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的笃怎么读拼音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的笃板三个字的读音,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的笃怎么读拼音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请问矢志笃行的拼音怎么读
矢志笃行的拼音是lì zhì dǔ xíng。
1、矢志笃行是一个汉语成语,每个词都有着独特的含义。这个成语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矢志意为坚定地立下志向,下定决心去追求目标。它强调对于目标的执着和坚定,不受困难和逆境的影响,始终保持坚强的信念。
2、笃行意为坚定地实践,积极地付诸实际行动。这个词强调言行一致,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还要用实际行动去落实和实现这些理想。
3、整个成语矢志笃行强调的是将自己的志向和信念融入行动中,坚定地追求目标,并以坚强的毅力去实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阻碍,都不会动摇自己的决心,始终保持对目标的执着和追求。
4、这个成语在个人发展、职业道路、学习进程以及实现人生目标方 *** 有重要的启示。它鼓励人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信念付诸实际行动,不怕困难和挑战,以真诚、积极的态度去追求梦想。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最终能够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目标。
矢志笃行这个成语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用来表达坚定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态度。以下是一些使用这个成语的词语语境。
1、追求梦想:从小就矢志笃行成为一名音乐家,经过多年的坚持练习和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2、学业进步:在高中阶段,因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矢志笃行在数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于是每天都刻苦学习,最终获得了数学竞赛的优异成绩。
3、职业拓展:在公司工作多年,始终矢志笃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终于晋升为部门经理。
4、环保行动:作为环保志愿者,矢志笃行保护环境,每个周末都参与社区的清洁行动,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环保信念。
5、文化传承:是家族中唯一学习传统工艺的人,矢志笃行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通过不懈努力,她成为了一名杰出的传统工艺师傅。
二、笃行怎么读
结构:笃(上下结构)行(左右结构)。
解释:是为学的最后阶段。确实履行。
例句:“笃行不倦,持之以恒”是余戈人生另一个侧面的真实写照,他没有豪言状语。
1、然而,正是他的慎思笃行惹恼了民众。
2、“远举高飞,博学笃行”的校训要求 *** 志存高远,报效祖国。
3、作为一个领袖,任正非坚持自我批判、慎思笃行。
4、有大学将“慎思笃行”作为校训,意在训诫师生:谨慎思考,行为果敢。
5、出坡是劳动在 *** 中的专门术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僧人的信念,丛林出坡,自百丈禅师以来,被列为每日必修行之功课,力学笃行,代代相传不息。
6、惟我钟情的教育事业,吾将笃行而不倦。
三、笃怎么读拼音
拼音:dǔ(声母d,韵母u,三声)
笃,汉语二级字,读作dǔ,最早见于小篆(《说文解字》中),其本义是马行走缓慢,后延伸至忠实专一、深厚、厚重、加厚等。
繁体字:笃,部首:竹,拼音:dǔ
首尾分解:⺮马,部件分解:竹马,异体字:笃
1、笃信[dǔ xìn]忠实地 *** :~ *** 。
2、笃定[dǔ dìng]有把握;一定:三天完成任务,~没问题。
3、笃学[dǔ xué]专心好学:~不倦。
4、诚笃[chéng dǔ]诚实真挚:~君子。
5、病笃[bìng dǔ]病势沉重。笃(dǔ):病重。
四、笃怎么读拼音,笃怎么读
笃(dǔ)字的本义为马行走缓慢,引申为深厚、厚重;又引申为沉重(多指病势);又从厚重引申为加厚。
