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抱薪救火什么意思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抱薪救火的用法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抱薪救火什么意思和抱薪救火的用法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抱薪救火是什么意思
1、《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中的词语“抱薪救火”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让我给你介绍一下它的读音,正反义词,英文翻译以及造句吧。这下子你一定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个词语。
2、【拼音】:b&agr *** e;o xīn ji&ugr *** e; huǒ
3、【解释】: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 *** 去消除灾祸,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祸患扩大。也作“抱薪就焚”、“抱薪趋火”。
4、【出自】:《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示例】:宋·王安石《上运使孙司谏书》:“长空天下之事继而不已,以致于此,虽力挑之,已若无奈何,又从而为之辞,其与抱薪救火何异?”
6、【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没能阻止反而加速灾祸
7、【英语】:do something to *** ke the situation *** n worse
8、火上浇油饮鸩止渴引足救经适得其反南辕北辙负薪救火扬汤止沸揠苗助长
9、事与愿违以火救火弄巧成拙雪上加霜拔苗助长背道而驰急于求成戴盆望天
10、雪中送炭根除祸患釜底抽薪灭火去薪循序渐进殊途同归歪打正着画龙点睛
11、因祸得福弄假成真如愿以偿尽如人意称心如意
12、当我们遇到了需要帮助的人,应该用正确的 *** 帮助他,而不是抱薪救火。
13、你这种抱薪救火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走向歪路。
14、当今社会,抱薪救火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是造成社会 *** 的根源之一。
15、【拼音】:b&agr *** e;o tóu shǔ cu&agr *** e;n
16、【解释】:窜:逃匿。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苍黄逃跑的狼狈相。
17、【出自】:《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18、【示例】: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吓得这些人一个个~而逃。”
19、【语法】:连动式;含贬义,形容逃跑时狼狈相
20、【英语】:scamper off like a frightened rat;cover one's face and creep away;cover one's head and sc *** ry away like a rat to its hole;
21、【正音】:“窜”字不能读作“cuān”
22、望风而逃落荒而逃逃之夭夭捧头鼠窜狼狈而逃溜之大吉
23、大摇大摆得胜班师镇定自如负偶顽抗
24、我军大败敌军,残余的敌军势力抱头鼠窜。
25、我英勇的人民 *** 把敌人打得抱头鼠窜。
26、那家伙被人识破把戏,不得不抱头鼠窜,逃之夭夭了。
27、 *** 团伙得到 *** 到来的消息后,都抱头鼠窜了。
二、抱薪救火的意思是什么
抱薪救火指的是急躁、虚假地补救问题,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还可能使问题更加严重。
抱薪救火一词最早出自于《庄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一位倒霉的人在山上生火时,不慎把自己的薪材也投入火中,无法继续加火,因此只好烧薪来救火,结果火势愈演愈烈,将整个山林都烧毁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解决问题不要抱死板,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抱薪救火是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错误处理方式,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只顾眼前效果,轻视事件背后的根本因素,缺乏全面考虑和深度思考等。比如,在企业管理中,有些领导只关注企业的短期利益,忽视了长期发展规划导致管理不善。
为了避免抱薪救火,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培养长远思考的能力。在工作中,应当注意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和解决问题,注重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 *** 。同时,在处理问题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和标准 *** 作,尽可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和漏洞。
