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炭什么成语这个问题,炭组成语四字词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薪炭 成语是什么意思
1、“请你以薪炭成语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它的含义是指极度贫困,身无分文。这里的薪炭是指生活必需品中最基本的一项,也是古代劳动者最常得到的报酬之一。薪炭不足,说明这个人物质生活的状况极差。
2、薪炭成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长久以来,许多民众都是以卖劳力为生,日子过得十分艰辛。薪炭成了他们唯一的生存保障,他们与薪炭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所以当一个人连薪炭都得不到时,他的生活状况便可想而知了。
3、总之,“请你以薪炭成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常用的口语表达,话题内容围绕“生活附加价值”的概念。 *** 变得越来越现实了,用薪炭成语描述现代生活的状况,似乎依然恰如其分。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物质生活,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了,感情与精神生活同样不可忽视。
二、炭有关成语有哪些
1、炭的成语:冰炭不抄同炉、冰炭不言,冷热自明、冰炭不同器、冰炭不相容、冰炭不投、苍生涂炭、踞炉炭上、黎庶涂炭、民生涂炭、漆身吞炭、枘凿冰炭、生民涂炭、生灵涂炭、涂炭生灵、吞炭漆身、握炭流汤、万民涂炭、雪里送炭、雪中送炭、坐于涂炭、践冰履炭、生人涂炭、涂炭生民
2、(1)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3、(2)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4、(3)冰炭不同器: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 *** 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5、(4)冰炭不相容:冰:冰块;炭:炭火;容:接纳。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
6、(5)冰炭不投:投:投合。比喻彼此合不来
7、(6)苍生涂炭: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8、(7)踞炉炭上:踞:蹲、坐。蹲在炉子的炭火之上。形容处境险恶,不堪忍受。
9、(8)黎庶涂炭: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10、(9)民生涂炭: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11、(10)漆身吞炭: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12、【拼音】:bīng tàn bù tóng qì
13、【释义】: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 *** 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14、【出处】:《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
15、【例句】:岂不闻~,也似咱愚不并居。《元曲选·渔樵记》一折
16、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17、生灵涂炭[shēng líng tú tàn]: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18、坐于涂炭[zuò yú tú tàn]: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19、漆身吞炭[qī shēn tūn tàn]: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20、第二个字是“炭”的成语:(共8则) [b]冰炭不投冰炭不同炉冰炭不同器冰炭不相容冰炭不言,冷热自明[t]吞炭漆身涂炭生灵[w]握炭流汤
21、第三个字是“炭”的成语:(共1则) [j]踞炉炭上
22、“炭”字结尾的成语:(共11则) [c]苍生涂炭[l]黎庶涂炭[m]民生涂炭[q]漆身吞炭[r]枘凿冰炭[s]生灵涂炭生民涂炭[w]万民涂炭[x]雪里送炭雪中送炭[z]坐于涂炭
23、冰炭不同器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 *** 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24、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25、苍生涂炭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26、踞炉炭上踞:蹲、坐。蹲在炉子的炭火之上。形容处境险恶,不堪忍受。
27、漆身吞炭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28、生灵涂炭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29、万民涂炭涂:泥淖;炭:炭火。万民如同陷入泥淖坠入火海一般。形容广大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
30、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31、坐于涂炭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32、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33、冰炭不相容冰:冰块;炭:炭火。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
34、黎庶涂炭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35、民生涂炭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36、枘凿冰炭比喻事物尖锐对立,互不相容。参见“枘凿方圆”。
37、生民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38、涂炭生灵涂:泥沼;炭:炭火;生灵:百姓。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39、吞炭漆身以之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40、握炭流汤握炽炭,蹈沸汤。比喻不畏危难,敢于用命。
