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馓子之乡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馓子是什么东西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陈井馓子属于哪儿的特产
山东高唐县三十里铺乡陈井村自清代以来就开始创作馓子,食时酥脆香咸,油而不腻,物美价廉。陈井村,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家从事馓子 *** ,其历史悠久,技能超群。主要用料为精细麦面和芝麻香油。以白面10斤,净水8斤,精盐半斤,和成软面团。将面团分成若干小块,在面板上用力连续猛摔。直至面团出现泡沫孔隙,且有韧 *** 后,将面团搓 *** 成直径为0.5厘米粗细的面条。将面条泡入香油中。约10分钟后,取出面条,两手并用,按一定套路盘抻,直至面条细为直径约2毫米,套抻形状为散网貌,即放入热油锅中烹炸,同时用两根木棒矫形理顺。待面条膨胀,沿条出现薄薄的成串的气泡时,形已定,色已黄,即可出锅。把把馓子叠放一起,宛若半打开的折扇,串串气泡排在酥条上,反射着光泽。如一不小心落到桌面上,便解体式地碎断。食来酥、脆、香、咸,油而不腻,一年四季,老幼皆宜。1985年,陈井馓子曾进京展销,获得好评,其 *** 技艺,已传至省内外。
二、馓子是哪里的美食这道美食的 *** *** 是什么
1、馓子是很多地方都有的面食,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川、青海都有馓子,并不好说这是哪一个地方的特产,就好比你说不出香肠、腊肉、馒头、包子、大饼是哪个地方独有的特产一样。馓子就是小麦面搓成细条缠绕成形下锅油炸的一种油炸面食,很多地方都能吃到这种油炸面食,如果说哪个地方做馓子最有名气最有特色,我可以告诉你,江苏淮安的馓子最有名。
2、馓子在淮安也被称作茶馓子,当地人以前有喝早茶的习惯,过去生活节奏比现在慢,江苏淮安也算得上是鱼米之乡,不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早晨都会喝早茶,城里人的早茶很悠闲,农村人的早茶就是起个大早下地干活之前简单喝点茶,就着馓子垫肚子,然后去地里干农活,等 *** 点钟太阳大了再回家做早餐吃。馓子算是小点心也算是快餐,可以干吃馓子喝茶,也可以开水泡馓子就像泡方便面一样。
3、馓子的做法比较费工夫,下面我来给大家说一下淮安茶馓子是怎么做的。
4、面粉加盐水再混合均匀,加盐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面的筋度。面团反复 *** 稍微静置一会儿后再次 *** ,擀平用刀子从面皮边缘处开始划开,形成一整根不太规则的面条,之后再把它搓成直径半厘米的面条,尽量不要搓断了,搓出来的面条盘在盆子里,倒入食用油将盘好的面条浸润两个小时。
5、两个小时之后再将裹满油的面条拉起来缠在手上就像打毛衣缠毛线那样把面条缠绕在两只手上然后拉伸一下 *** 长筷子再拉伸一下便放入油锅油炸。炸至金黄捞出来控油晾凉就做好了。
6、馓子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放糖和开水泡着吃,还可以和丝瓜一起烧着吃。
三、淮安馓子为什么叫茶馓
因其多用于非正餐时与茶同食,故有淮安茶馓之称。
茶馓,是江苏省知名传统点心,淮安茶馓最富胜名,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在淮安,茶馓属妇孺皆知的美食。淮安茶馓创于清朝后期,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当时茶馓做得更好的人姓岳,故又名“岳家茶馓”,又因为岳氏的家宅靠近淮安城鼓楼,所以也有人称其为“鼓楼茶馓”。1983年淮安茶馓获江苏省优质食品奖,1991年获商业部饮食业优质品金鼎奖,1997年被认定为首届中华名小吃。本品采用优质原料,经过独特加工工艺精制而成,其色泽嫩黄,造型秀丽,松酥香脆、独具风味。
