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江西遂川梯田之乡简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遂川县左安镇桃源梯田路线图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江西秋天乡村旅游路线推荐
今年的 *** 节到了,很适合带乡村旅游,乡村远离城市喧嚣,人少景美,空气清新,那么在江西秋季有哪些乡村旅游景点比较好玩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了乡村旅游路线攻略。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旅游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线路以依托品牌景区发展红色乡村旅游为把手,以实现脱贫的全球减贫更佳案例的神山村为核心,串联起三湾改编景区、遂川草林红色圩镇、叶坪镇、小布镇、仙源乡,展现了“传承红色基因,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西线:永新县三湾改编景区→井冈山市(神山村、大陇村、茅坪村、黄坳村等)→遂川县草林红圩特色小镇
东线:宁都县小布镇→于都县潭头村→瑞金市叶坪镇
景区位于素有“中国红色旅游之一村”之称的三湾村,是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所在地,“ *** 指挥枪”思想的发祥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 *** 的摇篮”和“中华人民 *** 国的奠基石”。近年来,井冈山乡村旅游工作紧紧围绕“红色最红,绿色最绿,发展更优,治理更好”的发展目标,大力培育旅游扶贫示范村、示范户,打造了神山村、大陇村、茅坪村、黄坳村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林圩镇自古以来即为“赣中南四大圩场”之一, *** *** 在这里亲手创建了井冈山 *** 根据地之一个红色圩场,小镇完整保存红色圩场传统街巷肌理格局、特色古建筑,打造为集红色培训、研学、生态观光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中国红圩特色小镇、红色市场经济发源地”。
宁都小布镇素有“宁都小 *** ”之称。小布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还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之乡”;同时,这里也是 *** 老区,分布有18处红色旧址, *** 、 *** 、曾山等老一辈 *** *** 家都在此留下了光辉足迹。
潭头村是有名的红军村,全村有32名烈士。潭头村依托富硒农业和红色历史,坚持以 *** 建引领旅游发展,开发了富硒餐饮、乡村民宿、特色农产品、智恒研学、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红色研学等一系列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带动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瑞金市叶坪镇位于瑞金市中东部,境内红色底蕴深厚,是中华苏维埃 *** 国诞生地,有“一苏大”旧址、中国之一座红军烈士纪念塔、中革 *** 、 *** 主义学校、红军通讯学校、苏维埃 *** 国造币厂、国家邮政 *** 等国家级保护文物22处,是 *** 首批公布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全国红色旅游的经典景区之一。
特色美食:红米饭、南瓜汤、烟笋炒肉、永新血鸭、于都酸菜炒东坡、宁都三杯鸡、宁都肉丸、宁都擂钵空心菜、瑞金牛肉汤。
创意产品:井冈山砂石画圆盘摆件、本觉坊红军 *** 茶具、大本营文创馆文房四宝和星火杯。
西线自驾:永新县至井冈山市至遂川县140里,车程3小时。
东线自驾:宁都县至于都县至瑞金市180里,车程3小时。
立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将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结合,打造涵盖森林、山岳、湖泊、脐橙、梯田、秋景等多元自然生态的精品旅游线路,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生态旅游向乡村振兴转化成果。
