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陇南的乞巧之乡的问题,以及和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陇南属于那个市的
截止2018年,陇南市隶属于甘肃省管辖,不属于那个市。
陇南,甘肃省下辖地级行政区(市),简称“陇”,位于甘肃省东南端,东接陕西省,南通四川省,扼陕甘川三省要冲,是连接兰白、对接成渝、衔接关天三大经济区的战略通道。
西北—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下辖武都区、康县、文县、成县、徽县、两当县、西和县、礼县、宕昌县1区8县。
陇南市位于甘肃南部,地处东经104°01′19″至106°35′20″,北纬32°35′45″至34°32′00″。北与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武山县、甘谷县接壤;南抵四川盆地,与广元市、青川县、绵阳市平武县和阿坝州九寨沟县毗连;
西依甘南高原与迭部县、舟曲县和定西市的岷县;东接秦巴山地,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略阳县、勉县和宝鸡市凤县为邻。全市东西长约237千米,南北宽约230.5千米,土地面积27 *** 3平方千米,占甘肃省面积的8.67%。
中华人民 *** 国建国后陇南历史沿革:
1949年7月,西北局在西安组建武都分区行政 *** 专员公署,辖武都县、西固县、文县、康县、西和县和礼县;11月25日, *** 任命王治岐为甘肃省 *** *** ,撤销武都专员公署改为省 *** ;12月9日,武都 *** 宣告甘肃全境解放。
1950年5月,岷县划归武都专区。1951年4月,武都分区行政专员公署更名为武都区专员公署。1954年,西固县治迁宕昌并改名为宕昌县。
1955年2月,武都区专员公署更名为武都专员公署。1956年,礼县、西和县、成县划归天水专区。1958年4月,武都专区全境划归天水专区。1961年11月,恢复武都地区,辖武都县、康县、成县、文县和宕昌县。
1963年10月,岷县重新划归武都专区管辖,这次调整后,直至1985年6月,武都地区下辖武都、岷县、宕昌县、文县、成县和康县。
1985年5月14日,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管辖武都县、宕昌县、文县、成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和两当县,原属武都地区的岷县划归定西地区管辖;6月1日,武都地区正式更名为陇南地区。
2004年1月,撤销陇南地区和武都县,设立地级陇南市,陇南市设立武都区。
二、第八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在西和隆重开幕
1、第八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在西和隆重开幕
2、 8月3日,以“走进魅力陇南·探源西和乞巧”为主题的第八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在西和县隆重开幕,下面就跟着我一起看看究竟!
3、应邀出席的嘉宾有:国际嘉宾: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艾哈桑·布哈利法,德国驻华 *** 财经参赞诺伯特; *** 和国家有关部委嘉宾:全国妇联副 *** 、 *** 处 *** 崔郁,中国文联副 *** 杨承志,中 *** 协分 *** 组 *** 、驻会副 *** 邱运华,中 *** 协副 *** 万建中;省市领导有:副 *** 夏红民,省妇联 *** 苏君,省文化厅 *** 组成员、图书馆馆长郭向东,省旅游发展委副主任何效祖, *** 甘肃总队 *** 部主任黄汉京,省 *** 厅巡视员刘增新,省文联副 *** 王登渤,省民协副 *** 路学军,市委 *** 孙雪涛,市 *** *** 会主任杨全社,市 *** *** 、市委政法委 *** 杨秋红,及市领导张昉、田广慈、岳金林、王晓平、李兴华、张俊兰等。市委 *** 、常务副 *** 李东新主持开幕式。
4、开幕式上,艾哈桑·布哈利法、崔郁、邱运华、孙雪涛分别致辞。夏红民致辞并宣布第八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开幕。
5、艾哈桑·布哈利法在致辞中说,中国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国度,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神奇灵秀的自然风光,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浓郁奔放的民族风情。甘肃省陇南市就是一个全部具备这些元素的 *** *** 城市。据了解,陇南市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出生地,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个封建帝国秦王朝的发祥地,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民俗风情多姿多彩,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陇南市拥有很多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和乞巧女儿节、文县白马“池哥昼”、武都高山戏等,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 中,陇南西和的乞巧女儿节很具有 *** *** 和原生态 *** ,拥有几 *** 的历史积淀,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因其历史传承久远、歌舞表演精彩、唱词通俗易懂、活动程序完整、参与人数众多,在中国的七夕文化中具有唯一 *** ,是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希望可以看到与乞巧文化相关联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可以走进乞巧人家,认知原生态的乞巧文化,了解勤劳智慧、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的陇南人民。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和此次来到陇南西和的所有驻华使节一起,进一步推动乞巧文化走向世界,为陇南、西和的文化、经济、旅游等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6、崔郁在致辞中说,弘扬乞巧文化,凝聚女 *** 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对于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至关重要。
