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川目瑙之乡(云南陇川县)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大家好,陇川目瑙之乡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云南陇川县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陇川目瑙之乡和云南陇川县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人口多吗
  2. “天宫目瑙”文化旅游小镇奠基
  3. 目瑙斋瓦是什么的创世史诗

一、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人口多吗

陇川县在中国西南边疆,镶嵌着一颗璀璨夺目的碧玉,它就是元末明初的麓川故地、傣语称之为“勐宛”现在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勐宛”是傣语音译名,意为太阳照耀的地方。斯如其名,这里山美水美人美,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是一方充满希望的热土。

陇川地处 *** 带季风气候带,地理坐标:北纬24°08′—24°39′,东经97°39′—98°17′。全县辖8乡4镇1个国营农场,总面积191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5万亩,人均耕地近3亩;全县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万人。少数民族主要有景颇族、傣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和 *** ,占总人口的54.9%,其中:景颇族和阿昌族分别占总人口的27.2%和7.4%,为全国景颇族和阿昌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县。陇川属典型的边疆多民族农业县,具有土地开发成本低、适宜发展绿色产业经济的更大优势和发展对外贸易经济的口岸区位优势。

陇川具有发展绿色经济的广阔前景。其处在 *** 带季风气候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宽广,年极端更高气温35.7℃,年极端更低气温-2.9℃,年平均气温18.8℃,历年平均降雨量1600MM,年无霜期2 *** 天,有霜期73天,年平均霜日30天,温湿的气候十分适宜各类动植物生长。陇川是云南省重要的商品粮和蔗糖基地县,年产粮食7万吨左右;甘蔗总产(含入榨外县数)95万吨,白糖8.5万吨,酒精0.81万吨,有日处理甘蔗5500吨和2000吨的糖厂各1座,年产1万吨精制糖生产线一条,入榨规模为云南之冠。除粮食和蔗糖产业外,山苍子、魔芋、茶叶、板栗、核桃、柠檬、草果、竹子及优质用材林──西南桦等绿色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产业化开发”的新格局。

全境由高黎贡山余脉纵贯,地貌特征为“三山两坝一河谷”,东北高峻,西南低平,更高海拔2618.8米,更低海拔780米。境内有大小河流98条,总长752.85千米。陇川县属南 *** 带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8.9℃,降雨量1595毫米,日照数2316小时。

陇川县辖4个镇、5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章凤镇、陇把镇、景罕镇、城子镇、户撒阿昌族乡、护国乡、清平乡、王子树乡、勐约乡;陇川农场。

陇川,傣语称“勐宛”,意为太阳照耀的地方。东汉归永昌郡哀牢县,唐南诏时属永昌节度,宋属大理金齿。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麓川思氏部酋兴起,在勐卯(今瑞丽)统一了几个部落,随之兼并勐宛(陇川),建立麓川王朝 *** 。元至元十三年(1276),在麓川统辖范围置麓川路、平缅路(置首府于今陇川坝北)。至顺元年(1330)置麓川军民总管府,统管原麓川地。至正十五年(1355),在姐兰(今 *** 南坎附近)置麓川平缅宣慰使司。“三征麓川”后,明正统九年(1444)撤麓川平缅宣慰使司,立陇川宣抚司,辖今陇川、瑞丽、遮放及缅属 *** 等地区。公元450年,居住在保山卡斯洼的傣族部落首领法赛练率367户,迁徙到今陇川坝尾南宛河旁定居。法赛练氏部落 *** 勐宛480年,传19代。900余年,德昂族首领莽达良率众 *** 勐宛,在雷基(今洋人街)建立德昂王城。莽氏家族 *** 陇川304年。1233年,勐宛被勐卯王混贺罕兼并。元至元六年(1340)思可法立为勐卯王, *** “姐兰”,建立麓川王国,并开始向德宏及保山地区扩张。明王朝为巩固其 *** ,派兵“三征麓川”,于正统九年(1444),立陇川宣抚司(正四品)。1447年,明朝庭废恭项,立原同知多歪孟为陇川宣抚使,沿袭28代,执政503年。

清沿明制。 *** 时期,1912年设弹压 *** ,划入户撒、腊撒两司地。1916年改为行政 *** ,行署旱季住章凤,雨季住杉木笼。同年,户撒划归干崖,腊撒归勐卯。1932年改设陇川设治局,隶属云南之一殖边督办。(出处)

1950年5月陇川解放。1951年12月21日成立陇川县各民族联合 *** ,隶属保山专区管辖。同年10月,瑞、陇两县合并,称瑞丽县。1959年9月,瑞、陇分开,重置陇川县,隶属德宏州。1969年建人民公社。

1993年修复“洋八”公路,县委、县 *** 正式迁到章凤 *** 办公。1998年3月20日,陇川县城正式 *** 至章凤口岸;4月29日, *** 正式批准将陇川县人民 *** 驻地由城子镇迁至章凤镇。2001年原驻老县城各机关相继完成 *** 工作。