崇义县上堡梯田→大余县丫山→信丰县安西赣南脐橙特色小镇→龙南市虔心小镇
景区依山势开建,连绵数百亩,垂直落差近千米,更高的田块海拔1260米,被誉为“天上田园”,是国内三大梯田景观之一。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家4 *** 旅游景区。景区旅游产品包括了解古法农业耕作、亲历农事劳作、游览高山茶园、体验峡谷漂流、居住梯田民宿等,是“美貌与清凉并存”的夏季休闲度假之地。
景区位于赣粤湘三省交汇山区,地处北纬25度世界公认的黄金生态带,森林覆盖率高达 *** .6%,空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国家4 *** 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江西首个5 *** 乡村旅游点、中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具有雨后云海、万亩竹林、卧龙谷、天行健、 *** 山舍云海木屋、A哆乡村、水上乐园等一批休闲运动、乡村度假旅游项目。
安西镇是赣南脐橙发祥地,全镇锚定脐橙首位产业,把观光休闲、体验采摘、研学旅行、脐橙种植现场教学、脐橙高质量发展示范建设理念融为一体,先后建成了中国赣南脐橙产业园、香山湖脐橙生态观光休闲园、橙之源千亩精品采摘园区等一批高规格脐橙产业园区,探索出一条“果园建在景区里,脐橙种在森林里,游客吃住果园里”的农旅结合新路子。
虔心小镇深居在国家自然保护区九连山东北麓的虔山,是国家4 *** 景区,之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以特有的生态有机茶、竹林土鸡、赣南脐橙、赣南油茶等生态农业产业为核心基础,以“虔”文化为主题,结合丰富的山水茶竹资源打造的集自然风景、田园风光、客家民俗、虔茶文化为一体的家庭休闲度假体验基地,是茶旅结合生态旅游特色小镇。
特色美食:赣南脐橙、上犹包米果、阳明湖全鱼宴、艾米果、重阳炸薯圆、大余板鸭、龙南珍珠汤、龙南烫皮、萝卜饺。
创意产品:崇义竹制品、崇义果酥卷、阳明湖矿泉水、安远三百山折扇、龙南围屋立体拼图。
自驾:崇义县至大余县至信丰县至龙南市210公里,车程4小时。
景德镇不断挖掘文化文物的活化传承作用,对景德镇陶瓷艺术、浮梁茶、村庄历史、非遗、饮食等乡土文化元素进行梳理、 *** 和利用,深化文旅融合,将以陶瓷、茶叶为 *** 的地域文化艺术注入乡野,吸引艺术 *** 、陶瓷工匠、手艺人、设计师、工作室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建设,让更多视觉感官、书画色彩、雕塑空间、文创产品等艺术元素融入乡村特色民居、景观小品、文旅项目,用艺术点亮乡村,带动乡村旅游创新发展,为乡村振兴树立新模式、注入新活力。
浮梁县(瑶里镇、高岭·中国村、寒溪村史子园)→珠山区三宝国际瓷谷
位于“世界瓷都之源,中国名茶之乡”浮梁县东部,地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庐山、西递和宏村)的中心,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世界“高岭土”的命名地,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
浮梁县高岭·中国村:位于浮梁县高岭村,依托浮梁县瓷、茶、林的资源优势,推出情景式文艺演出《大唐茶市》,建成集生态农业、瓷茶文旅、论坛培训、运动康养、旅居文创等五大业态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为“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提供景德镇样本。
史子园是依托基于“大地创生”理念而进行的“艺术在浮梁”的艺术实践,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挖掘村庄故事进行“在地化”创作,打造“一户一景点、一村一画面”,发动村民建立公共文化艺术社区,成为当地“艺展讲解员”,向外地游客讲述当地故事,把这个普通的村庄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没有屋顶的美术馆”,让史子园成为“好看、好听、好味道”的地方。