7、甘肃省委、省 *** ,立足国情,立足省情,在陇南西和“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连续八年举办乞巧女儿节,每年一个主题一个愿景,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打造巧字招牌,大力培育“巧嫂、巧妹”劳务品牌。在陇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古老的乞巧文化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仅充分展示了悠久文明传承至今的'文化自信,而且在激励广大妇女实干兴家、发展立家,激发贫困妇女内生动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甘肃各级 *** 部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布局中,赋予乞巧文化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给予乞巧文化产业发展更多的优惠政策,引导激发更多女 *** 创业创新的活力,推动女 *** 在传承乞巧精神中精准脱贫;希望国际社会和各界社会组织,立足“ *** ”文化交流,发挥女 *** 在乞巧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搭建各类国际国内文化交流平台,拓宽文化产业市场流通渠道,推动乞巧文化向更广的领域传播;希望广大妇女继续传承勤劳善良、智慧坚韧、创新进取、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不断完善自我,以不让须眉的巾帼之志,以 *** 创新的时代精神,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绽放夺目光彩!
8、邱运华在致辞中说,甘肃陇南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深厚的历史积淀,秀美的自然风光,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和汇合,形成了独特的陇南文化资源。
9、作为源于甘肃陇南一带秦人之风,西和乞巧节因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程式保留之完整被民俗专家们称为中国乞巧民俗的“活化石”。
10、近年来,在甘肃省委、省 *** 的坚强领导下,陇南在乞巧民俗的传统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 、 *** 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国文联对口帮扶陇南。多年来,中国文联着重发挥文艺人才的优势,注重项目的来源和学习,在文化帮扶方面有了一些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果。当前,陇南正处在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陇南特色文化大市的目标,陇南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诠释着古老文化、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为陇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和文化支撑。希望通过乞巧女儿节的举办,让人们从乞巧文化的历史积淀中感悟中华民族精神人文之美好,吸取中华传统美德之精华,从而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凝聚中国人的心,铸造中国人的魂,让乞巧文化走进现代生活,更好地传承民族技艺,延续文化血脉,使之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节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更大的作用。
11、夏红民在致辞中说,乞巧文化是甘肃丰富文化资源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是起源并流传于甘肃陇南西汉水流域的民俗文化活动,源远流长,久盛不衰,体现了中国传统女 *** 敬畏自然、尊重劳动、展示慧巧、感恩拥有的精神内涵和中国现代女 *** 争取平等、自立自强,追求理想、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2、近年来,陇南市立足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禀赋,按照“保护为主、抢救之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加大乞巧文化保护传承力度,使乞巧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焕发出了绚丽光彩。第八届陇南乞巧女儿节作为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以“走进魅力陇南?探源西和乞巧”为主题,旨在邀请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和国内外文化界、学术界的精英,亲临乞巧文化的发源地,充分感受乞巧之乡的文化魅力和时代气息,亲身领略 *** 乞巧文化的神奇与魅力、陇上江南的迷人风采和独特风韵,共同探讨乞巧民俗文化及其传承、乞巧文化对现代女 *** 成长的意义,共享加强非遗项目保护的经验,加快推动陇南乞巧女儿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程。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陇南的建设和发展,多到甘肃指导工作、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共同品味陇原大地的独特风韵与迷人风采,感受古丝绸之路的时代气息。