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山芋之乡,泗县山芋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大家好,泗州山芋之乡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泗县山芋之乡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泗州山芋之乡和泗县山芋之乡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安徽泗县特产:大路口山芋
  2. 安徽省泗县有多少个镇
  3. 泗县的特产是什么
  4. 安徽泗县的特产是什么

一、安徽泗县特产:大路口山芋

1、大路口山芋是泗县山芋的核心产区大路口乡特产,有“中国山芋之乡”称号。

2、大路口山芋作为地方优良品种在泗县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据历史学家考证:“甘薯之名,见于晋嵇含著《南方草木状》,其言曰:“甘薯,盖薯蓣之类,或曰芋之类,根叶亦如芋,实如拳,有如瓯者皮紫而肉白蒸煮食之,味如薯蓣, *** 不甚冷,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唯掘地种甘薯。秋熟收之,蒸晒切如 *** 仓圃贮之,以充粮糗,是名薯粮。”嵇为晋时人,可知中国晋时,已有甘薯。

3、据《泗县志》记载:虹县(泗县古称笔者注)境内良田万顷,薯类种多,民丰物阜,商贾云集。民间相传康熙十九年(1680)黄河夺淮入海,给古泗州带来了灭顶之灾,州城沉入洪泽湖底,“永为鼋鼍之窟”,州署不得不迁至盱山。直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巡抚闵鹗元上书朝廷,泗州署“治隔淮湖,广控驭不便,虹最近泗,请裁虹归泗,版图、民赋一并于泗,并以城为州治……上从其请”,乃将州治由盱山迁于虹(今泗县城),由于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加上水、旱灾害频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靠天吃饭的泗县劳苦农民颇为喜植抗旱耐瘠、适应 *** 广的高产地瓜,可生吃熟食,可切瓜晒干长年备饥荒,还可磨粉滩煎饼、烤地瓜、作面食,由此山芋成为了泗县人民灾荒战争年带充饥物、救命粮.清末、 *** 时期,泗县人民食用的粮食,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绿豆、豌豆、豇豆、谷子、红薯等。农民以高梁、红薯为主食,特别是 *** 战争时期地瓜成为主要充饥物。

4、建国初期作为用来裹腹的主要粮食,泗县人对山芋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山芋饭、山芋馍,离了山芋不能活。”在当年吃不饱穿不暖的时期,山芋不仅养活了泗县,还养活了上亿的中原人。说起山芋的好,泗县当地农民是滔滔不绝:“山芋可以生着吃,烤着吃,从根到茎都可以拿来食用;而且山芋胆固醇含量低,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

二、安徽省泗县有多少个镇

截至2018年,泗县辖12个镇,3个乡,1个开发区。

泗县,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古称虹县、泗州,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邻泗洪,西接灵璧,南连五河、固镇,北至东北与睢宁、宿迁毗邻。总面积1787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末,泗县常住人口84.9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1.22亿元,分产业看,之一产业增加值48.1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2.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0.4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5.2:32.8:42.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656元。

泗州山芋之乡,泗县山芋之乡-第1张图片-

泗县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四 *** 以前,早在夏朝即始建制。夏、商时期,属徐州。周时属青州。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宋国,宋灭后,属楚国管辖。秦始皇统六国后,属薛郡。

后在潼城(今泗县潼城)增设僮县,与夏丘境属泗水郡。西汉置夏丘县,属沛郡。东汉时,属下邳国。北周改夏丘为晋陵县,后与朱沛郡的高平县并置泗州。自此,泗州登上历史舞台,前后延续1400余年。隋开皇 *** (598),复夏丘县,属泗州。

唐武德四年(621),置虹县(今五河县境)。武德六年(623),废夏丘入虹。之后,虹县移治夏丘,属仁州。贞观八年(634),废仁州,虹县属泗州。元和四年(809),改属宿州。大和四年(830),废宿州,复属泗州。后复置宿州,治于虹,虹县再属宿州。五代时沿唐制。

宋元祐七年(10 *** ),虹县属淮南路:绍兴九年(1139),改属淮东路泗州。绍兴十一年(1141),属南京路泗州。建炎后没于金,虹县仍属南京路泗州。

元置行省路(府)、军(州)、县4级建制,虹县初属河南江北行中(尚)书省(又称河南行省)淮安府泗州,继属江北淮东道。至正二十七年(1367),改属临濠府泗州。

明洪武六年(1373)九月,泗州改属中立府。洪武七年(1374)八月,属凤阳府泗州。

清初沿明制,后实行省、道、府(直隶州)、县4级制。顺治二年(1 *** 5),虹县属江南省凤阳府泗州。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置安徽省。雍正三年(1725),泗州升为直隶州,虹县仍属凤阳府。乾隆四十二年(777),泗州迁州治于凤阳府虹县,并虹县人泗州,虹县降称虹乡,至此泗县始为泗州州治。

1912年4月废州制,改称泗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6月,安徽省设3道,泗县属淮泗道(驻凤阳县)。

