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济宁济水之乡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济宁八大景点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济宁济水之乡和济宁八大景点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济宁十二县市区包括哪些
1、济宁十二县中市区包括兖州、曲阜、邹城。
2、七县有金乡、嘉祥、鱼台、微山、泗水、汶上、梁山。二区有市中区,任城区。
济宁市隶属山东省,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东邻山青水秀的临沂地区,西与牡丹之乡菏泽接壤,南面是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面与 *** 市交界,西北角隔黄河与聊城市相望。
济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总土地面积 111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5.44万人(2016年末),辖7县2区2市,拥有孔庙、孟庙、微山湖、宝相寺、峄山等景点。
济宁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促进了济宁商品经济的繁荣,使济宁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 *** 业城市。
济宁市境内有孔孟文化、运河文化、 *** 文化的发源地。济宁因济水而得名,与济源、济南、济阳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济水文化。1983年8月30日,经 *** 批准,撤销济宁地区,改置为地级市。
二、济宁为什么称为运河之都
1、享有“运河之都”称号的有山东济宁、江苏淮安两个城市。
2、历史上沿运河的较大城镇有通县、天津、德州、临清、东昌、张秋、济宁、徐州、淮安、扬州、苏州、杭州等10余个。这些较大城镇及其官吏在运河的开凿、漕运和管理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城镇的地位和作用也决不是平行和平等的。除了有路、州、府、县之分外,就运河的开凿、漕运和管理而言,必定存在着一定的统属和主从关系。
3、随着运河文化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上述沿运各城镇中,有没有一个对其他城镇存在着统属关系的都市呢?换句话说,如果把由北京至杭州的沿河地带看作一个多边行政区域的话,在这个多边行政区域里有没有一个 *** 、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并且可直接称为运河之都。那么,运河之都今何在?
4、对济宁河段的重点整治,是在元明清三朝的重视下进行的。正是由于济宁河段所具有特殊 *** 和重要 *** ,元明清三朝都把治运更高机构设在济宁,在重点整治济宁河段的同时,负责对运河全线进行整治和督理。据考,元代在济宁初设开浚大臣,后设都水监、行都水督和总治河防使,其官阶更高为正一品。明代在济宁设 *** 河道、总督河道、经理河漕、总漕兼河道、巡抚兼河道等,简称总河,均由朝廷钦命署理,为运河更高行政管理机构,是朝廷六大部外增设的一个部院级的朝廷直属机构,秩正二品,但不乏正一品、从一品大员充任。清朝派驻济宁的司运机构多袭明治,设总河部院,钦命署理,秩正二品。据雍正《清会典》载:“顺治初,仅设河道总督一人,又称总河,综理黄河、运河两河事务,驻济宁州。”直到雍正七年(1729年),分河道为三:南河总督驻清江浦;河南、山东河道总督驻济宁州,称东河;直隶河道总督驻天津,称北河。其建制一直延续到清光绪罢河停运。据考,自顺治元年至光绪二 *** 的258年间,朝廷钦命河道总督119任,共有101人充任,其中正一品大员近半。其间,总河除移驻清江浦27年(共4人充任5任)外,其余年份均驻节济宁。河道总督衙门是运河、黄河的更高行政管理机构,同时,他又拥有或掌管着自己的 *** ,并主要依靠 *** 来实现其总督职能。因此说,河道总督衙门是一个军政合一的机构。