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钟编之乡在哪里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编钟之乡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宁国在哪里
地处皖南山区东北侧,西南属黄山余脉,东南为天目山系,地势向北倾斜。东津、中津、西津三条河流呈扇状北流,在河沥溪附近汇成水 *** 。属 *** 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4℃,年降水量1400毫米。矿藏有石灰石、陶土、煤。皖赣铁路、104省道、215省道贯穿市境。风景名胜有山门、千秋关等。
宁国市[1]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天目山北麓,东南与浙江省毗邻。总面积2447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2007年末)。全市辖6个街道、8个镇、5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西津街道、南山街道、河沥街道、汪溪街道、竹峰街道、天湖街道、港口镇、梅林镇、中溪镇、宁墩镇、仙霞镇、甲路镇、胡乐镇、霞西镇、云梯畲族乡、南极乡、万家乡、方塘乡、青龙乡。市 *** 驻西津街道办事处。
宁国宁国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东邻浙江,西靠黄山,连接皖浙两省七个县市,距沪、宁、杭三城市170-300公里,是皖南山区之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道。市域面积2487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和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8.09万。
宁国建县始于东汉建安13年(公元208年),县名意取“邦宁国泰、物阜民安”,隶属于宣城市,1997年3月撤县设市。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天目山蜿蜒屹立于东南边缘,黄山山脉由西延伸入境,构成南高北低、峰峦叠嶂的地势形态。面积9万多亩的省级板桥自然保护区与库容9.41亿立方米的青龙湖连成一片,形成集湖光、山色、溶洞于一体的怡人风光。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山门洞”、“千秋关”、“仙人塔”因其历史悠久,风貌独特,载入《中国名胜词典》,其中“山门洞”素有“天下之奇山门有,山门之奇天下无”的称誉。
宁国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8大类30多个矿种,石灰石、煤炭、石棉、萤石、陶土等矿产远景储量达34亿吨。境内土特名产荟萃,山核桃、元竹、青梅、银杏面积和产量居安徽省首位,山核桃粒大壳薄、仁肉饱满,笋干肉厚色美、脆嫩爽口,名优茶绿翠显茸、清雅纯正,享有“中国山核桃之乡”和“中国元竹之乡”称号。
宁国恩龙世界木屋村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的宁国市,距市区8公里,毗邻长三角旅游圈和安徽“两山一恩龙山庄湖”旅游区,占地150公顷,始建于1997年,是在生态科技示范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1年11月正式对外营业,是一处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洽淡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度假区内建有大门景观、千亩银杏园、特色 *** 园、水上乐园、木屋别墅群、恩龙民俗风情园等主要景点和一四星级旅游饭店,总投入资金为1.2亿元,日接待能力达5000人。
本景区起点高,特色鲜明,依山傍水、清幽静谧,负氧离子含量高。开业以来,以优美的园林风光、鲜明的民俗风情,清新的绿色生态和温馨周到的服务,接待了200余万国内外游客。于2005年底跻身“国家AAA *** 旅游景区”行列,2008年5月,被批准为四星级旅游饭店。
