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画之乡,离我最近的裱画店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裱画之乡,以及离我最近的裱画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齐白石画画的故事
  2. 什么地方号称‘中国书画之乡’
  3. 手工裱画之苏裱

一、齐白石画画的故事

1、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他非常珍惜时间,从不浪费时间,他一直用一句警句来勉励自己,这句警句就是:“不教一日闲过”。怎样才算是在一天中没有闲过呢?他对自己提出了一个标准,就是每天要挥笔作画,一天至少要画五幅。虽然他已经90多岁了,但他还一直坚持这么做.。

2、有一次,齐白石的家人和朋友、 *** 来给他过90岁生日,在喜庆的气氛中,他一直忙到很晚才把最后一批客人送走。这时他想,今天五幅画还没有完成呢,应该作完画再睡觉,于是他拿起笔作画,由于过度疲劳,难以集中精力,在家人的一再劝阻下,他才去休息。

3、第二天,齐白石早早地起床了,家人怕他累坏身体,都劝他再多休息会儿,可齐白石却十分认真地说:“昨天客人多,我没有作画,今天可要补上昨天的‘闲过’呀。说完他又认真地作画了。

4、齐白石(18 *** 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

5、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6、是近 *** 绘画 *** ,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7、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 *** 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 *** 等职。 *** 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8、齐白石在北京定居后,内心却是“故里山花此时开也”的思想轨迹。齐白石不可能将家乡草木赶过黄河带到北京,但家乡草木却作为一种自然信息随齐白石来到北京,并化作艺术信息传达出来,以实现齐白石心理的平衡。

9、齐白石刻了许多寄托着怀乡之情的闲文印,如“吾家衡岳山下”、“客中月光亦照家山”,是齐白石自抒胸臆的之一主题。

10、齐白石写了许多的怀乡诗,如:“登高时近倍思乡,饮酒簪花更断肠,寄语南飞天上雁,心随君侣到星塘。”又如“饱谱尘世味,夜夜梦星塘”、“此时正是梅开际,老屋檐前花有无”,这些诗句是齐白石“夜不安眠”、“枕上愁余”时所些的肺腑之语。变法和着变意,变意和着变法,乡心伴着童心,童心也总念乡心。

11、齐白石的作品《我最知鱼》,画着小鱼围逐钓饵,是齐白石少时作惯之事,故能“知鱼”;齐白石77岁时画《墨猪出栏》,是因为齐白石有一颗“牧汝追思七十年”的心;齐白石画那些黑蜻蜓、红甲虫,是因为齐白石还记得乡里人叫黑蜻蜓作“黑婆子”,叫小甲虫作“红娘子”,这正是农民眼中的草虫,是农民的审美情趣;齐白石画鲇鱼题“年年有余”,画石榴象征多子,画桃子象征多寿,这也是民间艺术喻意象征的特色。

12、齐白石笔下的钟馗、寿星、仙佛一类作品,也是农民们聊天时嘴边上的对象。这类作品,是齐白石的恋乡情结和童真情趣的自然流露,是“以农器谱传吾子孙”的愿望,是一种有异于“诗书传家远”的农 *** 识的自觉的表白。

13、当齐白石画《白菜辣椒》时,不仅有感于红与黑的对比,同时也为“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而愤愤不平;齐白石在有关画白菜的题句中,所表示的“不是独夸根有味,须知此老是农夫”,“不独老萍知此味,先人三代咬其根”,正是《农耕图》中的那位老农的自白。也是齐白石对 *** 、本质毫不掩饰的自我肯定。

14、齐白石从来没有入仕愿望、懒于应酬、不管闲事、与世无争、始终以一颗纯真的心,沉浸在艺术的体验之中,沉浸艺术故乡里。

15、齐白石的乡心、童心和农人之心的流露和艺术中的乡土气息,根源于齐白石的劳动生活。齐白石也曾在艺术上走投无路,那是虚假地因袭“八大山人”的情感所必然遭到的碰壁命运,实质上那是齐白石的心态与过去的文人之间不相谐和的结局。