三宝是 *** 瓷都景德镇“镇之初”,保留自然山谷的野趣,传承瓷业的脉络,建有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湖田书院、三宝寺、三宝蓬艺术聚落、三宝国际陶艺村、闲云涧马鞍岭、三宝水碓等景点,汇聚150多家工作室和3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爱好者,是“景漂”“景归”的主要 *** 地和陶瓷文旅产业的重要 *** 区。
特色美食:饺子耙、冷粉、碱水粑、瓷泥煨鸡、苦槠豆腐、瑶里柿子饼。
创意产品:浮梁工夫红茶、景德镇陶瓷、TAOZUI陶瓷开关面板系列、富玉不倒杯、青花瓷笛。
自驾:浮梁县至珠山区55公里,车程1小时。
近年来江西发展农旅融合,以农助旅、以旅兴农,让更多的资源要素快速地向农村延伸和 *** ,改善农村的环境面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并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线路以此为出发点,将具有现代农旅融合示范效应的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点串联,以弘扬我省优秀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彰显广大农民“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获得感、幸福感、光荣感。
彭泽县(凯瑞田园综合体、蔓谷田园综合体、桃红岭梅花鹿景区)→湖口县(流芳豆香小镇、鄱阳湖口田园综合体)
凯瑞田园综合体坐落于彭泽县太泊湖区域,将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与农村民宿融为一体,打造一座结合虾蟹文化、农耕文化,具有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亲子娱乐、研学科普等功能的农旅综合园区,已成功举办多届“龙虾美食艺术节”、“鄱阳湖清水大闸蟹文化艺术节”、农民丰收节。
位于彭泽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空间格局,以“彭蠡风光、爱尚田园”为设计主题,重点建设智慧高端花卉培育区、四季花海婚庆区、稻虾共作体验区、奇境森林探索乐园区、皮皮虾主题乐园区、亲子果玩采摘区、轻奢酒店度假区等功能区,融自然探索、亲子游乐、萌宠互动、研学行知、职业体验、拓展培训为一体,让游客畅享各种亲子主题游乐体验。
桃红岭是我国野生梅花鹿南方亚种更大的分布区,有“山有文禽奇兽,美鹿争鸣”之记。景区以梅花鹿及其栖息环境为核心,打造养鹿、赏鹿、喂鹿、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一站式旅游区,并配套建设梅花鹿特色餐饮、住宿及特色商品购物业,展现出一幅人与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位于湖口县武山镇,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种养大户+贫困户”模式,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打造集农业、旅游、娱乐、康养、科普为一体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和果蔬生产基地。
特色美食:彭泽鲫、蒸米粑、豆粑、麻糍粑、龙虾、流芳豆晏。
创意产品:湖口县愚哥牌酒糟鱼、石钟山牌养生豆豉。
自驾:彭泽县至湖口县40公里,车程1小时。
依托古朴的乡土风情、优良的生态环境、秀美的田园风光、优质的特色农产,围绕“探索乡村·寻迹 *** ·回归初心”为主题,打造一条集个 *** 化村落体验、田园农事参与、乡野食宿感知、明清文化品鉴、红色初心教育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线路,展现江西“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的探索与实践示范成果。
临川区仙盖山农业观光园→金溪县竹桥古村→资溪县 *** 乡村旅游风光带→黎川县德胜农垦小镇
临川区仙盖山农业观光园:坐落于抚州市仙盖山,分布有农业、旅游、中医 *** 、养生养老等四大产业,拥有“九园一坊” *** 的两百多个项目,是集农业科技研发、优质安全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和度假养老等为一体的综合 *** 农业观光园区。
金溪县竹桥古村:位于抚州市金溪县双塘镇,始建于元末明初。竹桥古村是一个江右民系聚居的古村,保存有明清时期风格、格局比较完整、赣派建筑成片的古建筑150余座,古祠堂100余座,明代牌坊8座,清代牌坊30余座,古民居1万余幢。
