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中国台球器材之乡,以及台球器材店要投资多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汤阴台球桌
你好,你在汤阴开台球厅的话,可以到郑州看看,郑州有个卖绅士台球桌的地方,名气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台球厅用的就是他们的,全称是“郑州绅士台球桌”,你上网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汤阴县隶属安阳市,是被 *** 命名的 *** 古县,[1]汤阴县交通便利,在其方圆 *** 公里范围内,有郑州、石家庄、济南、太原4座省会城市,所以汤阴成为辐射豫、冀、鲁、晋4省的商品集散地。便捷的交通是汤阴的主要特点。京广铁路与汤鹤支线和汤濮铁路连接南北西东,使汤阴成为豫北地区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和鹤台、汤上省道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汤阴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农富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同时汤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县,是历史名人岳飞的故乡。境内有岳飞庙,羑里城等著名景点。
“汤阴”之名历史悠久,早在 *** 就有人类居住并逐渐形成聚落。据汉《山海经·西山经》载:“上申之山,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北魏《水经注》载:“荡水出县西石尚山泉,流经其县……县因水以取名也。”《清一统志》载:“荡水自河南汤阴北,东流至内黄县西南入卫河,本名荡水。〈环宇记〉:‘唐贞观元年,以水微温又改名汤阴’。”《战国史》载,荡阴地名出现于公元前350年。“古文荡、汤一字也,义沿而画具革矣。”[4]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荡阴县,治今县城。因位于荡水(现汤河)之阴得名。荡原为古国名,因荡水流经古荡国得名。[3][5]东魏天平二年(535年)称魏德县。唐贞观元年(627年)以水微温,改荡水为汤水,并荡原为汤阴县。
“汤阴”这一词语的使用,距今长达2357年,且世代传承,沿用至今。汤阴位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交汇的山前地带,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要冲。京广铁路和107国道及京珠高速公路以西为丘陵地带,以东为平原。汤河、羑河、永通河自西向东流过,汤(阴)濮(阳)地方铁路、壶(关)台(前)公路横穿东西。[4]
战国时先属赵,后属魏。秦属邯郸郡。
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属河内郡,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改属魏郡。
三国属邺都魏郡。东魏天平(元年)初(534年)撤,入邺。二年(535年)置魏德县,属隆虑郡,齐废。
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汤阴于县东17里(今之古贤),属汲郡。十年(590年)并入安阳。十六年(596年)再置于县西南30里(今鹤壁市故县村),改曰荡源。大业二年(606年)撤。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汤源县,属卫州,入古荡阴城(即今治)。六年(623年),改属相州。贞观元年(627年),又改汤阴。
五代(907~960年)属昭德军节度。
宋宣和初(1119年),改属浚州。后仍属相州。金(1127~1234年)属彰德府。
明(1368~1 *** 4年)、清(1 *** 4~1911年)属彰德府。[6]
*** 初(1912~1 *** 3年)废府治,属河北道管辖。
*** 十三年(1 *** 4年)道废,直属河南省管辖。
*** 二十一年(1932年)8月,属第十二行政 *** 区,10月,改属第三行政 *** 专员公署。
日军侵占时期(1938~1945年)属豫北道管辖。
*** 三十四年(1945年)秋,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
1938年秋,在县东岳儿寨成立 *** 领导下的汤阴县 *** *** *** ,旋撤。
1943年在县西南山区建立 *** 领导下汤阴县 *** *** *** 。
1944年元月改建淇汤 *** *** *** ,同年12月改建安汤 *** 联合 *** 。
1945年10月,安汤 *** 联合 *** 分设,在县西成立汤阴县人民 *** ,属 *** 冀鲁豫区委领导。
1949年5月, *** 太行行署领导下的汤阴县人民 *** 由县西鹤壁迁入县城。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汤阴县属平原省安阳专员公署管辖。
1952年平原省撤销,汤阴县改属河南省安阳专员公署。
1954年9月,经 *** 批准,淇县撤销,并入汤阴。
1957年鹤壁、鹿楼两区从汤阴县分出,属鹤壁市管辖。
1958年安阳专署撤销,汤阴县属新乡专署管辖。
1983年11月安阳行政公署撤销,汤阴县划归安阳市管辖。[6-7]
汤阴县位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交汇的山前地带,地处北纬35°45′~36°01′,东经114°13′~114°42′。北与安阳县和安阳市文峰区、龙安区接壤,东至卫河与内黄县隔河相望,东南至五陵镇与内黄、浚县交界,南至大盖族西南至龙堂西北至王佐与鹤壁市交界。[8]
汤阴县以平原为主,东西修长(约35公里),南北狭窄(不足20公里),京广铁路以西为太行山东麓丘陵,铁路以东距县城约10公里处,势跨浚、汤两县之火龙岗,纵贯其间,其余皆为平原,属太行山麓的洪积——冲积平原,其海拔一般在53~100米之间。汤阴县境东界为卫河。卫河之滨,属砂碱地带,为黄河故道。地势西部南部略高于东部北部,坡度在1/200~1/2000之间。汤阴县境内和县境边际,从南而北,有永通河、汤河、羑河3条季节河流,先后分别在中部和东部汇流向东注入卫河。[8]
汤阴县地质构造属汤阴地堑。西有青羊口断裂,东有汤东断裂。由于岩层错动,使第三纪湖相(泥灰岩等)和河湖相(砂砾岩等)上升为丘陵,形成县境西部五里岗和东部火龙岗。中间下沉,充填巨厚的第三纪沉积物和第四纪河流冲积物。汤东断裂断距很大,基岩落差超过1000米。总之,汤阴县地区有北东、北北东和北西西两组断裂,这两组断裂近正交。[8]
汤阴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全年无霜期206天以上,降水量582毫米,属北温带 *** *** 季风气候。[3]特点是春季多风少雨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潮湿,秋季天高气爽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雨雪少。[8]
