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诗书之乡音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家乡的音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吗
1、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2、王维的古诗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使至塞上》、《鸟鸣涧》、《竹里馆》、《山居秋暝》、《使至塞上》、《从军行》、《相思》、《渭城曲》、《杂诗》、《过香积寺》等。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 茱萸少一人。
5、白话文: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 *** 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6、白话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 *** 。到萧关遇到侦候 *** ,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7、白话文: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8、白话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二、不得不看的音乐片有哪些
1、先推荐四部老音乐片,每一部都是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
2、1966年的老片子了,影片获得第38界奥斯卡更佳影片奖。《音乐之声》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音乐剧,片中所体现的家庭观、爱情观甚至爱国情节都非常温馨感人。女主角活泼开朗男主角严肃帅气,几个小朋友也超可爱。里面有非常多音乐,绝对会让你觉得熟悉。
3、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 *** 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爵士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
4、天才钢琴师1900只需要一艘船。在这艘名为维吉尼亚的豪华邮轮上,1900在自己的钢琴曲中演奏出了整个世界。
5、无声 *** 时代琳娜凭着讨好的外形和唐成为大受欢迎的明星搭档,但是随时有声 *** 面世后,声音成了演员的必备技能。声线非常难听的琳娜无论怎么调整都无法演绎好台词,于是声音甜美的凯西成了琳娜幕后的声音替身。
6、在合作的过程中唐与凯西相爱了,才华横溢的他如何让爱人获得应有的肯定呢?
7、非常经典的一部片子,这个故事至今也是许多音乐团队的必备题材。莎拉·布莱曼的经典作品《歌剧》就是源于这个故事,至今传唱度很高。
8、故事发生在一家歌剧院里,在排练过程中发生许多诡异的事情,原定的女主角险出意外,剧院里更出现了让人惊悚的男声。人们说这个声音是来自住在剧院地下迷宫的幽灵,幽灵爱上了女演员克丽斯汀,暗中教她唱歌并帮她当上了女主角。这个故事有很多版,个人比较推荐90年那版。
9、再推荐两部比较年轻的,都是去年的口碑之作。
10、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去年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更佳影片。艾玛·斯通,瑞恩·高斯主演,爵士乐钢琴塞巴斯蒂安家与一名怀揣梦想的女演员米娅之间的相爱、梦想与离别的爱情故事。
11、迪士尼经典故事改编,故事内容大家都比较熟悉了, *** 贝儿与被诅咒的王子“野兽”之间的爱情故事。女主艾玛斯通表现很出彩,歌声也很美。
三、见龙卸甲 片头音乐叫什么名字
1、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
2、凤兮凤兮思高举,世乱时危久沉吟
3、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尘
4、龙兮龙兮风云会,长啸一声舒怀襟
5、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6、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7、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
8、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9、《三国》由是 *** 著名小岛乐队成员黎允文创作,收录于专辑《三国之见龙卸甲》,发布于2009年4月18日。
10、黎允文在 *** 配乐方面有非常超卓成绩,他的《三国之见龙卸甲》 *** 配曲《三国》获提名第28届 *** *** 金像奖更佳原创 *** 音乐奖、第三届 *** *** 大奖更佳原创 *** 音乐奖。他的《岁月神偷》原创音乐专辑获得柏林 *** 节水晶熊奖。
四、先秦儒学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论著是什么
先秦儒学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论著-《乐记》,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专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著作。其核心类容是 *** 的论述了儒家的礼乐思想。总结了秦朝以前音乐美学思想的成果。对“礼”和“乐”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之一次进行了全面而 *** 的理论总结,这是论述周代社会礼乐文化体系更具价值的灿烂篇章。
1.首先谈到音乐与现实的关系,对它做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解释,认为音乐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2.《乐记》对于音乐的本质的解释,具有相当的深度。认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它肯定音乐的本质是表达感情的艺术,又是声音的艺术,有着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3.《乐记》明确的论述了音乐和生活、 *** 的关系,认为音乐必然表现呢社会的 *** ,为 *** 服务。所谓“使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 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认为音乐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手段。提出音乐与 *** 是相通的。把音乐的和谐看作是宇宙万物和谐的规律的体现。强调了音乐与 *** 、音乐与社会的密切关系,符合于当时巩固新兴封建 *** 阶级 *** 的时代要求。并将音乐与道德、法律、 *** 同等看待,对音乐在国家上层建筑中所起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4.《乐记》还非常强调音乐的伦理教育作用。认为“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平民好恶,而反人道之正。”提出了音乐要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必须强调其 *** 、道德的标准。指出“德成而上、艺成而下。”音乐必须要接受 *** 、伦理道德的制约。
5.关于音乐的社会功能,他认为“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记》主张使用音乐与治理朝政、端正社会风气、礼制、伦理教育等相配合,强调音乐社会的和谐功能。
6.关于音乐的美感认识,《乐记》强调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受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而且要运用音乐的美感来打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所谓“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对音乐以情感人的特点有不少阐述。它认为“夫乐着,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但是《乐记》对音乐审美观念的认识是以雅乐为更高标准的,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 *** 。
《乐记》作为先秦儒学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多 *** 来古典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五、渔歌子古诗翻译及赏析
1、西塞山前白鹭在 *** 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2、《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创作的一首词。
3、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 *** 生活的心情。
4、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5、白鹭就是平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6、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7、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 *** 、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9、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0、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11、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12、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鳜鱼:俗称“花鱼”、“桂鱼”。扁平、口大、鳞细、黄绿色,味道鲜美。
13、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14、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风景长卷。"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15、末两句描写渔父捕鱼的情态。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令人神往。作者虽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从词的言外之意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对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16、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 *** 和淡泊,成为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
17、清刘熙载《艺概》:"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 *** 千古。东坡尝以其成句用入《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化也。黄山谷亦尝以其词增为《浣溪沙》,且诵之有矜色焉。"
18、清黄苏《蓼园词评》:"数句只写渔家之自乐其乐,无风波之患。对面已有不能 *** 者已。隐跃言外,蕴含不露,笔墨入化,超然尘埃之外。"
19、近人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自来高洁之士,每托志渔翁,访尚父于硒溪,讽灵钧于湘浦,沿及后贤,见于载籍者夥矣。而轩冕之士,能身在 *** 者,实无几人。志和固手把钓竿者,而词言'西塞'、'巴陵'、'松江'、'雷溪'、'钓台',地兼楚越,非一舟能达,则此词亦托想之语,初非躬历。然观其每首结句,君子固穷,达人知命,襟怀之超逸可知。'桃花流水'句,犹世所传诵。"
20、苏子瞻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黄鲁直闻而继作。 *** 间谓山连亘入水为矶,太平州有矶曰新妇,池州有浦曰女儿。鲁直好奇,偶以名对而未有所付。适作此词,乃云:"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子瞻闻而戏曰:"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志和得无一浪子渔父耶!"人皆传以为笑。前辈 *** 略尽,念之慨然。小楼谷隐,要不可无方外之士时相 *** 。余非鲁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与游也。(叶梦得《岩下放言》)
21、山谷(黄庭坚)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因以宪宗遗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东坡笑曰:鲁直乃欲平地起风波也。(摘自《白香词谱笺》)
22、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 *** 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23、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祖籍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先世因"不忍坐视民患",弃官隐居黟县赤山镇(今祁门县祁门镇)石山坞,又迁润田张村庇。唐代诗人。
24、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 *** 。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25、唐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应时湖州刺史颜真卿的邀请,前往湖州拜会颜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颜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不慎在平望莺脰湖落水身亡。
26、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