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年糕之乡 诸暨有加工年糕的地方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6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诸暨年糕之乡和诸暨有加工年糕的地方 *** 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诸暨年糕之乡以及诸暨有加工年糕的地方 *** 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诸暨年糕之乡 诸暨有加工年糕的地方吗-第1张图片-

  1. 浙江诸暨特产:诸暨年糕
  2. 诸暨的特产是什么
  3. 舌尖上的美食一诸暨年糕

一、浙江诸暨特产:诸暨年糕

1、诸暨年糕--软中带糯,滑而不腻,久煮不糊,韧劲十足。年糕滑滑个、糯糯个,软软个,还有嚼劲,一点儿不黏牙齿,吃起来爽滑。因此不少久在外地的诸暨人,每每想到家乡,就会想到家乡的年糕。

2、年糕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烟酸、钙、磷、钾、镁等营养元素。

3、诸暨乡下过年打年糕也称搡年糕(诸暨方言)。诸暨农家打年糕用的是石臼(有些村/地方也称作捣臼)。先是舂米、淘米,淘好的米夯成年糕粉,然后打糕花,装蒸桶上灶头锅里蒸。糕花蒸熟后倒进石臼中,先用砣碓头(木制大榔头)搡,将一盘散沙似的米粉糅合成一团;一般需要几位青壮年来回好几个回合得挥榔头,经过无数次搡击糕团,最后功到“糕”成。如今,像上述用石臼搡年糕的传统手工 *** 方式,在诸暨农村已比较少见了,只有少数村落还保持这种手工传统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机器加工。诸暨年糕保持良好的口味,是因为把好了米粉这一关。这米粉是用更好的晚稻米磨成的,早稻米和糯米都不行。乡下经过加工厂师傅们简单的“磨粉、搅拌、蒸熟、倒进搡年糕机器”等几道工序,一条条洁白如银、香气扑鼻、松软可口的年糕即徐徐而出。记得小时候在年糕厂翻年糕,抢着倒入机器的糕花吃,含在嘴里慢慢嚼,能嚼出米香和甘甜,现在回忆起来真是美味极了。

4、诸暨年糕无论是煮着、炒着、蒸着、烤着、煨着、煎着,味道皆好,可谓百吃不厌。煮着的家常做法有汤年糕、泡饭年糕;炒着的家常做法有青菜肉丝年糕、雪菜(咸菜)肉丝年糕、大蒜肉丝年糕、梭子蟹炒年糕、腊肉炒年糕、冬笋咸菜炒年糕等等;蒸着的家常做法有桂花芝麻年糕、桂花红糖年糕、芝麻糖水年糕、鳜鱼蒸年糕等等;烤着煨着有油炸年糕、碳烤年糕等;煎着有油炸年糕片等......

二、诸暨的特产是什么

赵家产香榧,店口出五金,大堂是袜子,山下湖产珍珠.还有西施豆腐,诸暨年糕,笋,茶叶,但臭豆腐是绍兴的特产香榧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干果,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 *** ,就是从开花到结果,要通过三年孕育才会成熟,也就是说,前年结的果要到今年才能采摘,今年结的果要到后年才可采摘,枝头上三代同堂,因此,当地榧农称香榧为“三代果”。据说如果把每年产的香榧平均给全世界,每个人只能拿到1.5颗

三、舌尖上的美食一诸暨年糕

1、日历又翻到了公历十二月,马上要告别2017年迎来新的一年2018年了。这时在我的家乡一诸暨,正是家家磨米粉、户户打年糕的时节。诸暨年糕正作为诸暨人引为自傲的美食,从自家餐桌走向高档的酒店,从家乡走向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并赢得了不少赞誉。

2、"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藉以祈岁稔"。这一首流传于清末时期的年糕诗,生动地讲述了年糕不但作为普通百姓家常餐桌上的美食,也是人们祈福新年,祈求生活一年比一年高的美好心愿。

3、每到年末打年糕,吃年糕的风俗。自古就有,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吃年糕的习俗流传至今。公元前514年,吴王之子夫差继位后听信谗言,杀了伍子胥。伍子胥临死前对部下说:"我死后若国家有难,民众没粮吃,就到城门墙下挖地三尺,可找到吃的东西"。后来越国进攻吴国,城中军民断粮,伍子胥的部下就带领军民在墙下挖地,果然挖出许多可以充饥的"城砖"。原来"城砖"是糯米粉压成的,这是伍子胥生前设下的“积粮防急"之计。吴 *** 民就靠这些"城砖"渡过了难关,此后每逢过年,吴国百姓就要 *** 类似"城砖"的年糕纪念伍子胥。而诸暨可能本来就属吴越之地。也传承了每到年末做年糕的风俗。

4、记得小时候打年糕,每到年末爸爸就会收割晒干的晚稻谷去加工厂脱粒成米。然后把米淘干净,就半干半湿的米去村加工厂磨成粉。打年糕时人一定要多,因为摊年糕需要人手多,虽然我们那时还小,但打年糕时还是全家出动。如果人手还不够,还会邀上邻居帮助……

