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披星戴月拼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披星揽月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披星戴月造句
1、巡道工人披星戴月地执行任务。
2、 *** 为了家计,披星戴月,终日奔波,十分辛苦。
3、不用在战斗地图和村庄之间往返奔波,披星戴月。
4、我们知道很苦,披星戴月为的是拥有美好的明天。
5、爸爸为了家人,每天披星戴月地工作着,好让我们衣食无缺。
6、于是他们整晚大步流星,披星戴月,第二天则在太阳下头赶路,终于当天傍晚抵达了一座城。
7、竞选活动声势浩大,青年民众积极参与,他们用行动回击了人们对其漠不关心社会的指责。他们离开家门,远离亲人,从事报酬微薄,披星戴月的工作。
8、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他必须披星戴月地工作。
9、为了在天亮前赶回家,他披星戴月地连夜赶路。
10、这一路上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终于把救济品送到了灾区。
1、拼音:[pī xīng dài yuè]
2、解释: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辛劳。
3、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之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4、例句:经过二十多天~的风尘奔波,到襄阳后一定要休息几天。◎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
5、近义词:戴月披星、餐风饮露、栉风沐雨、早出晚归、夜以继日、餐风宿雨
(1)我们知道很苦,披星戴月为的是拥有美好的明天。
(2)早上出门上班,直到日落西山才披星戴月回到家。
(3)披星戴月,阿水总算成功将舒叔带到了少林。
(4)什么叫披星戴月,什么叫囊萤映雪,我总算明白了。
(5)两人披星戴月地赶到舅舅家里,神情里有一种莫名的恐慌。
(6)上学路披星戴月,回家路戴月披星。
(7)蔡元培从酒馆披星戴月返回家,夫人已然落帐睡去。
(8)七日以来,他披星戴月,餐风饮露,从云麓森林赶来到了这座小镇。
(9)刚得半日清福,还没问明白怎么走出草原,又得披星戴月的跑路。
(10)在一片祥和欢乐的氛围中,三人披星戴月地离开了球馆。
二、披星戴月的拼音怎么写
1、披星戴月的拼音怎么写:pī xīng dài yuè。
2、披星戴月(拼音:pī xīng dài yuè)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元·郑廷玉《冤家债主》。
3、“披星戴月”的原义是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
4、有这大的个孩儿,多亏了他早起晚眠,披星戴月,挣揣下这个家私。(元·郑廷玉《冤家债主》)
5、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披星戴月”。
6、巫马期身披星光,头顶月光。早出晚归,辛勤工作,不分昼夜地奔波。从故事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讲究方式 *** 很重要。方式 *** 用对了,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而 *** 用错了,则有可能事倍功半。宓子贱和巫马期不同的做法就是更好的例子。
7、“栉风沐雨”的意思是风梳头,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冒着风雨辛苦奔波。“披星戴月”“栉风沐雨”两者都有经受辛苦和奔波的意思,但有区别:一是意义不同。
8、“披星戴月”偏重在顶着 *** (时间),“栉风沐雨”偏重在冒着风雨(环境);“披星戴月”有在野外劳作的意思,“栉风沐雨”没有这种意义。二是语体色彩不同。“披星戴月”在口语、书面语里都常用,“栉风沐雨”多用在书面语里。
9、成文用法:“披星戴月”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
10、运用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杨 *** 越国奇逢》:“餐风宿水多劳役,披星戴月时奔忙。”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诉穷汉暂掌别人钱》:“那乞僧大来极会做人家,披星戴月,早起晚眠。”作家·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经过二十多天披星戴月的风尘奔波,到襄阳后一定要休息几天。”
三、披星戴月是什么意思
披星戴月是指身披星光,头顶月色。形容早出晚归或连夜赶路。
披星戴月的拼音是【pī xīng dài yuè】。
披星戴月的拼音是【ㄆㄧㄒㄧㄥㄉㄞˋㄩㄝˋ】。
披星戴月是作谓语、定语来使用的。
(1)拼音:【zǎo chū wǎn guī】。
(2)含义:意思是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1)拼音:【zhì fēng mù yǔ】。
(2)含义:该成语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1)拼音:【yè yǐ jì rì】。
(2)含义: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昼夜不停。也说日以继夜。
(1)拼音:【wán suì kài shí】。
(2)含义:谓贪图安逸,虚度岁月。
(1)拼音:【yóu shǒu hào xián】。
(2)含义:形容游荡懒散,好逸恶劳。
披星戴月一词出自元代戏曲作家郑廷玉编写《冤家债主》中的一句台词,该台词为“有这大的个孩儿,多亏了他早起晚眠,披星戴月,挣揣下这个家私。”
1、起早贪黑的农户整日披星戴月,夜里趟着露水,清早盯着黎明。
2、他一路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地,终于赶回家乡。
3、 *** 为了家计,披星戴月,终日奔波,十分辛苦。
4、既然选择了夜行,就要接受披星戴月的旅途。
5、两人披星戴月地赶到舅舅家里,神情里有一种莫名的恐慌。
6、那支商队披星戴月赶路,以便按时到达目的地。
7、为了完成任务,他披星戴月,兼程赶往前线。
8、他的 *** 披星戴月地在田间劳动,终于获得了好收成。
9、他们披星戴月大干了三个月,这条路终于提前竣工了。
10、他披星戴月地忙于工作,已有数月没有回家看望年迈的母亲。
四、披星戴月和披荆斩棘是近义词嘛
1、披星戴月和披荆斩棘不是近义词。
2、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3、元·无名氏《冤家债主》之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4、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5、戴月披星、餐风饮露、栉风沐雨、早出晚归、夜以继日、餐风宿雨、水宿风餐、披星带月、披霜冒露废寝忘食、餐风宿露、带月披星
6、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7、《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8、劈波斩浪、含辛茹苦、一往无前、负芒披苇、劈荆斩棘、乘风破浪、筚路蓝缕、斗志昂扬
五、披星戴月还是披星带月
披星戴月(拼音:pī xīng dài yuè)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元·郑廷玉《冤家债主》。“披星戴月”的原义是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人叫宓子贱,他是孔子的 *** ,为人正直,很有才干。后来,他到鲁国的单父县去当县令,把单父县治理得非常好。他这个人还尊重人才,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他在当县令的时候,孔子曾对他说:“不少人都说你这县令当得很不错,老百姓生活得很安稳。
他回答说:“这不是我的功劳啊,这里有五个才能比我强的人,他们经常指导我如何治理单父县。”孔子听后感叹说:“宓子贱真是个谦虚的人,还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可惜治理的地方太小了,如果让他治理更大的地方,会更有作为。”
过了几年,宓子贱走了,单父县换了一位县令,叫巫马期。巫马期这个人,也很正直,而且为人看重道德,不贪图金钱。有一次,他和朋友一起去山上砍柴。路上看见一家富人出门,乘着几十辆车,车上都装饰着金银珠宝,非常豪华。朋友问他:“如果让你放弃自己的学问和品德,给你这样富贵的生活,你干不干。”
巫马期身披星光,头顶月光。早出晚归,辛勤工作,不分昼夜地奔波。从故事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讲究方式 *** 很重要。方式 *** 用对了,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而 *** 用错了,则有可能事倍功半。宓子贱和巫马期不同的做法就是更好的例子。
好了,关于披星戴月拼音和披星揽月什么意思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