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庐山拼音怎么写和既然的拼音怎么写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庐山的拼音
中国名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风景奇秀,多名胜古迹。山上有牯岭镇,为著名游览、避暑、疗养胜地。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有汉阳、香炉、五老诸峰耸峙。三面临水, *** 水气郁结。山多巉岩、峭壁、清泉、飞瀑之胜。著名胜迹有白鹿洞、仙人洞、三迭泉、含鄱口等。
二、《庐山五老峰》拼音版是什么
1、lú shān dōng nán wǔ lǎo fēng
2、qīng tiān xuē chū jīn fú róng
3、jiǔ jiāng xiù sè kě lǎn jié
4、wú jiāng cǐ dì cháo yún sōng
5、庐山的东南方有五座貌如老人的山峰,高峻陡峭就像五朵金色的莲花之指清溟的苍穹。
6、站在峰顶,九江、长江一带的秀丽景色尽揽眼中,我要在此地隐居,醉卧云松。
7、①五老峰,庐山东南部的高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是庐山胜景之一。李白曾在此地筑舍读书。
8、②削出,耸立之意。金芙蓉,指金碧辉煌的荷花。诗人把五老峰形容为青天削出的金芙蓉,形象生动别致。《唐宋诗醇》云:“纯用古调,次句亦秀削天成”。
9、《望庐山五老峰》是一首吟咏庐山美景的佳作。描写庐山的一个著名风景点——五老峰。它座落在庐山的东南面,因山势险峻,五峰相连,形似五位老人,而得名。
10、首句“庐山东南五老峰”,开门见山,紧扣诗题。交待了五老峰的地理位置,点明是在庐山的东南面。然而,第二句就出奇了。人们都说五老峰形似五老人,而在李白的眼里,阳光照射下的五老峰,金碧辉煌,就如同盛开着的金色芙蓉花一般。而这种山势形状,原本是天工造化,自然形成的,但李白却偏偏说它是由青山削成的。这一“削”字下得极妙,它不仅相当生动地刻画出了五老峰的险峻陡直,同时也表明诗人是由下往上仰视五老峰的。
11、庐山南邻九江,如登上庐山小天池等景点向南远眺,就可望见九江、长江一带的秀丽景色。而五老峰本身就在庐山的东南面,靠得更近,也就更容易看清楚。原本是九江风光全在山下,尽收眼底之意,却被诗人说成“可揽结”,似乎可以随手采取到一样。所以这“揽结”二字又显得出奇了。倘若五老峰离九江不近,被其它山峰所挡,如果它不陡直,而是平坡斜面,也就无所谓“揽结”了。因此,首句所交待的“东南”方向和地理位置,次句以“削”摹写五老峰的陡直山势,是为伏笔一样,与此句的“揽结”完全照应了起来。
12、五老峰地处庐山的东南面,风光优美,山势又如此险峻,九江的秀丽风光又可尽收眼底,山上又有着白云青松,这一切都触动了诗人的出世思想,使他不忍离去,故而说:“吾将此地巢云松。”其实,这首诗是写于安史之乱之后,李白与夫人宗氏在五老峰的青松白云之中隐居的这段时间。
13、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注:离开世间束缚)思想。而这出世的思想则全是由末句告诉我们的,前面的三句全成了一种铺写。如果说次句是诗人由下往上仰视,那么第三句则是由上往下俯视,这一上一下,一仰一俯,正是写法上的变换,从而将五老峰的山色特点也都写活了。其中“削”、“揽结”等字词的运用,不乏想象和夸张的趣味,体现了李白诗歌一贯所具的风格。
三、庐山拼音
1、中国名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主峰汉阳峰海拔1 474米。风景奇秀,多名胜古迹。山上有牯岭镇,为著名游览、避暑、疗养胜地。
2、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3、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苏轼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4、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所以,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庐山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 *** 天。更奇异的是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
5、庐山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在雨量丰沛条件下,有多达90多座峰岭的庐山,因地壳运动和冰川剥蚀的巧琢,有的峰岭夹峙峡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渊涧,构成众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断,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为庐山一奇。
四、庐山瀑布唐徐凝拼音版
1、庐山瀑布唐徐凝拼音版
庐山瀑布
2、 xū kōng luò quán qiān rèn zhí,
3、 léi bēn rù jiāng bú zàn xī。
4、 jīn gǔ zhǎng rú bái liàn fēi,
5、 yī tiáo jiè pò qīng shān sè。
6、“虚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写出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显得十分震撼壮阔;更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从声音上写出了它雄伟壮阔的气势。“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三四两句化动为静,把瀑布比成白练,镶在青青的山色中间,从色彩和视觉上又写出了新奇和柔和。
7、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8、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今古一作:千古)
9、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浙江睦州人, *** 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10、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3、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14、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15、从语音平仄来讲,李白的诗更加流畅,朗朗上口;
16、从诗的气势来看,李诗“疑是银河落九天”想象奇异,气势磅礴;徐诗的“白练”“破青山”虽有夸张,却无显然不如银河的气势足。
17、从艺术特色或者修辞学来讲,两者各有千秋,分别受到苏轼和白居易的欣赏。李白的语言整体生动无比,徐凝的“白练飞”“界破青山色”也是难得的佳语,尤其是一“破”字,可谓把语言用活了。
18、《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本诗描绘的场景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李诗想象奇异,意境飞动,气势磅礴;徐诗虽有夸张,却无奇思妙想,气势不如李诗充足。
19、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20、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21、“虚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写出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显得十分震撼壮阔;更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从声音上写出了它雄伟壮阔的气势。
22、“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三四两句化动为静,把瀑布比如成白练,镶在青青的山色中间,从色彩和视觉上又写出了新奇和柔和ne。
23、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24、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今古一作:千古)
OK,关于庐山拼音怎么写和既然的拼音怎么写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