提高自身素质是成为一名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要提高素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锤炼优秀品质。其次,要注重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同时也要注重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避免抱薪救火需要我们坚持根本解决问题、以长远规划为重,注重制定周密的计划,全面考虑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工作中,也要积极与团队成员沟通合作,互相协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除了抱薪救火,还有很多教育意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如《狼来了》、《一叶孤舟》、《打鼾的天鹅》等,这些寓言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们生活中不同方面的问题,激发人们对于生活的深思与品味。
总结:抱薪救火是一种急躁、盲目的处理问题方式,极易导致问题反复出现,应尽量避免。要提高自身素质,注重长远规划、全面考虑问题,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在生活中,还可以通过教育寓言故事等方式来深入理解人生道理。
三、抱薪救火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54成语抱薪救火注音ㄅㄠˋㄒㄧㄣㄐㄧㄡˋㄏㄨㄛˇ汉语拼音 bào xīn jiù huǒ释义抱着木柴去救火,比喻处理事情的 *** 错误,既无法达成目的,反而情势更为恶劣。
「泼油救火」典源#《战国策.魏策三》1>华(阳)军之战,魏不胜秦。
孙臣谓魏王曰:「魏不以败之上割,可谓善用不胜矣,而秦不以胜之上割,可谓不能用胜矣。
今处期年乃欲割,是群臣之私而王不知也。
且夫欲玺者,段干子也,王因使之割地;欲地者,秦也,而王因使之受玺。
夫欲玺者制地,而欲地者制玺,其势必无魏矣。
且夫奸臣固2>皆欲以地事秦3>;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
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
〔注解〕(1)典故或见于《淮南子.主术》。
后于秦孝公时,用商鞅变法图强。
秦 *** 二十六年统一天下,建立我国历史上之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参考资料〕《淮南子.主术训》夫水浊则鱼噞,政苛***乱,故夫养虎豹犀象者,为之圈槛,供其嗜欲,适其饥饱,违其怒恚,然而不能终其天年者,形有所劫也。
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
不直之于本而事之于末,譬犹扬堁而弭尘,抱薪以救火也。
另可参考:《史记.卷四四.魏世家》典故说明据《战国策.魏策三》记载:战国时期,七雄各自称霸一方。
后秦孝公因重用商鞅,变法图治,国势转为强大。
秦王一直想将其他六国并吞,统一天下,所以不断地向各国出兵征伐。
魏国在华阳之战被秦军打败,魏国派段干子为 *** ,打算割地与秦国讲和。
但是孙臣认为不妥,对魏王说:「那些臣子怂恿您割地给秦国,是要用割地的方式讨好秦国,不要入侵魏国。
但这个作法对贪婪的秦国是行不通的。
拿土地去讨好秦国,就有如抱着木柴去救火,木柴没烧光前,火是不会熄灭的。
您的土地有限,秦国的 *** 却无限,总有一天魏国的土地会被秦国并吞的。」
魏王虽然觉得孙臣说的很有道理,但还是担心秦国不悦,仍旧割地讨好秦国,最后终于还是被秦国并吞了。
后来「抱薪救火」从原文中的「抱薪而救火也」演变而出,用来比喻用错 *** ,而致祸害加深。
书证 01.《战国策.魏策三》:「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
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
(源)02.《文子.精诚》:「不治其本而救之于末,无以异于凿渠而止水,抱薪而救火也。」
03.《史记,卷四四,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04.汉.刘向《说苑.卷九.正谏》:「不绝之于彼而救之于此,譬犹抱薪救火也。」
05.《宋史.卷四五.李宗勉列传》:「或谓其势强盛,宜于讲和,欲出金缯以奉之,是抱薪救火,空国与敌矣。」
用法说明【语义说明】比喻用错 *** ,而致祸害加深。
【使用类别】用在「 *** 失当」的表述上。
【例句】<01>对方需索无度,如果一味应了他,那我们岂不是在抱薪救火?<02>他都犯错了,你还鼓励他?我不赞同这种抱薪救火的教育方式。
<03>立委批评金钱外交就如同抱薪救火,对方有所仗恃,当然予取予求了。
<04>股市都已 *** 了,分析师还在劝投资人继续加码,岂不是在抱薪救火?<05>他都因签彩券亏空了许多钱,竟还想签注更多来补救,真是抱薪救火,奇笨无比!<06>对于对方的无理要求,我们不能太软弱,否则无异抱薪救火,只有招来更多的麻烦。
近义词:火上加油,以火救火,扬汤止沸
反义词:釜底抽薪辨识参考语词负薪救火,抱薪救焚
四、你是怎么理解“抱薪救火”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1、抱薪救火的意思是: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 *** 消除灾害;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也作“负(背)薪救火”.用于没能阻止;反而扩大了灾祸.常用来比喻人惹了祸事;自讨苦吃.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2、(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3、(2)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4、(3)联系具有客观 *** ,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 *** .
5、(4)矛盾具有特殊 *** ,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好了,关于抱薪救火什么意思和抱薪救火的用法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