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入海孔子之乡,山东孔孟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6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蛟龙入海孔子之乡,以及山东孔孟之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有关龙的成语
  2. 关于龙的诗句20个
  3. 孔子游国翻译文言文

一、有关龙的成语

1、祖龙之虐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祖龙,指秦始皇。

2、掷杖成龙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 *** ,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3、直捣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4、真龙天子旧时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以为皇帝的代称。

5、云蒸龙变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6、云起龙骧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7、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8、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9、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10、元龙豪气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 *** 格豪放。

11、元龙高卧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12、鱼质龙文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13、鱼龙曼衍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14、鱼龙曼延亦作“鱼龙漫衍”。亦作“鱼龙曼衍”。①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 *** 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②喻虚假多变,玩弄权术。

15、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16、鱼龙变化谓鱼变化为龙。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 *** 变化。

17、一世龙门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18、一龙一猪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

19、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20、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21、 *** 店飞龙飞龙:指中 *** 龙骨。 *** 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22、匣里龙吟宝剑在匣中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原指剑的神通,后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见用。

23、舞凤飞龙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24、卧虎藏龙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25、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26、托凤攀龙〖解释〗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27、讬凤攀龙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28、土龙沐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29、土龙刍狗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30、屠龙之技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蛟龙入海孔子之乡,山东孔孟之乡-第1张图片-

31、屠龙之伎比喻虽有很高造诣却不切实用的技能。

32、痛饮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

33、岁在龙蛇《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谓命

34、事火咒龙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35、 *** 居龙见居:静居;见:出现。静如 *** 而动如龙。

36、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37、神龙失埶喻失去权位。埶,同“势”。

38、神龙马壮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

39、神龙见首不见尾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40、神龙见首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后以“神龙见首”指诗文跌宕多姿。

41、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42、日角龙颜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日角龙颜”为帝王的贵相。

43、日角龙庭旧时相术家谓天庭隆起为龙庭。“日角龙庭”为帝王的贵相。

44、人中 *** 〖解释〗比喻人中豪杰。

45、群龙无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

46、雀马鱼龙泛指珍禽异兽。语本《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47、青龙金匮指六辰。谓良辰吉日。旧时星命家以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司命等六辰为吉神,六辰值日,诸事皆宜,为黄道吉日。

48、乔龙画虎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49、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50、潜龙伏虎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51、前怕龙,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52、骑龙弄凤①比喻成仙。②比喻腾达。

53、烹龙炮凤〖解释〗①比喻烹调珍奇肴馔。亦形容菜肴豪奢珍贵。②比喻高超的艺术技艺。亦作“烹龙庖凤”。亦作“烹龙煮凤”。

54、烹龙炮凤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55、配套成龙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 *** 。

56、炮龙烹凤〖解释〗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也指一种肴馔名。同“炮凤烹龙”。

57、炮凤烹龙〖解释〗①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②指一种肴馔名。

58、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59、炮凤烹龙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60、盘龙卧虎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

61、攀龙附骥〖解释〗攀:攀附;骥:好马。比喻攀附圣贤,归附俊杰。

62、攀龙附凤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63、描龙绣凤指精美的手工刺绣。泛指古代女红。亦作“描鸾刺凤”、“描龙刺凤”。

*** 、曼衍鱼龙曼衍:亦作“漫衍”、“曼延”,巨兽名,古代仿照它排演百戏节目。鱼龙:古代百戏节目。古代演出的杂戏名。比喻事物的离奇变幻。亦作“鱼龙曼衍”。

65、马足龙沙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地方。

66、马如游龙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67、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68、龙争虎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69、龙蛰蠖屈喻隐居不仕。语本《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70、龙章凤姿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71、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72、龙驭上宾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 *** ,为天帝之宾。

73、龙游曲沼传说龙耀五彩,所以以游龙为喻。沼:池子。

74、龙吟虎啸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75、龙阳泣鱼《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

76、龙言凤语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77、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78、龙行虎步形容帝王的仪态,比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

79、龙行虎变《易·干》:“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 *** ,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后遂以“龙行虎变”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80、龙兴云属《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后遂以“龙兴云属”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

81、龙心凤肝喻指极珍贵稀有的名菜。

82、龙翔凤翥①喻瀑布飞泻奔腾。②喻神采飞扬。

83、龙骧麟振龙骧,昂举腾跃貌。麟振,语出《诗·周南·麟之趾》:“鳞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毛传:“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因以“龙骧麟振”喻将军恩威兼备。