笃,形声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中的小篆,未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在字形上,小篆中的“笃”字由竹和马组成,隶书中的“竹”与“艸”常相混,故“笃”字在隶书中也写作“䔍”(如图所示),楷书写成“笃”。
1、作动词时,意思是通“督”,视察。组词有察笃。
3、作形容词为丰厚,深厚。组词有笃么、笃固、笃人、笃见。
4、作副词时,意思为甚,深,常形容病势沉重。组词有病笃。
5、作象声词,无义。组词有笃笃。
1、笃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ǔ gù,是指坚定不移。
《三国志·魏志·刘劭传》:“意思之士知其沉深笃固。”
译文:懂他的人知道他的深沉坚定的信念。
2、笃见是一个汉语词语,dǔ jiàn。指确切的见解。
清昭梿《啸亭续录·王荆公》:“故朱子《言行录》中犹以荆公为名臣,贤者之笃见也。”
译文:朱熹的《言行录》里认为荆公是名臣,有确切的见解。
3、笃定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ǔ dìng。有把握,一定。
《收获》1981年第1期:“粮食作物管理得很出色,一看就知道丰收又笃定了。”
4、笃爱(dǔài),指深切地爱。
《新唐书·儒学·颜师古传》:“多藏古图画、器物、书帖,亦 *** 所笃爱。”
译文:收藏很多古图画,器物,书帖。很是喜爱。
5、笃厚,汉语词汇。拼音是dǔ hòu。指忠实厚道。
邹韬奋《患难馀生记》之一章:“我受他这样感动,倒不是仅由于我们友谊的笃厚,却是由于他的为公众牺牲的精神。”
五、“笃”这个字的拼音是什么
1、(形声。从马,竹声。本义:马行迟顿)
2、笃癃无家属。——《后汉书·先武纪》。注引《尔雅》曰:“笃,困也。”
3、又如:笃么(笃笃末末,笃笃寞寞。转来转去,徘徊不前)
4、朋友不笃,非孝也。——《吕氏春秋·孝行》
5、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6、笃公刘。——《诗·大雅·公刘》
7、尧九男,皆益笃。——《史记·五帝纪》
8、又如:笃人(忠实厚道的人);笃仁(笃实而仁厚);笃亮(笃实亮直);笃美(笃实美善);笃敏(诚笃而敏锐);笃教(竭诚于教化);笃烈(诚厚刚正)
9、孙权病笃。——《三国志·诸葛亮传》
10、又如:笃速速(笃簌簌。发抖、哆嗦的样子);笃疾(疾病沉危);笃剧(指病情沉重危急);笃癃(重或残疾之人);笃患(严重的病患);笃灾(严重的灾害)
11、硕大且笃。——《诗·唐风·椒聊》
12、予嘉乃德,日笃不忘。——《书·微子之命》
13、专一〖single-minded〗。如:笃慎(专心谨慎);笃向(专诚向往);笃重(专一深重);笃习(专一于学习);笃意(专心致意)
14、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论语·先进》
15、又如:笃论(确当的言论);笃见(确切的见解)
16、丰厚〖richandgenerous〗。如:笃生(上天独厚于其人,使生而不同于凡常);笃降(笃生);笃顾(犹厚念);笃雅(厚重典雅);笃睦(淳厚和睦)
17、[方言]∶安稳;确定〖stable〗。如:笃悠悠;笃笃定定
18、仆道不笃,业甚浅近。——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9、又如:笃好(交情深厚);笃正(纯厚正直);笃古(纯厚古朴;好古);笃至(深厚到了极点);笃尚(纯厚高尚);笃恭(纯厚恭敬)
20、——象声词。如:笃笃(象声词,马蹄声);笃笃笃(和尚念经时的木鱼敲击声);笃速(马蹄声)
21、甚;深〖very〗。如:笃好斯文;笃念旧思;笃老(极衰老);笃恨(十分憎恨);笃重(十分严重);笃孝(十分孝顺);笃好(十分爱好);笃切(十分殷切);笃深(十分深厚);笃密(十分亲密,感情深厚)
六、笃的拼音怎么读
撇、横、点、撇、横、点、横折、竖折折钩、横
笃信笃定笃学笃志笃实诚笃病笃笃厚笃爱笃诚危笃笃嗜笃耨婉笃笃癃静笃肫笃
力学笃行笃志好学笃信好学笃学好古笃实好学笃新怠旧笃学不倦潜心笃志笃定泰山
朴讷诚笃笃志爱古博学笃志笃信好古深中笃行笃论高言笃近举远笃而论之
1.然而,正是他的慎思笃行引起了民众的好感。
2.他 *** 格耿直,憨厚笃诚,一心继承父志,经世济民。
3.我们感动过,吵过闹过疯狂过,却从来没有后悔过,我们越来越笃定地相信,我们的友谊可以天长地久。
1.汉语二级字,最早见于小篆(《说文解字》中)。
2.其本义是马行走缓慢,即《说文解字》所谓的“马行顿遟”,后延伸至忠实专一、深厚、厚重、加厚等。
硕大且笃。——《诗经·唐风·椒聊》
七、“笃”怎么读
笃慎(专心谨慎)、笃向(专诚向往)、笃重(专一深重)、笃习(专一于学习)、笃意(专心致意)
笃论(确当的言论)、笃见(确切的见解)
文言版《说文解字》:笃,马行顿遟。从马,竹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笃,马走得迟缓。字形采用“马”作边旁,采用“竹”作声旁。
[bìng dǔ]病势沉重。笃(dǔ):病重。
[dǔ dìng]有把握;一定:三天完成任务,~没问题。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