茶馓是用红糖、蜂蜜、花椒、红葱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和适量的鸡蛋、清油和面,然后反复揉压,搓成粗条, *** 成面团,搓成或抻成由粗细匀称、盘连有序的圆条构成环壮物放入油锅炸至棕 *** 即成,如今,在许多饭店和早点铺或菜市场上,馓子也以已成为常见食品,随时可以买到。茶馓既可干吃,也可用水泡着吃。干吃时大多作佐酒小菜,而用水泡着吃时,只需用开水冲泡数分钟,待其全部泡开以后,便可食用。茶馓泡着吃,柔韧香软,易消化,尤其适合产妇和体弱多病者食。[1]
淮安茶馓,作为淮扬美食当中的一道名点,是非说不可的。中华之一宴--满汉全席 *** 有30道江浙名菜,淮扬菜占这30道江浙菜中的大半,而且在宴前六点中,淮安茶馓位第五,作为清朝贡品,淮安茶馓所谓声名与地位皆是赫赫级别。
淮安茶馓于清宣统元年参加江苏省物品展览会获奖,1930年又参加巴拿马赛会获奖牌。解放后还曾参加苏北土特产交流大会甚获赞誉。其成品有梳子、扇子、菊花和宝塔等多种造型,遐迩闻名。因其多用于非正餐时与茶同食,故有淮安茶馓之称。
淮安茶馓历史悠久 *** 始于唐大诗人刘禹锡赞云:“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玉人缠臂金”。《本草纲目》记载:馓“利便、润肠、温中益气”之功效。又说:用延胡索、苦棣子等研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以 *** 头(茶馓)汤食前用下,可治小儿 *** 不通。据考,孕妇产前吃茶馓有舒筋活血、松骨、催生之妙用,产后吃馓,可强身、助健康。它以质地酥脆、色泽嫩黄、味道清香、造型美观而深受青睐。因茶馓含油量较大,故不宜久存,更好现制现吃。
淮安茶馓出名始于清代咸丰年间。那时淮安城内有个姓岳的人家专做茶馓,曾被列为贡品。岳家茶馓造型美观奇特,配料合理。做出的馓子细如线,黄如金,环环人扣、丝丝相连。吃到嘴里,香、脆、酥、甜还略有些咸味,人们争相购买,皆以能购得岳家茶馓为幸事。他家的茶馓是:香、脆、酥、油色质全黄、透酥松脆、香气浓郁、生津开味、点火就着、人水就化。据传,慈禧太后曾患乳瘤,无良方可治,御医淮安人韩达哉开一偏方,“淮安麻油茶馓四支,荔枝核二枚研末,黄酒二两,共浸煎;大被蒙头。”慈禧连服三贴后,乳瘤竞不翼而飞,慈禧大悦。从此,淮安茶馓在京城博得美名,并成了清室贡品。多少年来,江淮流域妇女 *** 生子有必吃茶撒的风俗。据考,孕妇产前吃茶馓有舒筋活血、松骨、催生的妙用;产后吃茶馓,可强身助健康。因此,江淮之间,谁家生孩子,亲友都购买茶馓送给产妇,民间至今流传一句歇后语:“坐月子不吃馓子——亏了。”
1965年,淮安县的一位领导 *** 到北京开会,特意带了一篓茶馓送给 *** *** 。 *** 收下了家乡人民的深情厚意,但执意让县委的 *** 把礼物带回去。这件事显示了 *** 清正廉洁的作风,同时给淮安茶馓增添了一段佳话。
原料配方:上白面粉2.5千克精盐50克黑芝麻75克芝麻油5千克(约耗1.85千克)
1、将上白面粉倒入面缸内,根据不同季节加水(每千克面粉春、秋季节用温水900克,夏季用凉水700克,冬季用温水1千克),同时放入黑芝麻和精盐,与面粉拌匀后揉成团,反复搋揉3次,用湿布盖好饧0.5小时。
2、将饧好的面团搓成桂圆大小的长条,盘旋放入一只抹有芝麻油的缸内。每盘一层,浇一次芝麻油,间隔1小时后再将面条放在抹油的案板上搓成毛笔杆粗的条,仍用上法盘入缸内。
3、将芝麻油倒入锅内,用中火将油烧至八成热。将搓好的面条绕在手上(扇子式的约绕60圈),先用手绷开约23~26厘米长后,把两只长竹筷 *** ,再绷至约30多厘米长将面条抽细如线,即放入油锅,筷子绷住条,在油锅中摆动几下,然后将两只筷子交错叠在一起使面条错叠成扇形,抽出筷子,炸至茶馓呈金 *** 时起锅(每把40克重)即成。
特点:色泽金黄,香酥脆松,宛如金线绕成,环环相连。[2]