汤阴县主要土特产包括小米、绿豆等小杂粮以瓦岗乡生产的无( *** 、化肥等)公害小杂粮为著名。辣椒干色泽红亮,味辛香,批量销往外地。双头黄酒、岳家军系列酒双头黄酒已有百余年历史,久享盛誉。一般向外地推销之土产尚有粉条、花生米、大枣、苹果、大葱、大蒜等。[7]
汤阴县耕地62.03万亩,人均1.4亩,一半为旱地,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畜牧优良品种有豫西北黑山羊。名优特产有鹿茸和传统名酒"双头黄"酒是以小米,米,麦曲, *** 为原料制成,有120年历史。[5]
汤阴县西五里岗之泥灰岩(白干土)是一般和高级水泥主要原料,也是化工填充剂的重要原料之一。据测算,蕴藏量为3亿立方米。其他矿藏,目前无发现。[7]
截止2012年,汤阴县辖9个镇、1个乡:城关镇、韩庄镇、白营镇、古贤镇、菜园镇、任固镇、五陵镇、瓦岗乡、伏道镇、宜沟镇。县人民 *** 驻城关镇。[7]
2012年7月28日,安汤新城总体规划评审会召开,会议听取了规划承编单位安阳市规划设计院的汇报,与会专家进行了现场勘察,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该规划方案。
安汤新城总体规划的范围为北起南林高速公路,南至汤阴县城北环,西起京广铁路,东至京港澳高速公路,主要涉及宝莲寺镇和汤阴县城北部的区域,总用地52.2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42.4平方公里,宝莲寺部分32.3平方公里,汤 *** 分10.7平方公里,预计新城人口40万。按照规划,安汤新城将形成“一带、一轴、五大特色功能区”(一带:羑河生态景观廊道;一轴:安汤新城金融商贸文化轴;五大特色功能区:高校教育功能区、高新产业功能区、生态宜居功能区、科研文化功能区、周易文化功能区)。
该规划期限为2012年至2030年,规划期末,将形成“一主一副一新城”的城市等级格局和“两廊一带三区多中心”的地域空间结构,最终建成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功能复合新城。[9]
未来的安汤新城将打造产业新城、文化新城、生态新城、宜居新城,成为安阳市新的城市增长空间。[10]
截止2012年,汤阴县总人口50.1608万人,常住人口43.28万人,出生率为10.1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4‰。2011年年底,除汉族外,汤阴县有少数民族20个,包括:回、满、白、布依、羌、彝、侗、藏、土家、瑶、苗、壮、傣、蒙古、京、水、黎族等,另外还有两种未识别的民族,共177人,占汤阴县总人口的0.05%。少数民族中以 *** 为最多,人口56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10个乡镇71行政村。2011年年底,汤阴县有 *** 9469人,其中 *** 教4368人, *** 4532人, *** 教315人, *** 教254人,比上年有所增加。[7]
汤阴自古就是南北通衢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汤阴南至新郑国际机场、北到邯郸国际机场、仅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路径。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汤阴南北,壶台国防公路、汤濮地方铁路、汤上省道横穿汤阴东西。即将开工的京广客运高速铁路穿境而过,汽车日客流量8000人次,日车流量3万余辆,火车年客流量40万人次,年货运量50万吨,站内拥有货位125个,货仓面积4300平米,年动车作业量100万辆次以上,具有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特别是新建设的壶台国防公路高架桥,以及配套的绕城公路,实现了国道、省道、县道互换相连,使汤阴逐步成为豫北重要的交通物流中心,可辐射京、津、冀、晋、鲁等省和地区。[2]
*** *** 以来,汤阴县域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汤阴县 *** 把工业强县、农业结构调整、 *** 引资做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 *** 引资,狠抓工作落实,使汤阴的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2.4亿元,较上年增长13.3%,是1997年以来更高增幅;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650万元,增长17.7%,首次实现与GDP同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2698元,增长15.9%,为八年来更高增幅;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7亿元,增长11.8%。2003年汤阴县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南省109个县(市)61位,较2001年上升4个位次。[11]
2011年生产总值完成1198427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之一产业增加值210367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727224万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260836万元,增长10.3%。人均生产总值27759元(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增长16.2%。三次产业结构为17.5:60.7:21.8。[12]
2012年汤阴县生产总值完成131.8亿元,较上年增长1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3亿元,增长3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3亿元,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4亿元,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63元,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10元,增长12.3%。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38.4亿元,增长4%。工业完成增加值68.2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29.5亿元,增长9.5%。[13]
