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鳜鱼之乡(鳜鱼在哪些地方有)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7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西部鳜鱼之乡的一些知识点,和鳜鱼在哪些地方有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上海盛产的鱼类
  2. 水岩乡的介绍
  3. 鲈鱼资料

一、上海盛产的鱼类

上海市濒江临海,长江河口水面辽阔,并与黄浦江相连通的内陆河湖形成湖源型感潮河网区。长江河口既是海淡水交汇处,受涨潮力的推动,潮流(主要长江淡水)直驱黄浦江补充境内河湖水量;又受长江径流携带的丰腴有机物质,孕育着浮游生物和滩涂植物,为鱼类提供丰盛的饵料。因此,长江河口吸引各种咸淡水鱼类的栖息、繁殖和索饵肥育的良好渔场;又是洄游鱼类的过境通道以及内陆河湖主产淡水鱼类,所以,上海地区鱼类资源特别丰富。

上海地处长江河口,内陆河湖密布,水域面积大,水环境多样,鱼类种类也多样,主要有咸淡水鱼类、淡水鱼类、洄游 *** 鱼类和少数海产鱼类等。

1.1水域环境上海市所管辖的水域,包括长江河口水域、内陆河流、湖泊和坑塘等四部分,总水面计1800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河口水面从青龙江港起至崇明县以东佘山岛为止的 *** .5公里长的江面面积,据国家 *** 提供资料转绘量算计1107平方公里;河湖面积计520平方公里;坑塘水面积为108平方公里。长江河口水面开阔,每年由上游倾泻9000多亿立方米的水量,又受潮汐顶托作用,携带大量的泥沙,其中约一半沉积在河口,形成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和数以百计的暗沙和沙洲。崇明岛由西北向东南横卧于江中,将江面分隔成北支和南支两个水体。由于北支在青龙港处形成狭颈口,致使上游来水大部分由南支倾泻入海。因此,北支流量不畅,水流缓慢,河床日益淤浅,盐度较高,年平均1.4‰(青龙港)-15.2‰(前哨农场);南支江面开阔,水流湍急,盐度比北支淡,年平均0.22‰(奚家港)-2.99‰(中浚)。长江河口盐度变化的总趋势是冬半年明显比夏半年要高。

河口水温年平均为17℃,变化幅度在3-30℃之间,冬季无冰冻现象。上海内陆由黄浦江贯穿,源于青浦淀山湖,流至吴淞口汇入长江,流长82.5km。沿江还有苏州河和蕰藻浜等58条大支流,与淀浦河、川杨河、大治河和金汇港等人工河道形成一个交织网状的黄浦江水系,水面积达48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水面积为22平方公里)。湖泊主要集中于青浦区西部,如淀山湖、元荡、大莲湖、火石荡、 *** 荡、雪落漾和吴天贞荡等组成淀泖湖群,水面积为65平方公里。其中淀山湖是更大的天然湖泊,南北长18km,东西宽9km,湖面面积63.7平方公里,除去湖的北部约13平方公里属江苏昆山市外,余下为上海市所管辖。淀泖湖群与黄浦江水系相通,又是上游太湖水量东泻入海通道,所以内陆淡水鱼类具有太湖鱼类区系的特点;因黄浦江受潮水顶托,江水可由拦路港汇入湖区,内陆鱼类除主要盛产淡水鱼类外,也有咸淡水鱼类和洄游 *** 鱼类的栖息。

1.2鱼类种类及生态类型上海素有江南水乡之称,鱼类资源丰富。据近年来仅在长江河口上海市管辖的江段(东以佘山岛为止,N31°41′,E120°10′)、长江南岸和杭州湾北岸172.31km长的 *** 岸线水域(从浏河口以南经 *** 角往西至金丝娘桥)以及内陆水系,调查到的鱼类计15目34科114种(见上海市鱼类总表)。从调查结果来看,是反映了长江河口咸淡水鱼类和内陆淡水鱼类的区系,有时偶尔有些海水鱼类进入河口或沿岸水域。据上海地区调查到的鱼类。

