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的拼音(癞痢的拼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2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癞的拼音,以及癞痢的拼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癞怎么读音
  2. 瘌拼音怎么读意思
  3. 癞 *** 的拼音
  4. 癞的多音字
  5. 瘌的拼音
  6. 癞头的拼音

一、癞怎么读音

1、“癞”字的拼音是 lái。“癞”是一个汉字,由“白”和“赖”组成,它的意思是皮肤上有斑点、鳞屑等所产生的变化。癞病是一种常见皮肤病,主要是因为细菌和真菌感染引起的。癞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一些红色、黑色、灰白色的斑点,还会伴随有明显的瘙痒、脱皮等症状。

2、“癞”字的发音是“lái”,这个字在普通话中的读音是之一声,声调比较平稳。在拼音 *** 中,它的声母是“L”,韵母是“ai”,声调是之一声。根据这个拼音,我们可以轻松地进行发音和记忆。

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癞病被认为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有时还被看作是一种可怕的“ *** 病”。因此,这个字也被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坏处和不好的方面。例如,“癞 *** ”就是指一个不好的人或事物,因为 *** 是一种看起来不太好的动物,它的皮肤上也有很多斑点。

4、总之,“癞”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汉字,它的拼音是“lái”,并且还有一些与它相关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了解这个字的拼音和意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瘌拼音怎么读意思

瘌字读作là。瘌指疥疮、黄癣,是生在人头上的一种皮肤病。又名秃疮。俗称头生恶疮,使发秃者为瘌,或作癞。

瘌是一个汉字,单独使用的时候,意思比较少见,多用于文言文或古代诗词中。这个字的本义是指皮肤上的疮疖,也可以指皮肤上的一些小块疾患。在文学作品中,瘌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形象憔悴、病态。例如,在明代杨慎中的《临江仙·折苇戏庵》中就有屈指折瘌一毛茸,胡人面貌胆帛粗的描写。

瘌还可以指事物的纹理粗糙、不平整,或形貌丑陋。比如:瘌荡州县名江边独钓翁,瘌痢颠倒乱七八糟。而瘌脓则是指浆糊状的东西,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疮痍不堪。

瘌还有来自方言的用法。在一些地方方言中,瘌也可以指虱子或其他类似的寄生虫。在江南地区的一些地方,人们常说长满瘌子形容头发不洁或油腻不宜,意味着人的形象不好或者不利于卫生。

瘌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不太常见,多出现在文言文、古代诗词和方言中。在平时的交流中,不常用这个字,大家更常见的词语虱子来表示相关的意思。

1、他的头上长满了瘌痢,看起来非常丑陋。

2、那个瘌痢头的孩子总是被其他孩子嘲笑。

3、瘌痢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皮肤病,需要及早治疗。

4、他的瘌痢头传染给了他的家人,让他们也遭受了痛苦。

5、瘌痢头的患者需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6、他的瘌痢症状非常严重,需要去医院接受治疗。

7、瘌痢患者的皮肤通常会变得干燥、脱皮和瘙痒。

8、在一些地区,瘌痢头被认为是一种不祥之物,会给家人带来厄运。

9、瘌痢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10、对于瘌痢患者来说,保持皮肤清洁和避免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11、他的脸上长满了疤瘌,使得他的容貌显得狰狞可怖。

12、那个人的眼睛周围有一个明显的疤瘌,让他的目光变得阴冷而刺人。

13、看着自己镜中那个有着疤瘌眼的形象,他感到自卑和无奈。

14、疤瘌眼给她的美貌带来了一丝瑕疵,但也增添了她的个 *** 魅力。

15、久久不能消失的疤瘌眼,成为他回忆过去的永久烙印。

三、癞 *** 的拼音

1、癞 *** 的拼音:lài há *** 。(名)即蟾蜍。

2、蟾蜍,是无尾目蟾蜍科的两栖动物,分26个属,是蟾蜍动物的总称。蟾蜍的体粗壮,头宽大,口阔,嘴端圆;眼大而凸出;躯体短而宽,前肢粗壮而长,后肢粗壮而短,左右根部不相遇。

