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逢其盛的意思?躬逢其盛与有荣焉的解释

牵着乌龟去散步 意思 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躬逢其盛的意思,以及躬逢其盛与有荣焉的解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躬逢其盛是什么意思
  2. 躬逢其盛到底是什么意思
  3. 躬逢其盛与有荣焉的解释
  4. 躬逢其盛与有荣焉意思
  5. 躬逢其盛的解释 躬逢其盛什么意思

一、躬逢其盛是什么意思

1、躬逢其盛的意思是亲身参加了那个盛会或盛举。

2、解释:躬:亲自,亲身;逢:赶上;其:代词;盛:盛况。指亲身参加了那个盛会或盛举。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3、王勃(约650年—约676年),男,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4、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

5、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授虢州参军,私杀官奴,二次被贬。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 *** 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6、王勃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 *** 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显示出杰出的文学才能。

二、躬逢其盛到底是什么意思

1、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成语是【躬逢其盛】;

2、躬表示亲自,逢表示赶上,其是代词,盛表示盛况,意思是亲身经历那种盛况,或指太平盛世,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说的是我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一般用作谓语;

3、清代李汝珍在《镜花缘》第九十回中写道:“妹子素日虽有好茶之癖,可惜前者未得躬逢其盛,至今犹觉耿耿。”它的近义词有【恭逢其盛】,这里的【恭】是恭恭敬敬的【恭】,若用作【恭逢其盛】,其中的【恭】便多了恭敬的意思,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这个成语来造句呢?我们虽未躬逢其盛 *** 广场的七十周年大阅兵,但从直播中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宏伟辽阔;

4、好的,以上就是本期关于成语【躬逢其盛】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三、躬逢其盛与有荣焉的解释

1、“躬逢其盛,与有荣焉”的意思是亲身经历过太平盛世,因此感到十分荣幸。“躬逢其盛”的意思是亲身经历那种盛况或指太平盛世;“与有荣焉”的意思是因而也感到荣幸。

2、“与有荣焉”是宋代以来的常语,意思是因而也感到荣幸,出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七》:“及日兵入奉,永山独死凤城,敌遂长驱进矣。旅、大既失,威海势孤,步蟾、宗骞皆先后誓死。士气如此,岂遂不可一战?此主兵者之责。五人虽败,与有荣焉!”

3、译文:等到日本士兵进入沈阳,永山独死在凤城,敌寇于是长驱直入。旅顺、大连已经失守,威海岌岌可危。步蟾,宗骞都先后以死为誓。像这样的士气,怎么不能与之一战?这是领导士卒的统领的责任。五人虽然战败,仍应当感到荣幸。

4、“躬逢其盛”的意思是亲身经历那种盛况或指太平盛世,出自《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译文:唐王勃《滕王阁序》:我(童子,自谦)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四、躬逢其盛与有荣焉意思

1、“与有荣焉”是宋代以来的常语,并非成语,是“同有荣誉”或“同有荣耀”的意思。

2、“荣誉”由“荣耀”直接引申而来。

3、“与”作“同”的意思。如《诗经??邶风??击鼓》:“ *** ,与子偕老。”