16、当齐白石认定自己是农夫时候,往年储备的自然信息便源源不绝地奔赴腕底、舌端、刀锋,化作了新的艺术信息,抛弃了古人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创造出表达齐白石特有情怀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齐白石艺术中的乡心、童心和农民之心的真诚流露,是齐白石的真心和本质的艺术表现。齐白石以本质、自我、变法、变意以及本质的艺术表现,才是齐白石“衰年变法”的深刻底蕴。

二、什么地方号称‘中国书画之乡’

1、萧县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的建城史,是汉文化、孝道文化的发祥地,有金寨文化遗址、花甲寺遗址等 *** 晚期遗留的文化遗址。萧县素有“文献之邦”美誉,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 *** 间文化艺术之乡、安徽省文物大县。

2、萧县境内有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蔡洼。萧县由于黄泛冲击原因,形成了西南平原、故黄河高地和东南浅山区三个不同自然区域的结合体,主属黄淮冲击平原。

裱画之乡,离我最近的裱画店-第1张图片-

3、萧县水系属淮河流域,属新汴河、故黄河、王引河3个水系;萧县处于北 *** 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兼有北方和南方的气候特点。

4、萧县书画古称宋绘,从数 *** 前的良渚文化开始就已出现,书画传统绵延至明代,清中晚期形成民间中国画·水墨写意的“龙城画派”,享誉徐淮。现代萧县被称为国画之乡,由萧龙士为 *** 的萧籍画家创建了江淮大写意画派,1993年,被 *** 首批命名“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5、截至2015年9月,设有10多个书画艺术协会,有书画家4万人,省级以上书画协会会员400多人。

6、“龙城画派”,发端于明末,形成于清代中期,发展壮大于清末民初。该时期,影响较大的书画家有王之麟、许辉祖、吴作樟、张太平、路荫南、侯子安、谢来占、王为翰、袁汝霖、刘云巢等。

7、他们冲破笼罩画坛的“四王”画风,追逐时代新潮,以强烈的个 *** 阔笔写意,以泼辣豪放的笔触写实,师法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他们艺术思想趋于一致,技法意趣趋于相同,融合南北,形成了一种新的画风和流派。因其影响较大,活动中心又在龙城,故称“龙城画派”。

8、萧龙士是江淮大写意画派的创始人,该画派经过几十年来的继承发展,成绩斐然,“龙门学士”中有的在安徽画坛已崭露头角甚至成为中坚人物。

三、手工裱画之苏裱

1、裱画,一门古老的手艺,蕴 *** 深厚的文化底蕴。它通过托心、方裁、镶料等步骤,将字画覆褙上墙,最终呈现为精美的艺术品。裱画因材料与工艺的不同,分为苏裱、京裱、汉裱等派系。

2、苏裱,又称为“吴装”,盛行于江南地区,继承了宋代裱褙的优良工艺,并融合了明代文征明父子、都元敬等人的创新思想。苏裱追求“裱件平挺柔软,配色素净淡雅”的风格,修复古旧字画技艺精湛,被誉为“书画郎中”。其 *** 特色在于色泽淡雅简静,裱褙工艺优良。

3、与苏裱相对,京裱因受宫廷影响,裱件更注重色彩的绚丽与质地的厚重。北方客户更倾向于选择显眼的颜色,以凸显作品的亮丽。苏裱与京裱一南一北,形成更具 *** *** 的两大派系。

4、我的师父是苏裱出身,教导我“薄、平、光、软”的立轴 *** 原则,即立轴手感要薄,挂墙要平,背面打蜡要光,卷起要软。字画修复是更复杂的技艺,要“修旧如旧”,通过揭裱、去霉、全色等步骤恢复原貌。这要求深厚的技艺基础、勇于探索、勤练不辍,并得到高超师父的悉心指导。我对师父深怀感激。

5、裱画不仅养家糊口,更是一种艺术享受。我坚持“以古为师、树德立艺、以道为尊、诚信立业”的原则,秉承诚信、技艺精湛,以感恩之心服务乡贤名士,为大众提供质优价美的作品。

关于裱画之乡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裱画 最近 画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