浸于失败主义情绪当中的议员老爷们,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奉献给大家。演说的关键词是战斗和胜利,前者针对国内与 *** 媾和的声音,后者针对的是失败主义者,你们会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只能回答:我们的政策是努力战斗,在海上、陆地上、在空中,尽展上帝所赋予我们的全部力量,与一个有史以来从未见过的残酷暴君战斗,这便是我们的政策。你们会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能够用一个词来回答你们,这就是胜利。
21、战局的发展很快就证明了丘吉尔的 *** 连篇。仅仅两周后,也就是5月底,英法联军已经全面溃败,被德军包围在敦刻尔克。当时的问题已经不是法国会不会战败的问题,这简直是肯定的,而是英国人能从敦刻尔克撤回多少人。
22、上帝再次庇佑了英国人。尽管英军从敦刻尔克成功撤退,但实际上将所有的重 *** 都扔在了 *** 对岸,英国正面临被德国全面入侵的风险。丘吉尔此时的乐观再次令人瞠目结舌,我厌倦了总是防守,打算 *** 袭击敌人的 *** 。当国家美术馆馆长建议把最贵重的藏品送往加拿大时,丘吉尔真诚地回答说:一件都不用送走,我们会打败他们的。
23、从各种资料来看,丘吉尔在二战初期的信心并不能简单归结为鼓舞士气那么简单,更准确的描述是,他是真的相信最后的胜利,哪怕眼前的战局令人绝望。
24、但无论如何,英国人真的被这个无可救 *** 的乐观主义者深深打动了,即使天空中布满了德国空军的黑十字。当丘吉尔视察一个有数十人丧生的防空洞 *** 时, *** 者和死者家属几乎将他淹没,他们迅速将悲伤抛之脑后,大声向丘吉尔喊道:我们知道你会来的,我们能经受得住德国佬的轰炸。狠狠地回击他们。
25、丘吉尔的信心显然比德国空军的所有 *** 加起来还要充足。他发明了无数令人难忘的胜利宣言,比如,我相信我们会取得胜利,就像相信太阳明天会升起一样;按照现在的轰炸速度,德国 *** 约要花10年时间才能毁掉伦敦,不过在10年结束之前会有很多事情发生在 *** 先生和 *** *** 身上。后来的历史证明, *** 竟然真被丘吉尔咒死了。
26、 *** 可能至死都无法明白,为什么法国人投降了,大半个欧洲都臣服于第三帝国,但英国人仍然孤军奋战,在看似绝无希望的战局下,一次次拒绝了他宽宏大量的谈判呼吁。
27、 *** 其实很简单,他碰上的是丘吉尔,一个看似忽略一切现实条件的死硬乐观派,一个现实扭曲力场比乔布斯还强大的男人。
28、可以将蒋百里先生的那一句 *** 名言送给丘吉尔先生,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
29、英国陆军被赶出法国,不降;法国人投降,不降;德国潜艇每月击沉几十万吨英国船只,不降;英军狼狈撤出希腊,不降;隆美尔在非洲不可一世,不降。那么,当英国空军打赢了不列颠空战之后,自然就更不会降了。
30、很快,丘吉尔就惊喜地发现,英国终于不是孤军奋战了。
31、此时也就顺势进入第二点了,当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丘吉尔迅速抛弃了自己的 *** 立场,一手组建了抗德统一战线。
32、1941年6月22日上午8点,当丘吉尔得知德军入侵苏联之后,他的之一句话是,告诉BBC,今晚我要发表广播讲话。
33、在过去二十五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 *** 。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丘吉尔在这次著名演讲中一开始就表达了他不念旧恶的决心,誓言一致抗德。 *** 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 *** 人民为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 *** 人民和 *** 民族的事业,我们将尽力给 *** 和 *** 人民提供一切援助。我们将呼吁世界各地的朋友和盟友采取同样的方针,并且同我们一样,忠诚不渝地推行到底。
34、如果说此时的 *** 还在将信将疑的话,第二天,他就听到了一则让他打消疑虑的好消息:6月23日,为了尽可能减轻苏联前线的压力,丘吉尔下令英国空军对法国北部的德 *** 事目标实施一系列密集轰炸。几天后,丘吉尔又向 *** 送上了一份大礼:英国 *** 人员破译的德军东线 *** *** 。
35、相比丘吉尔在公开演讲中的感动世界,我更愿意相信丘吉尔私下里回应他与 *** 结盟的那句话,如果 *** 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
36、尽管丘吉尔在内心中并未放弃他对苏联的仇恨(这可以在几年后的铁幕演讲中看出),但他此时对 *** 的种种援助无疑是真诚有力的。在苏联抵抗德国最危急的时刻,丘吉尔的船队冒着北极航道的种种危险向苏联的军港运出了一船船救命的战备物资。
37、当然,你可以说,丘吉尔也多次拒绝了 *** 要求英(美)立即在法国开辟第二 *** 的要求,这或许对减轻苏联的压力是立竿见影的,但对于丘吉尔和英国而言,他们当然有权利选择那些对英国更有直接利益,代价更小的 *** 对德作战。毕竟,最重要的不是在哪里作战,而是是否作战。对此,我们难道还有理由去怀疑丘吉尔消灭 *** 德国的决心吗?