84、龙骧虎视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85、龙骧虎步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86、龙骧凤矫龙腾凤飞。喻指行动迅猛。

87、龙骧豹变喻书法气势壮盛而善于变化。

88、龙威虎震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90、龙跳虎卧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91、龙跳虎伏犹言龙腾虎卧。喻笔势。

*** 、龙腾虎跃腾:飞腾;跃:跳跃。像龙在飞腾,像虎在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

93、龙腾虎蹴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94、龙腾凤集喻王业兴盛,英雄会合。

95、龙腾豹变喻议论风发,能言善辩。

96、龙潭虎穴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97、龙潭虎窟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98、龙首豕足犹言牛头不对马嘴。谓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99、龙生九子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100、龙神马壮谓像骏马一样的有精神。

101、龙伸蠖屈形容笔势飞动,书法高超。

102、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103、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104、龙跧虎卧犹言龙蟠虎踞。喻山势逶迤起伏。

105、龙去鼎湖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因以

106、龙屈蛇伸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107、龙潜凤采喻英俊之士才能未展现。

108、龙蟠虎绕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09、龙蟠虎踞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110、龙蟠凤逸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没有人赏识。

111、龙盘虎踞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12、龙盘凤翥①喻山势雄壮蜿蜒。指王者的气象。②喻书法笔势飞动貌。

113、龙盘凤舞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气象。

114、龙拏虎攫犹言龙争虎斗。喻笔势遒劲、奔放。

115、龙门点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故以“龙门点额”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

116、龙眉凤目形容贵人相貌不同寻常。

117、龙马精神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118、龙 *** 阁①帝王的宫殿、楼阁。②喻指封建 *** 者的巢穴。

119、龙驹凤雏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常作恭维语。

120、龙精虎猛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

121、龙荒朔漠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国家。

122、龙荒蛮甸指边远蛮荒之地。亦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

123、龙化虎变《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 *** 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后因以“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

124、 *** 风云①《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后以“ *** 风云”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②指君臣遇合。

125、龙胡之痛《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昂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

126、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127、龙肝凤脑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128、龙肝豹胎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129、龙飞凤翔①谓帝王的兴起。②比喻仕途得意,飞黄腾达。

