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珍邮之乡的一些知识点,和中国十大珍邮 *** 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常州全国邮展珍邮一瞥
纯粹是出于兴趣爱好~
于2018年5月12日赶回家乡常州观摩了第 *** 中华全国邮展。
在赴常州的途中,想了一个问题:究竟是常州还是福州举办了中国之一次邮展?这在邮学界是有过激烈争论的,这次国家将第 *** 中华全国邮展办在常州并标明是纪念首届邮展100周年,因此也只能认可这一现实了。
我在福州也看过一些邮政史料,觉得福州早在一九一四年便举办过邮票展也证据凿凿,应该比常州的"一九一八年说"早四个年头。
今天在邮展上听到有人说1911年被清宣统任命为中国首任"邮传部长"的盛宣怀是常州武进人,此公在中国近代首开电报 *** 对中国邮政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可能是国家将"首展"钦定在常州的原因之一。
这次为庆贺首展百年,常州邮展的举办方相当给力,据介绍:有关专家及领导多次专程赴上海游说,著名收藏家丁劲松先生最终同意献出号称中国之一珍邮,价值逾亿人民币的大龙邮票宽边五分银全张出展,为展会增色有加。
该邮品印制于一八八二年,据考证为孤品。更先由美国收藏家施塔少校收藏,一九九一年九月英国苏富比拍卖会上被 *** 人林文琰以37.4万英磅拍获,世间珍邮重回祖国。二零一零年林先生又将之让度于上海收藏家丁劲松。
展会设有"珍邮馆",由常州资深集邮人士负责讲解,极为重视,方便了观众进一步了解一些珍邮的前身后世,效果不错。
上列均为珍邮馆部分藏品,因馆内不准拍照,找机会仓促之中打了"擦边球",画面质量不是太好。
最后,买了一套展会 *** 邮品,结束了半天的观摩,匆匆打道回府。
二、世界上最珍贵的邮票有哪些
加拿大维多利亚女王头像邮票发行于1851年,因图案为黑色,故称为“黑女王”。“黑女王”当年仅售出一千多枚,时至今日也不知有几枚存世,被誉为加拿大最珍贵邮票。在2009年,一枚品相极佳的“\女王”邮票在美国拍出48万美元的天价,约合310万人民币。
圭亚那曾经沦为英国殖民地,殖民期间发行过无数的高价珍邮,被称为“珍邮之乡”。“棉纱卷”是圭亚那殖民期间发行的之一批邮票,发行于1850年,因外观像当年贴在棉纱包装上的标签而得名。1963年,一枚“棉纱卷”邮票实寄封以7万美元高价打破历史记录,当年的7万美元能买到两千多两黄金。
“山河一片红”邮票是我国“ *** ”期间,为庆祝“ *** *** ”全面胜利设计,但未正式发行的一套邮票。此枚邮 *** 传存世仅见八枚,极为珍罕。2012年,中国嘉德春拍上,经过20余轮激烈竞价,这枚“大山河一片红”以730.25万人民币成交,创出中国单枚邮票成交新纪录。
7.英国“佩罗特 *** 长”临时邮票
百慕大群岛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佩罗特 *** 长临时邮票”不算真正的邮票,它更像是邮戳,盖印在纸张上生产出来。早在1996年,“佩罗特”邮票就拍出近40万美元的高价,目前为止,“佩罗特”邮票更高记录为1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60万。
这枚珍邮的诞生始于一个错误,1847年,毛里求斯总督戈姆举行舞会, *** 特发这套邮票作为请柬,但“PostPaid(邮资已付)”被错刻成了“Postoffice(邮局)”。2011年,一枚毛里求斯蓝色“邮局”邮票,以105万英镑拍出,约合人民币1052万元。
“传教士”邮票发行于1851年,由于当时使用这种邮票的 *** 都是夏威夷的传教士,因此被称为“传教士”。这枚邮票极易损坏,目前存世仅52枚。“传教士”邮票最新的成交记录是1304万人民币。
1918年,美国发行了之一枚航空邮票,但由于印刷错误,邮票上的飞机“珍妮”的图案印倒了,使之成为珍贵的错体邮票,有“美邮之王”的称号。全世界只有大约100张被发现。目前“倒置的珍妮”总身价高达3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 0万元。
“ *** 三先令”是瑞典1855年印刷的错版邮票,原定其印刷颜色应为绿色, *** 应为八先令邮票的颜色,是世界闻名的错色邮票。早在1996年,“ *** 三先令”成交价就已高达22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943万元,时至今日的 *** 可想而知。
2.美国“黑便士”,世界之一张邮票
1840年,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黑便士”在英国诞生。据说全世界只发现了两枚,被收藏界视为珍宝。目前“黑便士”邮票成交纪录是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49万元。