1932年10月废道,泗县为安徽省第七区首席县,治泗城。

后改行政 *** 专员制,泗县属第六区,专员公署暨泗县 *** 治泗城。1945年8月日本投降,9月, *** *** *** 撤销边区县,恢复泗县建制,属苏皖边区淮北地区第七专区。

1949年4月21日,恢复泗县建制,延续至今。

三、泗县的特产是什么

1、大路口山芋:是泗县山芋的核心产区大路口乡特产,有“中国山芋之乡”称号,大路口山芋作为地方优良品种在泗县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

2、泗州面粉:是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的特产,“中原大帝”牌小麦粉(特一粉)被评为宿州名牌产品。

3、泗县墩集草莓:是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墩集镇的特产,泗县墩集镇“蜜恋”牌草莓的主要品种是丰香和红颜,具有产量高、果型正、色泽艳、口感好、甜度高、营养价值丰富等特点。

4、泗县山羊板皮:泗县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畜 *** 生产十强县、先进县,是全国商品猪、山羊板皮生产基地县和国家级秸杆养羊示范县。

5、泗府王酒:是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的特产,“泗府王”酒酒质浓香醇厚,回味悠久。

四、安徽泗县的特产是什么

1、安徽泗县的特产是什么?安徽泗县的特产有哪些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安徽泗县的特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2、大路口山芋是泗县山芋的核心产区大路口乡特产,有“中国山芋之乡”称号。

3、大路口山芋作为地方优良品种在泗县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据历史学家考证:“甘薯之名,见于晋嵇含著《南方草木状》,其言曰:“甘薯,盖薯蓣之类,或曰芋之类,根叶亦如芋,实如拳,有如瓯者皮紫而肉白蒸煮食之,味如薯蓣, *** 不甚冷,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唯掘地种甘薯。秋熟收之,蒸晒切如 *** 仓圃贮之,以充粮糗,是名薯粮。”嵇为晋时人,可知中国晋时,已有甘薯。

4、据《泗县志》记载:虹县(泗县古称笔者注)境内良田万顷,薯类种多,民丰物阜,商贾云集。民间相传康熙十九年(1680)黄河夺淮入海,给古泗州带来了灭顶之灾,州城沉入洪泽湖底,“永为鼋鼍之窟”,州署不得不迁至盱山。直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巡抚闵鹗元上书朝廷,泗州署“治隔淮湖,广控驭不便,虹最近泗,请裁虹归泗,版图、民赋一并于泗,并以城为州治……上从其请”,乃将州治由盱山迁于虹(今泗县城),由于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加上水、旱灾害频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靠天吃饭的泗县劳苦农民颇为喜植抗旱耐瘠、适应 *** 广的高产地瓜,可生吃熟食,可切瓜晒干长年备饥荒,还可磨粉滩煎饼、烤地瓜、作面食,由此山芋成为了泗县人民灾荒战争年带充饥物、救命粮.清末、 *** 时期,泗县人民食用的粮食,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绿豆、豌豆、豇豆、谷子、红薯等。农民以高梁、红薯为主食,特别是 *** 战争时期地瓜成为主要充饥物。

5、建国初期作为用来裹腹的主要粮食,泗县人对山芋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山芋饭、山芋馍,离了山芋不能活。”在当年吃不饱穿不暖的时期,山芋不仅养活了泗县,还养活了上亿的中原人。说起山芋的好,泗县当地农民是滔滔不绝:“山芋可以生着吃,烤着吃,从根到茎都可以拿来食用;而且山芋胆固醇含量低,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

6、泗县墩集草莓是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墩集镇的特产。泗县墩集镇“蜜恋”牌草莓的`主要品种是丰香和红颜,具有产量高、果型正、色泽艳、口感好、甜度高、营养价值丰富等特点。

7、安徽泗县墩集镇位于泗县东南部,距泗城10公里,东与江苏泗洪接壤,南与安徽五河县相邻。泗县墩集大部分是丘陵岗地,富含矿物质元素,所产西瓜、草莓口感好、汁多、味酸甜适口,质脆爽口,远近闻名,享有“小小草莓红泗州”的美誉。

8、墩集镇是淮北地区生产草莓的大镇,有着多年的草莓种植历史。近年来,该镇因势利导,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扩大草莓种植面积。并专门成立了永利草莓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蜜恋”牌商标,选用了优良品种,采取塑料大棚反季节种植模式。

9、通过示范区建设,该镇绿色草莓种植已辐射19个自然村,面积1300公顷,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系列化服务的草莓生产基地初具雏形。“蜜恋”牌西瓜、草莓和“墩华”牌花生的绿色食品认证,已经通过国家绿色评审 *** 会评审,绿色食品标志即将启用。

10、豆腐脑除含蛋白质外,还可为 *** 生理活动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等。如果用食用石膏作凝固剂,含钙量会有所增加,对防治软骨病及牙齿发育 *** 等疾病有一定功效。;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泗县 泗州 芋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