汤阴盛产小麦、棉花、玉米和无公害小杂粮,年产粮食3亿公斤,蔬菜7亿公斤,食用菌种植8200万袋,肉鸡饲养量达3000万只,素有“豫北粮仓”之称,是 *** 表彰命名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棉花生产先进县”和“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汤阴县农产品 *** 常年保持平稳态势,县境内地下水资源充足,电力充沛,方圆19公里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突出的资源优势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利润空间。[2]
201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7.3万亩,比上年增长1.4%;其中,夏粮种植面积51.6万亩,增长0.2%;棉花种植面积4万亩,下降16.2%;油料种植面积4.45万亩,下降9.9%;蔬菜种植面积14.5万亩,增长8.5%。全年粮食产量40.27万吨,比上年增长1.5%;油料产量0.93万吨,下降17.8%;棉花产量0.35万吨,下降14.6%;蔬菜产量57.73万吨,增长7.4%。2011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6.9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2%;农用拖拉机1.62万台,下降1.2%,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 0台,下降0.1%,农用运输车1.06万辆,与上年持平。[12]
汤阴县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以食品工业 *** 区为载体,充分利用自身电力、煤炭、运输、人力等优势,坚持以食品工业项目为发展重点,大力集聚食品产业群体,拥有各类食品加工企业100多家,国家级食品工业龙头企业4家,形成了面粉、肉鸡、饼干、木糖醇、小杂粮、食用菌六大食品加工群体,食品工业已成为汤阴县的支柱产业。2004年,被全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食品公业强县”称号。占地3平方公里的食品工业 *** 区规划已经 *** ,园区内除供电实行“双回路”外,入驻企业还可享有电力直供服务,铁路可铺设至园区,园区内的秸秆发电厂、污水处理厂正在积极筹建中。[2]
2011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09343万元,比上年增长2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3309万元,增长22.8%,其中,轻工业增加值301414万元,增长21.1%,重工业增加值31 *** 5万元,增长24.7%,轻、重工业比例为51:49;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40536万元,增长5.5%;个体工业经营户增加值55498万元,增长4.3%。[12]
汤阴县 *** 坚持招大引强、上大项目,工业结构更加优化。坚定 *** 引资“天字号”工程不动摇,先后有144个项目落地,2012年工业总产值完成336亿元,是2006年84.4亿元的4倍,连续四届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称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利润分别完成300亿元、70亿元、22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5.2倍、4.7倍、7.8倍,亚新实业、健丰食品分别进入全省“百强”、“百高”企业。加快落后技术产能淘汰步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建成了省级汤阴县产业集聚区和安阳市制造业园区,被授予“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劳动关系和谐模范工业园区”、“河南省战略 *** 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两个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38亿元,占汤阴县的79.3%,产业集聚程度进一步提升。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汤阴县制定了一系列对外 *** 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汤阴县含食品工业 *** 在内储备了8000余亩一般农田和建设用地, *** 引资企业可享有地价、财税政策、行政事业 *** 收费等方面的优惠,同时在安阳市县区首家开通了项目审批“绿色通道”。2003年,汤阴县被评为“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50优”。2005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对外 *** 重点县”。
医疗卫生方面,汤阴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11项内容,即: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服务、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服务、孕产妇保健服务、婚前保健、老年人保健服务、慢病防治(高血压防治服务、Ⅱ型糖尿病健康服务)、重型精神疾病管理服务和卫生监督协管。2011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投入,将项目经费由原来的人均15元增加到人均25元。截至年底,汤阴县各乡镇共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3 *** 33份,建档率达到7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对汤阴县高血压病人、糖尿病人进行健康管理。[14]
科技发展方面,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年提高,推动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汤阴县先后荣获“全省科技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安阳市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先进集体”、“第八届特博会更佳组织奖”、“汤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5]