二、关于龙的诗句20个

1.关于龙的20个词语

龙驰虎骤、龙雏凤种、龙德在田、龙雕凤咀、龙断可登

龙驰虎骤、龙雏凤种、龙德在田、龙雕凤咀、龙断可登

龙断之登、龙蹲虎踞、龙多乃旱、龙幡虎纛、龙飞凤舞

龙飞凤翔、龙飞凤翥、龙飞虎跳、龙凤呈祥、龙肝豹胎

龙肝凤脑、龙肝凤髓、龙 *** 蛇神、龙翰凤雏、龙翰凤翼

龙胡之痛、 *** 风云、龙化虎变、龙荒蛮甸、龙荒朔漠

龙江虎浪、龙精虎猛、龙驹凤雏、龙举云兴、龙举云属

龙 *** 城、龙 *** 池、龙 *** 阁、龙 *** 阙、龙马精神

龙眉豹颈、龙眉凤目、龙门点额、龙鸣狮吼、龙拏虎攫

龙拏虎跳、龙拏虎掷、龙攀凤附、龙盘凤舞、龙盘凤逸

龙盘凤翥、龙盘虎踞、龙盘虎拏、龙蟠凤逸、龙蟠凤翥

龙蟠虎伏、龙蟠虎踞、龙蟠虎绕、龙蟠虬结、龙潜凤采

龙屈蛇伸、龙去鼎湖、龙跧虎卧、龙蛇飞动、龙蛇飞舞

龙蛇混杂、龙伸蠖屈、龙神马壮、龙生九种、龙生九子

龙首豕足、龙潭虎窟、龙潭虎穴、龙韬豹略、龙腾豹变

龙腾凤集、龙腾虎蹴、龙腾虎踞、龙腾虎啸、龙腾虎跃

龙腾虎踯、龙腾虎掷、龙跳虎伏、龙跳虎卧、龙头锯角

龙头蛇尾、龙威虎震、龙威燕颔、龙骧豹变、龙骧凤矫

龙骧虎步、龙骧虎视、龙骧虎啸、龙骧虎跱、龙骧蠖屈

龙骧麟振、龙翔凤舞、龙翔凤跃、龙翔凤翥、龙翔虎跃

龙心凤肝、龙兴凤举、龙兴云属、龙行虎变、龙行虎步

龙血凤髓、龙血玄黄、龙言凤语、龙颜凤姿、龙阳泣鱼

龙吟虎啸、龙游曲沼、龙驭上宾、龙御上宾、龙跃凤鸣

龙跃鸿矫、龙跃虎踞、龙战虎争、龙战玄黄、龙战鱼骇

龙章凤彩、龙章凤函、龙章凤姿、龙章麟角、龙章秀骨

龙蛰蠖屈、龙争虎斗、龙争虎战、龙睁虎眼、龙姿凤采

鳌愤龙愁笔底龙蛇扳龙附凤白龙鱼服笔走龙蛇乘龙佳婿乘龙快婿乘龙配凤成龙配套藏龙卧虎禅世雕龙车水马龙鼎成龙去鼎成龙升打凤捞龙打凤牢龙 *** 牢龙鼎湖龙去雕龙画凤得婿如龙二龙戏珠凤表龙姿附凤攀龙凤骨龙姿风虎云龙凤狂龙躁飞龙乘云伏龙凤雏 *** 龙阙放龙入海伏虎降龙飞龙在天凤毛龙甲凤髓龙肝凤舞龙飞凤舞龙蟠凤箫龙管诗句: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1.关于龙的诗句2.长恨歌3.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4.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5.春江花月夜6. [作者]张若虚 [朝代]唐7.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8.青玉案·元夕9.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10.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 鱼龙舞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2. [作者]李白 [朝代]唐1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14.雁门太守行15. [作者]李贺 [朝代]唐16.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7.蜀道难18. [作者]李白 [朝代]唐19.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0.离 *** 21. [作者]屈原 [朝代]先秦22.麾蛟 *** 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23.离 *** 24. [作者]屈原 [朝代]先秦25.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26.离 *** 27. [作者]屈原 [朝代]先秦28.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29.逢入京使30. [作者]岑参 [朝代]唐3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32.清明33.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34.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35.从军行36. [作者]杨炯 [朝代]唐37.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38.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9. [作者]佚名 [朝代]汉40.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41.出塞二首42.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4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44.从军行七首45.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46.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47.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48.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49.风虎云龙50.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51. [作者]李煜 [朝代]五代52.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53.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54. [作者]岳飞 [朝代]宋55.想当年、花遮柳护, *** 龙阁56.鹤冲天·黄金榜上57. [作者]柳永 [朝代]宋58.偶失龙头望59.山有扶苏60.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61.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62.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63.《长恨歌》唐·白居易 ***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65.《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66.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 鱼龙舞67.《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6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6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70.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1.《雁门太守行》唐·李贺7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73.《蜀道难》唐·李白74.麾蛟 *** 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75.《离 *** 》先秦·屈原76.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77.《离 *** 》先秦·屈原78.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79.《离 *** 》先秦·屈原80.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唐·岑参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宋·黄庭坚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从军行》唐·杨炯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汉·佚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二首》唐·王昌龄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从军行七首》唐·王昌龄风虎云龙《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宋·王安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五代·李煜想当年、花遮柳护, *** 龙阁《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宋·岳飞偶失龙头望《鹤冲天·黄金榜上》宋·柳永。

1、亦知清戒守仙规,燕血尘埃岂嗜宜。为虚化实是何日,弃甲成林会有时。已笑痴儿执凡铁,驱云驾雾奈何之。——《咏龙》唐萧旷

译文:知道遵守神仙的戒律戒规,特别喜欢飘浮于宇宙间的 *** 颗粒。什么时候会化成龙呢,总有一天会脱甲成龙。那时候就会笑看这些拿着凡铁的人们,腾云驾雾而去,你们能奈我何。

2、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杜甫《梅雨》

译文: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龙在嬉戏,形成一个个漩涡达到河岸又返回来。

3、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重有感》唐代李商隐

译文:哪能有蛟龙为失水而愁的道理,偏没有鹰隼在高爽的秋空遨游。

4、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唐代韩愈

译文:你的歌声酸楚歌辞也悲苦,没有听完热泪就纷纷下落。洞庭湖水连天九疑山高峻,湖中的蛟龙出没猩鼯哀号。

5、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杜甫《绝句四首》

译文:清溪有蛟龙的居所,但是迫于地势险要所以不敢居住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潭上架屋官立祠,

龙不能神人神之。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神之来兮风飘飘,

纸钱动兮锦伞摇。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盘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不知龙神享几多,