按其生态类型大致可分以下五类: 1.2.1咸淡水鱼类又称河口 *** 鱼类,这类鱼是终生生活于长江河口咸淡水水域,如鲻鱼、梭鱼、棱梭鱼、鲈鱼、舌鳎和河鲀等10多种。 1.2.2洄游鱼类,或称过河 *** 鱼类,又可分两类:(1)溯河洄游鱼类:平时生活于浅海或近海,每年繁殖季节,由海入长江河口或上游产卵,产卵后亲鱼死亡或与仔鱼返回近海或浅海肥育生长,如中华鲟、凤鲚、刀鲚、银鱼、鲥鱼等10多种。(2)降海洄游鱼类:平时生活在江河、湖泊或溪流中,繁殖季节洄游到浅海或深海产卵,如松江鲈鱼和鳗鲡(产卵后亲鱼死亡)。 1.2.3沿岸浅海定居 *** 鱼类:这类鱼终生生活于长江河口或陆岸浅海区的滩涂和水域,如弹涂鱼和各种鰕虎鱼等10多种左右。 1.2.4海水鱼类:这类鱼平时生活于海洋,在 *** 洄游或索饵洄游至长江河口近海时,偶尔进入河口和陆岸浅海域,如鳓鱼、黄姑鱼、白姑鱼、大黄鱼、小黄鱼、蓝点马鲛鱼、带鱼和银鲳等10多种。 1.2.5淡水鱼类:这类鱼终生生活于淡水水域,如鲤鱼、鲫鱼、鳊鱼、鲌鱼、黄颡鱼、鳗鲡、黄鳝、鳜鱼、塘鳢和乌鳢等50多种;但其中也有少数种类在 *** 时期,从江河下游或湖沼游向上游急流进行产卵,如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等。

1.3鱼类的主要分布上海地区的鱼类分布是受水域环境的含盐量差异而制约,基本上可分长江河口的咸淡水鱼类和淡水鱼类两大类。前者主要有鲱形目、鲻形目、鲈形目、鲽形目和鲀形目等60多种鱼类;后者主要有鲤形目、鲇形目、合鳃目和刺鳅目等50多种鱼类。但是,由于内陆淡水水系通过黄浦江汇入长江河口,又因濒临东海,受潮汐的顶托,河口咸水(冬季)或淡水(夏季)倒灌内陆水系,所以河口有些鱼类如刀鲚、大银鱼、太湖短吻银鱼、鲻鱼、鲈鱼、舌鳎和暗色东方鲀等和江海洄游 *** 鱼类如鳗鲡和松江鲈鱼等进入内陆水系栖息,远至可达西部淀山湖。有些江河洄游 *** 鱼类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在繁殖季节由河湖游至长江上游急流中繁殖。长江河口和 *** 岸线浅海(包括杭州湾北岸)两大水域,因后者受长江口径流南下和潮水的交汇,也是属咸淡水水域,咸淡水鱼类和海水鱼类都有分布,鱼类区系基本相似(见《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鱼类汇总表》、《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鱼类汇总表》和《金山三岛自然保护区鱼类汇总表》)。但是,在长江河口的两个自然保护区,一个位于在崇明岛的东端,另一个在长江口南岸离施湾边滩约10Km的水域中,因位置相距较近,东边都濒临东海,鱼类更为相似,据统计:前者主要鱼类为10目26科63种;后者为10目22科45种。金山三岛位于杭州湾浅海区,离北岸约7.5Km,据统计,主要鱼类有8目17科31种。虽然三个保护区周围水域互相连通,又鱼类 *** 游动,统计到的种类数仅仅是个相对数;总因杭州湾是个浅海区,地理位置的不同,有些洄游 *** 鱼类如中华鲟和白鲟没有分布,就是在河口分布的7种银鱼,也只记录到一种大银鱼,这是不在洄游过境通道上有关,种类数相对要少些。

