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砥字开头的成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砥砺的成语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力字开头的成语大全
1、行有余力: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
2、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3、相时度力:相:察看。观察时机,估算力量
4、物力维艰:物:物资;力:财力;维:是;艰:困难。指财物来之不易。
5、唯力是视:唯:助词。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是……”是古汉语的一种格式,有强调语意的作用。指在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能否达到目的,主要就看自己的力
6、枉费心力:犹言枉费心机。指白费心思。
7、手无缚鸡之力:连 *** 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8、势孤力薄:势力孤单,力量薄弱。指人少马微,不足以抗拒困境。
9、势钧力敌: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同“势均力敌”。
10、势穷力竭:大势已去,力量用尽。指惨败后的困难处境。
11、势穷力蹙:形势窘迫,力量衰竭。同“势穷力屈”。
12、实与有力:与:参与,在里面。确实在里边出了力。
13、身微力薄:指地位低下,财力不足。
14、神驰力困:形容心神向往,情思昏沉。
15、少气无力:气不壮,没力量。形容精神不振。
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17、疲精竭力:疲:疲倦;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18、力不胜任:胜任:能担当得起。能力担当不了。
二、砺开头有什么四字成语
成语出处宋秦观《官制下》:“爵禄者,天下之砥石,圣人所以砺世磨钝者也。”
成语注音ㄌ一ˋㄕˋㄇㄛˊㄉㄨㄣˋ
成语用法砺世磨钝作谓语、定语;指启蒙世人。
成语例子仰见我皇上右文之至意,砺世磨钝,鼓舞激劝。清·戴名世《<禹贡锥指>序》
成语出处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深,所以砺世摩钝者废矣。”
成语注音ㄌ一ˋㄕˋㄇㄛˊㄉㄨㄣˋ
成语用法砺世摩钝作谓语、定语;指启蒙世人。
成语解释砺:磨砺;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饱马匹。指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明·朱元璋《皇陵碑》:“砺兵秣马,静看颉颃。群雄自乎声教,戈矛天下铿锵。”
成语注音ㄌ一ˋㄅ一ㄥㄇㄛˋㄇㄚˇ
成语用法砺兵秣马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近义词厉兵秣马、砺戈秣马、励兵秣马
英语翻译keep the weapons sharp and the horses fed
成语解释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 *** 存,传之无穷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911cha ***
成语注音ㄌ一ˋㄉㄞˋㄏㄜˊㄕㄢ
成语用法砺带河山动宾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封爵与 *** 存,传之无穷。
成语例子已闻帝王自有真,更说南阳多贵人,戈矛貔虎三千士,砺带河山十八臣。明·唐顺之《皇陵行》
成语解释磨戈喂马。比喻作好战斗准备。
成语出处《旧唐书·刘仁轨传》:“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
成语注音ㄌ一ˋㄍㄜㄇㄛˋㄇㄚˇ
成语用法砺戈秣马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近义词励兵秣马、厉兵秣马、砺兵秣马
英语翻译sharpen the weapons and feed the horses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夷凶勘难,尔既立于殊庸;砺岳盟河,予岂忘于丰报。” 911cha ***
成语注音ㄌ一ˋㄩㄝˋㄇㄥˊㄏㄜˊ
成语用法砺岳盟河作宾语、分句;比喻时间久远。
三、底字开头的成语精选
1、追根寻底:追究底细。同“追根究底”。
2、寻根问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同“寻根究底”。
3、寻根追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4、询根问底:指询问事情的详细原委,问个水落石出。
5、伊于胡底: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6、鱼游釜底:鱼在锅里游。比喻处境十分危险,有行将灭亡之虞。
7、中流底柱: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同“中流砥柱”。
8、深情底理:事情的内里真情与根由。
9、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10、水底捞月: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同“水中捞月”。
11、水底捞针:在水底下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12、水底摸月: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同“水中捞月”。
14、血战到底: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15、笔底超生:犹言笔下超生。超生:佛家语。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16、笔底春风: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17、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18、澈底澄清:指完全清楚,毫无遗漏。
19、大树底下好乘凉: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办。
20、底死谩生:底:通“抵”。竭尽全力,想尽办法。
21、方底圆盖: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22、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3、釜底游魂:比喻行将灭亡、苟延残喘的人。游魂,游荡的 *** 魂。
24、釜底游鱼: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25、干卿底事:干:关涉。管你什么事?常用于讥笑人爱管闲事。
26、岗头泽底:唐代极重视世族,崔、卢、李、郑为甲门四姓,称卢氏为岗头卢,李氏为泽底李。泛称豪门世族。
28、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同“归根结蒂”。
29、海底捞月: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30、海底捞针: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31、海枯见底: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终究可以看见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难测。
32、街头巷底:指大街小巷。同“街头巷尾”。
33、井底 *** :指井底的癞 *** ,比喻没有见识的人。
36、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38、磨砻底厉:指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也指磨砺锻炼。同“磨砻砥砺”。
39、盘根究底: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
41、磨砻底厉:指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也指磨砺锻炼。同“磨砻砥砺”。
42、井底 *** :指井底的癞 *** ,比喻没有见识的人。
43、街头巷底:指大街小巷。同“街头巷尾”。
46、海底捞针: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47、海枯见底: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终究可以看见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难测。
48、岗头泽底:唐代极重视世族,崔、卢、李、郑为甲门四姓,称卢氏为岗头卢,李氏为泽底李。泛称豪门世族。
49、干卿底事:干:关涉。管你什么事?常用于讥笑人爱管闲事。
51、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同“归根结蒂”。
52、方底圆盖: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53、釜底游魂:比喻行将灭亡、苟延残喘的人。游魂,游荡的 *** 魂。
54、底死谩生:底:通“抵”。竭尽全力,想尽办法。
55、大树底下好乘凉: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办。
56、澈底澄清:指完全清楚,毫无遗漏。
57、笔底超生:犹言笔下超生。超生:佛家语。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58、笔底春风: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59、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60、追根究底:追究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61、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63、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海底捞月: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65、釜底游鱼: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66、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67、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关于砥字开头的成语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