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核桃之乡,核桃加工厂在哪里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5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永平核桃之乡的一些知识点,和核桃加工厂在哪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有多少人口
  2. 云南核桃那些品种
  3. 永平泡核桃属于哪儿的特产
  4. 保山昌宁有多少个乡镇

一、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有多少人口

永平是一个山区民族县。在全县总面积中,高山占8.1%,山地占85.7%,河谷平坝占6.2%。2007年末,全县实有耕地面积19.6万亩,人均1.09亩。永平境内居住着汉、彝、回、白、苗、傈僳等22个民族,2007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7.93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2人,其中:少数民族2.3万人,占全县总人的40.4%,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县。

公元前4世纪,一队队马帮从一座气势磅礴巍峨雄峻的山峰上穿梭而过,跨过奔腾不息的澜沧江,踏出一条通往西亚各国闻明于世的“蜀身毒道”——西南丝绸之路。留下了“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的歌谣。这座名彪史册的大山叫“博南山”,山峦四周方圆2884平公里的区域,就是永平县。

永平县历史悠久,1993年5月发现并开始发掘的新光 *** 文化遗址,证明早在3700多年至4000多年以前的 *** ,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永平建置历史较早,在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就已立县。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是为永平立县之始。“博南”一词,系境内一座大山之名,因为博南山山势雄峻,绵延百里,是博南古道必经的重要山脉,故以山名,取名博南县,隶属永昌郡管辖。自东汉建县,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隶属关系一直未变。

唐武德七年(624年),废郡设州,云南共设有七州,永平隶属匡州管辖,但时间不长,治所置于何处,亦无从考据。唐代中叶,南诏崛起。唐贞元十年(794年),南诏改永昌郡为永昌节度,在汉置博南县地设置胜乡郡,隶属永昌节度。宋代大理国时期,废永昌节度,改置永昌府,永平仍称胜乡郡,隶属永昌府管辖。

元宪宗七年(1257年),忽必烈灭大理国后,废除郡县制,改设万户府、千户所,永平改称千户所,属大理万户府管辖。元至十年(1273年),取消万户府,千户所之设置,行省以下改为路、州、府、县四级设置。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借东汉明帝“永平”年号为名,改置永平千户所为永平县,隶属永昌府管辖。

据《永平县志》载,“永平”二字的含义有两种说法:其一、元代为纪念东汉明帝“永平”中始置博南县的功绩,故以汉明帝年号“永平”二字为县名。其二、元代为 *** 社会秩序,故取县名“永平”,寓意社会“永远 *** 太平”。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永昌府为金齿卫,二十三年(1390)年,改卫为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废使司,置永昌镇。嘉靖元年(1522年),罢镇,改称永昌军民府,后又取消“军民”二字,直称“永昌府”。永昌府名称在明代虽然几经变革,但永平与永昌府之间的隶属关系一直未变。

此外,明代因战乱后 *** 民食需要,曾在云南境内实行屯田制,开展大规模的屯田活动,设置卫、御、所机构。永平设御,至清代康熙五年(1666年),因为御政弊端百出,遂裁撤,屯赋并县。

清初沿袭明制。清末实行“厅、道”制,永平属迤西道。辛亥 *** 后, *** 二年(1913年)云南军 *** 成立,废除清代府、厅、州,但保留县制,改清代迤西道为滇西道,次年,又改称腾越道。 *** *** (1 *** 9年),废厅道制,推行省县两级制,永平遂脱离永昌府,直属省辖。 *** 二十一年(1932年),云南全省设十二个政务视察区,二十三年(1934年),增划为十六个视察区,二十七年(1938年),改政务视察区为行政 *** 专员公署。 *** 三十一年(1942年),在保山设第十二 *** 专员公署,永平重新划归其管辖。 *** 三 *** (1949年)十二月九日,云南和平 *** 。