上海地区地处长江河口,又与内陆水系相通,鱼类种类较多,现就分珍稀濒危鱼类和主要经济鱼类介绍如下

2. 1珍稀濒危鱼类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上海地区鱼类有3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1.1中华鲟。俗称鲟鱼、甲鱼和鳇鱼,是一种古老的鱼类。个体较大,可达3米长,体重150-500公斤; *** 成熟晚,雄鱼8年,雌鱼14年以上;寿命长,更大年龄可达33年。中华鲟是属江海洄游 *** 鱼类,一生中主要生活在海洋, *** 成熟后从海洋进入长江,潜游江底,上溯数千公里,至金沙江下游和川江上游江段产卵场产卵(长江葛州坝截流前)。产卵后,亲鱼和孵出的幼鲟,随江水顺流而下。幼鱼约在翌年3~4月份经湖北江段,5~7月上旬经江苏江段,5月开始陆续到达长江河口水域,在这里逗留索饵肥育,至9月底逐渐进入海洋生活,直至 *** 成熟再重返长江产卵。葛州坝截流后,隔断了中华鲟的洄游过境通道改变了产卵生境,使产卵群体阻在坝下,导致群体多极化,洄游距离从3000多km,缩减至1850km,从而幼鲟到达长江河口时间也提早约一个月。由于盲目捕捞、产卵场生境受到 *** 和水质污染等因素,目前中华鲟资源极为稀少,被国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鱼类加以保护;同时采用人工繁殖和育苗 *** ,放归长江;并在长江河口幼鲟逗留索饵肥育的集中水域,即崇明东滩周围水域建起自然保护区以恢复资源。

2.1.2白鲟。体延长为亚圆筒形,吻成剑状突出,约占头长的2/3,体长约2~3米,体 *** 。生活于长江河口中下层,春季繁殖期,溯江至上游产卵。目前,白鲟数量比中华鲟更为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鱼类。

2.1.3松江鲈鱼。俗称四鳃鲈,是一种降海 *** 洄游鱼类。栖息于与长江河口相通的内陆河流和湖泊中。每年冬至前后, *** 腺成熟,开始作 *** 洄游,至河口浅海产卵场(黄海南部潮间带的砺牙礁区域)产卵,产卵后亲鱼死亡,卵经30~40天后孵化。幼鱼4~5月份经河口回归内陆水域肥育生长。由于松江鲈鱼洄游过境通道受到污染,产量稀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鱼类。

2.2主要经济鱼类上海地区鱼类种类虽多,但是作为资源被开发和利用的种类却很有限。现就长江河口和内陆水域开发的主要经济鱼类分述如下:

2.2.1长江河口主要经济鱼类(1)凤鲚。俗称凤尾鱼、烤籽鱼,是属短距离溯河 *** 洄游鱼类。平时栖居在浅海,每年3月开始陆续洄游到长江河口产卵,5月中旬至6月底,渔汛旺发,是捕捞的主要时期,秋季返浅海。据调查,凤鲚的渔产量比较稳定,1960~1982年23年平均年产量为1000吨左右,目前仍然是长江河口的经济鱼类。(2)刀鱼。俗称长颌鲚、刀鲚,也是一种溯河 *** 洄游鱼类。平时栖居近海,每年2月中旬开始陆续洄游至长江河口产卵场,3月上旬至4月底形成渔汛。刀鱼的渔汛期短,前后约30~40天,产卵后亲鱼和孵化出的仔鱼群返回浅海肥育生长。因此,在河口佘山岛以东浅海区还可捕捞到刀鱼。常年产量维持在150~200吨之间。(3)前颌间银鱼。俗称面丈鱼、银鱼。分布在长江河口渔场的银鱼共4属7种(见上海市鱼类汇总表),但构成渔汛的仅为前颌间银鱼,也是一种溯河 *** 洄游鱼类。平时栖居近海,每年3月中旬开始由海进入长江河口产卵场,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入渔汛旺发期。产卵后,亲鱼死亡,仔鱼返回近海生长,翌年再洄游入长江河口产卵。常年产量为50~100吨(包括其它种银鱼),更高年产量如1961年可达563吨,但总的资源量在衰退,如1987年产量仅为25吨。(4)鳗鲡。俗称鳗鱼、河鳗,是一种降海洄游 *** 鱼类。平时栖居于内陆淡水, *** 成熟后,每年8~9 *** 长江河口洄游至深海产卵场(N15°30′, E36°30′为中心的海域)产卵。产卵后亲鱼死亡,卵孵化后,经柳叶鳗而 *** 为线鳗(即鳗苗)。每年春季2~5月间随太平洋海流飘流到长江河口,形成鳗苗汛期,渔民用三角抄网或拖网捕捞鳗苗。上海地区每年捕捞鳗苗约一吨左右,出口日本或人工饲养。漏网的大批线鳗群进入内陆水域生长,据调查,仅青浦区西部湖泊年产河鳗约5~10吨。长江河口咸淡水鱼类除上述4种重要的资源鱼类外,还有鲻鱼、梭鱼、鲈鱼和长吻鮠等以及其它鱼类,年渔产量在5000吨左右(包括上述4种资源鱼类的产量)。