3、全身皮肤极其粗糙,背面肤色随季节变化,且雌、雄不同,在 *** 季节,雄 *** 背面多为黑绿色,体侧有浅色的斑纹;雌 *** 背面色较浅,瘰疣乳 *** ,有时自眼后沿体侧有斜行的黑色纵斑;腹面不光滑,有棕色或黑色的细花斑。

4、蟾蜍分布于中国各地,常见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区和平地区。蟾蜍除 *** 季节外,从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水沟边。

5、蟾蜍因皮肤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潜伏隐蔽,夜晚及黄昏出来活动,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觅食,以甲虫、蛾类、蜗牛等为食。

6、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蟾蜍大多行动缓慢笨拙,不善游泳,多数时间作匍匐爬行,有危险时也会小步短距离小跳。蟾蜍为卵生动物,水中产卵,体外 *** ,繁殖能力较强;一年只产两次卵,一次可产卵两万多枚。

7、蟾蜍肝可入 *** ,味辛、苦、甘, *** 凉,具有解毒散结,拔疔消肿,胆可镇咳祛痰之功效。蟾蜍是中国传统名贵 *** 材之一,是六神丸、梅花点舌丹、一粒珠等中成 *** 的主要原料。

8、蟾蜍有着长寿喜财的寓意,在中 *** 间相信蟾蜍能够使人发家致富,所以古时常用金、铜等金属 *** 三足蟾,并且还有吉祥图案“刘海戏蟾”。

四、癞的多音字

1、五笔86:UGKM五笔98:USKM仓颉:XKDLO

2、笔顺编号:413411251234352534四角号码:00182 UniCode:CJK统一汉字 U+765E

3、--------------------------------------------------------------------------------

4、◎癣疥等皮肤病:~子。~皮狗(喻不要脸的人)。

5、◎表皮凸凹不平或有斑点的:~瓜(即“苦瓜”)。~ *** 。

6、--------------------------------------------------------------------------------

7、◎ leprosy, scabies, *** nge; shoddy

8、病名。即疠风。亦称大风恶疾。出《世医得效方》卷十三。《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癞证,蛇退一味在所必需,以其既善解毒,又善祛风,且以皮达皮之妙。

五、瘌的拼音

1.伤口已经结枷了,只是恐怕要落个疤痢。

2.这可怜的流浪狗,是个疤痢眼儿。

3.年轻时候,瘦人们就自信满满,却又小气疤痢,很难相处。

1.〔瘌痢〕生在人头上的皮肤病。亦称“秃疮”。

2.〔疤瘌〕见“疤”。〔痢痢】也作颢。(方》秃疮,生在人头上的黄癣及发癣。

痢,楚人谓 *** 毒曰痛痢。从广,刺声。——《说文》

痢,痛也。凡饮 *** 傅 *** 而毒,南楚之外谓之痢。——《方言三》

痢痢,疥疮。俗称头生恶疮,使发秃者为痢,或作“癞”。

又如:痢子(淮汉一带称因头生疮而发秃的人为痢子)

六、癞头的拼音

1、癞,汉语二级字,读作癞(lài),形声。从疒(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赖声。本义:病名。即“麻疯”。

2、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 *** 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 *** 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我国则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建国后由于积极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显著下降。

3、病原菌是麻风杆菌。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繁殖力,在60℃处理一小时或紫外线照射两小时,可丧失其活力。一般应用煮沸、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 *** 。

4、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 *** 内分布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黏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 *** 某些细胞内。在皮肤主要分布于神经末梢、巨噬细胞、平滑肌、毛带及血管壁等处。

5、在黏膜甚为常见。此外骨髓、 *** 、肾上腺、眼前半部等处也是麻风杆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围血液及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少量的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黏膜排出体外,其他在乳汁、泪液、 *** 及 *** 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

6、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多菌型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7、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黏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 *** 肤或黏膜的接触所致,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这是传统认为麻风传播的重要方式。目前认为带菌者咳嗽和喷嚏时的飞沫和悬滴通过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进入 *** ,是麻风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癞的拼音(癞痢的拼音)-第1张图片-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癞痢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