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形容眼光不好的成语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形容人眼光差的成语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形容人没有眼光的成语
1、鼠目寸光 [shǔ mù cùn guāng]
2、清·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 *** 。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到辕门;盲称瞎赞。”
3、我们山区的农民并不是~的人,他们不仅看到了2000年,还在计划着21世纪的蓝图呢!
4、坐井观天目光短浅井蛙之见孤陋寡闻一孔之见目光如豆一知半解
5、深谋远虑目光如炬 *** 远瞩明察秋毫
二、必须眼光差的成语
比喻目光短浅,只注意微末细节。
出处:《明史·黄道周传》;“自古迄今,决无数米量薪,可成远大之猷;吹毛数睫,可奏三五之治者。”
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关于目光短浅的成语
出处:无胸无大志,目光如豆的人,是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或行为不正。
出处: *** 《两地书·致许广平112》:“虽然他的目光如鼠,各处乱翻,我有时也有些觉得讨厌。”谁愿意做~的人,只是嗅着鼻子前面的一点油香!袁鹰《篝火之歌·彩色的幻想》
出处:无我们从小就应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决不做鼠目寸光的庸人。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描写目光短浅的成语
出处:《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你们不可以打边区。“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这两个故事,是有道理的。***《质问 *** 》
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略语。
出处:明·施耐庵《 *** 传》第四十三回:“ *** 功思悬赏, *** 身被官拿,试看螳螂黄雀,劝君得意休夸。”
杀鸡取卵用来说做了一件事做的很绝,断了后路,比如捕鱼的把小鱼苗都捕捞了,导致鱼都绝了,就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再比如为了还债,把店铺给变卖了,虽然一时换了债,但是没有了收入来源,也是杀鸡取卵的做法。
如果评价别人用这个词,只能说他语文没学好。杀鸡取卵从来不用于评价人,而是用于评价事情。
专家试图治理污水,因为这里的渔业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这个怎么错了?
意思是:把湖中或池中的水排尽后捉鱼。
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这个解释就可以看出来治理污水,原因不是放掉水而捉鱼
鼠目寸光 [shǔ mù cùn guāng]
清·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 *** 。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到辕门;盲称瞎赞。”
我们山区的农民并不是~的人,他们不仅看到了2000年,还在计划着21世纪的蓝图呢!
坐井观天目光短浅井蛙之见孤陋寡闻一孔之见目光如豆一知半解
深谋远虑目光如炬 *** 远瞩明察秋毫
3.形容眼光极其低的成语有哪些(比较生僻的成语!)
5.形容一个人识人的眼光很差的成语有哪些
用管窥天【解释】:从管子里看天。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鼠目寸光【解释】: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坐井观天【解释】: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鼠目寸光 [shǔ mù cùn guāng]
清·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 *** 。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到辕门;盲称瞎赞。”
我们山区的农民并不是~的人,他们不仅看到了2000年,还在计划着21世纪的蓝图呢!
坐井观天目光短浅井蛙之见孤陋寡闻一孔之见
【拼音】:shǔ mù cùn guāng
【释义】: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例句】:我们从小就应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决不做鼠目寸光的庸人。
有眼无珠,目光短浅,鼠目寸光,识人不清
三、形容一个人眼光很高自己却做不到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眼光很高自己却做不到的成语有:1、眼高手低;2、眉高眼低;3、空腹高心;4、好高骛远;5、急功近利。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 *** 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 *** 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古代汉语词汇 *** 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四、比喻眼光浅见识短的成语
1、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出自清朝蒋士铨《临川梦》中的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 *** ,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到辕门,盲称瞎赞。
2、目光如豆:目光指眼光。眼光像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3、双瞳如豆:瞳指瞳孔,形容人的目光短浅。
4、螳螂黄雀: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5、虑不及远:远指长远。老虎不到长远,形容目光短浅。
五、比喻自己眼光短浅的成语有哪些
1、井底之蛙、惊弓之鸟、漏网之鱼、害群之马、一丘之貉。
2、一、井底之蛙 [ jǐng dǐ zhī wā ]
3、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4、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5、译文: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
6、二、惊弓之鸟 [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7、被 *** 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某种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的人。
8、出处:《战国策·楚策四》:“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9、译文:好战的 *** 容易冲动,被 *** 惊吓过的鸟难以 *** 。
10、三、漏网之鱼 [ lòu wǎng zhī yú ]
11、逃脱渔网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
12、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
13、四、害群之马 [ hài qún zhī mǎ ]
14、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15、出处:《庄子·徐无 ***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16、译文:治理天下的人,与那牧 *** 人又有什么差别,同样不过是把“害马”除掉而已。
17、五、一丘之貉 [ yī qiū zhī hé ]
18、同一土山里的貉。比喻都是同类。
19、出处:《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20、译文:以前和现在都是一丘之貉。
六、看人眼光不行的成语
1.有眼无珠:形容眼光差,看不出事物的价值或人的品质。
2.根本不会看人:指缺乏识别和判断人的能力。
3.有眼不识泰山:比喻见识短浅,看不出真正的大人物。
4.看人时把看低了:指评价别人时过于苛刻,没有正确认识别人的价值。
5.遇人不淑:指结交了不好的人,说明看人的眼光有问题。
6.没有看透别人的本质:指未能深入了解他人的真实 *** 格和动机。
好了,关于形容眼光不好的成语和形容人眼光差的成语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