宁国夏霖风景区位于宁国市中溪镇境内,距市区仅29公里,境内多瀑布、怪石、崖洞、奇潭等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特别是云集众多瀑布,享有皖南之一大瀑布群的美誉。“Y”形河流两侧瀑布成群,怪石多姿,深林绝壁、云锁幽谷夏林最妙景观有:龙潭瀑布落差10余米,如白练悬壁,溅起白莲朵朵,潭面有天然石联成三维桥;两石山并立,狭缝仅4米,形成“一线天”,浅溪穿峡流过,风和日暖时数百彩蝶翩翩起舞;龙头坎石壁高耸入云,谷底深潭波光粼粼; *** 瀑布和连环石鸡凼,如观音洒水终年不枯。景区内有马羚羊、穿山甲、斑狗、娃娃鱼、夹板龟等稀有动物,富产鲜笋、银杏、香菇、薇菜。
夏霖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宁国东部群山之中,系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交汇带。这里西望黄山奇景,南眺西湖秀色。境内奇峰幽洞无数,孤壁绝崖万千;沟壑峡谷险峻,飞瀑流泉密布;野藤古树参天,竹海松涛共鸣。
夏霖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宁国东部群山之中,系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交汇带。这里西望黄山奇景,南眺西湖秀色。境内奇峰幽洞无数,孤壁绝崖万千;沟壑峡谷险峻,飞瀑流泉密布;野藤古树参天,竹海松涛共鸣。
夏霖以飞瀑、神潭、深涧、怪石、险峡独具特色的景观,被誉为“五绝天下景”;又以星罗棋布,各具千秋的大小瀑布,被誉为“东南之一瀑布群”。
这里有红军遗榻,古刹钟声。民间传说,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置身这原生态的神奇美景之中,令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奇景天成,秀甲东南,尽享自然美景。
户外运动,农耕休闲,放飞出尘心灵。
木屋瓦灶,原始生态,感悟人生真谛。
军榻古刹,情系千秋,领略岁月烟云。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覆盖了青龙湖及周边乡镇和省级板桥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80平方公里,正在整合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宁国生态建设和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青龙湾青龙湾生态旅游区集山景、水景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8%。被专家誉为“一级空气一级水”。青龙湖是国家大型水利工程港口湾水库形成的人工湖泊,蓄水9.41亿立方米。湖面延绵34平方公里,有38个岛屿,湖光山色、绚丽多姿;板桥自然保护区目前保存有5万多亩连片的天然甜槠林,是北 *** 带东北部边缘保存更好、林相最完整的唯一一片原始森林。此外境内的石柱山、高峰山更是风景独特,还有近期探明的板桥古溶洞群等,均极具开发价值。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已完成了总体规划和部分景区的详规编制,旅游基础设施工程已开始启动,开发潜力巨大,适宜建设观光旅游、水上运动、休闲度假、影视基地和观光生态农业等项目。
“世京果园”农家乐地处安徽宁国风景秀丽的港口湾水库上游,国家森林公园-青龙湾生态旅游区内,群山环抱,环境优良,气候宜人。
*** *** 以来,宁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4年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化农业转化,林业经济发展迅速,建立经济林基地88万亩,1998年被列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市。科技、文化、卫生、土地、教育等社会事业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全市社会治安稳定,社会风气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宁国经济及工业实力增强。
宁国工业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工业化程度达88%。一批骨干企业跻身全国同行业前列,橡胶汽车零部件、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电容器、耐磨球、林产品加工四大主导行业扬帆奋进,涌现出“海螺”牌水泥、“鼎湖”牌密封圈、“凤形”牌耐磨球、“双津”牌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名牌产品,其中,“凤形”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蓬勃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小区和农产品加工区正在建设之中,新型的现代化工贸城市初具雏形。
