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醴陵文化之乡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醴陵文化之乡的知识,包括醴陵人文特色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醴陵总共有多少个镇
截至2019年8月,醴陵共辖19个镇,分别是:白兔潭、李畋、浦口、王仙、沩山、东富、孙家湾、泗汾、沈潭、船湾、明月、嘉树、茶山、石亭、均楚、板杉、 *** 、枫林、官庄。
白兔潭镇,隶属于湖南省醴陵市,位于醴陵市东北部,距醴陵市区25公里,与上瑞高速、浙赣复线、沪昆高铁相距不到20公里,新106国道穿境而过,主产 *** 鞭炮,是醴陵东部的 *** 、经济、文化中心,湘东赣西的商贸重镇。现辖1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全镇总面积72.03平方公里。
李畋镇是湖南省醴陵市下辖的一个镇,位于醴陵市东北部,与浏阳市和江西上栗县相邻,G106国道贯穿全镇。全镇总面积122.59平方公里,辖14个村、南园、海棠2个居委会。李畋镇工业发达,以花炮、采矿、机械、造纸为主。
浦口镇,隶属于湖南省醴陵市,位于醴陵市东北部,全镇总面积79.13平方千米,辖20个建制村,4个居委会。浦口镇是醴陵工业重镇,该镇工业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形成了电瓷电器、 *** 鞭炮、建筑建材、日用炻瓷、彩印包装、机械制造六大支柱产业。
王仙镇,隶属于湖南省醴陵市,是醴陵市东北部的门户、工业重镇和经济强镇,拥有牢固的工业基础,全民的工业意识,高素质的工业人才,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布局合理,形成了日用陶瓷、电瓷、瓷坭、纸业、活塞环、鞭炮 *** 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
沩山镇,隶属于湖南省醴陵市,辖东堡、土埠桥、新庵、大塘坳、望仙桥、沩山、漏水坪、大林、老鸦山、赤竹、东坑、泉源12个建制村,总面积86.03平方千米。沩山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境内瓷泥、耐火石矿藏储量丰富,品质优良,产品畅销全国,沩山村是醴陵瓷业的生产发祥地。
二、醴陵市属于哪个市
醴陵是湖南省辖县级市,由株洲市代管。
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1985年撤县设市。因盛产陶瓷、花炮,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产地、中国“国瓷”“红官窑”所在地和花炮祖师李畋故里,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花炮之都”。
醴陵之名早于秦始,东汉置县,两千余载未易其名。南朝文学家江淹曾封醴陵侯,朱熹、王守仁、左宗棠曾在醴陵渌江书院传经布道。历史厚重、科教昌荣,获评“中华诗词之乡”。人文鼎盛、将星璀璨,在近代史上被誉为 *** 苏区县和“ *** 将军县”。
醴陵陶瓷、花炮两大产业绵延 *** ,陶瓷有40多个品种、1500多个国家专利。电瓷占世界市场的30%左右,日用瓷占世界市场的11%左右,陶瓷出口占全国的40%。独创的釉下五彩瓷1915年与国酒茅台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金奖,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春秋战国,属楚国黔中郡。秦朝,属长沙郡临湘县。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属长沙国临湘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封长沙相刘越为醴陵侯。食邑600户,并建侯城于转步古城村。
东汉,从临湘县划出一部分置醴陵县,并从湘南县划入部分地区。时县境东到江西杨岐山,西至湘江沿岸。据此,醴陵建置伊始。三国时,醴陵属吴国荆州长沙郡。隋朝,属荆州长沙郡。大业三年(607),改临湘为长沙县,撤醴陵并入长沙。
唐朝,唐武德四年(621),复从长沙县划出置醴陵县。宋朝,属荆湖南路潭州长沙郡。元朝,属湖广行省天临路。元贞元年(1295)升为中州,天历年间(1328~1330)由州降为县,至正二十四年(13 *** )复升为州。
明朝,洪武二年由州改县,属湖广布政使司潭州。清朝,康熙三年(16 *** ),隶属湖南 *** 宝道长沙府。 *** 元年(1912年),属湖南省湘江道。1937年属之一行政 *** 区。1949年7月,醴陵和平解放,属湖南 *** 沙专区。
1952年,长沙专区改名湘潭专区。醴陵属湘潭专区。1959年1月,渌口、姚家坝等乡镇共349.3平方公里地域划入株洲市郊区管辖。1983年7月,醴陵县划入株洲市管辖。1985年8月,撤县建市(县级市)。
参考资料来源:醴陵市人民 *** -市情
三、醴陵民俗风情有哪些详细点。谢谢