城市建设方面,2012年城区面积扩大到40平方公里,是2006年11.4平方公里的3.5倍,完成了伏道、白营撤乡建镇工作,启动了汤北新区建设,城镇化率提高到37%。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52.7亿元,开工建设了174个城镇重点项目,其中,新建改造中华路汤阴段等总长158.4公里的84条道路,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及填埋场、自来水厂扩建等工程,修建城市各类管网237公里,城市功能设施更加完善。新增绿地面积35万平方米,完 *** 民广场、羑里城广场、幸福广场建设,开工建设廉租房1782套、公租房300套、棚户区改造420套。累计完成村镇建设投资9.1亿元;完成汤阴县所有行政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成34个新农村试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 *** 成果;启动了总投资19.8亿元的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合29个村庄、10339户、4.3万人,城乡发展更加融合。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乡有文化站、村有图书室。大力丰富繁荣城乡居民文化生活,群众 ***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基本保证月月有活动、村村有队伍。不断加强社会文化环境治理,文化 *** 市场规范有序,严格实行依法行政、积极规范。逐步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和行政文化管理的覆盖面,公共文化事业服务不断加强,基本做到覆盖有拓展、品质有提升。[16]
汤阴还有特色文化遗产帏子舞,帏子舞是活跃在豫北区域的一种古老舞蹈表演,又称经纬舞,俗称跑帷子,据传是古代将士为纪念齐桓公的爱妃长卫女而举行的祭祀活动。帏子舞始自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成形于秦汉,盛于宋、元、明、清和 *** 初年,衰于上世纪30年代。当地群众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十六以及农闲时期,都要自制帏子表演帏子舞。帏子舞仅留存于河南省汤阴县白营、古贤两个乡。帏子舞具有古代战争和民间祭祀活动的双重特点,帏子舞从古代战争中演变而来,与其他舞蹈相比,它的舞步、阵式、道具、配乐等都别具一格,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帏子舞是一种独特的团体型、广场型的民间传统舞蹈,近200名舞者按照《易经》中的八卦阵法不断变换出100多种阵势,气势磅礴。[2]
截止2012年,汤阴县共有学校232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初中21所(民办5所),小学169所(民办4所,教学点25处),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29所(民办24所)。共有 *** 107100名,小学51858名(民办2582名),初中16795名(民办3300名),普高5688名,职高2002名,幼儿在校生4208名(民办3098名),特教44名。汤阴县教职工4387名。[17]
体育建设方面,完成了30个自然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配合市体育局的“百里健身走廊”计划,孙庄、羑河等10个自然村的“一场两台”健身器材已投入使用。加强社会体育健身 *** 和体育协会指导,举办“全民健身月”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 *** 。组队参加安阳市第十届运动会,取得金牌总数第二名、农民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的成绩。[18]
汤阴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经典《周易》的发祥地,是蜚声中外的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乡。汤阴县是 *** 命名的 *** 古县之一。[1]
这里有“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羑里城,有气势恢宏、建筑精美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岳飞庙,是 *** 地名专家组命名的“ *** 古县”,也是河南省 *** 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此外,有扁鹊庙、文王易碑、禹碑、东汉四神神画像石、刘树枝造像碑、双石桥、古贤桥、奎光阁、文笔塔、故城禅教寺、汤阴公园等名胜石古迹和旅游景点。丰富翔实的历史史料、构造奇特的古代建筑、旖旎清秀的自然风光,令中外游客美不胜收,流连忘返。[19]
汤阴县文物古迹众多,"岳飞庙"位于城内小南门里岳庙街,为明代初年建,历经修葺增建,主要有正殿,寝殿,肃瞻亭,觐光亭,精忠坊等建筑,"羑里城"遗址,又称文王庙,在县城北4公里处,现遗址为中国有文字记载之一坐国家监狱所在地,是殷纣王禁西伯候姬昌之地,为省重点保护单位,另外还有扁鹊墓,奎光阁,文笔塔,程岗岳庙,南周流“岳飞先茔”等。[9]
岳飞庙,原名精忠庙,后也称“宋岳忠武王庙”,
是后人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我国著名民族英雄岳飞而建。岳飞家乡就在安阳市汤阴县。
岳飞庙址位于汤阴县城内西南街,始建年代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后历代屡有增建,逐渐成为一处完整的古建筑群。现有面积4000多平方米,殿宇建筑近百间。 *** 和 *** 十分重视对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1952年11月1日, *** *** 在返应变途中路过汤阴,专门停车察看了火车站的“岳忠武王故里碑”,询问岳飞庙的情况,做了有关岳庙保护方面的指示。1958年,汤阴县建立岳飞纪念馆。[20]
羑里城是《周易》发源地,位于汤阴县城北八华里羑、汤两河之间的空旷原野上,为殷纣王囚周文王处,是我国历史上自有文字记载以后之一座国家监狱。
周文王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为16卦、384爻,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周易》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后人为纪念西伯姬昌,在羑里城遗址上建起文王庙。遗址文化层厚约7米,是一处内涵丰富的河南龙山文化和商代晚期以至东周文化遗址。现存建筑有演易坊、山门、周文王演易台、古殿基址,还有《周文王羑里城》、《禹碑》、《文王易》等碑刻十余通,对于研究《周易》和历史、书法,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21]
