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赤水称为什么之乡这个问题,赤水特产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赤水,为什么叫赤水
1、赤水地处黔北,紧连川南,为黔川重要古镇,是贵州开发较早地区。历史受巴蜀文化影响。远在 *** 时期,赤水河中下游已有人类活动,已发现有石斧、石锛、石网坠和原始人类用火痕迹及至今仍无人释读的岩刻符号。
2、唐代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 *** ,在西南地区设置大量羁糜州,在今赤水地域内设置有淅州、蔺州、能州等。到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赤水正式用行政建置,时属滋州仁怀县,县城在今复兴镇。宣和三年(1121年),撤滋州,降仁怀县为堡,改隶泸州合江县。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仁怀堡改属播州宣慰司管理。
3、元代,播州宣慰司长官杨邦宪降元,并仁怀堡、武都城(今习水土城)为仁怀、古磁等处(等处为元代行政建制名称之一,派巡检驻原仁怀堡管辖。元末,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夏朝”,改仁怀、古磁等处为怀阳县。
4、明朝初年,朱元璋灭夏,怀阳县废,其属归还播州宣慰使司管辖。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王朝在全国编造赋役黄册、整顿设置里甲,今赤水地区属播州五十四里之仁怀里、龙门里(亦称下赤水里)和上赤水里部分,万历二十九年平播后,实行“改土归流”,以仁怀里、龙门里、上赤水里、丁山里、小溪里等设仁怀县,隶四川行省之遵义军民府。因原仁怀县治所早年荒废,首任知县曹一科拟将新县城设于赤水河中游的土城,但因当地豪姓作梗,只得建成于赤水下游的留元坝(亦称犁辕坝,即今赤水市治所所在地),隔河与泸州合江县相邻。
5、清朝仍袭明朝建置,雍正六年(1728年),随遵义府改隶贵州。雍正九年(1728年),知县杜诠以县城居仁怀县边界,“河以南天尺土”,“不便于官,不便于民”,请准移治所于仁怀县南的李博里,仁怀县城由留元坝迁生界,原县城改由遵义府通判驻守管理。乾隆三年(1738年),经吏部议奏,拨仁怀县之仁怀、河西、土城三里归旧城通判管领,亦称遵义分府。
6、乾隆十年(1745年)十月,贵州总督张广泗请准疏通赤水河,以便于铅铜入京和川盐入黔,次年竣工。从此赤水河成为川盐入黔重要通道,各地商贾营集赤水,大量流民涌入烧炭、种靛,以盐运、竹木为主的经济迅速发展。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遵义分府为遵义厅,亦称仁怀厅。
7、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遵义厅为仁怀直隶厅,归贵州粮储道管理。盐运的发展,吸引了四乡农民加入盐运工人行列,形成了赤水地区的最早无产者,他们深受船主剥削 *** ,生活十分困难,为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提高待遇,嘉庆十七年(1812年),盐运工人自发组织起来,要求提高运输 *** ,给船主以沉重打击,清朝 *** 者以扰乱盐运秩序为由,诬蔑船工为无赖之徒 *** ,将盐运工人的组织者 *** 入狱,将赤水地区之一次工人自发运动 *** 下去,但以后的船主对工人工资也稍作提高。
8、清咸同贵州大 *** 时期,赤水虽地处 *** 中心较远,但仍有小股 *** 发生,均由人少力薄被 *** 下去。同治元年(1862年),石达开率领太平军先后两次入境而过,在旺隆、七里坎、复兴、盐井溪、牛鼻擂、孔滩桥、元厚、石牛冈、官渡等地与地主武装团练和清军 *** 。同治二年至三年,号军数次进入赤水地区,先后在猿猴、小金驿、大金沙、崇盘、旺隆、石堡等地与清军团练展开 *** 。
9、光绪四年(1878年),四川总督丁宝桢请准对川盐入黔四大口岸的航道进行整治,到光绪六年,赤水河茅台至合江段30多次险滩得以整治,上下船只载重量普遍增加。
10、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随着贵州粮储道裁撤,又因仁怀直隶厅与仁怀县同名,改仁怀直隶厅为赤水厅,隶遵义府管辖。
11、1911年辛亥 *** 爆发,驻防厅城的新军返筑,赤水厅官员宣布下野,地方士绅筹建起大汉赤 *** *** 。次年,军 *** 权力再度交原赤水厅同知掌管,激起境内 *** 会的强烈反对,以姚成武为首的 *** 会聚众千余人开赴赤水厅城,要求满清官员交出 *** ,后因大军压境而失败,姚成武等人被杀害。
12、1914年,撤销赤水厅,建立赤水县。