2000年,陇川县辖4个镇、8个乡:城子镇、景罕镇、陇把镇、章凤镇、清平乡、王子树乡、护国乡、邦瓦乡、户撒阿昌族乡、姐乌乡、勐约乡、赛号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7000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章风镇 40740陇把镇 16030景罕镇 18588城子镇 111 *** 户撒乡 21715护国乡 6259清平乡 13142帮瓦乡 7138王子树乡 13161赛号乡 8554姐乌乡 *** 00勐约乡 4587

2001年,陇川县辖8乡4镇,69个村委会,668个自然村,724个村民小组。此外有陇川农场4个分场45个队(站)。其中:王子树、邦瓦、护国、清平、勐约、户撒为山区乡;户撒为阿昌族乡;王子树、邦瓦曾定为“九五”扶贫攻坚乡,护国、勐约定为“九五”州级扶贫攻坚乡,清平、户撒有4个村定为“九五”县级扶贫攻坚村。2001年户撒阿昌族乡定为全省首批扶持的少数民族特困乡。

2002年,邦瓦乡撤并于城子镇、勐约乡;至此陇川县辖7乡4镇68个村委会。此外有陇川农场4个分场45个队(站)。2002年,陇川县总户数40856户,总人口16863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386人,农业人口136249人。人口密度87人/平方千米。年末全县有汉族76534人,占总人口的45.38%;景颇族44559人,占26.42%;傣族27809人,占16.49%;阿昌族12462人,占7.39%;傈僳族4310人,占2.56%;德昂族1101人,占0.65%;白族724人,占0.43%; *** 456人,占0.27%;其他少数民族680人,占0.40%。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4.62%。

2003年,陇川县下辖章凤、城子、景罕、陇把4镇,户撒、清平、姐乌、勐约、王子树、赛号、护国7乡,共68个村民 *** 会,3个居民 *** 会,671个自然村,726个村民小组。陇川农场驻陇把镇,下辖4个分场45个队(站)。2003年末,陇川县总户数41261户,总人口170149人。其中:农业人口136784人。全县有汉族77085人,占总人口的45.30%;景颇族44741人,占26.30%;傣族28360人,占16.67%;阿昌族12610人,占7.41%;傈僳族4371人,占2.57%;德昂族1091人,占0. *** %;白族737人,占0.43%; *** 454人,占0.27%;其他少数民族700人,占0.41%。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4.69%。

2004年,陇川县下辖章凤、城子、景罕、陇把4个镇,户撒、清平、姐乌、勐约、王子树、赛号、护国7个乡,共68个村民 *** 会,3个居民 *** 会,671个自然村,726个村民小组。陇川农场驻陇把镇,下辖4个分场45个队(站)。2004年末,全县总户数41696户,总人口17.17万人。全县有常住少数民族22种,少数民族人口94 ***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4.86%,其中汉族77501人,景颇族45054人,傣族28690人,傈僳族4499人,阿昌族12747人,德昂族1117人,白族797人, *** 490人,彝族377人,少数民族人口94 *** 人。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2005年,陇川县撤销姐乌乡和赛号乡。

章凤口岸地处云南省西部,德宏州西南部,位于北纬24°08´~24°39´,东经97°39´~98°17´之间,东邻潞西,南连瑞丽,北接梁河、盈江,距州府芒市129公里,距省府856公里,边境线长50. *** 9公里,无天然屏障。主要口岸通道拉影、拉勐,距 *** 北部重镇八莫93公里,自古就是中缅贸易的集散地。据史料记载,20世纪20年代拉影通道就有棉纱、布匹、黄丝、 *** 、杂货进出口 *** ,并周转其他国家,英国人修通八莫至雷基的公路后即为早期的章八公路。章凤口岸在进出口贸易活动中立足 *** ,由八莫南下经水路可直达仰光出海,北上经水路、公路可达密 *** ,并可经公路与印度交往。八莫港辐射面广、集疏能力大,大宗货物由八莫中转,经伊洛瓦底江水运可进出仰光港或沿途各港口,是我省西南地区走向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之一。我国有充足的出口商品,而 *** 及东南亚各国资源极为丰富,在进出口贸易中有极强的互补 *** 。1991年8月10日,章凤口岸确定为国家二类口岸,为了畅通口岸,扩大进出口贸易,19 *** 年县人民 *** 举全县之力,克服各种困难修复中断了30多年的章凤至八莫公路,次年全线通车,突破了人背马驮的贸易历史。1998年8月23日缅 *** 将雷基(洋人街)升格为国家级口岸,同时设立雷基市。2002年 *** 扩大 *** ,大力开发克钦邦第二特区迈扎央经济开发区,进一步活跃了中缅贸易。口岸的开通和对接,使章凤口岸成为中缅两国继畹町、瑞丽口岸之后的第三个陆路通道。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两国边民自古以来的贸易往来历史,使章凤口岸在对缅贸易和交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章凤口岸现已建设了章凤边境检查站、拉影联检大楼、拉影货场仓储以及国门等硬件基础设施,已完成了拉勐通道联检现场办公设施总体规划、可研报告、项目申报、联检查验设施效果图和拉勐通道检验检疫业务用房建设项目的申报审批手续。章凤口岸现有拉影边贸货场占地面积15155平方米,有仓库面积2738平方米,查验办公楼1452平方米,基本满足和方便了进出口商品仓储、货物监管、检验检疫工作需要,实现了快捷、高效的通关“一条龙服务”。2005年陇川县委、县 *** 提出了“边贸兴县”的发展战略,并把改建章八公路弹石路面工程作为“十件实事”之一,加强与缅方的沟通协调,克服各种困难抓紧实施,预算投资2800万元,预计今年底建成。随着章遮二级油路的建成通车,从章凤口岸运输货物到昆明可朝发夕至,届时进出口货物运距缩短,运输成本降低,必将成为国内外商贾首选的运输线路,中缅贸易经济合作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陇川县共有两所高中,一所职业高中即陇川县职业高级中学(位于陇川县城子镇),一所普通高中即陇川县之一中学(位于县城)。