资溪 *** 乡村旅游风光带地处资溪县南部乌石镇境内,项目依托古朴的乡土风情、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秀美的田园风光,围绕“探索乡村·体验 *** ”和“寻迹 *** ·回归初心”的主题,重点打造“野狼谷景区”及“古雅长兴·美味人家”、“古韵陈坊·老_人家”、“古朴草坪·公社人家”、“古远新月·畲乡人家”的“一谷四人家”景区群。
黎川县德胜农垦小镇依托德胜关历史文化背景,挖掘农垦文化、知青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建设农垦文化广场、农垦记忆馆、农耕记忆馆等项目,是成集旅游、研学、购物、休闲、餐饮、住宿、娱乐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综合类风情旅游小镇。
特色美食:抚州水蕹、临川虎奶菇、临川牛肚皮、大觉山珍、法水罗非鱼、黎川芋耔、黎川擂茶。
创意产品:“汤显祖系列”文创的纸扇、纸伞、书签、吊饰、冰箱贴。
自驾:临川区至金溪县至资溪县至黎川县260公里,车程4小时。
将以蜜桔为特色的南丰县,以莲花为特色的广昌县,以香料香精为特色的金溪香谷小镇等特色农业型景区串联,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一条“溯农耕文化之源,品特色乡野生活”的研学体验旅游线路。
金溪县香谷小镇→南丰县(观必上、国礼园等)→广昌县(姚西村、荷源景区等)
景区位于有着“华夏香都”之称的金溪县,立足当地香精香料特色产业,以“芳香产业+古香文化+清香生态”发展理念打造,是一个集原材料种植、检测、文创、研发、展示、贸易以及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产业 *** 基地。
这是“中国蜜橘之乡”,南丰蜜桔被誉为“桔中之王”。全县围绕“世界橘都
休闲南丰”品牌建设,把蜜橘产业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延长蜜橘产业链,打造观必上、国礼园、江西南丰蜜橘文化旅游节等项目,发展特色橘园生态采摘游,走出了一条农旅结合的发展之路。
广昌县将发展乡村旅游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生态广昌”、“文化莲乡”等特色资源,将发展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着力打造了“中国莲花之一村”姚西村、荷源景区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举办广昌国际莲花节庆,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
特色美食:南丰水粉、油炸纸包、广昌白莲、浒湾油面、金溪米粉。
创意产品:南丰蜜桔系列旅游休闲食品、桔漾保湿修复组、南丰泥炉。
自驾:金溪县至南丰县至广昌县155公里,车程2小时。
二、江西吉安简介
吉安,江西省地级市,古称庐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西接湖南省,南揽罗霄山脉中段,赣江中游,据富饶的吉泰平原,是江西建制最早的古郡之一,是赣文化发源地之一。吉安下辖2区1市10县。全市总面积25300平方千米,2016年人口为530.4万人。吉安是赣文化三大支柱之一,自古乃人文渊源之地,“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写春秋”,孕育了自成一系的江右庐陵文化,素有“金庐陵”、“江南望郡”、“山水福地”、“文章节义之邦”、“状元之乡”、“才子之乡”、“庐陵风光半姑苏”、“将军市”、“红色摇篮”、“ *** 圣地”的美誉。吉安有 *** 摇篮井冈山、武功山、青原山、羊狮慕、白鹭洲书院、吉州窑、庐陵文化生态园、文天祥纪念馆、渼陂古村、陂下古村、快阁、槎滩陂、遂川梯田等著名景区景点。2017年,吉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3.47亿元。2017年11月,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10月,吉安获评健康中国年度标志城市。
三、槎江村简介
槎江村位于江西省安福县的南部边陲(上南乡),毗邻永新县,安福县洋门乡管辖。村庄东临上城,南接高洲,西与永新芦溪周坊、泰山村接壤,北靠彭坊乡任头村。槎江村距乡 *** 6.5公里,经金田、洲湖到安福县城约45公里,经洋门、怀忠到永新县城约40公里。
