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经验的成语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形容总结经验的成语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经验的成语和形容总结经验的成语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描写经验的成语有哪些
1、九折臂九:泛指多次;折:断。多次折断胳膊,经过反复治疗而熟知医理。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
2、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王逸注:“方人九折臂,更历方 *** ,则成良医。”
3、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4、出处:《宋书·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5、饱谙世故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
6、出处:宋·楼钥《吴参议达观斋》诗:“吴侯晚到东海滨,饱谙世故无戚欣。”
7、饱经沧桑饱:充分。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8、出处: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9、饱经风霜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10、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雪霜,丝鬓如银。”
11、饱经风雨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同“饱经风霜”。
12、出处: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我们的道路总算走得很长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饱经风雨的,终于走到现在。”
13、饱经世变指经历了许多人世变故。
14、出处: *** 《饿乡纪程》三:“我这位表姊,本是家乡的名美人,现在他饱经世变,家庭生活的苦痛已经如狂风骤雨扫净了春意。”
15、饱经世故指阅历多,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
16、出处:宋·陆游《书兴》诗:“占得溪山卜数椽,饱经世故气犹全。”
17、饱经霜雪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18、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19、饱经忧患指经历了许多困苦患难。
20、出处: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之一场:“盛太夫人,夏完淳之嫡母,年五十余,因饱经忧患,甚显衰老。”
21、饱练世故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同“饱谙世故”。
22、出处:宋·叶适《郭府君墓志铭》:“察江之言,皆饱练世故而不回挠,是足以继其父兄矣。”
23、不经世故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24、出处: *** 《花边文学·序言》:“然而他们不经世故,偶尔‘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钉子。”
25、惩前毖后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26、出处:《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二、形容有很多经验的成语有哪些
1、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2、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3、措置裕如: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4、耳闻不如目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5、隔年皇历: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
6、驾轻就熟:驾轻车,走熟路。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很熟悉,做起来容易。
7、见多识广: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8、老马识途: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9、老于世故:老:老练,富有经验;世故:处世经验。指对社会上的一切有很深的阅历。
10、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11、能征惯战: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1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13、入铁主簿: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
14、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知道医治断臂的 *** 。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成为内行。也指高明的医道。
15、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16、少不经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17、身经百战: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况历多,经验丰富。
18、生搬硬套:生:生硬。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19、生吞活剥: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20、事不师古: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
三、形容有经验的成语
1、老马识途:指的是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2、驾轻就熟: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很熟悉,做起来容易。
3、熟能生巧:指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妙的办法,或找出窍门。
4、游刃有余:指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5、久经沙场:指长期经历战争的锻炼。
6、身经百战: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
7、见多识广:指阅历深,见识广。
8、博学多才:指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9、老谋深算:指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10、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11、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12、经验丰富:指具有很多实践经验。
13、久经考验:指经历长久的考查验证。
14、独具慧眼:指具有别人没有的眼光和见识,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15、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16、轻车熟路: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17、千锤百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18、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19、洞察一切: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20、提纲挈领: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21、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22、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23、多谋善断:很有智谋,又善于判断。
24、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25、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四、关于学习经验的成语
1、闻鸡起舞,孜孜不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专心致志
2、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3、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4、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但因穷无钱买烛.邻居家夜里点烛,烛光却照不进来,匡衡于是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让烛光照 *** 来,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匡衡这种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的精神,受到后人的称赞.
5、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6、悬梁刺骨: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形容刻苦学习.
7、朝斯夕斯: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8、废寝忘食、十载寒窗、悬梁刺股、程门立雪、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尺璧寸阴、
9、目不窥园焚膏继晷圆木警枕坐以待旦攻苦食淡囊茧照读仰屋著书映月读书映雪读书引锥刺股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