邶城遗址位于汤阴县境内瓦岗乡邶城村。邶城是历史上的邶国国都所在地。据《史记》、《水经注》及乾隆《汤阴县志》记载,周朝武王“封纣子武庚于邶。”另外,这里还是《诗经·邶风》的生发地。约公元前1057年,武王攻克朝歌后,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礼,宣告周人正式继承殷商天命,建立西周王朝。为了控制商朝 *** 的中心地区,武王封商纣之子武庚于殷地邶城,让他以族长的身份继续统率殷商遗民。同时派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留在殷地监督武庚,号称“三监”。周公旦经过一番“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的工作, *** 好了内部之后,便亲率大军 *** 。 *** 军迅速诛灭了以武庚为首的殷贵族叛乱势力,杀掉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霍叔被废为庶人。经过三年战争,相继削平了参与叛乱的东方小国和诸侯。邶城和殷都变成了 *** 。东为三代祠,西为孝娥祠。故宅前有秦桧与王氏铁跪像,跪像后有施全祠。
二、玉山为什么是台球之乡
1.玉山县遍布上百家台球城(俱乐部),经常举办各类赛事,使得台球运动在这里拥有浓厚的氛围,因此这里被誉为“中国台球之城”。
2.玉山拥有举办国际大赛所需的硬件设施和条件,包括国际台球体育馆等,这些场地设施为台球世界公开赛的举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内乡台球桌
你好,内乡应该不会有卖台球桌的地方,一般省会城市卖台球桌的比较多,所以你要开台球厅的话,可以到郑州看看,郑州有个卖绅士台球桌的地方,名气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台球厅用的就是他们的,全称是“郑州绅士台球桌”,你上网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内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缘。东接镇平县,南连邓州,西邻淅川县、西峡县,北依嵩县、南召县。自古有“守八百里伏牛之门户,扼秦楚交通之要津”和“东接宛镇、南瞩荆襄、西带丹江、北枕嵩邙”之说。[1]
地形呈南北条状,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2010年)。内乡县有全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官署衙门内乡县衙、被 *** 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等多处风景名胜。
商朝时期,在今河南西峡北部山地出现了一个“析谷”的名字。“析谷”是指西峡北部这一带山地。但“析”这个地名概念的出现,对后来这一带定名为“析水”(即淅水,今西峡的老灌河)、“析邑”(邑意为县)、“析县”等,均有重要意义。
据《春秋左传》记载:春秋末期,今西峡县城一带有“白羽”。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把“白羽”改为“析”,于时就有了“析邑”,属楚地。但由于列国之间相互争夺地盘,特别是秦国对外扩张,在秦、楚边界上多次发生战争,因此“析邑”时属楚,时属秦,反复变更。
春秋时期,当楚国设置“析邑”时,在今内乡县城北十华里处(赵店乡申营村)同时设置了“郦邑”。郦邑同析邑一样都遭受秦、楚边界战争的 *** 扰,在地域权属上或楚或秦,不断发生反复变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内乡这一带属于南阳郡。秦将“析邑”改为“中乡县”(因地处南乡与北乡之间而故名。旧时,今淅川境内设有一南乡,西峡北设有一北乡,见南乡郡),“郦邑”改为“郦县”。
西汉时期,内乡一带分建有郦、析、博山、丹水四个县。当时划分郦、博山二县属南阳郡,析、丹水二县属弘农郡。“析”即“淅”,所谓“析县”,即把原中乡县改名析县;郦县封为侯国。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于公元420年把析县分置为析和修阳两个县,但时隔不久,这两个县均被撤销,析县自此不复出现。
南齐之一个皇帝萧道成,保持顺阳郡,把顺阳县改为南乡县,划南乡、丹水二县归顺阳郡。郦县仍属南阳郡。而在原析县地方(今西峡口)建立了一个析阳郡,并在郡治
北魏 *** 洛阳后,于南齐边界上的析阳郡的北乡,另建一修阳郡,并于郡治所在地置修阳县,同南齐所设的析阳郡和盖阳县紧紧相对。孝明帝孝昌元年,元魏占据了内乡这一带,则把西析郡恢复为析阳郡,保留了盖阳县,并设析州。把丹水县升格为丹川郡,把顺阳郡恢复为南乡郡,同时在这里设立析州。把南乡县划出一部分,增设一个淅川县(淅川县名之一次在历史上出现),但不久又把淅川县升格为西淅阳郡,郡治设在今马蹬镇一带。
西魏文帝时将修阳郡、修阳县的州、析阳郡撤销,把盖阳县改为内乡县(故址在今西峡县城附近),于是“内乡县”之名从此开始出现。但到西魏废帝时(552年)又改内乡县为中乡县,内乡县名这一段共存在16年。西魏还将新城县改为临湍县,新城县从元魏时的529年设县,到西魏时改名,共存在16~20年时间,临湍是之一次出现。
隋开国皇帝杨坚,于开皇三年(583年)在原来的南乡郡的地方重建了南乡县,而把淅州改为淅阳郡,撤销了西淅阳郡和顺阳县,把这些地方分别并入南乡县和丹水县,并都划归淅阳郡管辖。他又把临湍县恢复为新城县,并为避其父杨忠名讳,而改中乡县为内乡县。这是“内乡县”名第二次出现。他还把郦县改为菊潭县,而且将其县治向
北移动,并划菊潭、新城二县归南阳郡。
金王朝建立后于哀宗正大末年(1230年)把内乡县治从西峡口迁移至渚阳镇(今内乡县城所在地),仍保留内乡县名没有变,这是内乡县历史的一次重大变迁。内乡县,在西峡口这个地方,从春秋时建立析邑起,经过更名为析县、盖阳、中乡、析阳郡、析州、内乡县等,到到金朝末年迁移县治止,在那里约有1860年左右时间,是内乡县这一带建邑县最长的一个地方。
元朝时,忽必烈撤销了顺阳县,并入内乡县。至元二年(1265年),又撤销博山县,也并入内乡县。这时内乡县管辖的地区包括了原来的博山、顺阳、丹水、淅川、郦县、菊潭、默水、临湍等各县所有的地域。这是内乡县历史上管辖面积更大的县。这时内乡县属南阳府邓州。
明宪宗成化七年(1471年),根据河南巡抚都御史杨璇的建议,将内乡西部十个保划出,重建了淅川县。这次县治移至丹江北岸。
1948年5月,内乡县境的田关、袁店以北地区划出,曾短期设立西峡县,后于1949年元月重新并入内乡县。同年12月,又再次分设内乡、西峡二县至今。[2]
西周时建郦国,春秋为楚之郦邑,战国归秦,属商鞅封地,秦设郦县,属南阳郡。汉沿秦制。西魏改析阳县为中乡县(县治今西峡县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避文帝父杨忠讳改中乡县为内乡县,改郦县为菊潭县,同属南阳郡。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菊潭县废,其南境归新城县,北境新置默水县。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割新城3000户,复置菊潭县。五代周显德三年(公元 956年),废菊潭入内乡,时内乡县辖今内乡、西峡两县境域。元初(公元1265年),县治所由西峡口迁至渚阳镇(今内乡县城)。同时,淅川、博山两县并入内乡,内乡兼有今内乡、西峡、淅川三县境地,为内乡县面积更大的时期。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复置淅川县。清沿旧制。 *** 时期属河南省第六行政 *** 区。1948年5月 4日内乡解放,分其西境新置西峡县。1949年元月20日,撤销西峡县并入内乡,同年12月15日再建西峡县,内乡建置沿袭至今。[3]
