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式成语是什么意思?联合式的四字词语大全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4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联合式成语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以及和联合式的四字词语大全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什么是联合式成语
  2. 什么是联合式成语呀要多
  3. 成语的各种式~~(+﹏+)~狂晕
  4. 什么是兼语式成语

一、什么是联合式成语

以四字格为主体的成语,语法结构关系几乎应有尽有,凡是汉语中的各种语法格局多多少少都可以在成语中找到它们的影子。例如主谓式的“叶公/好龙”、述宾式的“竭尽/全力”、述补式的“重/于泰山”、状中式的“豁然/开朗”、定中式的“锦绣/河山”、连动式的“顺藤·摸瓜”、兼语式的“令人·神往”、紧缩式的“人云·亦云”。尤其要指出的是,在《汉语成语小词典》所收录的四字格成语中,联合式的就占了三分之一左右,例如:

二、什么是联合式成语呀要多

1、联合式成语,是指成语中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的结构关系是并列关系的成语。例如:

联合式成语是什么意思?联合式的四字词语大全-第1张图片-

2、柳暗花明、石破天惊、藏龙卧虎、荡气回肠、精雕细刻、潜移默化、凤毛麟角、浓墨重彩、不吐不快、偷天换日、珠光宝气、穿针引线、无忧无虑、三位一体、 *** 、长生不死、三皇五帝、天涯海角、英雄豪杰、石破天惊、出生入死、千军万马、青梅竹马、 *** 雪月、喜闻乐见、金戈铁马、甜言蜜语、 *** 哭神嚎、声色犬马、南辕北辙、三从四德、阳春白雪、勇往直前等。

三、成语的各种式~~(+﹏+)~狂晕

1、连动式,包含两个及以上的动作,发出者为同一主体。有顺序。

2、主谓式,你懂我就略说,主要讲谁怎么样。

3、偏正式你也懂,如,一丘之貉。格式为形容词或动词加修饰对象。

4、联合式又称并列式。无主次之分。如半斤八两。

5、其中,偏正式只能用于主语宾语。

6、连动式作谓语较多,也可作定语。

四、什么是兼语式成语

1、兼语式,其结构形式是“主语+谓语+兼语+谓语”。

2、古汉语中的兼语式结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3、使令兼语结构,在兼语前一般得有“使”、“令”之意的动词充当谓语,兼语后的谓语及其宾语,常表示主语对兼语的要求等。例如:

4、1.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皇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5、秦国史官走上前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相会饮酒,秦王命令赵王弹瑟。

6、2.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

7、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黄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船离岸了。

8、使令式兼语也有不用使令 *** 动词的。如:

9、3.权即遣肃行。(《赤壁之战》)

10、这种格式的兼语有时可省略。例如:

11、4.计末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12、商议还没有决定下来,要找一个能够派遣(他)去答复秦国的人。

13、5.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五蠹》)

14、人民爱戴他,就推举(他) *** 天下,称他为有巢氏。

15、这类兼语格式,前一动词一般是“谓”、“名”、“号”、“称”等,后一动词一般是“曰”、“为”等。

16、6.将军向宠, *** 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17、向宠将军, *** 格品德善良平正,熟悉精通军事,以前曾经试用过,先帝称赞他能干,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担任中部督。

18、7.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19、唐朝慧褒和尚最初在山麓建筑庐舍定居下来,而且死后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称呼它叫“褒禅山”。

20、“命名式”的句中兼语有时也可省略,如:

21、8.林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促织》)

22、村里有个好事的年轻人,驯养着一只蟋蟀,自己叫(它)为“蟹壳青”。

23、“以”属于动词,“以……为……”含有“致使”之意,与现代汉语的“拿(用)……当作……”或“把……当作……”相当,这时,“以……为……”属于兼语式。

24、9.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25、必须用长安君做 *** ,兵才派出来。

26、10.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 *** ;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27、于是(孙权)用周瑜、程普当正副统帅,率领 *** 同刘备联合起来迎击曹 *** ,用鲁肃当参谋长,帮助谋划作战的方针策略。

28、这种格式的兼语结构,“兼语”有时可以省略,例如:

29、11.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论语•季氏》)

30、颛臾,从前周天子让(他)作主祭东蒙山神的人。

31、文言中的“拜……为……”类兼语结构,前一动词一般是“拜”、“立”、“封”、“迁”、“留”等,后一动词一定是“为……”。例如:

32、12.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33、相如回到赵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个才能的大夫,出使诸侯国家能不被欺辱,便提升相如做上大夫。

34、13.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35、三十天不回来,就请让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的念头。

36、这种兼语结构,兼语有时省略,有时省略后一动词”为”.例如:

37、14.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38、因为相如功劳大,拜(相如)为上卿。

39、15.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40、安帝平素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特地派公车征诏他,任命他做郎中,又升迁(他)做太史令。

41、“有”、“无”类兼语结构,兼语前固定为动词“有”或“无“,兼语后为其它动词。例如:

42、16.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愚公移山》)

43、邻居京城氏的 *** 有个 *** ,刚刚七八岁,也蹦跳着前去帮助他们。

44、17.且籍与江东 *** 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45、我率领江东父老的子弟八千人渡江向西进军,现在竟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使江东父兄同情我做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

46、文言中有用“有……者”构成的兼语式,动词“有”的宾语又作后边成分的主语,这类兼语式中“有”字引进一个新提出的人或事物,“者”字通常用来表示提顿。例如:

47、17.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48、有个姓蒋的,享有这种(捕蛇抵税)好处已三代了。

49、18.客有吹筒箫者,倚歌而和之。(《前赤壁赋》)

50、有个吹筒箫的客人,倚歌声吹筒箫应和。

51、原因式的兼语结构,兼语前后没有固定的词语,但兼语后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是兼语前谓语的原因或理由,此种情况不常见。例如:

52、19.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3、南村的孩子们欺我年老无力,忍心当面 *** 象盗贼。

54、现代汉语根据谓语间表明作用的不同,兼语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55、前一个谓语常常是含有“使令”意思的动词,后一个谓语表明前一个谓语的目的或结果。前一个谓语常用“叫”、“让”、“请”、“使”、“派”、“命令”等,例如:

56、22.这小姑娘让我坐在炉前的小凳子上。

57、此外,也有许多句子前一个谓语是“叫”、“让”、“使”、“请”等以外的动词组成的。例如:

58、24.雷锋精神鼓舞我们不断前进。

59、前后谓语都是表示称谓的,前一个谓语常用“称”、“叫”等动词,后一个谓语一般说来都是“做”、“是”、“为”等一类动词。例如:

60、有时这类兼语式中后一个谓语也用名词充当。例如:

61、前一个谓语通常是“选”、“ *** ”、“推荐”、“推选”等。例如:

62、此类结构的特点是前一个谓语多是有感 *** 彩的心理活动的动词。如果不是表示心理活动的,也是含有奖惩意义的动词,后一个谓语表明前一个谓语的原因。例如:

63、前一个谓语一般是“有”、“没有”等动词,表示存在或消失,从而进行陈述。例如:

*** 、36.有几个 *** 在 *** 场上练单杠。

65、后一个谓语表明数量,补充作说明。例如:

66、39.李总务为学校节约人民币五十八元。

67、这里的数量词和前面的名词间没有语音停顿,同时又能对它进行陈述,故应看作是后一个谓语,而不看作定语后置。

好了,关于联合式成语是什么意思和联合式的四字词语大全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合式 四字 成语 词语 意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