中华人民 *** 国成立以后,1949年12月28日,经 *** 滇西北地委呈报 *** 桂滇黔区 *** 委批准,永平县由保山划归大理区。1950年1月,永平县划归滇西北行政 *** 专员公署及大理地区行政公署。1956年11月,大理白族治州建立,永平县隶属其管辖。1958年10月,云龙、永平两县合并,称永平县。1961年3月,又恢复原永平、云龙两县原建置至今。

永平地理位置优越。永平地处东经99°17′~99°56′,北纬25°03′~25°45′,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东邻漾濞和巍山,南靠昌宁,西接保山,北连云龙,下辖博南镇、龙门乡、杉阳镇、厂街乡、水泄乡、北斗乡、龙街镇4乡3镇72个行政村、1个社区、1230个村民小组、1543个自然村。其中,北斗、厂街、水泄三个乡都是彝族乡,彝族占总人口的54%以上。县 *** 驻地博南镇,东距昆明400公里,距大理市72公里,西距保山市74公里,地处昆明至畹町、大理至保山的中间地段,320国道、大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永平地形地貌独特,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永平境内山高谷深,山川河流交错,较大山脉有博南山和云台山两大山系。更高点为青龙神山,海拔2933米;更低点鱼坝坪坦,海拔1130米;县城中心海拔1620米。县内主要河流银江河由西北向东南横穿县境,银江河之东顺濞河以西是云台山,银江河之西、澜沧江以东是博南山,形成“三河夹两山”,高山、河、谷、坝子纵横交错的独特地貌。由于海拔高低差异大,“立体气候”特征十分突出,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全县多属 *** 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8℃,年平均日照2053.7小时,有霜期115天,年平均降水量10 *** .1毫米。

永平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众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探明的有铜、钴、银、锡、砂金、铅、汞、褐煤、磷、硅、水晶、高岭土、石灰石等金属矿15种,非金属矿12种。其中褐煤储量3200万吨,铜储量203.66万吨,高岭土储量2800万吨,花岗岩储量20万立方米。植物资源有云南松、华山松、杉松、高山栲、 *** 、山茶、香樟、楠木、红椿、梨、桃、梅、花红、石榴、香橼、核桃、花椒等。境内宝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内高等植物达 *** 科360余种,其中,尚有第四冰川期遗留下来的水清树、阙氏木兰(本莲花)、杜氏木莲、爬地柏等。 *** 用植物有沙参、防风、黄连、芍 *** 、贝母、百合、龙胆草、天麻、天门冬、草乌等;菌类植物有鸡棕、松茸、木耳、香菇、干巴菌、牛干菌、奶浆菇等。野生动物资源有狗熊、野猪、豪猪、豹、狼、獐、狐狸、岩羊、猴、穿山甲、飞鼠等;禽类有竹鸡、锦鸡、凤凰鸡、鹦鹉、孔雀、啄木鸟等。永 *** 产众多,主要有薄壳大泡核桃、腊鹅、花椒、鸡棕、松茸、蜂蜜、香菌、云木耳、香菇豆豉、白木瓜、白皮大蒜、牲畜皮张、泡辣子等。

永平文化底蕴深厚。1993年5月发现并开始发掘的新光 *** 文化遗址,证明早在3700多年至4000多年以前的 *** ,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云南境内所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发掘出土的石器和陶器等大批文物,文化内蕴十分丰富。石器均为磨制精巧的石斧、石锛、石刀、石镰、石镞等;陶器均为手制的陶罐、陶尊、陶壶、陶钵、陶盆、陶杯、陶勺以及空三足器等。通过考古发现,新光文化遗址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每一个时期都 *** 着同一种文化不同的发展阶段,被专家称为“新光类型”,对研究云南 *** 的文化成因、我国古代边疆地区的文化面貌、中原文化对云南边地文化的影响、东南亚国家之间古代文化的关系、古文化族属、云南青铜文化的起源问题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史学价值。此外,长期以来,永平便一直是内地通往边疆及东南亚国家的重要交通门户。具有“西南丝绸之路”盛誉的博南古道,就是以境内著名的博南山来命名的。它的出现,比北方的“丝绸之路”还要早两个多世纪,是中国沟通内地和边疆,通往南亚和西亚以及欧洲的国际 *** 大通道。