据《元史》载,运河贯通后,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二月,“增济州漕舟三千艘,役夫二千人。”当时,经漕运京都的粮米约百万担,其中通过济宁所运漕粮达30万担。为管理漕运,朝廷在济宁城南的鲁桥设立了都漕运司使。至正十年(1350年)设济宁兵马司,驻扎辅漕兵士1.2万人。至正十六年,置济宁枢密分院。明代驻济宁的司运军事机构为 *** 河道军门署,下设道、卫,负责节制南北直隶和河南、山东各道。济宁驻军最多时达1.3万人。除固定的道、卫、署、衙外,还有其他的军司。永乐 *** (1420年),行军司马樊敬受命提兵10万镇守济宁。正德之后,朝廷每年均遣尚书、都御史等大员兼理运河军事。隆庆四年(1570年),朝廷为总河加提督军事职衔。一时间,济宁成了朝廷不可一日疏忽的军事要地。清代,朝廷为河道总督加兵部侍郎、右都御史衔,秩正二品。顺治初年,总河杨方兴奏请设河标中军副将署,作为河道总督衙门的直属机构,也是运河全线的更高司运军职衙门,驻节济宁州。河标中军副将署为总河副职、河标兵丁主帅,从二品,其职责为 *** 运河营防,催调粮草,护卫漕船,沿河治安等。河标中军副将署下辖驻守沿运河各城镇的河标营和卫。
5、由于朝廷把治运司运的更高行政机关和更高军事机关设在济宁,其下属的各级各类机构自然很多,总督河道衙门仅在济宁设置的机构就有运河道署、运河同知署、泉河通判署、管河通判署、钜金嘉管河主簿署等;河标中军副将署在济宁设置的军事机构有运河兵备道署、运河标营署、守备署、卫署等;此外,还有朝廷派驻的巡漕使院、抚按察院、布政司行台、按察司行台、治水行台等机构。再加上省道府州县的行政机构或由其派驻的机构,元明清三代驻济宁的各级各类治运司运以及行政监察机构比比皆是,不可胜记。因而,济宁故有“七十二衙门”之说,这是除北京、天津之外的沿运各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6、我们不妨从有限的资料中,再看一下河道总督衙门权力究竟有多大。总督河道衙门为朝廷在六大部外特设的一个部院级的专门治运司运机构,其充任者多为一品或从一品大员,如明代的宋礼就是由工部尚书直接来充任总河的。由此即可看出河道总督衙门所处的地位及其重要 *** 。河道总督衙门坐落在济宁州衙东,占地5公顷,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设有大堂、二堂、三堂,有书院、射圃、演武厅等,其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气派威严。那么,总督河道衙门的权力究竟有多大呢?史载,嘉靖二年(1523年),“遣都御史提督河道,山东、河南、南北直隶巡抚皆受节制。”又载,明代驻济宁的两个兵备道下设布政司、按察司,各设官一员,敕行事代管河道,所属府州县官皆受其节制。由此不难看出,不仅省里的巡抚大人要在总河的节制之下,沿河各州府县也要在总河下属的兵备道的节制之下。由此,足见河道总督衙门的权力之甚大,超乎常人所想象。故而,沿运省份的巡抚大人无不对总河崇尚有加,上任须来济宁拜谒总河,谢任须来济宁向总河辞别,至于各州府县官衙无不仿效行事,不敢怠慢。另外,在济宁市博物馆现今仍保存着一门清代的铁炮,炮筒上赫然铸有“河道总督署造”,这门铁炮也是总河权力之甚的有力证据。
7、由上述可以看出,元明清三朝治运司运的更高行政机关和更高军事机关设在济宁,是济宁作为运河之都的更好标志。济宁虽然在行政区划上同其他城市没有统属或主从关系,但是,运河之水把济宁同南北众多的城镇连接了起来,是运河总督衙门的驻节,才使得济宁同沿运城镇有了统属或主从关系,沿运各地无不听命于来自济宁的指令,无不受制于驻在济宁的河道总督衙门,使济宁的地位凸显,成为京杭运河这块狭长地带的大都会。
8、全河一统,众星拱月,济宁日益彰显出运河之都照人的风采。
9、济宁原为不起眼的济州,治于巨野。1150年巨野水灾,遂移济州于现址。元灭金后,巨野水患频繁,世祖八年(1271年)升济州为府治,因济水南会泗、北会汶,州居其中而获济水之宁,故名“济宁府”。此时的济宁,虽为府治,但名声平平,一般城镇而已。
10、元代至元年间,途经济宁的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为济宁的崛起带来生机,平平济宁由此而逐步走上繁荣昌盛之路。