据《安福县志》等史料记载,槎江曾是一片沉睡 *** 的 *** 地,沼泽荒原,芦苇丛生。朱氏开基祖十承事嗣公于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由前村迁槎江,披荆斩棘,辟地定居,在此建立家园。朱姓氏族在艰难困苦中繁衍生息,历经千载,发展壮大。槎江村由池丘、犬形、上狮、中狮、下狮及桥边等自然村组成,共8个小组,已经有465户,人口达1650人(2021年3月数据)。自十世起,宗支分流,也向外迁徙。
槎江村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房舍占地约0.9平方公里。村子地处山区,山多田少,山地面积约5400余亩,水旱耕地面积计1044余亩,人均不到一亩。所辖耕地与山林紧紧相连,田地错杂其间。一年种早稻、晚稻两季,部分冷水田只种一季,产量不高。田间也会种植棉花和油菜,但基本是自给自足。山上种植杉木、松木、茶油树居多,也有不少果树果园。在漫长岁月里,族人与周边村民共垄耕作,秉承祖训,敦睦邻里,友好相处,繁衍生息。
槎江自古有小桃源之称,山水如画,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村庄背靠群山,三面青山环绕。横亘在村东面的茄岭是我村的天然屏障。村后有三座形象独特的山,如三只怒吼的雄狮,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村人称它们为“三狮”,槎江村分为上、中、下三狮也是因此而来。旁边另有一山,如横卧的巨兽,仪态安详,人们称它为象形。山后有槎源垄、山口垄。垄中梯田层层,溪水潺潺,两侧山峦绵延。红心杉湿地松,苍翠挺拔,油茶林油根树,绿满山坡。还有五峰岭、朝拜岭等高大巍峨的群山,郁郁苍苍。
村首玉霄仙山、蟒形岭、石壁崖岿然屹立,高耸入云。山顶时常云雾缭绕,时隐时现,神秘莫测,令人神往。玉霄仙山有不少古老传说,山坳曾经修有一庙宇,名为“玉霄坛”,香火鼎盛,可惜于 *** 时期拆除,如今除了几块乱石,几无痕迹。
村北有槎江陂,拦河筑坝,如卧龙盘踞,吼声远闻。陂坝积蓄河水成水库,分流东西两渠,长约数公里,灌溉养育一方百姓。村前的陈山河(又名洲湖水)与村后的槎江陂西渠,象两条活跃的长龙,环村蜿蜒南下。清澈的流水滋润着河边的田野,给村庄无限生机和美丽。村庄蜿蜒而行,临水而居,因水而灵动。
槎江村在陈山河上修建有四座桥,形态各异。村首桥名为“新桥”,乃是仿著名的赵州桥设计建造,造型美观,安全经济。桥长三十多米,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河面上。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洪水时,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桥上宽敞,可供两辆汽车并行通过,两侧设有栏杆。桥东侧立有一牌坊,上书“槎江欢迎您”。桥上视野开阔,可纵观全村,山清水秀,屋舍林立,炊烟缭绕,是摄影留念的好去处。村尾桥名“安永桥”,原名彩虹桥,寓意凌空飞渡。此桥属于县级保护古建筑,始建于明朝末叶,是一座七孔石拱桥,造型美观,结构牢固。几百年来,多次维修加固,虽经风雨侵袭,山洪冲刷,至今安永桥依然完好。2018年重新修建一座大桥,直通永新县芦溪乡樟桥村。村子中部也有一座槎江中桥,连接上城村田边院前。先是木桥,后改为石板桥,2019年6月毁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2020年用钢筋水泥重修完成。
槎江村有一条宽敞的马路(水泥主干道),从北到南贯穿全村,连接首尾两桥。其中池丘段,马路与渠道比邻同行。村里的小卖铺及娱乐设施基本都集中马路两旁。在白天,农人、板车、自行车、摩托车及小汽车往来其上。晚上 *** ,假如天气好,人们会从家里来到马路上,聊聊家常,乘个凉,下下棋,打打牌。村里没有大型超市和墟市,蔬菜自种自给,小贩常沿马路前行,豆腐、鱼、肉类担挑叫卖。近年来新修了几条分支水泥路,大大方便了车辆通行。
马路两旁房舍密布,以新建洋房居多,旧房已经很少。新房大多数是三至五层的小洋楼,青砖琉璃瓦,风格 *** 多样,是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更好佐证。有条件的家庭前庭后院,种树养花。旧房一般是青砖黛瓦白檐马头墙,内部木框架结构,木柱、横梁、门窗或屋檐下常有雕刻或绘画装饰,手法多样,形式丰富,题材包括人物、虫鱼、花鸟及几何图案等。房子通常讲究对称,厅堂宽敞,可放八张方桌。通常分两层,上层可防潮,多放置米谷、稻草及不常用的杂物,依靠活动木梯上下。旧房大门厚重,窗户窄小,采光不佳,如今部分已拆除,少数作为县级保护文物。