1953年3月将内乡县马山口区石庙乡的小街、架鸡窝和岳岗乡的徐营、峰子山自然村 *** 户分别划归南召县和镇平县。
1955年农业合作化后,内乡县将师岗区的堰子等村划归邓县,邓县的胡刘营、梁营,西峡县的张楼房、大峪、黄营以及南召县的大、小东沟等村划归内乡。[4]
2009年,全县设10镇6乡,288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3516个自然村。有城关镇、湍东镇、夏馆镇、马山口镇、师岗镇、赤眉镇、灌涨镇、王店镇、瓦亭镇、桃溪镇、赵店乡、余关乡、大桥乡、乍岖乡、七里坪乡、板场乡。
内乡境内山地面积1662.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72.
2%。北部山势呈西北-东南走向,中部和南部浅山南北延伸。板场、夏馆、七里坪、马山口4个乡镇境内山势雄伟,横亘连绵,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相对高差300-500米左右,是内乡主要林区,面积为349.1平方公里,占全县山地面积的21%.赤眉、余关、城郊、师岗、乍岖、瓦亭、桃溪镇等乡镇部分地区为低山区,面积1313.8平方公里,占全县山地面积的79%。
县境内南部、西部和中部为丘陵区,丘陵区内有低山分布,面积为488.7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1.3%。西、南部丘陵区包括城郊乡西部、大桥乡西南部及师岗、乍岖、西庙岗等乡镇,中部丘陵包括赤眉东部、马山口镇南部、余关乡中部、赵店乡西部。丘陵区为垄岗地形,地面起伏大,岗高坡陡,河谷纵横。
县内平原多是小盆地和河川平原,且河川平原和盆地交错分
布,面积为151.4平方公里(不含水域面积),占全县总土地面积6.5%。境内较大盆地有县城盆地、夏馆----七里坪盆地、马山口盆地3个。较大的湍河河川平原北起夏馆镇,呈条带状沿河展布,穿越夏馆、七里坪、赤眉、赵店、城郊、大桥等乡镇。默河河川平原北起马山口镇,穿过王店镇、灌涨镇,在大桥乡与湍河平原相接,为境内第二大河川平原,此外,还有黄水河平原和长城河平原。
境内主要山垭有20个,大多分布在板场、夏馆、七里坪、马山口等乡镇,主要山垭有:灵山垭、马山垭、全树垭、夫子垭、白庙垭、椴树垭。
境内知名的溶洞有天心洞、狄青洞、黄龙洞、天心洞等。
内乡县境处暖温带向北 *** 带过渡地带,为北 *** 带季风型 *** *** 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气候特征:春季,冷,暖多变,温度呈跳跃上升,夏季炎热,冬季天冷,但无大冻害。由于西北、北面环山的自然条件,对夏秋北上的潮湿气流和冬季南下的冷气起屏障作用,[6]故境内气候各要素和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年日照时数偏少,光能资源属全省低值区,年平均气温略高,地形雨和对流雨较多,年平均湿度较大,年平均地面温度较高,静风天气多,气候区划明显。[6]
内乡境内地表水比较丰富,年径流量8亿多立方米,径流分布和降水量分布一致,从北向南递减。县境属长江汉水流域,共有大小河流40余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湍河、默河、刁河、黄水河、螺蛳河等。
内乡县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勘探发现的有大理石,花岗岩、米黄玉、海泡石、石墨、金、银、钒等22种,储量大、质地好,宜开发;中 *** 材类多量大,知名的有石斛、麝香、天麻、何首乌、杜仲、辛夷、山萸肉、柴胡等400多种,可谓天然 *** 库;森林资源丰富,拥有宜林面积215.3万亩,森林覆盖率45.9%,活立木储量221万立方米;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质好丰裕,是全省优质烟叶和产粮基地。
在河南省土壤区划中,内乡属北 *** 带黄棕壤地带。境内黄棕壤土类面积更大,其次是紫色土类、潮土类、棕壤土类、水稻土类、砂礓黑土类。根据1982年土壤普查,全县共有6个土类,13个亚类,32个土属,93个土种,土壤耕层含有机质1.11%,全氮0.081%,速效氮7 *** PM,速效磷16.4PPM,速效钾244PPM。
2012年,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7.7亿元,按可比 *** 计算,
比上年增长11.3%。其中,之一产业增加值29.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6.5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31.9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24.9:47.9:27.2。非公有制经济增长速度预计达11.5%。[7]
2012年,全年居民消费 *** 总指数为101.4%,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 *** 指数为103.2%,比上年下降10.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 *** 指数为101.8%,比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 *** 指数为106.0%,比上年上升2.0个百分点。[7]
2012年,全年累计完成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完成年度预算的101.2%。其中, *** 完成3673万元,比上年增长4.6%;农业三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完成5807万元,比上年增长14.2%;企业所得税完成1790万元,比上年增长38.1%;个人所得税完成2028万元,比上年增长108.4%。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全年发放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资金7505.35万元。[7]
2012年,全年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154.02万亩,比上年增加2.86万亩,其中:夏粮种植面积41.66万亩,增加0.80万亩,秋粮种植面积50.73万亩,增加2.07万亩;农业耕地复种指数达185.57%,比上年提高2.55个百分点;烟叶种植面积6.75万亩,增加0.48万亩;棉花种植面积18.56万亩,下降0.1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2.82万亩,下降0.0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8.07万亩,增加0.29万亩。[7]
2012年,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30.63万吨,比上年增长3.31%。夏粮总产量14.26万吨,增长2.58%;秋粮总产量16.37万吨,增长3.95%。油料总产量7.16万吨,增长6. *** %,首次进入全国油料大县;棉花总产量1051吨,下降1.96%;烟叶总产量9169吨,增长12.19%;蔬菜总产量37.81万吨,下降3.59%;水果总产量5.17万吨,增长0.99%。[7]