随着对外 *** 步伐的加快,宁国的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境内交通道路建设不断加快,逐步融入苏浙沪快速便捷的交通 *** ;现有1座年发电量3000万千瓦时的火力发电厂,年发电量1.1亿千瓦时的省级重点水利工程港口湾水库已并网发电,由1座220千伏、1座110千伏和16座35千伏变电所构成的 *** 电网,既可并入省网运行,又可自行对外供电;综合通信能力不断提高,程控 *** 可直拨世界各地,移动通信覆盖全市各地, *** 通讯迅猛发展;城镇建设进程加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2010年10月26日《中小城市绿皮书》分别公布了2010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中国更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和“中国更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名单。我省宁国、肥西入选科学发展百强县市,其中宁国市从上一年的第97位上升到今年的第 *** 位,肥西首次入榜列98位。霍山、繁昌、南陵、怀宁、肥西5县入列更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名单,排名分别是第21、33、49、65、82位。在“中国更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名单中,宁国、繁昌、霍山、肥西、肥东入列,宁国市还成为全国首批“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调研基地”。
二、春申君的家乡是哪里
——西南江夏文化(2014重庆)论坛 ***
《史记》记载:歇公春申君学识渊博、生 *** 豪犷、博闻多智、才华出众,不仅有 *** 远见,还以能言善辩著称,是当时著名的 *** 家、军亊家、社会活动家。
司马迁著的《史记》之中,只是说其是楚国人,未具体指明楚国何地。那么,春申君的故里在哪里?遂成一大历史之迷。
根据《中华姓氏通史·黄姓》记载,“禾坪谱、潮州谱等说他祖籍湖广武昌江夏县黄鹤乡仁义村,出身新罗(今 *** ),君返回楚国仍居江夏”。《湖南黄氏世谱》则认为春申君仍居古黄国地,并说:“盖黄入楚居,其宗族未尝他徙也。”在各地争先恐后打名人牌的今天,河南潢川凭借潢川是古黄国祖地,楚王曾赐淮北12县与春申君,故推想此地乃他的故乡。赐者,非故居也。河北沙洋县只据《荆门州志》一个地方记载说有春申君的故居,但无详细记录。一志之记,难已为定。湖南常德又凭《中湘四修谱》说黄歇居黔中(常德),一句话而自定为黄歇故居,也难以令人信服。重庆巫溪借历史上曾与太平县接壤,也把万源市的万顷池搬到距原边界数百里的红池坝,重庆市 *** 还拨款数亿打造所谓春申君的故乡。上述四地均无正史典籍记载,只可以说黄歇到那些地方去过、待过;或游历,或为官。
春申君的故乡到底在哪里呢?学界尚无确论,现有历史文献来看,春申君故乡应在四川达州境内。
关于春申君故乡,史 *** 载不多,最早见于《图经》:“万顷池,春申君故居之遗也。”其后一些史书也有类似表述。也就是说,正史记载的春申君故乡在万顷池,只要能找到万顷池,就可确定春申君故乡所在。那么,万顷池又在哪里呢?
宋元丰八年,《元丰 *** 志·附录》“达州”目说:“万顷池,《图经》云:春申君故居之遗也”,这是历史典籍最早把万顷池、春申君和达州连在一起的记载。
南宋宝庆三年成书的《舆(音:余)地纪胜》,据《蜀中名胜记》卷二十一,“太平县”条转引前书称:“(县)东北八十里,万顷池,是春申君故居。旁有平田万顷,邻邑诸水皆源于此。”
明洪武九年,降达州为达县,原诸县皆省,成书于明大顺五年的《大明一统志》载万顷池在达县,对万顷池的直接记述与《元一统志》相同。
清乾隆六十年钟莲主编的《太平县志》记载:“万顷池,县东三百里,一名千顷池,在峡口山之南,交大宁县界,接近万顷山,幽谷深箐(音:庆),水潴(音:朱)为池,水分四道,一出县北江,一出大宁,一出奉节,一出云阳。”
《类书》:“池在达州,相传为春申君故居也。其旁平田可万顷,多花果园林之胜。”
近日,我市知名地方旅游文化史学者邓高先生约见《达州日报》记者,公布了一项他经过11年艰辛考证而得出的惊人结论:“战国四公子之一,有着上海之父美誉的春申君是达州人!”这一考证如果最终得到证实的话,那么我市的历史文化又将添上璀璨的一笔。