38、如果说苏联的参战让英国摆脱了孤军奋战的危局,那么,仅仅几个月后,丘吉尔将迎来他盼望已久的战争盟友——美国。
39、这也就进入了第三点,丘吉尔在二战中一以贯之的国策:尽一切力量争取美国的援助,美国参战后则甘心做罗斯福身边的那个男人,直至结束战争。
40、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41、丘吉尔在知道美国遇袭的消息之后,毫不掩饰他如愿以偿的满足感。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回忆说,当时他就断言我们终于赢得了这场战争, *** 的命运已经决定了, *** 的命运已经决定了,至于日本人,他们将要粉身碎骨。剩下的事情不过就是把占压倒 *** 优势的力量予以适当的运用罢了。
42、不得不再一次佩服丘吉尔惊人的前瞻 *** 和自信心。在德军已几乎占领莫斯科之际,在日本海军几乎干掉整个美国太平洋海军之际,丘吉尔已经提前数年断言了胜利,因为他知道,美国终于来了。
43、用历史的后见之明去审视丘吉尔当时的信心来源,会发现这个自信偏执狂竟然是如此的理 *** ,英帝国、苏联、现在又加上美国,他们戮力同心,生死与共,具有两倍或者三倍于他们敌人的力量……我们前面还有许多灾难和无法估量的损失与艰苦,但是对于结局不再有什么疑虑了。
44、某种程度上说,从丘吉尔决心孤军对付德国那一刻开始,他已将美国作为自己潜在的盟友。他在败军之际所有的信心来源,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他对美国参战的自信。事实上,在美国参战之前,丘吉尔就已倾注了大量精力在对美外交上,一步步将半推半就的美国拖上了英帝国的战车。丘吉尔最重要的外交成就是,获得了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给予的大规模军事经济援助,用罗斯福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必须成为 *** 国家的大兵工厂。
45、珍珠港事件爆发两周之后,丘吉尔就匆匆来到了华盛顿会晤罗斯福。在那里,他获得了罗斯福先欧后亚的承诺,美国的庞大资源将首先用于解决德国。
46、从那时起,孤胆英雄丘吉尔就变成了罗斯福身边的配角。丘吉尔清楚地知道,为了战争的胜利,他必须收敛日不落帝国首相的高傲,向新贵盟友俯首称臣。
47、我想,这也正是丘吉尔的伟大之处。
48、1955年4月,丘吉尔在主持最后一次内阁会议时,给他的同僚们留下最后一条建议,不要和美国人分开。
49、直到今天,英国的 *** 家们依然在遵循着这条 *** 箴言,丘吉尔泉下有知也当足慰平生了。
50、是的,丘吉尔带领英国打赢了一度陷入必败之局的那场战争,但或许丘吉尔本人都不愿意承认的是,是他在 *** 上的卓越领导能力帮助他打赢了战争,而不是他那拙劣的军事指挥能力。刻薄点说,后者添的乱没有改变战争大势,就谢天谢地了。
51、一战前,丘吉尔就曾任英国的海军部长,但他这一段经历最让世人所铭记的是,他的坚持导致英国在奥斯曼帝国的达达尼尔 *** 陷入了一场可怕的消耗战。在史称的加利波里战役的这场战争当中,协约 *** 队丧失数十万,成为了一战中英军最为屈辱的几场败仗。结果是,丘吉尔引咎辞职,而他的对手凯末尔则藉此成为了土耳其的民族英雄。
52、在丘吉尔伟大的《之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他不厌其烦地推销着自己的战争哲学:应该躲在战壕中消灭敌人,不要将宝贵的兵力耗费在西线的进攻战之中。
53、二战爆发之初,丘吉尔就被迅速打脸,他的战争哲学和法国人的马其诺防线一块儿被德国人的闪电战压碾得粉碎。
54、在许多历史资料和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当中,都可以看到他各种自鸣得意的军事决策,我真的很佩服丘吉尔,他竟然非常忠实地将这些写进回忆录,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他是多么天才的军事家。