目瑙纵歌(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举行)中国目瑙纵歌之乡——陇川。

2019年8月27日,云南省人民 *** 将陇川县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 *** 产业为其他特色产业(蚕桑)。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陇川县在列。

2018年2月22日,陇川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二、“天宫目瑙”文化旅游小镇奠基

11月19日,陇川县双坡山“天宫目瑙”文化旅游小镇奠基仪式在景罕镇举行。

11月19日,陇川县双坡山“天宫目瑙”文化旅游小镇奠基仪式在景罕镇举行。

“天宫目瑙”文化旅游小镇项目位于景罕镇双坡山景颇“宽仙节”传承点,由德宏州禹德城乡建筑公司投资开发,总投资约61.17亿元,之一期投资1.17亿元,建设周期为2年;第二期投资60亿元,建设周期为3年。项目规划建设宁贯瓦广场、目瑙示栋、水上乐园、生态度假酒店、生态农业种植区等,旨在建设以展示景颇民族文化、体验景颇民族风情为主的休闲度假景区,满足游客食、宿、游、娱、购的需求,进一步提高陇川旅游接待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中国目瑙纵歌之乡——陇川”的品牌形象。

三、目瑙斋瓦是什么的创世史诗

1、《目瑙斋瓦》——景颇族口头吟诵的创世史诗。

2、据有关专家研究,《目瑙斋瓦》最早滥觞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是景颇族先民祭祀天神、太阳神的祭词,长 *** 00行,分为六章。

3、之一章讲述了天地万物的形成及人类的诞生。第二章讲述了景颇族的创世英雄宁贯杜率领天下豪杰改造天地,使土壤肥沃、庄稼生长的奋斗过程。第三章讲述大地洪水泛滥。第四章讲述宁贯杜寻找财富,娶龙女扎圣为妻。

4、第五章讲述景颇族跳“目瑙纵歌”舞的来历。第六章讲述大地上的生活,包括钻木取火、寻找水源、制造生产生活用具、学会穿衣裤、种谷、建房、男婚女嫁等等。

5、史诗是研究景颇族诞生、迁徙、原始 *** 起源、婚姻 *** 演变、山官 *** 产生及民族交往的珍贵资料,其内容囊括了景颇族的 *** 、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习俗、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

6、《目瑙斋瓦》流传于德宏州各县(市)景颇族居住地,包括盈江县的5个乡,陇川县的7个乡镇,潞西市的6个乡镇,瑞丽市的2个乡。

7、由于《目瑙斋瓦》篇幅浩繁,又是以口传方式流传,能完整吟唱《目瑙斋瓦》的人本来就很少,“ *** ”期间还曾被禁唱,1980年恢复跳“目瑙纵歌”时,德宏州全州已无斋瓦吟诵,只是由“董萨”(比斋瓦低一级的民间艺人)吟唱部分内容。

8、现在,只有盈江县铜壁关乡李向前一人能唱诵大部分。国内现存的《目瑙斋瓦》创世史诗最早是根据景颇族大经师沙万福口述记录、整理而成的,1975年景颇族学者李向前又收集整理、出版了景颇文本和汉译本。

9、《目瑙斋瓦》是景颇族传统文化的经典、“百科全书”,景颇族的各种文化艺术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它的源头,因此应当加以保护和传承。

陇川目瑙之乡(云南陇川县)-第1张图片-

10、参考资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目瑙斋瓦

文章分享结束,陇川目瑙之乡和云南陇川县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陇川县 陇川 云南 瑙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