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关于家庭的成语,以及形容家庭寓意好的成语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表示家庭的成语
1、表示家庭的成语,安居乐业,合家欢乐,丰衣足食,前程似锦,阳光大道,幸福安康,幸福美满,福寿安康,太平盛世,繁荣昌盛,欢聚一堂,让我们来了解更多表示家庭的成语。
2、安居乐业,合家欢乐,丰衣足食,前程似锦,阳光大道,幸福安康,幸福美满,福寿安康,太平盛世,繁荣昌盛,欢聚一堂,金玉满堂,合家欢乐,合家团圆,年年有余,事业有成
3、合家欢乐相敬如宾互敬互爱其乐融融儿孙绕膝天伦之乐母慈子孝夫妻恩爱相濡以沫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同心协力和睦相处相敬如宾和和美美心心相映夫唱妇随尊老爱幼温馨快乐妻贤子孝四世同堂男耕女织父慈母爱儿孙满堂举案齐眉
4、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5、融融,形容和乐自得的心情。其乐融融,形容快乐和谐的`景象。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6、《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表示对丈夫尊敬。后因称夫妇相敬为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
7、生活 *** ,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后汉书·仲长统传》:“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
8、比喻夫妻互相配合,行动一致。也指夫妻和睦。也作夫倡妇随。
9、《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人名)使,过冀,见冀缺(人名)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10、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 *** ;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11、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12、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13、修:建立;睦:和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14、指孝顺的有德行的子孙后辈(多用于比喻)。
15、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语见《庄子·大宗师》)。后用“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16、伉俪:夫妻,配偶。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17、寸步:形容距离很近。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
二、有关于家庭的成语
1、安家立业安置家庭,创立基业或事业。也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2、出处:染斌《红旗谱》之一卷:“你们父子帮助我安家立业,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3、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一回:“只就他夫妻三个这番外面情形讲,此后自然该益发合成一片 *** ,加上几分伉俪,把午间那番盎盂相击化得水乳无痕。”
4、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一·青蛙神》:“且盎盂相敲,皆臣所为,无所涉于父母。”
5、败国丧家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6、出处:《晋书·列女传·刘聪妻刘氏》:“自古败国丧家,未始不由妇人者也。”
7、败国亡家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8、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9、出处: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10、称家有无称:适合,相符。与家庭经济情况相符。指办理婚、丧等事不可过奢或过俭。
11、出处:《礼记·檀弓上》:“子游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无)。’”
12、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13、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之一功。”
14、发家致富发展家业,使家庭变得富裕起来。
15、出处:魏巍《东方》第三部之一章:“这个村子里的‘大能人’,更关心的却是个人的发家致富。”
16、分房减口指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
17、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如今为这六料不收,上司言语,着俺分房减口。兄弟你守着祖业,俺两口儿到他邦外府,赶熟去来。”
18、分身减口指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同“分房减口”。
19、出处: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家族》:“今有迫于人口多者,每有分身减口之语。”
20、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21、出处:《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22、父严子孝 *** 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 *** 。
23、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24、妇姑勃溪妇姑:儿媳和婆婆;勃溪:家庭争吵。原指婆婆和儿媳间的争吵。后也比喻内部争斗。
25、出处:《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
26、出处:元·王仲文《救孝子》之一折:“若到阵上一战成功,但得一官半职,改换家门,可也母亲训子有功也。”
27、改换门闾闾:里巷的门。改变门第出身,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
28、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六出:“一意要读诗书,一身望改换门闾。”元·高明《琵琶记》第四出:“[外怒介] *** ,我教你去赴选,也只是要改换门闾,光显 *** ,你却七推八阻,有许多说话。”
29、改换门楣门楣:门框上的横木。改变门第出身,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
30、出处:明·宋应星《风俗议》:“为士者,日思居官清要,而畎亩庶人,日督其稚顽子弟儒冠儒服,梦想科第,改换门楣。”
31、出处:《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32、出处:晋·刘琨《答卢谌书》:“国破家亡,亲友雕残。”
33、鸡骨支床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34、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35、家败人亡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36、出处:《晋书·温峤传》:“会琨为段匹磾所害,峤表琨忠诚,虽勋业不遂,然家破人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内之望。”
37、家长礼短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同“家长里短”。
38、出处:《 *** 记》第四二回:“他问我甚么家长礼短,少米无柴的话说,我也好信口捏脓答他。”
39、出处:明·吴承恩《 *** 记》第七十五回:“这一关了门,他再问我家长里短的事,我对不来,却不弄走了风,被他拿住?”
