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太阳三个竿打一成语和日照三杆是成语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 太阳在图的一个角上,照着竹竿,不是日上三竿猜成语
- 一根杆子上面有个太阳打一成语的 ***
- 竿的成语有哪些
- 一个日三个竿(打一成语)
- 疯狂猜成语中一个太阳和一根竿是什么成语
- 日出三竿比喻什么生肖
- 一个梁字上面有三个太阳打一成语
一、太阳在图的一个角上,照着竹竿,不是日上三竿猜成语
1、【解释】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立刻见到功效。
2、【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下:“立竿见影,呼谷传响。”
3、【用法】用于比喻事物见效很快。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4、【正音】见;不能读作“xiàn”。
5、【辨形】立;不能写作“利”;竿;不能写作“竽”。
6、【例句】掌握了正确的学习 *** ;便可收到~的效果。
二、一根杆子上面有个太阳打一成语的 ***
1、竿子上面有太阳也就是会反射出影子。也就是所谓的立竿见影。
2、成语拼音:lì gān jiàn yǐng
3、成语解释: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4、成语出处:宋朱熹《参同契考异》中篇:“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 911cha ***
5、成语用法:立竿见影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事物见效快。
6、成语辨形:立,不能写作“利”;竿,不能写作“竽”。
7、成语例子:你说你莲花化身,清净无为,其如五行变化,立竿见影。(明许仲琳《 *** 演义》第七十八回)
三、竿的成语有哪些
揭竿而起、立竿见影、日上三竿、百尺竿头、竿头日进、竿头直上、竿头一步、竿头日上、揭竿四起、上竿掇梯、探竿影草、斩竿揭木、百丈竿头、逢场竿木、苞苴竿牍、更进一竿、红日三竿、日出三竿、鲇鱼上竿、日已三竿、斩木揭竿、睹影知竿、一竹竿打到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八竿子打不着、一竿子捅到底……
[解释]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 *** 。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解释]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出处]宋朱熹《参同契考异》中篇:“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
[解释]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宋杨亿《劝石集贤饮》诗:“日上三竿宿雾披,章台走马帽檐欹。”
[解释]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出处]唐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四、一个日三个竿(打一成语)
《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2、喂,日上三竿了,你还不起床。
3、楚天舒一觉醒来,已是日上三竿。
4、都日上三竿了,你们还不起来赶路。
5、日上三竿也是打字跟大家聊了起来。
6、第二天日上三竿,院中才有些动静。
7、还早,日上三竿了,快上线,有大事!
8、沉浪缓缓睁开双眼,已经是日上三竿。
9、直到日上三竿时,邓风已 *** 了一个轮回。
10、每天日上三竿才醒,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11、不知不觉从天色刚刚擦亮就到日上三竿了。
12、古人是闻鸡起舞,他们是日上三竿,仍在床上。
13、可是从早晨等到日上三竿,从中午又等到晚上。
14、日上三竿,正是喝酒吃肉,大快朵颐的正时候。
15、第二日,日上三竿,在一间小屋里,屋子很朴素。
五、疯狂猜成语中一个太阳和一根竿是什么成语
1、【拼音】: rì shàng sān gān
2、【英文】: the sun is three poles high(it's late in the morning)
3、【解释】:日上三竿指的是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4、【示例】:及~,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明·吴承恩《 *** 记》第十回
5、【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
6、【出自】:《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
7、【举例造句】: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明·吴承恩《 *** 记》第十回。
8、日上三竿,指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9、出处:《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韩鄂《岁华纪丽·春》:“日上三竿。”旧注:“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
10、日上三竿具体是指“辰”至“巳”时(7-9点到9-11点),肯定不到“午”时(11- *** )。但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表明具体为“辰”还是“巳”时。
11、很多人知道具体时间,却不知道为什么!
12、1:唐·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
13、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露水已经消失了。
14、2: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明·吴承恩《 *** 记》第十回)
15、这里可以从皇帝上朝的时间来推断“日上三竿”具体为哪个时段。
16、古代皇帝上朝时间为卯时(5-7点)
17、古代天子讲究“勤政”,所谓“夙兴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
18、旧时官衙卯时开始办公,吏役按时到官府里报到,听候点检,称为应卯。
19、所以日上三竿的具体时间可以推断为:“辰”至“巳”时(7-9点到9-11点),肯定不到“午”时(11- *** )。
六、日出三竿比喻什么生肖
1、答:生肖马。日上三竿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的是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了,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 的是中午(午),午在地支中指的是马。马头面平直而偏长,耳短,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蹄质坚硬,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
2、毛色复杂,汗腺发达,胸廓深广,心肺发达。其不畏严寒酷暑,容易适应新环境,听觉和嗅觉敏锐。
七、一个梁字上面有三个太阳打一成语
1、[释义]绕梁:在房梁间缭绕飘荡。(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2、[语出]《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3、[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4、[例句]他的表情很为细腻;可说一丝不苟;嗓子也很响亮;唱几句真的是响遏行云;可以~。
好了,关于太阳三个竿打一成语和日照三杆是成语 *** 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