1856年,圭亚那向英国预订的邮票未能按时到达,为应急,便在当地临时印刷邮票,为防止伪造, *** 要求所有贴用这种邮票的信件上必须有邮局营业员的签名,由此洋红色的一分邮票诞生。2014年,一枚洋红一分邮票以948万美元的天价成交,约合人民币5880万元。
三、之一枚邮票的由来
1、人类使用邮票,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关于邮票的诞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2、十九世纪初的一天,在英国的一个乡间,邮差给一位少女送来一封信,照例向她收邮资,可是这个少女只在信封上瞥了一眼,却拒不收信,也不交邮费。邮差便和她争执起来,这时恰有一个叫罗兰·希尔的人散步走到这里,当他得知姑娘因付不起邮费,执意不肯收信时,便替这位少女交纳了邮费。这位少女很感激他的帮助,并向他叙说了拒收来信的秘密:“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的钱交纳邮费,所以事先与我那远方的未婚夫约好,如果他一切安好,就在信封上画一个暗记。我看到这个记号,知道他一切平安,就没必要交那么多的钱收信了。”这件事启迪了罗兰·希尔。他看到按路程远近向收信人收取邮费的办法漏洞太多,于是提出 *** 邮政的方案——由寄信人买邮票贴在信封上,表明邮资已付,不再由收信人付钱了。
3、1837年1月,罗兰·希尔发表了《邮政 *** 的重要 *** 与可行 *** 》的小册子。他建议在英国本土邮寄重量不超过半盎司的信件时,不管路程多远只收1便士的邮费,邮资必须预付。这个开拓 *** 的建议在议会讨论时,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对。直到两年之后,罗兰·希尔 *** 邮政的提案才被通过。
4、接着,罗兰·希尔积极地投入印制邮票的准备工作,公开征求邮票的图案。后来考虑到邮票是国家发行的有价票证,既要防止伪造,还要有象征国家的权威 *** ,所以采用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头像为邮票图案。
5、1840年5月1日,人类有史以来之一枚邮票问世了。英国邮局 *** 的这种邮票,面值1便士,黑色。后来,集邮者将邮票的面值和颜色联系在一起,给它起了个“绰号”,叫“黑便士”。“黑便士”没有齿孔, *** 时要用剪刀一枚枚地剪开。
6、罗兰·希尔将十几个便士的邮资降为一便士,使当时的英国邮政当局顾虑重重,担心本来就不景气的邮政业更无法维持。事实上,罗兰·希尔的 *** 确实具有科学的眼光,因为邮费太贵,信件就少;而即便由甲地寄往乙地的信只有一封,邮差也要送一次。除了多携带一些信件外,其他劳务都没有什么增加,邮资的收入却增多了。当然,这项 *** ,并不是顺利的。使用邮票之后,不少人对购买邮票预付邮资的 *** 不那么习惯;在当时英国上流社会中,更有人觉得这种办法是寄信人看不起收信人,认为收信人钱付邮费才这样做的,有失体面,但这些保守势力终究阻挡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英国开始使用邮票前,全国一年只有7600万件邮件;1841年——使用邮票后的之一年,邮件猛增到20800万件;十几年后,长期财政拮据的英国邮政转亏为盈。在邮政业务里增长的众多因素中,使用邮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
四、邮票的来历
1、邮票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1653年,法国国王 *** 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
2、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3、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罗兰·希尔爵士发明的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为纪念中国 *** *** 40周年,“中国—巨变”大型邮票展11日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开幕,精挑细选的188枚邮票让观众重温 *** *** 给中国带来的历史 *** 巨变。
4、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降低了邮费,按重量计费,先付邮费。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