2012年,初步统计,全年肉类总产量9.01万吨,比上年增长4.5%;禽蛋产量2.42万吨,比上年增长5.7%;水产品产量5700吨,比上年增长7.5%。
2012年,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22270公顷,本年净增有效灌溉面积1330公顷;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10187公顷,本年净增节水灌溉面积1267公顷,旱涝保收农田面积累计达到10200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到99970公顷。
2012年,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70.2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2%;农用拖拉机5.57万台,比上年增长3.7%,农用运输车0.33万辆,比上年增长3.1%;农村用电量16737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9.02%,化肥施用量(折纯)32570万吨,比上年下降0.02%。[7]
2012年,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8.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0.95亿元,比上年下降15.0%,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0.74亿元,比上年下降20.8%,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0.36亿元,比上年增长0.8%,股份制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4%,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0.6亿元,比上年增长7.1%;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3.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9.8亿元,比上年增长34.1%。[7]
2012年,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 *** 亿元。
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7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实现利润2.47亿元,增长27.5%;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3.4%。[7]
2012年,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为1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农户投资7.9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之一产业投资2.5亿元,比上年下降3.8%;第二产业投资90.9亿元,比上年增长33.9%;第三产业投资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2012年,全年县内有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1.2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商品房施工面积2 *** 66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1%;商品房销售面积7780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3.5%。[7]
201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分行业看, *** 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全年发放“家电、摩托车下乡”累计兑付补贴资金498万元。
2012年,全年限额以上 *** 零售贸易企业销售额中,通信器材类增长80.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4.8%。[7]
2012年,年末全县普通高中招生3557人,在校生9915人,毕业生2577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 *** 人,在校生1775人,毕业生346人。初中招生 *** 00人,在校生24069人,毕业生7047人。普通小学招生13949人,在校生66634人,毕业生9604人。特殊教育招生6人,在校生90人。学前教育在园(班、人数)9141人,学前教育入园(班、人数)7536人,离园(班、人数)4754人。 *** 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结业6.5万人次,已注册6.5万人次。年末全县本科进线2168人,重点大学进线人数达到437人。[7]
2012年,年末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2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450人。科学研究经费支出10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共取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1项。县乡骨干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投资2.8亿元,全县厂办科研机构发展到63家,挂靠科研单位212个,聘请专家201名,专业技术人数1.6万人,其中中高级职称3685人,全县拥有17名学科技术带头人,29名县级拔尖人才。组织实施工业科技计划项目21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6项,县级12项;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18项,其中:省级2项,市级5项,县级11项。申请专利63项,其中国家知识 *** 已下发专利证书42个。年末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拥有国家农业科技畜牧示范园1家、河南省院士工作站1家、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家。[7]