41、雪里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同“雪中送炭”。
三、炭可以组成什么成语是什么
1、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2、生灵涂炭[shēng líng tú tàn]: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3、坐于涂炭[zuò yú tú tàn]: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4、漆身吞炭[qī shēn tūn tàn]: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5、雪里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同“雪中送炭”。
6、万民涂炭:涂:泥淖;炭:炭火。万民如同陷入泥淖坠入火海一般。形容广大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
7、坐于涂炭: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8、握炭流汤:握炽炭,蹈沸汤。比喻不畏危难,敢于用命。
9、吞炭漆身:以之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10、涂炭生灵:涂:泥沼;炭:炭火;生灵:百姓。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11、生民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12、枘凿冰炭:比喻事物尖锐对立,互不相容。参见“枘凿方圆”。
13、漆身吞炭: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14、民生涂炭: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15、黎庶涂炭: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16、踞炉炭上:踞:蹲、坐。蹲在炉子的炭火之上。形容处境险恶,不堪忍受。
17、苍生涂炭: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18、冰炭不相容:冰:冰块;炭:炭火。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
19、冰炭不同器: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 *** 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20、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21、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22、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23、生灵涂炭: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24、第二个字是“炭”的成语:(共8则) [b]冰炭不投冰炭不同炉冰炭不同器冰炭不相容冰炭不言,冷热自明[t]吞炭漆身涂炭生灵[w]握炭流汤
25、第三个字是“炭”的成语:(共1则) [j]踞炉炭上
26、“炭”字结尾的成语:(共11则) [c]苍生涂炭[l]黎庶涂炭[m]民生涂炭[q]漆身吞炭[r]枘凿冰炭[s]生灵涂炭生民涂炭[w]万民涂炭[x]雪里送炭雪中送炭[z]坐于涂炭
27、头重脚轻,"灰"字头上一个"山"。
28、【拼音】:bīng tàn bù tóng qì
29、【释义】: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 *** 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30、【出处】:《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
31、【例句】:岂不闻~,也似咱愚不并居。《元曲选·渔樵记》一折
32、生灵涂炭雪中送炭漆身吞炭涂炭生灵冰炭不投苍生涂炭万民涂炭踞炉炭上
33、雪里送炭黎庶涂炭生民涂炭枘凿冰炭吞炭漆身握炭流汤坐于涂炭民生涂炭
四、炭打一成语
1、炭打一成语的谜底是“头重脚轻”,“炭”可以分成上部分的“山”和下部分的“灰”,一般山是特别大特别笨重的物体,而灰是很轻很小,容易被人所忽视,几乎没什么重量的东西,“炭”字刚好“山”在上“灰”在下,所以 *** 是“头重脚轻”。
2、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
五、雪中送炭成语怎么解释
雪中送炭成语解释是比喻在他人急需时给以及时的帮助。
1、君子会雪中送炭,小人只会乘人之危。
2、正在我冷的发抖的时候,我回头看见了您正迎着寒风向这边赶来,是您为我送棉衣来了,真是雪中送炭呀。
3、今天,老师查作业,我没完成,慌忙中,一位同学把他的作业递给了我,真是雪中送碳啊!
4、他送来的被褥,无疑是雪中送炭。
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年轻的时候曾和宋太祖一起打天下,深知 *** 来之不易。因此,他特别爱护老百姓。
淳化四年的冬天,东京(今开封)滴水成冰,房檐垂下的冰挂有一尺多长,在清冷的冬天,在不足以给人任何温暖的阳光照射下,像一把把垂下来的刀,令人望之即瑟瑟发抖。宋太宗在皇宫里面,穿着龙袍,烤着炭火,还觉得寒气逼人。
这时,宋太宗想起乾德二年的冬天,哥哥宋太祖上朝时,身穿貂皮大衣,戴着皮帽全副武装,所有的大臣都缩着手不胜寒冷站在讲武殿临时铺的地毯上,上奏章说话哆哆嗦嗦,冷得舌头打结的情景。
于是,他更感冰寒,便命人拿来美酒,借酒来驱赶寒冷。他一杯酒还没有喝完突然想到了贫苦百姓:“我住在皇宫中,穿着狐狸皮做的龙袍,烤着炭火,喝着酒,还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的贫苦农民,他们又没有炭火烤,不知会冻成什么样儿。我必须想点儿办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想到这里,他马上召来开封府尹,对府尹说:“如今天寒地冻,我们这些有吃有穿有火烤的人都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没火烤的老百姓,肯定更加受不了。
你马上替我去慰问他们,帮助他们迅速解决这个燃眉之急。”这位皇帝的意旨内容是,给京城所有高寿人瑞发奖金,超过百岁者赏赐金腰带。再赏京城鳏寡孤独以及贫穷者一千钱、米炭若干。
开封府尹一接到圣旨,马上带领他的所有随从,准备好衣服、钱财、粮食和木炭,挨家挨户地送到老百姓手中。于是人们看见很多穷苦的百姓都拎着木炭你来我往的身影。宋太宗首开雪中送炭的爱心先河,着实感动了许许多多的百姓,人们一个劲地称赞宋太宗是“雪中送炭”。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