林鼠山狐长醉饱。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争虎斗,龙战于野鳌愤龙愁笔底龙蛇扳龙附凤白龙鱼服笔走龙蛇

乘龙佳婿乘龙快婿乘龙配凤成龙配套藏龙卧虎

禅世雕龙车水马龙鼎成龙去鼎成龙升打凤捞龙

打凤牢龙 *** 牢龙鼎湖龙去雕龙画凤大水冲了龙王庙

得婿如龙二龙戏珠凤表龙姿风从虎,云从龙凤附龙攀

附凤攀龙凤骨龙姿风虎云龙凤狂龙躁飞龙乘云

伏龙凤雏 *** 龙阙放龙入海伏虎降龙飞龙在天

凤毛龙甲凤髓龙肝凤舞龙飞凤舞龙蟠凤箫龙管

凤臆龙鬐凤翥龙蟠凤子龙孙凤翥龙骧凤翥龙翔

贯斗双龙龟龙鳞凤龟龙麟凤龟龙片甲虎步龙行

虎变龙蒸虎超龙骧虎斗龙争鹤骨龙筋虎踞龙盘

虎据龙蟠虎踞龙蟠虎窟龙潭画龙不成反为狗画龙点睛

画龙点晴火龙黼黻活龙活现画龙刻鹄虎略龙韬

黄龙痛饮活龙鲜健骇龙走蛇虎卧龙跳虎穴龙潭

虎掷龙拿踞虎盘龙酒虎诗龙蛟龙得水酒龙诗虎

鱼龙混杂鱼龙变化游云惊龙龙马精神

叶公好龙绣虎雕龙降龙伏虎望子成龙

土龙刍狗屠龙之伎痛饮黄龙 *** 居龙见

生龙活虎人中之龙车水马龙二龙戏珠

群龙无首白龙鱼服笔走龙蛇乘龙佳婿

乘龙快婿成龙配套藏龙卧虎老态龙钟

打凤捞龙龟龙鳞凤得婿如龙龙肝凤脑

风虎云龙伏龙凤雏卧虎藏龙龙潭虎窟

伏虎降龙龟龙片甲虎斗龙争虎踞龙盘

画龙点睛活龙活现虎卧龙跳虎穴龙潭

蛟龙得水矫若惊龙骥子龙文龙凤呈祥

龙鸣狮吼龙蟠凤逸龙蟠虎踞龙盘虎踞

龙蛇飞动龙蛇混杂龙生九子暴腮龙门

龙跳虎卧龙潭虎穴龙腾虎跃乔龙画虎

龙行虎步龙骧虎步龙骧虎视一世龙门

龙跃凤鸣龙吟虎啸鱼龙曼衍盘龙之癖

龙章凤姿龙争虎斗炮凤烹龙一龙一蛇

烹龙炮凤一龙一猪配套成龙元龙高卧

屠龙之技匣里龙吟 *** 店飞龙云龙井蛙

蛟龙戏水矫若惊龙矫若游龙骥子龙文跨凤乘龙

亢龙有悔龙雏凤种龙驰虎骤龙雕凤咀龙蹲虎踞

龙断可登龙多乃旱龙断之登龙德在田龙凤呈祥

龙飞凤舞龙飞凤翔龙飞凤翥麟凤龟龙龙幡虎纛

龙飞虎跳龙肝豹胎龙肝凤脑龙肝凤髓龙 *** 蛇神

鱼龙混杂鱼龙变化游云惊龙龙马精神

叶公好龙绣虎雕龙降龙伏虎望子成龙

土龙刍狗屠龙之伎痛饮黄龙 *** 居龙见

生龙活虎人中之龙车水马龙二龙戏珠

群龙无首白龙鱼服笔走龙蛇乘龙佳婿

乘龙快婿成龙配套藏龙卧虎老态龙钟

打凤捞龙龟龙鳞凤得婿如龙龙肝凤脑

风虎云龙伏龙凤雏卧虎藏龙龙潭虎窟

伏虎降龙龟龙片甲虎斗龙争虎踞龙盘

画龙点睛活龙活现虎卧龙跳虎穴龙潭

蛟龙得水矫若惊龙骥子龙文龙凤呈祥

龙鸣狮吼龙蟠凤逸龙蟠虎踞龙盘虎踞

龙蛇飞动龙蛇混杂龙生九子暴腮龙门

龙跳虎卧龙潭虎穴龙腾虎跃乔龙画虎

龙行虎步龙骧虎步龙骧虎视一世龙门

龙跃凤鸣龙吟虎啸鱼龙曼衍盘龙之癖

龙章凤姿龙争虎斗炮凤烹龙一龙一蛇

烹龙炮凤一龙一猪配套成龙元龙高卧

屠龙之技匣里龙吟 *** 店飞龙云龙井蛙

【龙化虎变】《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 *** 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后因以“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