55、在军事上,丘吉尔的天才和 *** 高度一致,酷爱跳过正常的军事决策程序直接向前线发报(貌似 *** 也有这个特点),而且惯用死守战至最后一弹最后一人的措辞来指挥前线战事,从北非到东南亚,处处可以见到天才军事领袖的语录飞过。而导致的结果就是,英军很多明明可以提前突围的战事因此变成了被包围全歼的惨败。比如在新加坡陷落前,丘吉尔给前线发去的指令竟然是明显的办法是用 *** 向敌人射击,把 *** 花光,撤出是决不容许的。在人类军事史上,可能还真从未有用 *** 向敌人射击这样有内涵的高层军事指令。
56、总之,丘吉尔作为军事家的巨大幸运是,他后来碰到了不太听他话的 *** ,同时,他有着无穷的美国 *** 和装备可以用来射击。更大的幸运在于,英国竟然顶住了丘吉尔的负能量打赢了,否则他会像 *** 一样背负着无数乱指挥的段子被后世嘲笑。
57、1940年6月,丘吉尔在一次演说中激励英 *** 众:让我们勇敢地承担我们的责任,以便在大英帝国存在一 *** 之后,后世可以说:‘这是先辈们最光辉的时刻。’
58、丘吉尔当时肯定无法想到,短短二三十年之后,这个幻想中的 *** 帝国就成了历史的尘埃。大英帝国明明打赢了二战,却输掉了帝国。
59、从青年时 *** 始,丘吉尔就是一个狂热的 *** 者,他念兹在兹的是如何保卫大英帝国,使之千秋万代。对于丘吉尔而言更大的悲剧是,这样一个雄才大略的伟大 *** 家,这样一个经典意义上的 *** 者,竟然眼睁睁看着大英帝国在他眼前土崩瓦解,而他却只能束手无策在一旁见证历史。当所谓的伟大遇见历史大势时,只能哀叹时不利兮。
60、或许可以这么说,当丘吉尔决定要单枪匹马同德国死磕之时,大英帝国的命运就已注定。为了与强敌作战,丘吉尔基本上卖空了帝国,将所有的黄金储备都交给了美国换取 *** 装备。一个丧失了经济实力的国家还能奢谈什么帝国呢?
61、更何况,丘吉尔所选定的盟友美国偏偏是英式 *** 的天敌。罗斯福曾讽刺说英国人会将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土地据为己有,哪怕是一块石头或一颗沙粒,其中的鄙夷之意跃然纸上。在援助大英帝国抗德的同时,美国实际上也在悄然进行着拆解大英帝国的前期准备工作。
62、有一次,罗斯福还逼迫丘吉尔将 *** 归还中国,甚至还鲁莽地提出了印度问题,从而引起了丘吉尔的大爆发,反击说应该派一支监察队到美国南部调查一下。
63、四五十个国家对大英帝国的存在指手画脚……在我们全力奋战之后……我不认为应该把大英帝国推到被告席上,接受所有人的审判,丘吉尔一再强调别 *** 手大英帝国,1942年11月还暴怒声称,他担任英国首相不是为了负责大英帝国的清算。但在美国参战后的强势主导之下,他也只能愤愤不平地承认,大英帝国正被排挤出局,或者说被排挤到了悬崖边缘。
*** 、如果都是国外敌对势力也就罢了,最让丘吉尔失望的是,饱尝战争之苦的英 *** 众也不想再为帝国的存亡付出任何代价了。
65、从更广阔的意义上来说,在对德胜利后不久,丘吉尔便意外惨败于 *** 即是拜大英帝国所赐。逻辑也很简单,英 *** 众迷恋于工 *** 候选人艾德礼所承诺的那个福利社会,而建设福利社会必然意味着削减军费、刀枪入库,维持大英帝国在经济上已经丧失了可能 *** 。相应地,英 *** 众对于丘吉尔所 *** 的那个帝国迷梦已然丧失了兴趣和信心,经济窘迫让英国普通人无力再去负担这个昂贵的梦。
66、 *** 者丘吉尔也是伟大的,他为大英帝国保有了最后的荣耀。尼尔·弗格森在《帝国》一书中对此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在取悦还是反抗历史上最恶劣帝国的问题上,大英帝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甚至是丘吉尔这样顽固的 *** 者,当 *** 提出让大英帝国与 *** 化的欧洲一起生存的肮脏交易后,丘吉尔很快拒绝了这一提议。
67、为了阻止德意日三国 *** 建立他们的 *** 帝国,选择战斗的丘吉尔和英国人不惜放弃了自己的帝国。这难道不是大英帝国最辉煌的时期吗?这难道不是 *** 者丘吉尔送给帝国更好的礼物吗?
关于铁幕演说时间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