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表示声音好听的成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表示声音动听的四字成语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形容声音好听的成语四字成语有哪些
1.形容声音好听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余音袅袅、绕梁三日、洋洋盈耳、余音绕梁、娓娓动听
余音袅袅、绕梁三日、洋洋盈耳、余音绕梁、娓娓动听
1.余音袅袅[yú yīn niǎo niǎo]
2.绕梁三日[rào liáng sān rì]
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3.洋洋盈耳[yáng yáng yíngěr]
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4.余音绕梁[yú yīn rào liáng]
形容歌 *** 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5.娓娓动听[wěi wěi dòng tīng]
洋洋盈耳【解释】: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出自】:《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袅袅余音【解释】: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出自】: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诸君听小子讲书,不必就散,尚有一回袅袅余音哩。黄莺出谷【解释】:吴侬软语亦作吴侬娇语。形容 *** 吴方言的人语音轻清柔美。【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们叫来侍酒的,都是南班子的人,一时燕语莺声,尽都是吴侬娇语。郑振铎《苏州赞歌》:‘吴侬软语’的苏州人民,看起来好象很温和,但往往是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呢喃细语【解释】:形容小声说话。【出自】:《北史隋房陵 *** 传》:乃向西北奋飞,喃喃细语。字正腔圆【解释】: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示例】:他的字正腔圆的唱功让人佩服。抑扬顿挫【解释】: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出自】:宋 *** 《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天籁之音【解释】:与地籁、人籁相比较,天籁是音乐的更高境界。天籁就是天上传来的声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1、余音缭绕 [ yú yīn liáo rào ]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翻译:从前有个韩国女子向东到齐国去,在路上断粮了,经过雍门,在那里卖唱来求食,已经离开了但她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经过多日未断绝,周围的人认为她的人还没离开。
2、珠圆玉润 [ zhū yuán yù rùn ]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出处:唐·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翻译:折返水流下的玉一样滑润,明珠一样有圆润有光泽。
3、余音袅袅 [ yú yīn niǎo niǎo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翻译: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4、悦耳至极 [ yuèěr zhì jí ]形容非常好听。
出处:笑源·《姥姥的剪纸》: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至极。
5、洋洋盈耳 [ yáng yáng yíngěr ]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出处:《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翻译: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洋洋盈耳 [yáng yáng yíngěr]
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耳食之言言归和好好自为之之死靡二二童一马马革盛 *** *** 居龙见见羹见墙
1、绕梁三日 ráo liáng sān rì
解释: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俪,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2、莺声燕语yīng shēng yàn yǔ
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 *** 。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例子:宋江听的~,不是男子之音,便从神柜底下钻将出来,看时,却是两个青衣女童侍立在床边。(明·施耐庵《 *** 全传》第四十二回)
3、洋洋盈耳 yáng yáng yíngěr
解释: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出处:《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例子:今也名贤秀士,济济一堂,大义正音,~。清·归庄《静观楼讲义序》
4、余音绕梁 yú yīn rào liáng
解释:形容歌 *** 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子: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梁实秋《听戏》)
5、百啭千声 bǎi zhuàn qiān shēng
出处:欧阳修《画眉鸟》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余音绕梁。连声称赞。稀里哗啦。
咕噜咕噜。痛苦呻咛。心急口快。靡靡之音。不绝于耳。婉言谢绝。声情并茂。美妙动听。吞吞吐吐。振聋发聩。乒乒乓乓。风声鹤唳。
赞不绝口。五音不全。四面楚歌。嗲声嗲气。可歌可泣。噪音污染。言为心声。咯嘣咯嘣。大珠小珠。铿锵有力。危言耸听。谆谆教诲。声色俱厉。掷地有声。声色犬马。信口开河。大声呵斥。声嘶力竭。劈劈 *** 。结结巴巴。有口难辩。口齿不清。动人心弦。
弦外之音。呼啦呼啦。怪声怪气抑扬顿挫。口诛笔伐。娓娓道来。细声细气。呼啸而至。咕咚咕咚。一唱一和。奶声奶气。高声呐喊。声音嘈杂。呼天号地。一呼百应。分贝超标。滴滴嗒嗒。宛转悠扬。张口结舌。信口雌黄。人声鼎沸。
*** 哭狼嚎。淅淅沥沥。国际悲歌。振臂一呼。叽叽喳喳。回声荡漾。泣不成声。当头棒喝。声声入耳。轰隆轰隆。
二、形容声音好听的成语