【龙心凤肝】喻指极珍贵稀有的名菜。【龙去鼎湖】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

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龙生九子】古代传说,一龙所生的九条小龙,往往形状 *** 格各异。

后多用来比喻同胞兄弟的良莠不齐。【龙生九种】见“龙生九子”。

【龙血玄黄】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语出《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高亨注:“玄黄亦可读泫潢,血流甚多之貌。”【龙血凤髓】比喻高贵的血统。

【龙行虎步】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常以形容帝王之相。

【龙行虎变】《易·乾》:“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 *** ,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

后遂以“龙行虎变”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龙多乃旱】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龙争虎斗】见“龙争虎斗”。【龙争虎战】同“龙争虎斗”。

【龙江虎浪】形容惯于兴风作浪。【龙吟虎啸】① *** 叫啸。

②喻声音洪大。③喻诗词声律豪放峭拔。

④喻英雄豪杰 *** 风云。【龙伸蠖屈】形容笔势飞动,书法高超。

【龙肝豹胎】指极珍贵稀有的食品。【龙肝凤髓】喻指珍奇的佳肴。

【龙言凤语】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 风云】①《易·乾》:“云从龙,风从虎。”

后以“ *** 风云”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②指君臣遇合。

【龙门点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故以“龙门点额”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龙屈蛇伸】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龙荒朔漠】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国家。

【龙荒蛮甸】指边远蛮荒之地。亦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

【龙胡之痛】《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

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昂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

【龙威虎震】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龙威燕颔】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龙 *** 蛇神】喻奇诡怪僻。

【龙姿凤采】形容姿态风采非凡。【龙首豕足】犹言牛头不对马嘴。

谓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龙神马壮】谓像骏马一样的有精神。

【龙眉豹颈】形容勇士的长相。【龙眉凤目】形容贵人相貌不同寻常。

【龙拏虎跳】犹言龙争虎斗。【龙拏虎掷】犹言龙争虎斗。

【龙拏虎攫】犹言龙争虎斗。喻笔势遒劲、奔放。

【龙飞虎跳】喻笔势遒劲奔放。【龙飞凤翔】①谓帝王的兴起。

②比喻仕途得意,飞黄腾达。【龙飞凤翥】形容笔势雄奇飞动。

【龙飞凤舞】①形容气势奔放雄壮或姿态生动活泼。②形容笔势雄奇生动。

【龙马精神】比喻老而弥健的精神。【龙睁虎眼】形容蛮横霸道。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龙蛇飞舞】见“龙蛇飞动”。

【龙蛇混杂】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龙章秀骨】喻文章秀逸遒劲。

【龙章凤函】喻文采炳焕。【龙章凤姿】谓风采不凡。

【龙章凤彩】不凡的仪表风采。【龙章麟角】比喻珍希,不凡。

【龙阳泣鱼】《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

’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

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

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之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遂以“龙阳泣鱼”为失宠之典。

【龙驭上宾】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

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 *** ,为天帝之宾。

【龙御上宾】见“龙驭上宾”。【龙翔虎跃】喻奋发有为。

【龙翔凤翥】①喻瀑布飞泻奔腾。②喻神采飞扬。

【龙翔凤舞】犹言龙飞凤舞。【龙翔凤跃】见“龙翔凤舞”。

【龙驰虎骤】谓群雄逐鹿。【龙跧虎卧】犹言龙蟠虎踞。

喻山势逶迤起伏。【龙跳虎伏】犹言龙腾虎卧。

喻笔势。【龙跳虎卧】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语本张彦远《法书要录》引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