宝台山位于永平县城西南部,地处昌宁、漾濞、巍山3县市的结合部,总面积9584公顷,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森林植被茂密,物种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自然景观秀丽,以古老、神奇、壮观而闻名滇西。境内更高海拔2913米,更低海拔1150米,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加之起源古老,成分复杂,森林植被具有从 *** 到滇西北过渡的显著特征,保存有一批珍稀物种,是省内难得的物种基因库。区内植被覆盖率达96.68%,共有各类植物1001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41属90种、 *** 植物134科443属911种,第四冰期遗留下来的兰科、樟科等古老植物以及滇藏木兰(木莲花)、大树 *** 、云南山茶、绒叶含笑等奇花异卉随处可见,其中以花色绚丽多彩、幽香清雅、有活化石之誉的成片木莲花最为罕见。区内常有金钱豹、金丝猴、山驴、黑熊、绿孔雀、锦鸡、凤凰鸡等珍禽异兽在 *** *** 没,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范围的野生动物就达30多种。区内的明代古建筑群“金光寺”始建于崇祯元年(1628年),建筑古朴雄壮,雕工精细,构思奇巧,是极为难得的艺术珍品,素有“滇西名胜”之称。寺内现存有不少宝贵的文献、经书和艺术珍品,对研究云南 *** 史具有重要意义。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游历宝台山金光寺,对宝台风物、寺观亭阁进行了细致而精辟的记述,并作了“余至省,即闻此山之盛”的高度评说。1994年3月,省人民 *** 确定宝台山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12月23日,国家 *** 正式批准设立宝台山为“云南宝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西南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与外国往来的古道之一,博南古道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段,开通于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晋称“滇缅永昌道”。从大理往西,经顺濞桥进入永平,经黄连铺、叫狗山、北斗铺、万松庵、天津铺、杉松哨、梅花铺、宝丰寺入永平县城,又经曲硐桃园铺、石子坡、小花桥、大花桥、博南山、杉阳街、凤鸣桥、江顶寺,过霁虹桥进入到保山境内。永平古称博南(以博南山得名),所以,这一段丝绸之路被称为“博南古道”。随着时间的演绎,人们习惯上把南华经祥云、大理、永平、保山、德宏至 *** 、阿富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古道统称为“博南古道”。博南古道在永平县境内绵亘100多公里,是相对较为完好的一段,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文化积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一是文物古迹众多且研究价值较高。如北斗铺、万松庵、天津铺、曲硐 *** 寺、万马归槽、花桥古驿、元代古梅、贞洁匾额、博南山碑、永国寺遗址、明代古茶、杉阳古镇、西山古寺、凤鸣古桥、江顶寺门楼、下铺客栈遗址、蒲蛮桥马居遗址,霁虹桥遗址,澜沧江畔摩崖石刻等。二是庙宇庵堂林立。永平县现有大小寺庙118个,其中古道沿途的庙宇历史悠久,香火旺盛,客源众多,梵音不绝,如:万松庵、玉皇阁、铁厂关庙、花桥普照寺、杉阳永国寺和西山寺等。三是自然景观名符美誉,独树一帜。如有西天文笔之誉的大尖山,盛誉一时的西山晚翠、永平晓雾,有山坳明珠之誉的大碱塘,万松仙境之誉的北斗万松山等。四是永平县民族众多,有汉、彝、回、白、苗、傈僳等多种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各民族的民族节庆、民族服饰、民风民俗风格迥异,也是博南古道旅游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永平核桃之乡,核桃加工厂在哪里-第1张图片-

山坳明珠—大碱塘:坐落于城东北约2公里处,东依永云公路,西靠营盘山,路绕山环,山色明媚,树木成林,蓄水满塘,波光潋滟,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灵化槐影:灵化山又名玉皇阁,位于城北约7公里处,三面陡峭,如玉笋拔地而起,有玉皇阁、唐槐点缀其中。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永平县位列第163名。

2019年8月27日,云南省人民 *** 将永平县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 *** 产业为坚果产业(核桃)。