1、导语:动听的声音像清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形容声音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圆韵:悦耳:美妙:动听:幽雅:宛转悠扬
3、不绝如缕:悦耳动听:银铃悦耳:莺声燕语
4、娓娓动听悦耳动听声如莺啼细声细气
5、弦外之音高山流水笑似银铃陶醉不已
6、宛转悠扬抑扬顿挫洋洋盈耳袅袅余音
7、掷地有声莺声燕语绵言细语黄莺出谷
8、歌声绕梁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 *** 美动听。
9、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10、花说柳说形容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哄人。
11、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你看不得这些年轻小老爷们,花说柳说的不中,一按就没了,早呢。”
12、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13、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三》:“‘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14、铿镪顿挫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15、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镪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了。”
16、匡鼎解颐指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17、出处:《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
18、妙语惊人妙语:有深意或动听的语言。绝妙动听的语言令人吃惊。
19、鸟声兽心比喻言辞动听而心怀阴毒。
20、千古奇闻奇闻:惊奇动听的事情。少有的使人惊奇的事情。
21、出处:好古主人《赵太祖三下南唐》第四十五回:“今朕作主,准赐婚配。花之慈母亦无不俯依之理,况又与前四少将御侄等撮合,如出一辙。更见姻缘相配出于千古奇闻也。”
22、敲金击玉敲钟击磬。喻诗文声调铿锵动听。
23、出处:元·汪元亨《醉太平·警世》曲:“展嘲风咏月长才思,吐敲金击玉款言词。”
24、巧舌如簧舌头灵巧,象 *** 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25、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26、巧语花言指一味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今多指虚伪而动听的话。
27、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张生是兄妹之礼,焉敢如此!’对人前巧语花言。”
28、绕梁之音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参见“余音绕梁”。
29、出处:晋陆机《演连珠》:“臣闻应物有方,居难则易。……是以充堂之芳,非幽兰所难,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
30、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31、出处: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
32、糖舌蜜口甜言蜜语,说讨人喜欢的动听的话。
33、出处:《群英类选·〈海神记·王诉神〉》:“起初时为闲游,到后来被啜哄,糖舌蜜口随他弄。”
34、天花乱坠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下花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35、出处:《心地观经·序品》:“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花)乱坠遍虚空。”
36、天华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同“天花乱坠”。
37、甜言蜜语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38、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化一盏茶吃,你可是甜言蜜语的,出家人那里不是积福处。”
39、甜嘴蜜舌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40、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五回:“吃吧,吃罢!你不用和我甜嘴蜜舌的了,我都知道啊!”
41、宛转悠扬委宛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42、出处: *** 《社戏》:“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43、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44、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45、鸮心鹂舌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46、鸮心鸝舌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47、信言不美信:真实。美:美妙,漂亮。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
48、噀玉喷珠形容口齿伶俐,说话悦耳动听。
49、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50、出处:《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51、余妙绕梁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远留在人们耳边。
52、出处:南朝·梁·萧统《七契》:“初音鱼踊,馀妙饶梁,何止田文慨慷,刘靖心伤而已哉!”
53、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54、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55、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56、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57、起死人而肉白骨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
58、出处:《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三、表示声音好听的成语(急用!)