水调面团:特制粉25千克精细盐500克
炸制油:芝麻油、花生油各7.5千克。
1、制水调面团:把盐用水充分溶解后,加入面粉拌和,然后将面团充分捣制,一般不少于20分钟,使面团具有良好的韧 *** 。不调韧 *** 面团制成后把它平摊在 *** 作台上,由边缘逐步向中心划开。用双手把划开的面团粗条在 *** 作台上 *** 成5毫米直径的细长圆条,边 *** 边逐层盘入放有花生油的磁盆内(每层之间必须涂油,防止粘条),条盘放好后必须放置2小时后才可绕条炸制。
淮安茶馓2、绕条炸制:待盘条回饧后,以右手执条边拉边绕排列左手四指上,绕时左手四指伸直,用大拇指按住条头,绕7~8圈,再以右手伸入条圈中,两手四指并拢抻拉面条,使绕条延伸至原长2倍,再腾出右手用2支筷子叉住左手上的绕条绷紧,然后双手各执1支筷子放入油锅炸制,油温一般在220℃左右。入锅片刻用筷将绕条叠制成扇状,再取下竹筷。也可以使1支筷子翻转180°绕成长卷状。还可以用不同手法制成梳型、花朵型、帚型等。油馓成型后要在油锅内翻动,使色泽均匀一致。待炸至金 *** 出锅沥油。
风味茶馓:南京省委 *** 校——品阁餐厅特色菜品。
茶馓香脆,加入青、红椒丝后营养搭配合理,是一道地道的乡村农家菜肴。
茶馓多是干吃,作者在 *** 这道菜时将茶馓掰开,配以青、红辣椒炒制后,再用烤鸭饼卷食,吃法新颖,口感酥脆。
叶良成:19 *** 年出生,从厨18年,1990年在南京巴蜀园酒家任主厨,曾先后任南京市大鸿运酒店、民生大酒店厨师长,从2000年至今任南京省委 *** 校一品阁餐厅厨师长。2004年在长江江鲜烹饪大赛中获得金牌。
麻油茶馓150克,青、红辣椒30克,烤鸭饼8张。
(1)麻油茶馓掰成长10厘米的段;青、红辣椒切丝。
(2)炒锅内放入色拉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青红椒丝、茶馓段一同中火翻炒2分钟,加盐、鸡精调味后出锅装盘。
(3)烤鸭饼入蒸箱内大火蒸2分钟,取出后折叠成三角形,围在茶馓四周装盘,上桌后将炒好的茶馓卷入烤鸭饼中食用即可。
茶馓入锅后迅速翻炒即可出锅,以免长时间加热变得不脆。[4]
形态:馓条整齐,无明显搭头,无并条。
组织:断面有孔,无面块,无杂质。
不知是哪个朝哪个代,有个皇帝派一个姓李的大官带着夫人到扬州一带征收钱粮。这个 *** 一路上只想吃喝玩乐,路过山阳县(即现在的淮安县)时做了个梦。 *** 一只金凤凰衔着一文精细的茶馓远远地飞下来,落在城中镇淮楼顶上。这时有人告诉他,这只凤凰是九天仙凤,还说谁要是能得到它,就可以得到世界上所有的财宝,谁要能吃到它口中衔着的那支馓子,那就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这个 *** 一心想独占金凤。他飞身去追,伸手去抓,不料脚下一绊,“扑通”一声被狠狠地摔倒在地上,半晌动弹不得。他睁眼一看,原来是梦。这时他转动着鼠眼,打起 *** 主意来。嘿!有办法了,借此来个故弄玄虚,趁机搜刮民膏,大捞一把。
于是他立即召见山阳县令,说他夜里看见一只金凤凰飞到县城里来了,要山阳县令立即下令全城出动,火速追捉那只金凤凰、夺下那支能延年益寿的茶馓,让他和夫人开开眼界,饱饱口福。
惯于拍马溜须的心阳县令见大官有旨,立即让差役们全城出动,去追捉那只金凤凰,夺下那支茶馓,不捉到金凤凰就要杀差役们的头。差役们满腹气愤,但又不敢不去。他们连金凤凰的影子也没看到,到哪里去捉呢?差役们为了交差,便抓来一个炸馓子的老头,欺骗山阳县令道:“那只金凤凰被追急了,一头藏到这个老头的怀里。请县老太爷就向他索取吧!”
那山阳县令瞪着眼睛,吹着山羊胡子,厉声道:“你这老头子把金凤凰藏到哪里去了?赶快交出金凤凰和茶馓来!”
那老头苦苦哀求:“县太爷,这话从何说起?小民从来也未见过什么金凤凰,更没有看到什么茶馓。”
县太爷一听就火了,“老东西,你一家人不要命了!”
炸茶馓的老头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县太爷,你看错了,小民家只有一只报晓的大公鸡,从来也未见过什么金凤凰,到哪里去捉呢?”