5、农村加工厂这时特别忙,大家一石箩一石箩(一种竹编的箩筐)的米排队等待。打年糕一般是这样一个流程,先是把米倒进一个机器上的大漏斗,待机器开动,白白的米粉便随着一个胀得很鼓的白布袋子里滑入石萝里。然后被抬到蒸房,蒸房里会把米粉加水后 *** 。这时加水很重要,这关系着蒸熟的米粉干湿度,所以这一环节是有经验的师傅 *** 作。接着把 *** 好的米粉倒入土灶上的木制蒸笼里蒸。蒸熟后,倒入一个大筐里,用两根木条(有点象炒菜铲子)把滚汤的熟米粉打散,俗称“糕花“。打散后把"糕花"倒入一个压年糕的大漏斗里。这时漏斗下面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两条白白的年糕不停地流淌出来,这时需要左右两个人各拿剪刀,旁边各放两碗水(怕剪刀和年糕粘连),一手拿住年糕一手快速剪断,放到后面。这时年糕的粗细长短全凭这两个剪年糕的人。在剪年糕的人旁边站着的人快速把一条条年糕摊在一个大竹筐,因为加工厂有很多大竹筐,所以一个摊满了,迅速拿开去架子上搁着凉着。另一个空的马上接上。而我们的任务是把凉着的年糕翻身。刚出来的年糕又白又软,咬上一口软滑中带筋道,还有一股年糕的淡淡的米香,特别好吃。待年糕稍凉了,我们会一条条收起来,整齐的码在石箩里……

6、第二天会把石箩里白白胖胖的年糕一条条扳出来(年糕之间己经有点粘连)。摊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等年糕干燥有点开裂,就要放到盛满冬水的缸,这样可以保存很久。

7、这是现在机器打的年糕做法,而以前手工做的年糕。前面的步骤和机器年糕一样,等把米粉蒸熟成了"糕花”,就把它倒在一个大石臼里,用一根大木杵,头上有铁皮包着,一个人打石臼里的"糕花",一个人边快速翻动里面的渐渐成团的"糕花"。一边迅速在旁边的清水盆浸一下,动作要快:一是怕"糕花"粘手,二可以给手降温。和农村打麻糍相象。打年糕的人的体力要好,因为很累,所以常常要调换着打。待"糕花"也变成麻糍一样有Q劲了。这时去扯上一块,搓成团醮上点红糖或夹点炒好的萝卜丝菜味道极赞。我们这里叫"年糕粥”。这时可以把这些麻糍样的粉团扯出一小团,压在年糕的木模上,压实倒出就变成一条条飘亮的年糕了。那时有的家庭还会做成形态逼真的鸡、鱼的形态。所以每到家里祭祖,把象鸡、鱼的年糕放在供盘上,既有"年年高”的寓意,又有"年年有余"的寓意,很有面子。可惜手工总是被先进的机器所替代,现在这些手工年糕很少见到了,大多都是上面所讲述的机器制的年糕了,还有许多五艳六色的疏菜水果年糕,品种越来越丰富了……

8、不过,诸暨年糕和周边的城市年糕不一样,诸暨年糕吃起来软糯爽滑有点Q弹不粘牙。不象有的地方年糕只有软糯不Q弹,而且粘牙。所以诸暨人在把家乡特产送给远在杭州、上海的亲朋好友。深得大家喜爱。也有工作在外的远方游子,带上家乡年糕既解馋又解思乡之苦。

9、诸暨年糕的吃的 *** 很多。最简单的用水煮熟,醮上点生抽或糖,原汁原味Q弹爽滑。那是我读书时早上的快速做法。记得更好吃的莫过于妈妈炒的年糕,那时过年杀年猪。刚杀好猪,大家这时也累了。这时妈妈会把切成一片片的年糕,用大蒜,冬笋片,当然也少不了现成的新鲜猪肉了,用猪油把肉和冬笋炒好盛起,再倒入年糕翻炒,待年糕炒得熟软了,这时依次放入肉和冬笋片翻炒,倒入一点酱油,白糖,味精。然后放入大蒜,翻炒几下,一碗香喷喷,色香味俱全的炒年糕烧好了。吃上一碗,猪肉的鲜美;冬笋的爽脆;大蒜的鲜香,加上年糕的软糯爽滑。几股鲜、甜、脆、香、糯、Q的味道,让你在舌尖上长久留存。欲罢不能……

10、年糕还有很多做法:奶奶做的韭芽冬笋肉丝炒年糕,作为点心的鸡蛋甜酒酿年糕……年糕可炒可煮可蒸,可做各色各样的美食。年糕虽然做法多变,但不变的是家乡的味道,不变的是家乡永远的记忆。不管你走得再远,不管你身在何处,始终走不出的是对家乡的眷恋!

诸暨年糕之乡和诸暨有加工年糕的地方 *** 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诸暨 年糕 加工 地方 糕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