安永桥东是文昌阁,昔人讲学的场所。自宋至明清时代,家族先贤和远近文人墨客曾云集于此,切磋学艺。文昌阁环境清幽,古樟围绕,田野开阔,风景宜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这里曾办过初中,随后改为槎江小学校址。家族一代代莘莘学子,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和初等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因 *** 太少,槎江小学停办,被合并到上城小学。槎 *** 氏家族是礼义之族,书香世家,历代人才辈出。正如古语所说:“团箕晒谷,教子读书”,族人向来崇尚文化教育,尊重知识,尊师重道。
槎江村位于安福县南乡片区,与邻近的金田、洲湖、甘洛等地通行乡间土话“南乡话”,属古楚遗风,其发音特别,与安福县城不同。槎江旧时风俗礼仪繁多且颇具特色,而今多数已经被废除。比如从一个人的出世、三朝、满月、周岁、发蒙、结婚(找媒人,吃饭,给见面礼,看人家,定日子,过担,结婚,回门这些程序),做寿到丧葬。又如建房子的捡日子动土、挖基、缮架到过窝乔迁新居。再有吃新节,指早稻收割时吃头回新米。再有中秋节烧塔习俗,年轻人到处捡残瓦片搭成一座一人多高的塔,家家户户捐稻草,晚上把塔烧红为止,象征日子越烧越旺。此外春节至元宵舞龙灯,除龙以外,还要配备龙珠一颗,锣鼓两套,春夏秋冬、梅兰竹菊、花鸟虫鱼等灯牌,挨家挨户鞭炮请进送出。按习俗,吃也有讲究,比如谷雨吃炒豆子,立夏吃鸡蛋,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和柚子,过年吃猪蹄。乡人多数好酒善饮,逢年过节都会请酒。在孩子三朝、满月、周岁以及新婚之时,则会请茶吃茶,这是女人们的快乐时刻。晒干的胡萝卜、盐姜、炒黄豆和山茶,一起放进茶碗冲泡,茶味浓烈。
槎江村族人历来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大豆、油茶,兼种花生、瓜果、蕃薯、黄姜等,有豆腐乳、南条、黄豆、茶油、火腿、家猪、黄牛肉等传统土特产。 *** *** 后,村里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展开多种经营,有了一些发展,比如养猪业。近年来,农田建设标准化,大部分田地可以机械化耕种和收割,全村只养了几十头牛做 *** ,不再役牛耕地。果园产业兴起,杨梅、桔子、柚子等小有名气。经济发展下,族人生活水平也大有提高。村里修建有乡村卫生所,可以为村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槎江村地理位置偏僻,资源非常有限,与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差距很大。比如医疗条件简陋,大病或疑难病症需要前往金田、县城或省城医院就医;市场不全,墟市在离村五华里的上城,生活不够便利。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尚有34户106人。
*** *** 后,族 *** 量远离故土(据统计为615人),告别亲人,投身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中。部分族人来到安福县城或吉安市区工作就业;远者则遍及全国甚至海外,其中又以到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居多。族人们事业有所成就,收入有所盈余,即使已经在外安家落户,大多数也仍然心系家乡,回乡置业。槎江外部交通也在持续改善,村头公路连通彭坊与金田,村尾公路可直通永新。2020年宜春至遂川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穿越彭坊陈山,途径潭源附近,将为槎江的对外沟通交流带来更多便利。
槎江,这个环境优美亲近自然的乡村,是朱氏族人祖祖辈辈居住生活的地方,也是族人们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更是游子心中眷恋、梦里萦绕的故乡。未来,安守于槎江的族人们必能安居乐业,勤勉持家;奋斗于五湖四海的族人们也能事业有成,心怀故土。伴随国家农村振兴计划,槎江村必将焕发青春,奔向越加美好的明天。
1.《槎 *** 氏族谱》2000年第四次续修
2.《槎 *** 光绍堂家谱》2002年版本
3.槎江村委会公示栏信息(2021年3月)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