2.2.2杭州湾北岸主要经济鱼类杭州湾北岸是属陆岸浅海区,由于受长江口径流南下和海潮交汇,也是一个咸淡水水域,鱼类既有咸淡水鱼类,又有海水鱼类。主要经济鱼类,如凤鲚、刀鱼、鲥鱼、鳓鱼、黄鲫、大银鱼、龙头鱼、鲻鱼、鲈鱼、梅童鱼、黄姑鱼、白姑鱼、蓝点马鲛、银鲳、窄体舌鳎和条鳎等近20种,年渔产量在4900吨左右(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的捕获量)。

2.3内陆淡水鱼类淡水鱼类的经济鱼类无论种类或资源量主要是鲤形目鱼类中的鲤科鱼类为主,如鲤鱼、鲫鱼、鲂、短尾鲌、翘嘴红鲌、蒙古红鲌、拟刺鳊、花、华鳈、蛇鮈和其它鱼类如鲇鱼、黄鳝、乌鳢、鳜鱼、塘鳢等;养殖鱼类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团头鲂;近年来又扩大鲤鱼、鲫鱼和鳜鱼的养殖,共计约20多种。50年代主要以捕捞野生鱼类为主,养殖鱼类的产量仅占渔产量的5%左右。70年代以后特别黄浦江中下游段和苏州河等河流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野生鱼类产量减少,由此养殖鱼类产量从70年代占30%,至80年代渐增50%,90年代超过50%。目前,市郊新建养鱼精养塘18万亩,主要集中在西部的青浦区、金山区、松江区和沿海的奉贤县、 *** 县、崇明县等,这些区县的水域污染较少,水质较好。据上海地区统计,养殖鱼类年产量约在10万吨左右,另外加上自然淡水水域捕捞的野生鱼类约7万多吨,以满足市民鲜活鱼类的供应。

二、水岩乡的介绍

水岩乡地处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中西部,距县城38公里,东接梅水乡,南连崇义,西靠营前镇,北与双溪、寺下乡接壤,全乡国土面积1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37亩,山地面积12万亩,水域面积1.8万亩。辖龙门、古田、井子、爱联、金盆、横岭、铁石、茶坑、太乙、高兴、崇坑、蕉坑12个行政村,253个村民小组,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库区乡。全乡有农户6100户,人口26000余人,劳动力16000余人,外出务工8000余人,有初中2所,在校生1200人,小学(含教学点)13所,在校生2300人,卫生院2所,医疗点12个。农业以种水稻为主,其次是中 *** 材、茶叶、食用菌、蔬菜等。主要工业有:红砖厂、木材加工厂等。水岩乡交通便利,上江线,上三线两条公路贯穿全境,交汇于太乙圩,沿上江线经营前、五指峰,可达湖南桂东,沿上三线经双溪可达吉安遂川。水路从龙门出发可达陡水、营前和崇义,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太乙、龙门两个圩镇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美丽的陡水湖三分之二水域在水岩,沿湖两岸,飞瀑流泉尽纳湖中,常年有白鹭、野鸭游戏于碧波之中。库区库汊纵横、库湾交错,独特的库区小气候,使整个湖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冬春季节浓雾缭绕,这里盛产鳜鱼、银鱼、庐山小石鱼等水中珍品。全乡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可开发利用资源丰富,境内蕴藏大量石灰石、高岭土、 *** 、花岗岩。水电年蕴量1500千瓦以上,可综合开发利用大水面积5000多亩。