同时,希望陇南市进一步深入挖掘乞巧文化所蕴藏的独特内涵,把乞巧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世界非遗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使乞巧这一古老传统的民俗活动走出甘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3、孙雪涛在致辞中 *** 陇南人民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陇南 *** 发展事业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国际友人和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14、他说,陇南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中国大秦帝国的发祥地,也是孕育秦早期文化的摇篮地。以秦文化、西狭颂文化、三国文化为 *** 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以氐羌文化、白马人文化为 *** 的民俗文化个 *** 鲜明,以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两当兵变红色 *** 文化园区为 *** 的红色文化催人奋进,特别是发端于伏羲文化的西和乞巧,传承了秦人古老遗风,伴随着秦帝国的不断强盛,逐步在古代中国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区内盛行,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陇南市以“传续文化基因,保护文化根脉,彰显文化自信”为宗旨,大力实施乞巧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完善传承人认定 *** ,组建乞巧文化传习所、乞巧文化博物馆、校园乞巧艺术团,扶持培养和评选命名一批“乞巧世家”“乞巧之家”和“乞巧文化传承人”,使西和乞巧这朵中华灿烂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散发出迷人“幽香”。陇南乞巧女儿也勇立“互联网+”潮头,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女电商、女艺人、女个体户和女 *** ,用勤劳、智慧和灵巧,撑起了令人点赞的“半边天”。乞巧文化 *** 了珍视女 *** 发展的价值观,是跨越国界、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守护乞巧,传承乞巧,分享乞巧,不仅有利于弘扬广大女 *** 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新精神,而且有利于展示广大女 *** 自觉进取、创造价值、追求梦想的新风采。孙雪涛表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让乞巧文化造福社会,营造尊重女 *** 、关爱女 *** 、保护女 *** 的良好氛围,让乞巧文化走出陇南、走向世界。希望在申报世界非遗的新征程上,能继续得到全国妇联、 *** 、中国文联、中 *** 协等部门、领导以及各位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早日实现280万陇南人民的梦想。
15、本届乞巧女儿节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 *** 间文艺家协会指导, *** 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旅游发展 *** 会、甘肃省 *** 外事办公室、甘肃省妇女联合会、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 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 *** 主办, *** 西和县委、西和县人民 *** 和 *** 礼县委、礼县人民 *** 承办。
16、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 *** 协等 *** 和国家部委有关领导;省文化厅、省旅发委、省妇联、省文联、省民协等省直部门负责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逵夫、教授韩高年,兰州大学教授柯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晔原,中国艺术基金会 *** 谢向英,全国青联 *** 、北京德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圣州等民俗专家、学者;人民网、 *** 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新华社甘肃分社、中新社甘肃分社、《经济日报》甘肃站、《 *** 》甘肃站、《农民日报》甘肃站、《中国青年报》甘肃站、《 *** 商报》甘肃站、 *** 紫荆 *** 甘肃站,新华网甘肃分公司、新华社 *** 客户端、甘肃省广电总台新闻中心、《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中国甘肃网、每日甘肃网、甘肃发布等40多家 *** 、 *** 驻甘和省级媒体应邀参加开幕式。
17、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与嘉宾一同观看了乞巧程式展演,并深入西和县乞巧文化苑、晚霞湖、乞巧民俗展馆、电商双创园等地进行了观摩。
三、甘肃第十一届陇南乞巧女儿节时间+活动内容
1、陇南乞巧女儿节已经确定时间在7月31日开启,乞巧节是中国非常著名的传统节日,一般还跟七夕在联系在一起。这次的活动将会持续七天八夜,更多精彩的活动内容将会在后续展开,更多详细的活动内容,一起来看看。
2、将于7月31日开幕期间举行13项系列活动
3、7月23日上午,省 *** *** 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消息,第十一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将于7月31日在西和拉开帷幕。据介绍,第十一届陇南乞巧女儿节乞巧活动将从7月31日(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持续至七月初七深夜,在长达七天八夜的时间里,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和送巧七个固有程式展演,届时还将举行第十一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开幕式、著名学者乞巧文化讲坛、“我们的节日·乞巧”理论研讨活动、民间乞巧民俗文化体验活动、“舞动乞巧广场舞”创编及展演体验、乞巧之乡“巧嫂巧妹巧汉子”才艺大赛、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摄影展、西北五省区秦腔会演、西和县青少年轮滑表演、乞巧之乡美食节、麻纸书画作品展及麻纸 *** 工艺展、巾帼巧手工艺作品展、乞巧女儿节电商狂欢节及其他经贸活动等13项系列活动。