2018年2月22日,永平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二、云南核桃那些品种

漾濞核桃、三台核桃、云新高原、云新云林、漾江1号:云新301、云新303、云新306、漾杂1号、漾杂2号、漾杂3号、华宁大白壳、沙壳核桃、昌宁细香核桃等。

云南核桃云南林产业主要树种培育技术丛书云南核桃又称漾濞核桃、铁核桃、泡核桃、云南麻核桃。

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老树树皮暗褐色具浅纵裂。侧枝青灰色,小枝青绿色或黄褐色,具白色皮孔,髓心片状。

顶芽圆锥形,腋芽扁圆形,芽鳞具有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长60cm左右,叶柄基部肥大,叶痕大而明显,小叶多为7~13枚,顶叶较小或退化似针状,小叶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歪斜,叶缘全缘或具微锯齿,侧脉12~23对,基部脉腋簇生柔毛,表面绿色光滑,背面浅绿色。

雄花序粗壮,柔荑状下垂,长5~25cm,每穗柔荑花序具小花100朵左右,每小花有雄蕊25枚;雌花序顶生或侧芽状着生,雌花多2~3朵,稀有1或4朵,偶见穗状结果,花序轴密生腺毛,柱头两裂,初开时呈粉红色后变为浅绿色,授粉后变成黑色枯萎。

果实近圆球形,黄绿色,幼果时表面有黄褐色绒毛,成熟时 *** ,果面有白色腺点;果核扁圆球形,面有刻纹,内种皮黄白色,极薄,仁黄白色或黄褐色,味香纯。

三、永平泡核桃属于哪儿的特产

永平泡核桃是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的特产。永平泡核桃因果大、壳薄、仁白、质优而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

永平有广阔的山地资源,有适宜核桃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全县73个村民 *** 会(社区)均有核桃分布,其中56个村适宜种植泡核桃。全县各乡镇均育有泡核桃苗,其中以博南镇胜泉村最多,质量更好,一般每年育近600亩。

永平县出产的核桃,有果大、皮薄、仁白、味香、出油率高、营养丰富等特点,是馈赠亲友宾朋和居家食用的传统风味食品。且可入 *** ,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核桃树既是点缀田园,绿化环境的理想树木,又是质地坚韧、纹路美观、轻巧耐用的二等家具用材。

1980年以后,随着 *** 的经济政策在农村的进一步落实,永平核桃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九五”末,全县泡核桃发展到了20万亩。“十五”期间,永平县委、 *** 把泡核桃作为永平更具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来培植,加强领导、制定措施、统一规划,择优布局,在海拔1600米—2400米的适宜区域全面种植泡核桃。

2010年,全县核桃面积已达130万亩,产量1.6万吨。产值达40068万元(据大理州 *** 、大理州 ***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大理分院联合调查表明,永平县2010年核桃产量达3.42万吨,产值达11.22亿元)。

2006年,永平县被中国优质果品基地暨果品产业先进典型评选组委会评定为“中国优质核桃基地重点县”;2009年,永平泡核桃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十大名优核桃”;2010年,永平县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核桃之乡”。

四、保山昌宁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9年2月,保山市昌宁县有13个乡镇。分别为:

1、镇:田园镇、漭水镇、柯街镇、卡斯镇、勐统镇、温泉镇、大田坝镇、鸡飞镇、翁堵镇。

2、乡:更戛乡、湾甸傣族乡、珠街彝族乡、苟街彝族苗族乡。

昌宁县,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东连凤庆县,西接隆阳区和施甸县,南与永德县隔河相望,北邻永平县、漾濞县、巍山县。截至2017年,总面积3888平方公里。

截至2017年,昌宁县户籍户数113715户,353786人;其中男 *** 180666人,女 *** 173120人。全县常住人口358353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7‰。人口城镇化率达36.05%。

昌宁县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 *** 、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 *** 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

参考资料来源:昌宁县人民 *** -行政区划

关于本次永平核桃之乡和核桃加工厂在哪里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标签: 永平 核桃 加工厂 哪里 桃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