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耳什么成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一什么什么耳朵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什么铃什么耳的词语有哪些
1、在汉语中,“盗铃掩耳”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这个成语的拼音是“dào líng yǎněr”。它的含义是比喻一个人自己欺骗自己,明明知道 *** 却故意装作不知。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代,具体见于伤时子的著作《苍鹰击·戕藩》中的一段描述:“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 *** 甘心作帝皇,有甚商量。”
2、除了“盗铃掩耳”,还存在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拼音是“yǎněr dào líng”,同样表达的是自我欺骗的意思。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却以为这样铃铛的声音就不会被人听到的情景。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也有记载,如《庄子·外物》:“宋人有持象丘之玉于市,过其友,友曰:‘此玉何如?’曰:‘吾欲卖之,恐其人持斧来击我,故掩耳而去。’”这里的“掩耳”同样是为了欺骗自己,认为这样就不会被发现。
3、类似的成语还有“自欺欺人”,拼音为“zì qī qī rén”。这个成语不仅指一个人欺骗自己,也指欺骗他人。它同样表达了自我欺骗的含义,但更加侧重于行为的双重欺骗 ***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对曰:‘以属盟,君若不礼,何盟之为?’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这里的“自欺欺人”体现的是楚国的策略。
4、这些成语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场景,表达了人们在面对 *** 时不愿承认或不愿面对的心理。它们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不仅增加了语言的丰富 *** ,也深化了读者对人 *** 复杂 *** 的理解。
二、耳什么八什么成语
耳听八方,汉语成语,拼音是ěr tīng bā fāng,意思是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出自《说岳全传》:“为将之道,须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1、一觉当斩法身之眼,慧眼独具,天视自视;二觉当斩法身之耳,慧耳天闻,耳听八方;三觉当斩法身之鼻,慧鼻百闻, *** 邪难避。
2、大千先生生 *** 善良,为人热忱,乐于与人聊天,在听远方来客谈话时,他还能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地一面作画,一面“摆龙门阵”。
3、主人难堪,做仆人的自然不能置身世外,加西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见气氛不对决定挺身而出。
4、负责前场的杨佩宜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这头忙着和客人讨论礼盒如何搭配,那头有客人提问仍能精准应对。
5、三月三日爱耳日,呵护耳朵保听力,噪音污染要远离,听音乐少戴 *** ,硬物掏耳不可取,接听 *** 远离耳,多发 *** 来代替, *** 双耳要坚持,耳朵健康身心益,耳听八方快乐如意!
6、爱耳日,祝福到:祝你耳聪目明身体棒,耳目一新心情好,耳听八方人脉广,耳根清净无烦恼。亲人与你耳鬓厮磨,上司对你倾耳注目,下属对你俯首帖耳,对你的赞美不绝于耳!
7、从男 *** 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立场来看,男 *** 在社会上生存必须一切靠自己的实力,必须眼看四面,耳听八方才能避免危险,因此自然养成了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力。
8、事情过后,个别从来不与 *** 发生联系的 *** *** 专程到 *** 来表示感谢;四是发动 *** 所有工作人员广交朋友,眼观四面,耳听八方。
9、我想大多数人发现新的流行音乐的方式和我的一样:从朋友那里听说,找一些你信任的评价家的评论,时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三、成语耳聪什么
1、基本释义: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聪”指听觉灵敏;“明”指眼力敏锐。
2、出处:《周易·鼎》:“巽而耳目聪明。”《礼记·乐记》:“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3、示例:清朝李汝珍的《镜花缘》第九回:“此时服了朱草,只觉耳聪目明,谁知回想幼年所读经书,不但丝毫不忘,就是平时所作诗文,也都如在目前。”
4、近义词:秀外慧中、心明眼亮、目达耳通。反义词:愚不可及、昏聩糊涂、闭目塞听、蔽聪塞明。
四、成语不于耳
1、音乐会虽然结束了,但她那甜美的歌声依然不绝于耳。
2、候车大厅里,孩子的哭闹声、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3、音乐家的演奏结束了,但那动人的旋律仍不绝于耳,仿若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
4、当她从泳池走上受奖台,有如出水芙蓉般娇柔艳丽,让许多人惊叹不已,全场鼓掌欢呼声不绝于耳。
5、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唱响于我们心中。
五、带耳的成语有哪些
1、搔耳捶胸:搔:抓挠。搔耳朵,捶胸膛。形容后悔、烦恼的样子详细»
2、眩目震耳:眩:眼花,迷乱;眩目:耀眼。形容色彩繁多使人眼花,声音巨大震耳欲聋详细»
3、娱心悦耳: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详细»
4、拭目倾耳:拭目:擦了眼睛看;倾耳:侧过耳朵听。形容仔细看听详细»
5、垂首帖耳:垂:低下;帖:同“贴”,顺从,服帖。形容非常驯服恭顺的样子详细»
6、附耳低语: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详细»
7、附耳密谈: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详细»
8、乱人耳目:乱:扰乱。指故意去迷惑人详细»
9、过耳秋风:刮过耳边的秋风。比喻没有任何意义的身外之物详细»
10、许由洗耳:许由:远古时代人名。许由洗自己的耳朵,指不想当官详细»
11、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形容人机智灵活,...详细»