4、活动之一:第十一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开幕式。
5、8月1日(农历七月初一)19:30在西和县伏羲文化广场举行,有关领导和来宾致辞,宣布第十一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开幕。
6、活动之二:著名学者乞巧文化讲坛。8月1日(农历七月初一)20:00—21:30,西和县城仇池广场,邀请国内著名文化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以文化访谈的方式深度讲解乞巧文化、伏羲文化、仇池文化、先秦文化等,进一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结合新的时代主题,提炼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加以宣传和弘扬,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
7、活动之三:“我们的节日?乞巧”理论研讨活动。
8、8月2日,由中 *** 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乞巧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全国 *** 乞巧文化理论研讨活动。届时,将有来自全国著名民俗专家学者和省内乞巧研究专家60多位,汇集一堂,对陇南西和乞巧文化的独特 *** 和时代意义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交流。
9、活动之四:民间乞巧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10、7月31日(农历六月二十九)至8月7日(农历七月初七),在西和、礼县民间乞巧活动流传的乡镇、村(社区)设立乞巧点,广泛组织开展民间乞巧活动。
11、组织参会嘉宾、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和旅游者现场观摩体验。特别突出参与和互动,以乞巧演出为主,在晚霞湖周边集中开展趣味 *** 和参与度都较高的系列活动。在农历七月初一当天,在晚霞湖周边集中组织开展民间乞巧、“舞动乞巧广场舞”全民体验、西和美食品鉴、麻纸 *** 工艺展示、电商产品展示及推介等活动,让来宾和游客都能够参与其中,增强节会的吸引力。
12、活动之五:“舞动乞巧广场舞”创编及展演体验。
13、7月31日(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8月7日(农历七月初七),在西和县晚霞湖悦湖广场及城区各广场,以乞巧活动的部分音乐和舞蹈为基本素材,进行创作和编排,创作形成有乞巧特色、韵律优美、易于学习的广场舞音乐和广场舞舞蹈。加以推广和普及,让乞巧文化进一步走进日常生活,走进老百姓生活的每一天。创作推广完成后,争取全县的健身广场舞都以“舞动乞巧广场舞”为主,通过“抖音”网红推介等方式,力争使“舞动乞巧广场舞”火起来。七月初一在晚霞湖悦湖广场组织较大规模的“舞动乞巧广场舞”展示体验活动,每一位嘉宾和游客都可以参与其中跳起来,亲身体验乞巧文化的魅力。
14、活动之六:乞巧之乡“巧嫂巧妹巧汉子”才艺大赛。
15、7月31日(农历六月二十九)至8月7日(农历七月初七)在西和县城南湿地公园举行。广泛宣传发动,通过预赛、初赛、复赛等方式开展西和山歌、乞巧歌舞、手工 *** 、绝活技艺等各个方面的才艺大赛,发现和培养文艺人才,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突出群众参与 *** ,人人可观赏,人人可参与。计划开展西和民间山歌比赛、西和民间乞巧歌舞比赛、现代歌舞比赛等三项比赛。
16、活动之七: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摄影展。
17、8月1日(农历七月初一)至8月7日(农历七月初七)在西和县城乞巧文化苑展出。征集新旧摄影作品,组织摄影照片展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 *** *** 以来的巨大变化和非凡成就,展现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和奔跑追梦的奋斗精神,进一步凝聚全市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奋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18、活动之八:西北五省区秦腔会演。
19、7月31日(农历六月二十九)至8月7日(农历七月初七)在西和县体育场演出。邀请西北五省区秦腔表演名家,会同西和县乞巧演艺中心的演员进行秦腔演出。
20、活动之九:西和县青少年轮滑表演。
21、乞巧女儿节期间在西和县文化广场组织青少年轮滑爱好者进行轮滑比赛,展示我县青少年良好的滑轮技艺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全县青少年中形成崇尚健康向上生活方式的良好风尚。
22、8月1日(农历七月初一)至8月7日(农历七月初七)在西和县晚霞湖悦湖广场或者晚霞湖周边“农家乐”组织有西和特色的各种美食小吃进行集中展示和推介,让来宾和游客品尝到西和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23、活动之十一:麻纸书画作品展及麻纸 *** 工艺展。
24、8月1日(农历七月初一)至8月7日(农历七月初七)在西和县城乞巧文化苑(老县衙院内)专题展出西和麻纸书画作品。现场展销西和麻纸。现场进行麻纸书画创作。在晚霞湖悦湖广场进行麻纸 *** 工艺的流程展示。
25、活动之十二:巾帼巧手工艺作品展。
26、8月1日(农历七月初一)至8月7日(农历七月初七)在西和县晚霞湖悦湖广场及县城乞巧文化苑展出并销售西和刺绣、草编、柳编、剪纸、手工 *** 等各类工艺作品。同时对陇南九县区的巾帼巧手工艺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在晚霞湖悦湖广场组织巾帼巧手现场展示刺绣、剪纸、草编等各类巧手技艺。
27、活动之十三:乞巧女儿节电商狂欢节及其他经贸活动。
关于陇南的乞巧之乡,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