2012年,年末拥有国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业余表演团体60
个、县级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2项。年末拥有乡镇文化服务中心16个,村级文化大院130个,村农家书屋2 *** 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2 *** 个,其它公共图书室25个。组织放映公益 *** 3552场。县城区拥有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广场15个,乡村文化广场63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8.0%;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0%,有线电视用户3.9万户。综合档案馆1个,现存各类档案15.5万卷/件,已 *** 档案14万卷/件。[7]
2012年,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5个,其中:综合医院2个,中医院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乡镇卫生院16个,专科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医学在职培训学校1所,卫生监督所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1个,120急救指挥中心1个。拥有病床床位1518张,其中:综合医院578张、中医院81张、妇幼保健院(所、站)131张、乡镇卫生院728张;卫生技术人员1126人,其中:综合医院551人,中医院80人,妇幼保健院(所、站)91人,乡镇卫生院398人,专科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防疫站) *** 人,其他卫生 *** 技术人员48人。农村居民(包括失地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人数60.0万人,参合率达101.6%,共补助农民(含失地农民)新型合作医疗住院及门诊费累计达127.2万人次,补偿资金15729.70万元。[7]
内乡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位于郑州、西安、武汉三座城市的中心位置。距南阳机场65公里,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郑州等大城市均有直航班机。宁西铁路、312国道、沪陕高速、内邓高速、豫248、249省道横穿全境,交通极为便利。[8]
内乡旅游景区有9家,4 *** 景区2家(内乡县衙和宝天曼峡谷漂流景区),2 *** 景区1家(宛西自治史料馆),主打品牌有“一山一衙一漂流”。[9]
宝天曼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北部(伏牛山脉),以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和众多的野生动植物而饮誉中原,成为同纬度生态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和河南省生物多样 *** 的分布中心,被誉为“天然的物种宝库”,“中州的一颗明珠”。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AAA *** 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宝天曼以她独特的风景和原始森林为主。空气负氧离子极高,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全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官署衙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 *** 景区,被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的美称,2000年开通了北京故宫——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内乡县衙四大古衙国际旅游专线。
河南省内乡县的古县衙,是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县衙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
宝天曼峡谷漂流,国家4 *** 景区,漂流全长12.8公里,落差达239米,九曲十八弯的地形,沿途奇石林立,险滩密布,植被茂密,景色怡人。有激流勇士漂、休闲娱乐漂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响誉省内外。内乡已初步形成以宝天曼为核心的(桃花源、天心洞、七星潭等)北部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以县衙为核心的(宛西自治馆、文庙等)古城文化游览区,以景观村落吴垭石文化村为核心的西南部民俗文化旅游区及以赤眉十万亩油桃基地为 *** 的生态农业乡村游,彰显了内乡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
天心洞位于内乡县宝天曼生态示范区南缘,七里坪乡三道河村孤独垛的半山腰。洞口为罕见的对天直敞式,由一座二层仿古式琉璃画亭遮盖。天心洞为中原地带之一的天然大型溶洞,洞内天然五彩 *** 壁画美不胜收。中原唯一的五彩溶洞――天心洞,天心洞已探明面积5万多平方米,洞壁天然岩画似群仙飘逸,被专家誉为溶洞一绝。
七星潭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宝天曼南麓。属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宝天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天曼的一颗明珠。景区青山叠翠,泉水迭宕奔流,飞瀑从天而降,形成连环七星深潭,故名七星潭。景区分为原始生态旅游区和旅游文化娱乐区两部分。属于度假、餐饮、 *** 、娱乐、野营、攀岩、探险为一休的“休闲度假型”生态旅游景点。
桃花源由桃花谷和桃花源两部分组成。景区全长4.5公里,景点百余处,俗称"三岭九道弯,九弯十三潭"。天门瀑布落差108米,是南阳唯一的悬崖飞瀑,在整个伏牛山也非常罕见。瀑布两侧的悬崖呈90度直角,天门瀑布从悬崖夹峙中冲破束缚,银河直落,飘飘洒洒,在空中幻出白色银龙。[11]
云露山景区以 *** 王文化为内涵,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普体验,猎奇探险为旅游主题。凭借丰富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展示区域生态文明。以山雄、水秀、河婉、池清、湖阔、瀑险、潭幽、林密、石奇等。
好了,关于中国台球器材之乡和台球器材店要投资多少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