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春申君,如何又成了达州人呢?据邓高先生介绍,早在19 *** 年,他便从新编《达县志》初稿中查阅到有关春申君故里在达县麻柳古万顷池的记载。这一发现引起了邓高的浓厚兴趣。但由于《达县志》中的记载有传说之嫌,邓高没有匆匆下结论,之后便开始了长达11年的认真考证历程。1995年,他从四川大学陈应鸾(音:峦)校注的《太平县志》中得到了春申君故里万顷池的进一步论证;1997年,他从《达川地区志·建置卷》中获悉达州历史上曾因境内有万顷池而名万州;1999年,他查阅到 *** 《达县志》中有春申君故里乃万顷池的记载;2000年,他从《上海市志·建置卷》中获悉上海其战国时为春申君封地而得名申城;2003年,经过实地踏勘及大量翻阅《辞海》、《中国通史》、《史记》、《四川通志》等书籍,邓高先生终于得出了春申君故里万顷池确实在今天的达县麻柳境内的结论。
春申君是达州人!邓高先生这一结论如果得到最终论证的话,不但可以解开春申君故里究竟在哪里的一大悬案,而且还可以为我市历史文化增添浓墨重彩。
(二)春申君故里万顷池在达县麻柳
《达县志·社会风土篇·民间传说》中记录:“达县城东南90里麻柳坝有一池,周长约数百丈,形似长扁,烂泥颇深,不可耕种,农人留作蓄水,当地人叫‘烂泥湖’。相传为古之万顷池,又名鉴湖,楚春申君故里。”
又据清乾隆《达州志》中也有关于春申君故里在达州的记载。知州宋名立在序中写道:“维杀川之绣壤,实西蜀之名区,风岭嵯峨,巴渠荡潏(音:预);池名万顷,春申君结客之乡,山号峨城,舞阳侯[樊哙]挥戈之地;夜月射丁溪之馆[元稹],杜宇啼红;春风鸣丙穴之泉,嘉鱼养碧。若夫德堪俎豆,代产伟人;品重璚璋(音:琼章),世传令范。”这也佐证了《达县志》中记载之事并非空穴来风。
四川大学陈应鸾注:“以万顷池为名者有三,一在城口,一在万源之石塘坝,一在达县。”《太平县志》又载:“冠帽山,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半山有池,其深莫测,昔年坝田缺水,决此水灌田,而池中吼声大作,雷雨骤至,水自陷下不流。是夜,居民梦人言,令民躲路。民人遂于沟中及前山、青龙各立庙,名曰回龙观,至今久雨不涸,决缺犹存。”清光绪本和 *** 本《太平县志》载:冠帽山为石塘坝主山,山半有龙池,大逾十亩,不溢不竭,相传即为千顷池。因此,不是达县麻柳万顷池。
经综合论证:春申君故里在达县麻柳万顷池。一是因为城口县万顷池地处深山老林,地势高峻,为四水之源,且战国时期该地尚为地老天荒,人迹罕至的动物世界,故不是春申君故里。二是万源市石塘坝冠帽山之龙池,只有十亩大,与万顷(15万亩)池的称呼是大相径庭,故不是春申君故里。三是今麻柳尚存万顷池的遗址烂泥湖,至今面积近500亩,围湖造田之前近1000亩,今烂泥湖村由此而名。据实地踏勘,古万顷池以今烂泥湖村为中心,以明月江为轴线,以今碾盘湾、 *** 寺、铜鼓堆、四方碑、联寨、大风场、土桥、双堰塘、沙河、石宝寨和麻柳场为湖滨,面积与万顷误差不大,乃名副其实。四是今大风高拱桥处河岸有被疏通的痕迹。据分析,古时此处有巨石阻塞,形成瀑布,内侧阻明月江水成万顷池,外侧瀑布高悬冲刷成今大风潭。今之明月江大风以下河道的疏通工作从未停止过,尤以明朝万历时期今亭子镇花园村的卫承芳官至吏部尚书后,倡导明月江水运,至今尚传卫阁老开河的故事于民间。
南朝梁时期大同二年(公元前536年),因境内有万顷池,在今达州市通川区设万州,州领6郡,可见万顷池的影响深远。据史考证,今铜锣山脉(雷音铺)为古楚国和巴国的天然国界。时万顷池往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荆州江陵县]的交通较为便利,主要路线是经檀木、开江至开县的巫山坎、铁桥、临江后,即可乘船沿西河和小江至云阳通长江而一帆风顺。
古代万顷池遗址烂泥湖地带,建有 *** 寺,正门有楹联:“林密溪幽,忆当年春申落籍;钟鸣谷应,观此地佛像藏山”。白云寺有诗仙李白拜谒春申君而赋的《白云寺诗》曰:“一支凤凰落南垭,两条真龙戏珠沙。白云连生万宝寨,红日高照七里峡。”烂泥湖村有土丘古 *** ,高丈许,传为黄歇墓。昔日人称当地百姓“任侠尚气,有黄歇遗风”。通过对麻柳和大树片区地名详查,发现了大量饱含历史信息的地名,尤其是“黄都乡”和“黄庭乡”等关联 *** 很强的地名。
(三)达县 *** 全力打造春申君故里
近日,达县县委、县 *** 向上海世博会组委会赠送了一尊春申君塑像。
上海和达县因为春申君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为加强上海和达县的经济文化交流,搭建两地友好合作的桥梁,达县特邀请我国 *** 雕塑家叶毓山教授创作了一尊高85厘米、底座配1·2米高乌木座的写实 *** 春申君青铜塑像,赠送给上海世博会陈列展出。