13、1916年,护国战争爆发,驻防赤水的和继圣团奉令到桐梓加入护 *** 北出綦江,城内防守空虚,仅省县保卫团担负防务。当北洋军先头部队抵达鲢鱼溪,赤水保卫团立即前往抗击,击溃北洋军进攻,迫使退回先市一带。同时,组织粮饷支援蔡锷将军领导的护国联军,为护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4、1 *** 4年,周西城率黔军第三师由四川进驻赤水,并以赤水作为扩张势力的基地,先后在赤水创办崇武军官学校、兵工厂、造币厂、福国工厂、电灯厂等,为桐梓系军阀集团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 *** 5年,周西城由赤水赴贵阳任贵州省 *** 。
15、1 *** 9年,以 *** 员梁业广为首的一批 *** 员来到赤水活动,通过开办平民夜课学校,在广大青年和兵工厂工人中发展了一批 *** 员,建立起贵州省最早的中国 *** 组织—— *** 赤合特别支部,梁业广任 *** 。 *** 赤合特支成立后,在赤水地区先后领导了兵工厂工人 *** 、反对修建教堂、 *** 日货、农民“吃大户”和破产分粮等影响较大活动,在广大劳苦大众中得到支持与爱护。1934年秋,赤水特支遭到 *** ,大部分 *** 员被捕,少数转移外地。
16、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赤水,揭开“四渡赤水”战役和序幕,在境内与数倍于己的川黔军进行浴血奋战,分别从土城、元厚等地之一次渡过赤水河,甩开敌人,进入川南,迎得了战役主动权。此后, *** 泸县中心县委又在赤合边界的石顶山发动 *** ,建立起川滇区边工农红军游击队,以侧应 *** 红军的行动, *** 在给予敌人沉重打击后,被 *** 下去。
17、 *** 战争爆发后,成立起抗敌后援会赤水分会,全县人民投入支援 *** 洪流中,一大批血 *** 男儿参军 *** ,将热 *** 在 *** *** 。1938年, *** 赤水特支成立,通过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以推动 *** 救亡运动的发展。1941年, *** 赤水特支遭 *** ,特支 *** 被敌人杀害,支部成员转移外地。
18、1947年, *** 川南工委迁元厚陛诏。1948年因敌特 *** 转移到四川荣县。
19、1949年,县内各级 *** 组织发展到600余人,建立起两个区临委,7个支部。同年5月建立起临工委。
20、1949年12月1日,赤水解放,建立起县人民 *** 会和治安总队。1950年2月,赤水县人民 *** 成立,正式接管原赤水县 *** 权力。随即在 *** 赤水县委领导下,开展了征粮运动、剿匪及禁烟运动。匪风平定后,进行了减租退押,废除农民债务,开展查田评户,全面开展土地 *** 运动,使全县无地少地农民分得土地15万多亩,基本满足了贫农、雇农对土地的要求。
21、1952年到1953年开展水上 *** *** 运动,清除了航运业中的 *** 封建势力,建立工人当家作主的新秩序。
22、1955年开始 *** *** 业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3、1990年12月,撤销赤水县建设赤水市。1991年7月,对县以下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调原六区一镇36个乡(镇),新建9镇5乡和3个街道办事处。1997年6月,因撤遵义地区设遵义市,赤水市改为省直辖,后贵州省人民 *** 委托遵义市代管。
二、贵州赤水河是怎么回事
这里所说的赤水河,并非红军长 *** 中“四渡赤水”时的贵州赤水河,虽然河名相同,但此河非彼河,此河是陕西省渭南县和华县之间的赤水河。
赤水河为渭南县与华县之间的一条界河,它发源于秦岭北麓,由南而来,蜿蜒向北40余公里流淌,后注入渭河。河水颜色显红,故名赤水河。
那么,赤水河为什么呈现红色呢?
对此,当地有个传说,说是古代周处斩蛟、血染河水所致。如《华州初志》中说:西晋时浪子周处在赤水河一带横行乡里,老百姓把他与山上伤 *** 畜的猛虎与河内兴风作浪的蛟龙并称为三害。周处听说以后决心洗心革面,学做好人。他先上山打死恶虎,然后下水去除恶龙,谁知蛟龙特别凶猛,虽被周处刺伤多处,但仍在血水中翻滚。周处一直追杀到圣山红水村,力气渐衰,命悬一线。他想大害未除,又咬一咬牙坚持刺杀恶龙,最后一直博斗到淹头村(又名青龙村),恶龙才被斩杀,故而使上下游河水全变为红色!周处改邪归正,从此以后发愤图强,文武兼备,为朝廷所重用,成就了一番事业。人们为了纪念周处,把他 *** 时的象山改为伏虎山,把斩蛟之河命名为赤水河,并在峪口修建了周处庙和戏楼。后世百姓感周处其恩,叩拜之人不绝,香火四时不衰……
这样的说法属于附会之说,人们是了然于心的。且不说周处斩杀蛟龙的“血”不能染河水于千余年而不变,就说周处其 *** 实非渭南人士,何以能在渭南的赤水河斩杀蛟龙呢?