1、历史上醴陵的民风民俗与醴陵的历史渊源、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文化和历代 *** 迁徙等因素相关连。主要特点是:
2、——民风强悍历史上醴陵屡遭兵燹,自然灾害频繁,生活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人们 *** 与兵匪和自然灾害作斗争。久而久之,醴陵人逐步形成争强好胜、粗犷豁达、勤劳勇敢,敢作敢为,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地方民俗风尚。延至近代,喜好争斗,尚武习武之风依然浓厚。自 *** 以来,以至将军辈出,习武从军者众多。
3、—— *** 度高自明朝初起以后,大批 *** 涌入。以华东、华南为主的地域文化进入本土。便利的交通地理条件,使历朝历代对外交流扩展, *** 迁徙频繁。以致人气旺盛,物流发达,信息灵通,从而形成思想观念更新快,爱赶时髦、爱抢风头,办事一哄而起的从众风俗。一般不封闭保守和排外。
4、——工于谋划醴陵古农耕文化发达,社会开化较早。在生产生活和频繁的对外交往中,醴陵人形成聪慧机敏、善于思考谋划和投机取巧的习 *** 。外出闯荡的醴籍人士大都能有所成就。以致于周边县市称醴陵人为“醴陵拐子”。
5、——淳朴尚义总体上看,以往醴陵 *** 都勤劳朴实,崇尚礼节,崇俭黜奢,务本重农,安土重迁,热情好客,情感细腻,乡土意识浓厚。有一定的宗族观念,但基本不存在宗族冲突与械斗。
6、进入现代社会, *** *** 和 *** 重视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传统民风民俗中的优良部分大都传承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一些风俗习 *** 也在发展变化。如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比较盛行的风尚有艰苦奋斗、爱 *** 爱国、大公无私、突出 *** 、阶级斗争、互相帮助、无私奉献、礼貌待人、厉行节约、拥军爱民、尊老爱幼等,均体现出特定时代的基本特征。
7、 *** *** 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醴陵的民风民俗进一步发展演变,并与 *** 和 *** 推崇的道德风尚及精神文明规范相融合。其时代 *** 日益凸显,而地方 *** 相对淡化。
8、至2002年前后,醴陵民间较为流行和推崇的风尚习俗主要有:开拓进取、崇利重商、离乡离土、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崇尚科学、尊纪守法、见义勇为、敬老爱幼、尊重知识、扶贫济困、捐资助教、礼貌待人、敬业爱岗等。传统的民风民俗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保留下来。同时还形成一些新的流行时尚,主要反映在生产、生活、岁时、礼仪、交往等方面。
四、醴陵行政区划
醴陵市位于湖南东部,地处罗霄山脉北段西沿,湘江支流渌水流域。它东与江西省萍乡市接壤,北邻长沙浏阳市,南与攸县相连,紧靠经济活跃的长株潭 *** 地区。
根据2005年的数据,醴陵市行政区划包括4个街道:阳三街道、西山街道、黄泥坳街道和来龙门街道,以及18个镇(如南桥镇、富里镇、王仙镇等)和8个乡(如东堡乡、孙家湾乡等)。市人民 *** 设在河西 *** 路。
截至那时,全市管辖56个居委会和342个村委会,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驻地和邮政编码,总面积覆盖广泛,人口分布也各有特点。例如,阳三街道面积为23.0平方公里,人口3.9万人,而石亭镇则有107.0平方公里,人口3.7万人。
醴陵因盛产陶瓷和 *** ,被誉为“瓷城”,并且荣获“中国花炮之都”的美誉,尤其以釉下五彩瓷闻名于世,拥有近两 *** 的陶瓷 *** 历史。清朝时期,醴陵的瓷业开始蓬勃发展。此外,这里还是全国粮食高产区,林业资源丰富,拥有多种珍贵树种,且是非金属矿产和金属矿产的重要产地。
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醴陵注重科技兴市,科技进步显著,教育、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同步发展,名胜古迹众多,如云岩寺、清兴寺等,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东汉初置县,1985年撤县设市,现辖2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157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盛产陶瓷、花炮,为釉下五彩瓷原产地、中国“红官窑”所在地和花炮祖师李畋的故里,被评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花炮之都”。综合实力位居湖南省县域前五强。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醴陵文化之乡和醴陵人文特色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