4、“焉”是个合音词,由快读“于此”而来。只是现代汉语中不这么说了,故只需理解,不需译出。

5、为了方便理解,下面的拓展阅读中有“与”的全部字义(简释)。

6、例:神六成功返回,让全球华人与有荣焉,非常兴奋,

7、论曰:中东之战,陆军皆遁,宝贵独死平壤;海军皆降,世昌独死东沟。中

躬逢其盛的意思?躬逢其盛与有荣焉的解释-第1张图片-

8、外传其壮节,并称“双忠”。及日兵入奉,永山独死凤城,敌遂长驱进矣。旅、

9、大既失,威海势孤,步蟾、宗骞皆先后誓死。士气如此,岂遂不可一战?此主兵

10、者之责。【五人虽败,犹有荣焉!】

11、关于杜甫的生卒年,在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和新、旧《唐书》本传等早期文献中,不但语焉不详,而且颇有龃龉。经过历代学者仔细甄别,总算把生年确定为公元712年。至于具体日期,从宋人吕大防、鲁訔、黄鹤,到清人钱谦益、仇兆鳌、杨伦,乃至近人闻一多、朱偰、冯至等,诸家所撰年谱、传记都因史料无征而付之阙如。直到195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纂的《杜甫年谱》,在“公元七一二年”条中才正式宣布:“正月一日,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东二里之瑶湾。据《京兆杜氏工部家诗年谱》:‘公生于是年正月。’天宝十载《杜位宅守岁》诗云:‘四十明朝过。’又大历三年正月《元日示宗武》诗云:‘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据此可定其生日是在元日。”这一年恰逢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如果杜甫真是在正月初一降生,那么宋人王禹偁所说的“子美集开新世界”(《日长简仲威》),无疑又将平添几分特殊的意味。

12、在这本年谱前有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刘孟伉所撰《简介》,称“此编于杜甫生平及杜诗各篇写作之时地,无不详加考订,期于至当,按年系谱,一目了然”,对自家人态度之谨严及考证之翔实都相当自信。《凡例》中也强调“编者写此初稿时,语语求其有根据,处处求其合史实,无可考者从阙,不可决者从疑”;特别批评前人“于杜甫之生日,皆付阙如”,而“兹编则于生日问题,依新提出之证据,已可能得一解决”。足见发现杜甫的生日,正是编纂者矜为创获的重要成果。在1961年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 *** 团会议上,决定将杜甫列为第二年——也就是他诞辰一千 *** 十周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编纂者虽不能预知此事,但能考证出确切的出生日期,实可谓躬逢其盛,与有荣焉。

13、不过年谱的主要证据就来自杜诗,为何千百年来无人据此推阐,难免令人疑窦顿生。客居美国的洪业率先提出质问,他在1962年的《南洋商报》元旦特刊上发表《我怎样写杜甫》,介绍自己撰写《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哈佛大学出版社1952年版)的体会。在该书之一章中,他曾明确表示:“我们没法知道杜甫出生的月份、日期,甚至是季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曾祥波中译本)对新的发现当然会格外关注。可他并不赞同此说,认为《京兆杜氏工部家诗年谱》之类“稍加考证,便露出作伪的痕迹来”,而“正月初一日的拜寿,是‘天增岁月人增寿’的寿;不是母难、生日的寿”(此文已收入中译本附录),所以并不能采信。紧随其后,同年4月11日,《北京晚报》上刊登了萧涤非的《杜甫的生日是正月初一吗?》(后收入齐鲁书社1980年版《杜甫研究》修订本),和洪业的意见不谋而合,认为“证据还嫌薄弱,不能成为定论”。针对那两首杜诗,他又做了更细致的分析:“按照我国传统习惯,任何人只要一进入大年初一,就都等于大了一岁,所以凡是一入新年便算四十一岁的人,当除夕时他都有资格说‘四十明朝过’,不一定非正月初一的生日不可”;“在唐代,大年初一,大户人家照例要喝点酒。……称觞献寿,更是常规,丝毫也不能证明这一天就是杜甫的诞辰。……即使是平常宴饮,宾主之间也不免有祝寿的客套,何况是正月初一,而且又是儿曹,‘献寿’就更不足为奇了”。简而言之,进入新年例添一岁,元日饮酒祝寿祈福,原本都是古人习俗,而年谱却牵强附会,造成过度诠释。

14、时隔多年,移居 *** 的郑骞在1973年又写了一篇《杜甫的生日》(收入大安出版社19 *** 年版《龙渊述学》),逐条批驳年谱所举证据:首先针对《京兆杜氏工部家诗年谱》,认为“书名似通非通,大概是取杜诗‘诗是吾家事’之意。此书从来没听说过,仅见《杜甫年谱》征引,确实是来历不明,面生可疑”;其次指出“四十明朝过”一句“乃是因为过年,与......

五、躬逢其盛的解释 躬逢其盛什么意思

1、躬逢其盛,汉语成语,拼音是gōng féng qí shèng,意思是亲身经历那种盛况或指太平盛世。出自《滕王阁序》。

2、唐王勃《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译文:唐王勃《滕王阁序》:我(童子,自谦)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科技、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够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

好了,关于躬逢其盛的意思和躬逢其盛与有荣焉的解释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躬逢其盛 意思 解释 荣焉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