11、首先,济宁因河兴商。济宁“居运道之中”,不仅成为“水陆交汇,南北冲要之区”和“控引江淮咽喉”地带,同时又成为漕河管理中心和鲁西南 *** 、经济中心,出现了“官舸商舶鳞集,麻拥于济城之下”的兴旺景象。曾有诗人描述道“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氍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到明代中叶,济宁就已发展成一个“车马临四达之衢,商贾集五都之市”的繁荣商业城市。此时,城区定居之民已不下数万家,“商贾之踵接而辐辏者亦不下数万家”。经明至清,济宁商业已臻鼎盛。州城内外,通衢要道,运河、越河两岸行栈店铺林立,各地商贾云集,百业兴盛,市场繁荣,年营业额高达白银亿元以上,市场辐射达周围地区近百县,成为明清时期全国著名的33座 *** 业大城市之一。
12、次之,济宁因商兴市。商贸业的空前繁荣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使人口与消费俱增,进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明代以前,济宁地区的人口并不多,晋代的任城国,只有1700户;北魏的任城郡,只有8050户、217 *** 人;元代的济宁路也只有10545户、 *** 818人。明末,济宁城区人口已达10万人。在历经明清战乱和重大自然灾害之后,清代在 *** 业恢复发展和繁荣的基础上,城区人口又逐渐达到10多万人,远远超过明代规模。因此,济宁城区不断扩大。明末清初,城区街巷98条,其中,城内45条,城外53条。清道光年间,街巷增加到290条,其中城内达到107条,城外达到183条,城区街巷增长近两倍。鉴此,济宁之治也在不断地升格。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济宁由府升为路(元代没有省的实际建制,所说的中书省为虚称,路为基本行政建制,由朝廷直辖。),辖三州十六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济宁路为府”, *** ,“置济宁州领三县”;清代沿用明治,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济宁由府辖州升为省辖直隶州。
13、第三,济宁因市而荣。由于商贸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手工业生产和农业商品化生产的发展,使广大城乡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当时,蓬勃兴起的手工业近20个行业。
14、济宁的繁荣和兴盛,还可以用以下几组数字来佐证。据《元史·食货志》载,元文宗(1328—1329年)时,在中书省(辖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和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为“腹里”。)21路和7个直属州中,上缴国库商税额超过l万锭银子的只有晋宁路、嘉定路、济南路、济宁路等7路,其中济宁路的商税额为12403锭4两l钱,居第4位。《明史·食货志·商税》载:由于国库亏空,朝廷下令“于京省商贾凑集地,市镇店肆,门摊税课,增田凡五倍。”这种商贾凑集的大城市共33个。另据《大明会典·钞法》载:“(宣德)四年,令顺天(北京)、应天(南京)、苏州、松江、镇江、淮安、常州、扬州……山东济南、济宁、德州、临清……共三十三府州县,市镇店肆门摊税加五倍,候钞法通行止”。由此,足见济宁商贸业的发达繁荣程度及其在全国城市中的位次。
15、另据有关资料记载,济宁在明清时期曾是运河全线的7个对外商埠和重要码头之一。
16、济宁,正是在运河之水的润育下,在凸显的 *** 地位的作用和影响下,人口激增,城市崛起, *** 业兴盛繁荣,创造了历史的辉煌,以莫辩的事实展现着运河之都的风采。
三、济宁市有哪些镇
截止2019年8月,山东省济宁市下辖2个市辖区,7个县,2个县级市,不包含叫蚂蟥镇的镇。
地处东经北纬35°08′-35°32′,116°26′-116°44′位于鲁西南平原,京杭大运河中段,京杭大运河、京沪高铁等穿境而过。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介于北纬35°43′17″—35°43′17″,东经116°35′21″—116°45′01″之间。北邻宁阳,西靠汶上,南、西分别与邹城、任城接壤,东隔泗河和孔子故里曲阜毗邻。
下辖7个镇:新兖镇、兴隆庄镇、大安镇、漕河镇、小孟镇、新驿镇、颜店镇。