40、家常茶饭家庭中的日常饮食。多用以喻极为平常的事情。
41、出处:宋·朱熹《答高应朝书》:“若一向只如此说,而不孝以日用平常意思,涵养玩索功夫,即恐学者将此家常茶饭,做个怪异特底事看了。”
42、家常里短犹家长里短。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43、出处:老舍《全家福》第三幕:“今天是星期天,咱们就作为是坐在茶馆,谈谈家常里短,请把事情告诉我吧!”
44、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常说有个旧仆金荣,乃是信义的人,现居镇江吕城,以耕种为业,家道从容。”
45、家道消乏家道:家境,家庭经济情况。消乏:贫困,空乏。家境贫寒,经济空乏。
46、家道小康家道:家境;小康:中等水平。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47、家破人亡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48、出处:《晋书·温峤传》:“会琨为段匹磾所害,峤表琨忠诚,虽勋业不遂,然家破人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内之望。”
49、出处:《晋书·温峤传》:“会琨为段匹磾所害,峤表琨忠诚,虽勋业不遂,然家破身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内之望,”
50、家散人亡家庭破产,家人死散。同“家破人亡”。
51、出处:明·华阳散人《 *** 针》第四回:“谋为举人急些也罢,若进士就迟一科也得,何必恁急急倾一家、补一家的?萧掌科被他弄得家散人亡,我却比他还便宜两个人。”
52、出处:晋·刘琨《答卢谌书》:“国破家亡,亲友雕残。”
53、出处:西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54、门庭赫奕门庭:指家庭社会地位。赫奕:盛大。形容人地位、名声显赫。
55、母慈子孝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56、逆臣贼子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57、出处:《晋书·王导传》:“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唐·陈子昂《请措刑科》:逆臣贼子,顿伏严诛。”
58、出处:《敦煌变文·降魔变文》:“唯有逆臣贼子,欲谋王之国政,怀邪抱佞,不谨风谣。”
59、出处:唐·汪遵《咏酒二首》诗:“后人不识前贤意,破国亡家事甚多。”
60、出处:唐·杜牧《隋苑(红霞一抹广陵春)》诗:“却笑丘墟隋炀帝,破家 *** 誊谁人?”