2、达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的邓高告诉记者,据了解,达县近年来在多种场合宣传当地是春申君故里,四川文理学院还为此举办了学术研讨会。
3、今年3月16日,达县县委领导在会见 *** 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达县篇摄制组时,明确表示达县将全力打造春申君故里历史文化名片。
*** 国际频道( *** -4)《走遍中国》黄金强档栏目于2010年6月6日晚20点,用30分钟时间播出了专题片《传说中的春申君故里在达县》,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和关注。公元前262年,楚王同意改其封地于吴,春申君在封地内大兴水利,发展经济,民生安富,深得吴地人民爱戴,并且世代传承,被上海敬称为“上海之根——春申君”和“中国城市之父——春申君”。因此,《传说中的春申君故里在达县》专题片也是《走遍中国》栏目为上海世博会打造的一部特别节目。
4、央视聚焦达县“火龙”,探寻春申君故里传说。
春申君是战国四君子中唯一非王室中人,民间称春申君故里在达县,达县麻柳一带有不少关于春申君的传说。近日,央视4套《走遍中国》栏目组走进达县,实地拍摄了石桥镇、东兴乡“烧火龙”和“传说中的春申君故里”。栏目组还先后前往达县麻柳、黄都、黄庭等地探寻“春申君故里”的踪影。电视纪录片,挖掘了我市特色文化和历史古迹,展示了达州厚重的历史文化。
5、互联网己认可春申君故里在达州。
6、国家 *** *** 批准以春申君为名的注册商标。
7、《春申君故里在达州》的创作歌曲已由重庆市歌舞团 *** 。
8、达县县委、 *** 决定:由县有关部门组织,以麻柳镇为主体承办,编制春申君故里的建设规划方案。
公元前 *** 8年古黄国被楚国所灭,黄国贵族和人民遭到楚国流放和怆惶逃亡,背井离乡到了楚国和巴国结合部的万顷池地区,也就是今天达县的麻柳和大树片区。“黄都”和“黄庭”充分反映了国破家亡的黄国人思念故国和故乡,并把他们那已不可能复国的梦想淋漓尽致地浸染在了给予庇佑和希望的第二故乡。
三、赤壁之战的具 *** 置在哪里
据有关历史、地理资料记载,荆楚大地称作赤壁的有五处:汉阳、汉川、武昌、黄州和蒲圻。一般认为在今湖北蒲圻。
1、蒲圻赤壁。《元和郡县图志》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一般认为,“蒲圻县西北”较为可信。
2、汉阳之说,出于南宋时盛弘的《荆州记》。
3、汉川之说,出于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这两处正古称作赤壁,均非临江,并非火烧曹 *** 战船之处。
3、黄州文赤壁,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有前、后《赤壁赋》而誉满神州。苏东坡把黄州赤壁误作赤壁之战的赤壁,也颇有一定的原因。黄州有赤壁,黄州西去六十里有个团风镇,又名乌林镇,两处地名的偶合。原诗为:“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是”表明并非是作者有意认定。苏轼在《赤壁赋》后记里有“江汉之间,指赤壁者三”,可见他是清楚的。
4、江夏赤壁,即今武汉嘉鱼县东北江夏区金口的赤矶山。《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
多年来,学术界对于“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
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讨论,诸说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qí]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而历史学出版物和已发现文物证据更偏向于蒲圻说。
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 *** 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之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 *** 事 *** 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 *** 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