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草。

小时不教成浑虫,长大不学成懒龙

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不闹大海龙难擒,不闯虎穴虎难捉。

下浅水只能抓鱼虾,入深潭方能擒蛟龙。

攀龙附骥烹龙炮凤炮龙烹凤炮凤烹龙

矫若游龙画龙刻鹄虎踞龙蟠骑龙弄凤

虎据龙蟠虎超龙骧虎变龙蒸笔底龙蛇

祖龙之虐掷杖成龙真龙天子群龙无首

真龙活现云蒸龙变云起龙襄鱼质龙文

鱼跃龙门鱼升龙门鱼龙漫衍鱼龙曼延

鱼龙曼羡鱼龙变化鱼龙百变一龙一猪

绣虎雕龙舞凤飞龙屠龙之伎土龙沐猴

岁在龙蛇岁在龙虵 *** 居龙见事火咒龙

神龙失埶神龙马壮神龙见首如龙似虎

日角龙颜日角龙庭雀马鱼龙青龙金匮

批逆龙鳞烹龙煮凤烹龙庖凤炮龙烹凤

攀龙讬凤描龙绣凤曼衍鱼龙马足龙沙

马水车龙龙姿凤采龙争虎战龙睁虎眼

龙蛰蠖屈龙章秀骨龙章麟角龙章凤函

龙章凤彩龙战鱼骇龙战玄黄龙战虎争

龙跃虎踞龙跃鸿矫龙御上宾龙驭上宾

龙游曲沼龙阳泣鱼龙颜凤姿龙言凤语

龙血凤髓龙兴云属龙行虎变龙兴凤举

龙心凤肝龙骧麟振龙骧蠖屈龙翔虎跃

龙骧虎啸龙骧虎跱龙翔凤翥龙翔凤跃

龙翔凤舞龙骧凤矫龙骧豹变龙威燕颔

龙威虎震龙头锯角龙跳虎伏龙腾虎掷

龙腾虎踯龙腾虎啸龙腾虎踞龙腾虎蹴

龙腾凤集龙腾豹变龙首豕足龙生九子

龙生九种龙神马壮龙伸蠖屈龙蛇飞舞

龙跧虎卧龙屈蛇伸龙去鼎湖龙潜凤采

龙蟠虬结龙盘虎拏龙蟠虎绕龙蟠虎踞

龙蟠虎伏龙蟠凤翥龙盘凤翥龙盘凤逸

龙盘凤舞龙攀凤附龙拏虎掷龙拏虎跳

龙拏虎攫龙门点额龙眉凤目龙眉豹颈

龙 *** 池龙 *** 阙龙 *** 阁龙 *** 城

龙举云兴龙举云属龙精虎猛龙江虎浪

龙荒朔漠龙荒蛮甸龙化虎变龙胡之痛

*** 风云龙翰凤翼龙翰凤雏龙 *** 蛇神

龙飞虎跳龙飞凤翥龙飞凤翔龙幡虎纛

龙多乃旱龙蹲虎踞龙断之登龙断可登

龙雕凤咀龙德在田龙雏凤种龙驰虎骤

流水游龙酒龙诗虎酒虎诗龙蛟龙戏水

活龙鲜健火龙黼黻黄龙痛饮画龙点晴

虎掷龙拿虎略龙韬虎窟龙潭虎步龙行

鹤骨龙筋骇龙走蛇龟龙麟凤贯斗双龙

讬凤攀龙附凤攀龙凤子龙孙凤翥龙骧

凤翥龙翔凤翥龙蟠凤臆龙鬐凤箫龙管

凤舞龙蟠凤舞龙飞凤髓龙肝凤毛龙甲

*** 龙阙凤狂龙躁凤骨龙姿凤附龙攀

飞龙在天飞龙乘云鼎湖龙去鼎成龙升

鼎成龙去 *** 牢龙打凤牢龙人中之龙

乘龙配凤禅世雕龙扳龙附凤鳌愤龙愁

直捣黄龙游云惊龙云起龙骧鱼龙混杂

元龙高卧元龙豪气云龙井蛙云龙风虎

鱼龙曼衍叶公好龙一世龙门 *** 店飞龙

一龙一蛇匣里龙吟卧虎藏龙痛饮黄龙

望子成龙屠龙之技土龙刍狗生龙活虎

乔龙画虎烹龙炮凤盘龙之癖虎斗龙争

炮凤烹龙攀龙附凤配套成龙龙肝凤脑

龙蟠凤逸龙飞凤舞龙跳虎卧龙凤呈祥

龙吟虎啸龙章凤姿龙潭虎窟龙驹凤雏

龙争虎斗龙蛇飞动老态龙钟龙肝豹胎

龙骧虎步龙蛇混杂龙血玄黄龙马精神

龙盘虎踞麟凤龟龙来龙去脉雕龙画凤

龙潭虎穴龙鸣狮吼龙肝凤髓龙跃凤鸣

龙骧虎视蛟龙得水骥子龙文矫若惊龙

降龙伏虎画龙点睛虎踞龙盘虎穴龙潭

虎卧龙跳龟龙鳞凤龟龙片甲伏龙凤雏

伏虎降龙风虎云龙二龙戏珠放龙入海

得婿如龙打凤捞龙乘龙快婿乘龙佳婿

成龙配套车水马龙藏龙卧虎笔走龙蛇

暴腮龙门白龙鱼服盘龙卧虎马如游龙

马龙车水龙行虎步龙头蛇尾龙腾虎跃

龙韬豹略老迈龙钟跨凤乘龙亢龙有悔

三、孔子游国翻译文言文

1.孔子游春文言文翻译

子贡向孔子发问说:“君子看见大水一定要观赏,是为什么?”孔子说:“流水浩大,普遍地施与各种生物而仿佛无为,好象德;它流动起来向着低下的地方,弯弯曲曲一定遵循流动的规律,好象义;它浩浩荡荡无穷尽,好象道;如果掘开堵塞使它通行,它回声应和原来的声响,奔赴百丈深谷也不怕,好象勇;注入量器时一定很平,好象法;它注满量量器后不需要刮平,好象正;它温软地可以到达所有细微的地方,好象(明)察;各种东西在水里出来进去,便鲜美洁净,好象善于教化;它经历万千曲折也一定向东流去,好象志。

子贡向孔子发问说:“君子看见大水一定要观赏,是为什么?”孔子说:“流水浩大,普遍地施与各种生物而仿佛无为,好象德;它流动起来向着低下的地方,弯弯曲曲一定遵循流动的规律,好象义;它浩浩荡荡无穷尽,好象道;如果掘开堵塞使它通行,它回声应和原来的声响,奔赴百丈深谷也不怕,好象勇;注入量器时一定很平,好象法;它注满量量器后不需要刮平,好象正;它温软地可以到达所有细微的地方,好象(明)察;各种东西在水里出来进去,便鲜美洁净,好象善于教化;它经历万千曲折也一定向东流去,好象志。