三、鲈鱼资料

鮨科Serranidae,学名Lateolabrax japonicus(Cuvier et Valenciennes),俗称鲈板、鲈子、板鲈、四鳃鱼、七星鲈、花鲈、鲁鱼、花寨、大板、中板。英文名Japanese seabass

【形态特征】体延长而侧扁,一般体长30~40厘米,体重400~1000克、眼间隔微凹。其间有4条隆起线。口大,下颌长于上颌。吻尖,牙细小,在两颌、犁骨及腭骨上排列成绒毛状牙带。前鳃盖骨后缘有细锯齿,隅角及下缘有钝棘。侧线完全与体背缘平行、体被细小栉鳞,皮层粗糙,鳞片不易脱落、体背侧为青灰色。腹侧为灰白色,体侧及背鳍鳍棘部散布着黑色斑点。随年龄增长,斑点逐渐不明显。背鳍2个稍分离。之一背鳍发达并有12根硬棘。第二背鳍由13根鳍条组成;腹鳍位于胸鳍始点稍后方。第二背鳍基部浅 *** ,胸鳍黄绿色,尾鳝叉形呈浅褐色。

【产地、产季】鲈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之,黄海、渤海较多。为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主要产地是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渔期为春、秋两季,每年的10~11月份为盛渔期。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 *** 凶猛,以鱼、虾为食。个体大,更大可长至30~50市斤,一般为3~5市斤。

【经济价值】鲈鱼肉质坚实洁白,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口味鲜美。鲈鱼因其体表肤色有差异而分白鲈和黑鲈。黑鲈的黑色斑点不明显,除腹部灰白色外,背侧为古铜色或暗棕色;白鲈鱼体色较自,两侧有不规则的 *** 。

鲈鱼是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 Japanesw sea bass,输往国别和地区:日本, *** 、 *** 。出口口岸: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

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每口池塘5—8亩,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较好。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他底要埋设进、排水管道。同时配备1~2台1.5KW的增氧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临放养时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 *** 干池泼洒消毒。放苗前要施肥培养池水的基础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为宜。

从海区捕捞的鲈苗(体长1.5~2厘米),要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投入暂养池(盐度1‰),放养品种以北方海区天然鲈苗更佳,由于理化因子不同,苗种生长快,个体大,可缩短养殖周期,增加经济效益。暂养池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1~2万尾,要经常对池塘冲水增氧。下池第2天开始投喂浮游动物、红虫等鲜活饵料,慢慢将鱼浆、浮 *** 颗粒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混合投喂,逐渐驯化至投喂搅碎鱼糜、浮 *** 颗粒饲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5%,分3次投喂。暂养期间每周用0.3ppm强氯精或15ppm *** 泼洒消毒一次,在开始投饵前3天,每50公斤鱼内服痢特灵0.5克、土霉素3克、维生素C1克,每天拌饲投喂一次,连服3天。经过20多天饲养,鱼长至4~6厘米可进入大池分疏饲养。

将鲈苗过筛后按大小分池饲养。放养密度一般为 *** 0~3500尾/亩。水深1.5米以上,要保持池水适宜肥度,以透明度在30厘米,水色呈油绿色为宜。每天投饲两次,主要饲料为搅碎的鱼糜和浮 *** 颗粒饲料,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B、C,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每月还要将土霉毒、红霉素、维生素 *** 物拌饵投喂2次,每次连服3天。同时定期用 0.4ppm强氯精或20ppm *** 对池塘全池泼洒消毒。 *** 物防治要慎用敌百虫、硝酸亚汞等 *** 物。每天做好巡塘管理,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发现池水变坏要及时排换水,保持池水清新。