那县太爷一看硬的不行,就欺骗他说:“老头,你要是交出金凤凰和那支茶馓,我把这城内所有的商店都给你开,足够你快活一辈子。”
“小民没有那福份。”老头气愤地顶撞着县令。山阳县令拍案大怒,“不管你见没见到,限你在五更之前定要交出金凤凰和那支茶馓,不然全家问斩。”
老头回到家里,无计可施,只有拼着自己一人 *** ,嘱咐家人赶快逃命。这时,全家人抱头大哭,唯独九岁的小孙女儿金风凤,不哭也不语,站立在屋当中,怒目瞪眼的沉思着。[3].
金鸡报晓了,天快亮了。就在这关头,金凤对他爷爷说:“爷爷,你莫心焦,金凤凰有了,她就在我的心上,叫差役们跟我来取吧!”小金凤说着,朝全家人望了一眼,转身从锅台上象起一支茶馓,直向屋后井边奔去。老头一把没有抓住,只见她纵身跳下井去。顿时从井里 *** 出万道金光,一只五彩金凤凰,口里 *** 一支茶馓飞出井口,在屋子上空旋了两圈,然后直向县衙门正堂里飞去。
那个李大官和县令正在堂上喝酒。忽然从门外 *** 来一股刺服的亮光。随着光飞进来一只金凤凰,口里衔着一支茶馓。那今大官和县令高兴得口水直淌,起身扑向金凤凰。只见金凤凰用双翅向他们迎面扇去。顿时狂风四起,刮得他俩屁滚尿流,死狗般摔在堂上。——金凤凰猛扑下来,一个个地啄去李大官和县令的眼球。
在熊熊的火焰上空,金凤凰怀着喜悦,展开五彩缤纷的翅膀,在雄伟的镇淮楼上空盘旋。她对着楚城大地轻轻地吹了口气,顿时楚城上下一片金黄,五谷丰登。接着她又摇身一变,化成香细酥脆、驰名中外的精工佳点“淮安茶馓”。
据说每当在那天空晴朗的早晨,你口中吃着淮安香细酥脆的茶馓时,耳边还可以听到金凤凰悦耳的鸣叫声呢!
四、济宁小吃济宁王家馓子
1、在孔孟之乡的饮食文化中,济宁王家馓子占据着重要位置。每逢大年三十,吃馓子的传统习俗深深根植于济宁人的生活中,这种金 *** 、工艺精细的美食被誉为"金条",寓意着"金条拌生菜,来年发大财"的美好祝愿。馓子已经成为当地人走亲访友、节日庆祝的必备佳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2、王家馓子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创始人王 *** 先生凭借国家二级厨师的技艺,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良,研发出独具特色的细条馓子,香酥可口,色香味俱佳,深受消费者喜爱。王 *** 的儿子王立平继承家族传统,不仅提升生产技术,扩大了销售规模,还在2007年成立了王立平食品有限公司,进一步推广济宁饮食文化。王立平之子王磊则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营销策略,使得企业形象与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3、王家馓子的 *** 选用优质原料,如小麦面、玉米面、豆油、食盐、黑芝麻和白芝麻。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面粉与盐、水混合揉成细密无粒的面团,醒发后切成细条,油炸至金黄即可。整个过程需要精细的 *** 作和耐心,以确保每一道馓子的口感和外观。
五、淮南馓子产自哪里
淮南当地人每逢传统节曰和走亲访友时,多有拎上集市的一种看似金黄澄澄、一反反整齐如梭地捆扎在一起的“点心”,大家都把它称“馓子”,也有称“油果”、“油面条”等的。总之这种食品由来已久,据相传和考证:“馓子”很可能是在明末清初就传入上窑一带,解放前多有人食用,据老人回忆,上窑街上的“馓子”做的最地道的有两家,就是“杨氏炸馓铺”和“蔡氏炸馓铺”。上窑“馓子”和其它地方的“馓子”相比,有所不同。原因是它一直保持传统工艺,用面粉、明矾、精盐、白糖等和成油面,经过饧制过程,制馓艺人用其高超、熟练的技术把油面盘拧成网被形,下入六成以上的油锅中浸炸定形,成品后有乳白色、淡 *** 、金 *** ,软、脆、焦、酥、香、鲜、咸、微甜等特点。它可直接食用,也可烩、涮、淡季制馁,可做主料、辅料。由于其食用方便,价廉质优,颇受当地乡邻和外地客人喜爱。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