1、空谷传声:人在山谷里发出声音,立可听到回声。
2、口碑载道:称颂的声音充满了道路(口碑:众人口头称颂跟文字刻在石碑上一样)。
3、口口声声:每一次张开口,每一次发出声音,说的都是同样的话。形容把某一说法经常挂在口头。
4、龙吟虎啸:龙、虎的吼叫,形容人歌啸或吟咏声音的嘹亮。
5、默默无闻:不声不响,不为人所知(默默:没有声音;无闻:不曾听说)。形容不出名或不为人们所注意)。
6、气喘吁吁:吁吁:指张口呼吸的声音。形容呼吸短促。
7、泣不成声:抽泣哽噎发不出声音来,形容十分悲痛。
8、巧舌如簧:灵巧的舌头好像 *** ,能发出动听的声音。形容能说会道。
9、轻手蹑脚:手脚动作声音很轻,尽量少出声音。
10、绕梁三日:形容(美妙的声音)在屋梁上回旋不绝。
11、人声鼎沸:人群声音嘈杂,就像锅子里的水在沸腾一样(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局势不 *** ,现比喻声音嘈杂)。
12、如簧之舌:好像 *** 一样能发出动听声音的舌头。形容能说会道。
13、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哀诉。形容悲切婉转的声音。
14、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像听到他的声音,像看到他本人一样。比喻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15、山鸣谷应:声音在山谷中引起回响。多比喻彼此投合、互相呼应。
16、余音绕梁:留下的声音环绕屋梁旋转不去。形容歌音美妙动听,久久留在记忆中。
17、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18、声嘶力竭:声音嘶哑,气力用尽。形容拼命地呼号、叫喊。
19、声应气求: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形容朋友之间意气相投,象相同的声音互相共鸣、相同的气味互相融合一样。
20、石破天惊:原形容演奏箜篌,声音激荡,奇特,出人意外。现多比喻诗文、议论、演唱或事件使人震撼。
21、铁中铮铮: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金属敲起来当当响的材料。比喻出色人物。
2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相近的声音互相应和,相同的气味互相融合。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呼应,自然结合。
23、万籁俱寂:一点声响也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声响;俱寂:都静下来)。多形容自然环境的安静、幽静或冷静。
24、万籁无声:一点声音都没有。多形容自然环境的清静或冷静。
25、无病 *** :没有病痛而故意发出表示痛苦的声音。比喻没有真情实感而强作感慨。
26、无声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默默无闻,也比喻对外界没有什么影响。
27、无声无息:没有声音,没有信息。比喻人的默默无闻或对事情不发生影响。
28、弦外之音:弦乐器的线上发出的声音以外的声音。比喻在说话中间接透露而不是直接说明的意思。
29、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穿透云层,直达高空。彻:贯透。
30、响遏行云:声音响彻云霄,阻挡飘动的云彩(遏:阻止)。形容歌声嘹亮。
31、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比喻非常静。
32、鸦默雀静:非常静。形容人们的安静或人群 *** 、活动的场所的安静。
33、牙牙学语:咿咿呀呀地学说话(牙牙:摹拟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34、音容宛在:声音和容貌如在眼前。多用于对死者的怀念,吊唁。
35、音容笑貌: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态。
36、有声有色:有声音,有色彩。形容说话、作文生动精彩,表现出色。
37、余音袅袅:留下来的声音悠扬婉转,延绵不绝(袅袅:轻扬的样子)。
38、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
39、振聋发聩:见“发聋振聩”。声音大得连聋子都听得见(聩:耳聋)。比喻言论惊人,影响深远。
40、震耳欲聋:几乎要震聋耳朵,形容声音极大。
41、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意义重大,声势浩大,也形容声音巨大
42、洋洋盈耳袅袅余音铿锵有力风风韵韵掷地有声莺声燕语
43、绕梁三日绵言细语绘声绘色黄莺出谷余音饶梁沉鱼出听
44、余音袅袅娓娓动听洋洋盈耳袅袅余音
关于本次表示声音好听的成语和表示声音动听的四字成语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