所以君子看见大水一定要观赏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而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发处篡肺诂镀磋僧单吉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 *** 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曾点,你怎么样?”(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虚数,泛指几个)位成年人,六七个(虚数,泛指几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间的大事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文言文】颜渊、季路侍(1)。子曰:“盍(2)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3)善,无施劳(4)。”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

(1)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颜渊、季路侍(1)。子曰:“盍(2)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3)善,无施劳(4)。”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注释】(1)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2)盍:何不。(3)伐:夸耀。(4)施劳:施,表白。劳,功劳。(5)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译文】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而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 *** 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虚数,泛指几个)位成年人,六七个(虚数,泛指几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间的大事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孔子到大山上游览,子路、子贡和颜渊随从。

孔子说:“君子登上高山一定要抒发自己的志向,你们的志向是什么?说出你们的志向,我将要启发你们。”子路说:“我希望挥动长戟,冲杀敌军,虽然后面有凶猛的老虎,前面有杀红眼的敌人,但我像虫蠡一样跳跃,像蛟龙一样奋勇,前去阻止两国之间的战争。”

孔子说:“真是个勇士啊!”子贡说:“两个国家结成怨仇,双方强壮的战士排好了战阵,战争的尘埃涨满了天空,我不带一件兵器,也不带一点粮食,亲身去解除两国之间的怨仇。任用我端木赐的国家就能保存,不任用我端木赐的国家就要灭亡。”

孔子说:“真是个辩士啊!”颜渊不愿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说:“回,你为什么不说说你的志向呢?”颜渊说:“两位同学已经说出了他们的志向,所以我不敢说出来。”孔子说:“心意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为,颜回,你还是说出你的志向吧,我将要启发你。”

颜渊说:“我希望得到一个小国家,做那个国家的宰相,使那个国家的国君用正道 *** 人民,臣下用道德教化人民,君臣上下同心,朝廷内外互相呼应,使各国诸侯都能像顺风一样迅速地归向正义。壮士们很快地归附,老年人相互搀扶地来到,教化通行于百姓,恩泽普及于四方蛮夷。

大家都放下了 *** , *** 在都城四个城门,天下都得到永久的安宁,连各种动物,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都能安乐生活,君主任用贤能的人,分别担任各自事情,因此君主能够安居上位,臣下能够和睦相处,君主垂衣拱手无所作为,行动合于正道,举止合于礼节,赏赐仁义的人,处死谈论战争的人,那么还有什么战争要由仲由去拯救,还有什么怨仇要子贡去解除呢!”孔子说:“真是个圣士呀!有德行人的出现,品德恶劣的人隐匿;圣人起来,贤人蛰伏,如果回来执宰国家的 *** ,那么由、赐怎么能够施展他们的才能呢!”。

子贡问:“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原因呢?”