12、耳熏目染: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详细»
13、耳闻不如眼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详细»
14、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详细»
15、耳听是虚,眼见是实: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详细»
16、耳目之欲:欲: *** 。指耳听眼看,满足于享乐的 *** 详细»
17、耳目心腹:耳目:指 *** 消息的人。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详细»
18、耳目喉舌:喉舌:代言人。比喻作为搜集、了解情况和宣传政策的工具详细»
19、耳鸣目眩:眩:眩晕。两耳作响,两眼眩晕详细»
20、耳聋眼瞎:指因突然遭到强烈 *** 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详细»
21、耳聋眼花: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详细»
22、耳不忍闻: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详细»
23、耳不离腮:两种关系十分接近、亲密详细»
24、耳旁风:同“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详细»
25、当耳旁风: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详细»
26、遮人耳目:玩弄手法,掩盖 *** 。详细»
27、搔头抓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详细»
28、轰雷贯耳: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详细»
29、肥头胖耳:见“肥头大耳”。详细»
30、耳闻目见: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详细»
31、耳目众多: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 *** 的人很多。详细»
32、闭目塞耳: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详细»
33、忠言逆耳:诚恳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逆:不顺。详细»
34、抓耳挠腮:又抓耳朵又搔腮帮子。形容高兴焦急等的样子。(挠、抓:搔)详细»
35、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 *** 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详细»
36、震耳欲聋: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详细»
37、以耳代目: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详细»
38、 *** 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详细»
39、掩人耳目:掩:遮盖。堵住人家耳朵;遮着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骗人。详细»
40、言犹在耳:话音还在耳边回响。详细»
41、掩耳盗铃: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 *** 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详细»
42、洗耳恭听: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详细»
43、如雷贯耳: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详细»
44、搔头摸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详细»
45、如风过耳: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比喻漠不关心,不相关涉。详细»
46、倾耳而听: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详细»
47、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详细»
48、逆耳之言: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六、什么耳什么什么的成语
1.扒耳搔腮:形容焦急或困惑的样子。
2.稗耳贩目:比喻只看到眼前的小利,忽视长远的大局。
3.惊耳骇目:形容事物令人震惊,耳朵和眼睛都感到惊异。
4.国耳忘家:形容专心为国,不顾个人家庭。
5.马耳东风:比喻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6.抓耳挠腮:形容焦急或苦闷的样子。
7.公耳忘私:形容一心为公,不考虑个人私利。
8.洗耳恭听:形容非常恭敬地倾听别人的意见。
9.贵耳贱目:形容重视听到的消息,轻视亲眼看到的实际情况。
10.掩耳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11.赁耳佣目:比喻依赖别人的耳目来为自己服务。
12.以耳为目:形容只相信听到的,不相信看到的。
13.清耳悦心:形容美好的音乐让人心情愉悦。
14.掩耳盗锺:同“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的掩盖不住。
15.马耳春风:比喻不把别人的意见放在心上。
16.当耳旁风:形容听了别人的话后,像风一样过去了,不起任何作用。
17.口耳之学:指只注重理论学习,不注重实践经验。
18.附耳射声:形容悄悄说话,唯恐别人听见。
19.逆耳良言:形容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有帮助的良言。
20.口耳并重:形容既注重理论学习,也注重实践经验。
21.爬耳搔腮:同“抓耳挠腮”,形容焦急或苦闷的样子。
22.抓耳雀穗搔腮:同“抓耳挠腮”,形容焦急或苦闷的样子。
23.倾耳注目:形容专心倾听,注意观察。
24.撧耳挠腮:同“抓耳挠腮”,形容焦急或苦闷的样子。
25.六耳不同谋:指三个人以上就不能保守秘密。
26.倾耳细听:形容非常注意地听。
27.逆耳之言:形容听起来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有帮助的话。
28.挖耳当招:形容焦急的样子,一有动静就急忙寻找。
29.塞耳盗锺:同“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的掩盖不住。
OK,关于耳什么成语和一什么什么耳朵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