实际上,周处确有其人,阳羡(今宜兴市)人士。阳羡当地就有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传颂:
周处(公元242-297年),字子隐,其祖父周宾为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父周鲂为东吴名将,任鄱阳太守,赐爵关内侯。
周处年少时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武艺 *** 。 *** 死后,由于母亲过于溺爱,致其喜好驰骋田猎、 *** 肆欲、横行乡里。人们惧怕他,被乡民与南山猛虎、西氿蛟龙合称为阳羡城之“三害”。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周处那里,他自知为人所厌,突然悔悟,只身入山射虎,下河搏蛟,经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数十里,终于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发愤图强,拜师学文练武,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终于才兼文武,得到朝廷的重用。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因而受到权臣的排挤。西晋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授建威将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陕西渭南关于周处除虎斩蛟的故事情节与江苏宜兴有关周处的故事情节基本相似,渭南赤水河河水因周处斩杀蛟龙而变红只是人们从善之心、崇尚英雄心理的一种表露而已。赤水河河水之所以显红,实际是与当地的自然地理、地质构造、地层岩 *** 密切相关的。
赤水河主河道长41.1公里,总流域面积300.8平方公里,由箭峪河和涧峪河汇聚而成。
箭峪河古名竹水,又名大赤水,发源于箭峪岭下的海棠沟,其支流有羊峪、葫芦峪、黑掌峪和黄鹿峪、西牛峪等水。
涧峪河古名灌水,又名小赤水,有两源,发源于东涧峪和西涧峪,有东牛峪、处仁峪、李峪、 *** 沟等支流。
箭峪河和涧峪河至圣山乡武家堡汇合即称赤水河。汇合后又汇桥南东沟、寺峪、羊峪、葫芦峪、黑掌峪等较大支流,再经崇凝、线王、丰原东侧沟里,后到程家乡蔡郭村,穿赤水镇北流至念头村东入渭河。
赤水河发源于秦岭北麓海拔均在 *** 0米左右的基岩山区。河水流经的基岩山区为片麻岩、石英岩、细碧岩和花岗岩等 *** 所构成。出山以后即进入黄土塬区。黄土塬区的上部地层为厚度较大的第四纪早、中、晚期灰黄、褐 *** 黄土层;下部为第四纪早期的灰白、灰 *** 粉细砂、亚黏土、黏土层等;底部为第三纪的深红、紫红、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等。
基岩山区的片麻岩、石英岩、细碧岩和花岗岩等 *** ,它们结构致密、岩 *** 坚硬,耐侵蚀能力比较强,水流在山区流程很短,泥沙含量很小,故流水清澈。水流出山后,在流经黄土塬区的漫长流程中,先后纳入从黄土塬区流出的小支流流水。这些小支流流水本身就出自疏松的黄土地区,不耐流水侵蚀的黄土层遭侵蚀后就将流水染成了浑 *** 。来自秦岭山区的流水和来自黄土塬区的小支流流水,混合以后继续向 *** 动,流动过程中又将河谷中的黄土和第三纪的深红、紫红、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等侵蚀切割,使流水的颜色进一步加深,红色更为显著。这样一来,河水就成为“红色”的了。
赤水河河水显红,非周处斩杀蛟龙所致,乃大自然之力而为……自然界的水在循环着,天上下着雨,雨水流成河,河水不断地侵蚀切割着疏松的黄土和红土,显红色的河水也就日夜不息、“无穷匮也”地流淌了。
三、赤水有哪些乡镇
赤水镇是赤水市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该镇以其独特的赤水河谷景观和酿酒产业而闻名。
官渡镇位于赤水市北部,与多个地区接壤。该镇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丙安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著称。该镇还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
大同镇是赤水市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镇子,以其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手工艺品 *** 而知名。该镇还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
以上即为赤水市的主要乡镇。每个乡镇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共同构成了赤水市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访问当地 *** 官网或相关旅游网站获取更准确和全面的资料。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