池塘面积以3300m2-6600m2为宜,水深2m以上,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交通方便。放养前需干池清淤、平整护坡,每公顷用生石灰750kg-1050kg,保持池水10-20cm,浸浆泼洒。7天后加水至1m深,为使水质保持良好状态,可一次施用二铵75kg/hm2,两天后池水变为油绿色即可放养。

鲈鱼苗种目前多为海捕,春季海捕苗种约为2.5cm-4cm,经捕捞转运 *** 作鱼体会有不同程度 *** ,为提高养殖成活率,可先进行中间暂养。暂养方式以养殖池中架设40目网箱比较方便。每立方米水体暂养苗种2000-3000尾,用1×10-6-2×10-6氯霉素拨洒消毒,待摄食鱼糜后呋喃唑酮。前10天投喂卤虫幼体或海淡水技角类,桡足类,而后投喂新鲜鱼糜。鱼种培养至10cm左右,按1.5尾/m2投入养成池中。

饵料以低殖杂鱼为主,辅以人工配料。鲈鱼抢食快,含量大,定时定量投喂很重要。投喂时要掌握鱼吃饱,又不浪费饵料。每次投喂先少投引鱼上浮抢食时再加大投喂量,待鱼下沉不抢食时中止投喂,日投饵次数和投饵量视季节而异。鲈鱼快速生长的适温季节、日投饵4-5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30%,低温的早春、晚秋,日投饵2-3次,占鱼体重的1-10%。

早晚巡塘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巡塘观察内容包括鱼体活动情况,池塘水色、气味、透明度变化及池塘防逃设施和敌害等。

要求透风,低潮时保持水深5m以上,水流畅通,每秒0.3m为宜,底质无障碍物,水质清新无污染,盐度变幅小。

养鲈网箱管架固定式和网体四角沉砂袋式。固定式是以金属管材做成略大于网箱的框架,把网箱扎其内定型;沉砂袋式是在网箱本体四角各吊一个4kg的砂袋,以固定网型。南方多以木板连制成合格的鱼排,用浮球浮于水面,以锚索 *** ,网箱挂在鱼排格中。北方以单网单浮体框架为多,各浮体网箱连接在海区 *** 浮绳上。

网口大小通常采用3×3m和4×4m,网深随时海区的水深而定,一般4-6m,网目随鱼体大小而定,选用网目原则以破一目而不逃鱼为准,网目应小于鱼体高的1/2。

鲈鱼当年养成商品鱼,其苗种应先暂养至10cm以上再计数放入网箱。每立方米网箱水体数20-30尾为宜,具体放养密度,还要根据鱼种规格,季节早晚海区条件、饵料贮备及养殖技术因素确定。

饵料以低值杂鱼为主,也可投喂颗料饵料.每次投喂应先少后多,待引鱼上浮抢食后再加大投饵量,日投饵量以吃饱不浪费为准,当鱼不抢食时应停止投喂.日投饵次数4-5次,早春晚秋水温低时日投2-3次。

经常洗刷网元,清除附着物,一般10-15天一次,必要时更换新网箱,勤查网箱、严防逃走漏。注意鱼情、水情及病害发生。

[症状]多见于春夏鱼种阶段。眼球出现白点,逐渐扩大遮盖整个眼球,严重者眼球突出脱落。此病可由饵料不新鲜、维生素缺乏而引起。

[防治]更新养殖水体,投喂新鲜饵料、饵料中添加维生素(尤其添加VB)。

[症状]鱼体出现絮状细菌,病鱼浮上水面慢游,食欲不振,消瘦死亡,多数为鱼体 *** 后感染所致。

[防治]更换新水,保持良好水质,以6×10-6的孔雀石绿 *** 溶5-10min。

[症状]以高温季节多见.鱼体局部脱鳞,充血溃烂。多因鱼体 *** 引起细菌感染所致,病鱼食欲不振,上浮慢游,消瘦死亡。

[防治]以20×10-6加氯霉素(或呋喃西林) *** 浴4h-5h。

[症状]病鱼腹胀***红肿、有 *** 粘液流出,鱼消瘦、食欲不振、重症者死亡。由饵料变质和饵料食脂高引起。

[防治]以0.1%的添加量配制呋喃唑酮 *** 饵,连续投喂5-7天。

西部鳜鱼之乡(鳜鱼在哪些地方有)-第1张图片-

[症状]鱼体寄生鱼虱,病鱼犯游不安,靠池壁摩擦,重者鱼体消瘦死亡。

[防治]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池水含 *** 量达0.25×10-6-0.3×10-6,隔3天再施 *** 一次,一般两次用 *** 可治愈,也可用纯淡水浸浴2-3分钟,鱼虱也可自行脱落。