地处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南部,北连济宁市任城区,东接邹城市、滕州市、枣庄市薛城区、峄城区,南抵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西靠鱼台县、江苏省沛县。县域介于东经116°34′—117°24′,北纬34°26′—35°20′之间。
下辖11个镇: *** 镇、留庄镇、韩庄镇、微山岛镇、鲁桥镇、两城镇、马坡镇、南阳镇、西平镇、张楼镇、赵庙镇。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临南阳湖、昭阳湖,南与江苏省沛县、丰县毗邻,西与金乡县接壤,北以新万福河为界与任城区隔河相望。县域地处东经116°23′—116°49′,北纬34°53′—35°10′之间。
下辖9个镇:清河镇、鱼城镇、王鲁镇、张 *** 、王庙镇、李阁镇、老砦镇、唐马镇、罗屯镇。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南部,南四湖(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之西。东邻鱼台县;西靠成武、巨野两县,南与单县及江苏省丰县交错接壤,北与嘉祥县、济宁市任城区相连,整个轮廓呈“耳”形。地处北纬34°52′—35°40′,东经116°7′—116°30′之间。
下辖9个镇:羊山镇、胡集镇、马庙镇、鸡黍镇、司马镇、霄云镇、卜集镇、化雨镇、兴隆镇。
位于山东省济宁市西部,东经116°06′~116°27′,北纬35°11′~35°38′属黄河冲积平原。东西宽22公里南北长47.5公里,总面积971.6平方公里。东临任城区,南接金乡县,西靠菏泽市的巨野和郓城县,北依梁山县,东北隔梁济运河与汶上县相望。嘉祥县坐落于县境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0′、北纬35°24′。
下辖11个镇:梁宝寺镇、马村镇、大张楼镇、纸坊镇、金屯镇、疃里镇、马集镇、仲山镇、老僧堂镇、孟姑集镇、万张镇。
地处鲁中低山丘陵与鲁西平原交接地带,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东临古城兖州,西接水泊梁山,南依微山湖,北枕东岳泰山。南北更大纵距58公里,东西更大横距35公里,东临兖州、宁阳,西连梁山、嘉祥,南与济宁市任城区接壤,北枕大汶河,与肥城、东平相望。
下辖13个镇:南站镇、康驿镇、南旺镇、刘楼镇、次丘镇、寅寺镇、郭楼镇、郭仓镇、杨店镇、军屯乡、白石镇、苑庄镇、义桥镇。
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泰沂山区南麓,北纬35°28′-35°48′,东经117°5′-117°35′之间。县界东靠平邑,西接曲阜,南临邹城,北连新泰,西北与宁阳搭界。
下辖11个镇:金庄镇、泉林镇、星村镇、柘沟镇、杨柳镇、中册镇、苗馆镇、泗张镇、高峪镇、圣水峪镇、大黄沟乡。
位于山东省的 *** 市、济宁市、菏泽市和河南省的濮阳市四地级市交界处,地处北纬35°36′36-35°58′59与东经115°51′37一116°21′26之间。
下辖11个镇:梁山镇、小路口镇、韩岗镇、拳铺镇、杨营镇、韩垓镇、馆驿镇、小安山镇、寿张集镇、黑虎庙镇、马营镇。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位居北京至上海中心,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北依泰山,南瞻凫峄,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南北更大纵距35.8公里,东西更大横距25公里。
下辖8个镇:吴村镇、姚村镇、陵城镇、尼山镇、息陬镇、王庄镇、石门山镇、防山镇。
位于山东省南部偏西,济宁市东南部,东连临沂市平邑县,北靠泗水县、曲阜市和兖州区,西邻济宁市任城区和微山县,南接枣庄市山亭区和滕州市。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6°44′30″~117°28′54″,北纬35°09′12″~35°32′54″,之间。
下辖13个镇:香城镇、城前镇、大束镇、北宿镇、中心店镇、唐村镇、太平镇、石墙镇、峄山镇、看庄镇、张庄镇、田 *** 、郭里镇。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