孔子说:“水,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 *** 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犹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犹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因为这无疑是在关照自身啊。”

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报任安书(第五段之后在新教材中已删除)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阙然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 *** ,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昂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

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

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

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昂亿万之师,与单于 *** 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 *** 攻而围之。

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 *** ,北首争死敌。

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

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身虽陷败彼,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

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

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

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正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邪?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茸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 *** ,其次易服 ***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 ***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 *** ,其次毁肌肤、断肢体 *** ,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可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及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乡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 *** 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

孔子到大山上游览,子路、子贡和颜渊随从.孔子说:“君子登上高山一定要抒发自己的志向,你们的志向是什么?说出你们的志向,我将要启发你们.”子路说:“我希望挥动长戟,冲杀敌军,虽然后面有凶猛的老虎,前面有杀红眼的敌人,但我像虫蠡一样跳跃,像蛟龙一样奋勇,前去阻止两国之间的战争.”孔子说:“真是个勇士啊!”子贡说:“两个国家结成怨仇,双方强壮的战士排好了战阵,战争的尘埃涨满了天空,我不带一件兵器,也不带一点粮食,亲身去解除两国之间的怨仇.任用我端木赐的国家就能保存,不任用我端木赐的国家就要灭亡.”孔子说:“真是个辩士啊!”颜渊不愿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说:“回,你为什么不说说你的志向呢?”颜渊说:“两位同学已经说出了他们的志向,所以我不敢说出来.”孔子说:“心意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为,颜回,你还是说出你的志向吧,我将要启发你.”颜渊说:“我希望得到一个小国家,做那个国家的宰相,使那个国家的国君用正道 *** 人民,臣下用道德教化人民,君臣上下同心,朝廷内外互相呼应,使各国诸侯都能像顺风一样迅速地归向正义.壮士们很快地归附,老年人相互搀扶地来到,教化通行于百姓,恩泽普及于四方蛮夷.大家都放下了 *** , *** 在都城四个城门,天下都得到永久的安宁,连各种动物,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都能安乐生活,君主任用贤能的人,分别担任各自事情,因此君主能够安居上位,臣下能够和睦相处,君主垂衣拱手无所作为,行动合于正道,举止合于礼节,赏赐仁义的人,处死谈论战争的人,那么还有什么战争要由仲由去拯救,还有什么怨仇要子贡去解除呢!”孔子说:“真是个圣士呀!有德行人的出现,品德恶劣的人隐匿;圣人起来,贤人蛰伏,如果回来执宰国家的 *** ,那么由、赐怎么能够施展他们的才能呢!”。

孔子北之山戎氏,有妇人哭于路者,其哭甚哀,孔子立舆而问曰:“曷为哭哀至于此也。”妇人对曰:“往年虎食我夫,今虎食我子,是以哀也。”孔子曰:“嘻,若是,则曷为不去也?”曰:“其政平,其吏不苛,吾以是不能去也。”孔子顾子贡曰:“ *** 记之,夫政之不平而吏苛,乃等于虎狼矣。”诗曰:“降丧饥馑,斩伐四国。”夫政不平也,乃斩伐四国,而况二人乎?其不去宜哉

当时孔子与 *** 正行走在鲁国的北山中,忽然听到有一个妇人在林边山路旁大声哀哭。孔子于是叫子贡上前问妇人,问她是什么原因一个人坐在这里痛哭。妇人回答他们:“前年我丈夫被山里的老虎咬死了,今年我的儿子在这里又被老虎吃掉了,所以我刚才哀伤痛哭啊!”

孔子问:“那你为什么不会搬家离开这个老虎出没的地方呢?”妇人答:“这里的政局平静,官吏也不苛暴,所以啊,我还没想到搬家去别地…”从妇人当时语态中可以看出,妇人原意是说全家顾得避苛政却忘逃虎患了,本意中是指苛政与虎患危害并没有大小之别。

过后,孔子在路上回过头来对子贡嘱咐道:“ *** ,你记着!如果地方上的政局不平又官吏很苛暴,那么远比虎狼 *** 对百姓还要危害大啊!”

文章分享结束,蛟龙入海孔子之乡和山东孔孟之乡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入海 孔孟 蛟龙 山东 子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