[功效]健脾,补气,益肾,安胎。

[宜食]适宜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之人食用。

《食疗本草》:“安胎、补中,作鲑尤佳。”《嘉枯本草》:“鲈鱼,多食宜人,作蛙尤良。***甚香美,虽有小毒,不至发病。”

[忌食]根据前人经验,患有皮肤病疮肿者忌食。鲈鱼忌与奶酪同食。

崔禹锡:“鲈鱼肉多食发痃痔疮肿,不可同乳酪食。”《随息居饮食谱》:“鲈鱼,多食发疮患癖,其肝尤毒。中其毒者,芦根汁解之。”

[按语]鲈鱼分布在中国沿海一带及河口和江河中,江南水乡各地均产。在每100克鲈鱼肉中,含蛋白质17.5克,脂肪3.1克,碳水化合物0.4克,灰分1克,钙56毫克,磷131毫克,铁1.2毫克,核黄素0.23毫克,尼克酸1.7毫克。 *** 产者含粗蛋白19.39克,粗脂肪1.16克,灰分1.16克。

原料:鲈鱼1条(500~600克〕,熟火腿30克,笋片30克,香菇4朵,香菜少许。

辅料:姜片、葱丝各5克,盐5克,料酒15克,酱油少许,鸡汤50克。

准备:将鲈鱼去除内脏,收拾干净,擦净身上多余水分放入蒸盘中;将火腿切成与笋片大小相近的片,码在鱼身上;香菇用温水泡发,去蒂,切片,也码在鱼身及周围处,再将姜片、葱丝放入鱼盘中,再倒入盐、酱油、料酒;香菜择洗干净,切段备用。

做法:1.大火烧开蒸锅中的水,放入鱼盘,大火蒸8~10分钟,鱼熟后立即取出,拣出姜片、葱丝。

2.将鸡汤烧滚后,浇倒鱼身上,饰以香菜段即可。

Tips:1.如果没有鸡汤,可以用鸡精调入清水中来代替,加入鸡汤主要是增加清蒸鱼的鲜味,不加也可以。

2.用清蒸这种烹饪 *** *** 的鱼要尽量新鲜,除鲈鱼外,草鱼、武昌鱼、鳜鱼等也都可以。

特色:鲈鱼 *** 温,有补中气、滋阴、开胃、催乳等功效。鲈鱼秋后始肥,肉白如雪,有“西风斜日鲈鱼香”之说。

用料:肥猪肉225克,净鲈鱼肉300克,鸡蛋3个。

调料:精盐3茶匙,味精1.5茶匙,香油、胡椒粉各1茶匙,湿淀粉、干淀粉各0.5汤匙,花生油750克,ji汁、椒精盐各1碟。

*** :肥肉改成长5cm、宽3cm的长方形24片腌过。鲈鱼肉改成长约5cm、宽约3cm的长方片放精盐、味精、麻油、胡椒粉拌匀。

将鸡蛋、湿淀粉调成浓糊,用70%涂匀鱼肉,用30%将腌好的肥肉拌匀。用一大盘撒上干淀粉,把肥肉排在盘上,再将鱼肉贴在肥肉上。锅放底油烧热,端离火位,将鱼肉排在锅中,放回炉上半煎半炸至两面呈金黄,倒入漏勺控油。用剪刀剪齐摆放在盘中。另跟ji汁、椒盐同时上桌。

关于西部鳜鱼之乡和鳜鱼在哪些地方有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鳜鱼 哪些 西部 地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