61、破家为国为了国家大业,不惜毁坏自己的家庭。比喻无私奉献。
62、出处:《礼记·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63、人亡家破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 、出处:《晋书·温峤传》:“会琨为段匹磾所害,峤表琨忠诚,虽勋业不遂,然家破人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内之望。”
65、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66、出处:语出《论语·学而》:“子曰:‘ *** 入则孝,出则悌。’”
67、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68、出处:语出《论语·学而》:“子曰:‘ *** 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 *** 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69、扇席温枕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70、扇枕温衾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71、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冬无被裤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72、身家 *** 命身家:本人和家庭。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73、出处:明·施耐庵《 *** 全传》之一○八回:“倘举事一有不当,那些全躯保妻子的,随而媒孽其短,身家 *** 命,都在权奸掌握之中。”
74、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75、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四十回:“如今眼看着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
76、书香门户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77、出处: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丈夫]是个所谓书香门户子弟。”
78、书香人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79、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六回:“原来是个仕宦书香人家,怪不的他得夫人那样明理。”
80、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81、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三章:“刘眉尽管把鼻子都气歪了,也还是保持着书香世家的风度。”
82、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83、出处: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84、出处:汉·桓宽《盐铁论·相刺》:“屈原行吟泽畔,曰:‘安得皋陶而察之!’夫人君莫不欲求贤以自辅,任能以治国,然牵于流说,惑于道谀,是以贤圣蔽掩,而谗佞用事,以此 *** 破家,而贤士饥于岩穴也。”
85、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86、帷薄不修帐薄:帐幔和帘子,古代用以障隔内外;修:整饬。男女不分,内外杂沓。指家庭生活 *** 。
87、出处:渴求以·贾谊《新书·阶级》:“坐污秽 *** 、男女亡别来者,不曰污秽,曰:‘帷薄不修。’”
88、乌鸟私情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90、阋墙谇帚指家庭内部争吵不和。谇帚,指妇女吵骂。
91、鸮鸟生翼旧传鸮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负义。
*** 、小康之家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的家庭。
93、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三回:“小康之家,就看得 *** 是解闷的要紧东西。”
94、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95、出处:《汉书·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96、孝悌忠信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97、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98、出处:《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99、孝子顺孙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100、出处:《汉书·武帝纪》:“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
101、孝子贤孙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102、出处:元·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103、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二回:“纵不能兴家立业,也不至弃田荡产。”
104、一家一计指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或财产。亦引申为一家人。
105、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别人怎生替得,寿数非于今世。相守三朝五夕,说甚一家一计。”
106、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人命关天地,别人怎生替得?寿数非于今世,相守三朝五夕,说甚一家一计。”
107、衣冠枭獍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旧时比喻不孝的人。
108、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
109、宜家宜室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110、出处:《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111、宜室宜家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112、出处:《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113、移孝为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114、出处:语出《孝经·广扬名》:“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115、移孝作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116、出处:谢觉哉《不惑集·爱父母》:“不错,封建社会曾把养父母这件事涂上一些神秘色彩。它是利用人类热爱父母——‘孝亲’的自然伦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117、忠孝两全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118、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119、出处:《左传·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须是就君仁臣敬、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各有不尽之理。”
120、自立门户指单独成立家庭。也指学术上不依赖前人而另立一派。现也指离开某一集体,自己另搞一套。
121、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一回:“要称我的心,除非自立门户。”
122、将门无犬子将门:将、相的家庭。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不会有庸才俗辈。
123、东风压倒西风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现比喻 *** 力量对于 *** 势力占压倒的优势。
124、出处:清·曹雪琴《红楼梦》第八十二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125、盆朝天,碗朝地形容家庭中杂乱无条理。
126、出处:老舍《方珍珠》第四幕:“她们都疯了,我还没疯!看,这里盆朝天碗朝地,没人管。火灭了,开水没有一点,我连碗热茶都喝不到嘴!”
127、清官难断家务事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 *** 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128、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难断家事。我如今管你 *** 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三、描写家庭幸福的成语
描述家庭幸福的重要成语,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尤其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享受着彼此的陪伴和亲情。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用诗意的方式表达了家庭团聚的快乐。
这个成语描绘了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爱护的和谐关系,就如同对待客人一样。它的出处是明代 *** 祺的《剪灯余话·鸾鸾传》,强调了夫妻共同经历生活的点点滴滴,彼此间保持着敬重和礼貌。
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特别是邻里之间,能够友好相处,没有矛盾和冲突。这个成语强调了社会和谐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
这个成语比喻人与人之间协调一致,关系和谐。它出自《诗经·小雅·鼓钟》,用音乐的和谐来比喻人际关系的和谐。
描述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与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是儒家文化中提倡的家庭美德。这个成语出自《礼记·礼运》,强调了家庭中各成员之间应有的道德行为和责任。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关于家庭的成语和形容家庭寓意好的成语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